橡胶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45795发布日期:2021-10-12 18:20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橡胶栓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橡胶栓。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使电线贯通的状态下插入壳体内的橡胶栓。橡胶栓的前端部与电线一起被压装于端子零件。电线中的向橡胶栓的后方导出的部分被布线于壳体的外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7275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4.在橡胶栓安装于车辆用连接器的情况下,由于行驶中的振动,电线以橡胶栓的后端为支点摆头揺动。此时,在橡胶栓的后端,电线以小的曲率半径折弯,因此假如反复有电线的揺动的话,担心电线在橡胶栓的后端断线。
5.本发明的橡胶栓是基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防止电线的断线。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6.本发明的橡胶栓具备:筒状的密封功能部,其使电线贯通;以及筒状部,其使所述电线贯通,所述密封功能部通过与端子收纳室的内周面以及所述电线的外周面弹性地紧贴而发挥密封性能,所述筒状部被配置于比所述密封功能部靠后方,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形成有能够相对于所述筒状部进行相对移位的锤部。发明效果
7.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电线的断线。
附图说明
8.图1是实施例1的橡胶栓立体图。图2是橡胶栓的侧截面图。图3是橡胶栓的后视图。图4是将固装于端子零件的橡胶栓收纳于端子收纳室的状态的侧截面图。图5是实施例2的橡胶栓的后视图。图6是实施例3的橡胶栓的后视图。图7是实施例4的橡胶栓的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9.首先例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本发明的橡胶栓具备:筒状的密封功能部,其使电线贯通;以及筒状部,其使所述电线贯通,所述密封功能部通过与端子收纳室的内周面以及所述电线的外周面弹性地紧贴而发挥密封性能,所述筒状部被配置于比所述密封功能部靠后方,在所述筒状部的外周形成有能够相对于所述筒状部进行相对移位的锤部。根据上述构成,当筒状部追随电线揺动时,通过锤部相对于筒状部进行相对移位,能够衰减电线的振动能量。因此,不会担心电线断线。
10.(2)优选所述锤部从所述筒状部的外周向径向突出,在从所述筒状部的轴线方向看的后视图中为使突出端部分支的形状。根据此结构,在后视图的情况下,锤部的重心处于从筒状部的外周面分离的部位,因此衰减电线的振动能量的效果大。
11.(3)优选所述锤部的突出端部为分支成t字形的形状。根据上述构成,在后视图的情况下,锤部的重心处于从筒状部的外周面分离的部位,因此衰减电线的振动能量的效果大。
12.(4)优选所述锤部的突出端部分支成y字形的形状。在后视图的情况下,锤部的重心处于从筒状部的外周面分离的部位,因此衰减电线的振动能量的效果大。
13.(5)优选所述锤部的突出端部分支成m字形的形状。在后视图的情况下,锤部的重心处于从筒状部的外周面分离的部位,因此衰减电线的振动能量的效果大。
14.(6)优选所述筒状部的内径尺寸为所述电线的外径尺寸以下。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将筒状部的内周面与电线的外周面紧贴,因此能够有效地衰减电线的振动能量。
15.(7)优选具备所述电线贯通的筒状的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从所述密封功能部的后端向后方延出,与所述筒状部的前端相连,在所述密封功能部和所述延长部没有弹性变形的自由状态下,所述延长部的径向的厚度尺寸小于所述密封功能部的径向的最大厚度尺寸。根据上述构成,在将贯通有电线的橡胶栓收纳于端子收纳室的状态下,与密封功能部的径向的压扁量相比,延长部的径向的压扁量小,因此延长部比密封功能部更加容易弹性变形。当电线在橡胶栓的后方揺动时,延长部的内周后端部追随电线的运动而进行弹性变形,因此不会担心电线以小的曲率半径折弯。从而即使反复有电线的揺动,也不会担心电线破断。
16.(8)优选具备筒状的端子固装部,其从所述密封功能部的前端向前方延出,能够将端子零件固定安装,包括所述锤部的所述筒状部的外周形状与所述端子固装部的外周形状不同。根据此结构,能够识别橡胶栓的前后的朝向,因此能够防止端子零件错误地固装于筒状部。
17.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4,对将本发明的橡胶栓a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例示,应理解为包含由权利要求书以及其等效的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在本实施例1中,关于前后方向以图2、4中的左方为前方定义。前后方向与轴线方向为同义。
1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橡胶栓a将电线20的前端部包围,在电线20中,绝缘包覆部22将导体21包囲。橡胶栓a与电线20一起被固装于端子零件24,且收纳于壳体28的端子收纳室29内。橡胶栓a发挥将电线20的外周面与端子收纳室29的内周面之间液密状地密封的防
水功能。壳体28构成搭载于车辆的线束的连接器(省略图示)。
19.端子零件24整体为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端子零件24的后端部形成开筒状的压接部25,该压接部25用于压接于电线20的前端部。压接部25由线筒部26以及与线筒部26的后端相连的绝缘筒部27构成。线筒部26被固装于在电线20的前端部通过去除绝缘包覆部22而露出的导体21。绝缘筒部27被固装到外嵌于电线20的状态的橡胶栓a的前端部的端子固装部13。
20.橡胶栓a是整体为圆筒形的单个部件。如图1、2所示,橡胶栓a具备密封功能部10、端子固装部13、延长部14以及筒状部15。在密封功能部10的内周面,沿着前后方向以等间距形成有在周向延伸的多个内周侧唇部11。在密封功能部10的外周面,沿着前后方向以等间距形成有在周向延伸的多个外周侧唇部12。内周侧唇部11与电线20的绝缘包覆部22的外周面液密状地紧贴。外周侧唇部12与端子收纳室29的内周面液密状地紧贴。
21.端子固装部13为从密封功能部10的顶端向前方以同轴状延出的形式。在没有电线20贯通橡胶栓a的状态下的端子固装部13的各尺寸如下。端子固装部13的内径尺寸以及外径尺寸均为从端子固装部13的前端至后端遍及全长恒定的尺寸。端子固装部13的内径尺寸大于密封功能部10的最小内径尺寸。端子固装部13的外径尺寸比密封功能部10的最大外径尺寸小。
22.延长部14为从密封功能部10的后端向后方以同轴状延出的形式。在电线20没有贯通橡胶栓a的状态下的延长部14的各尺寸如下。延长部14的前后尺寸小于密封功能部10以及端子固装部13的前后尺寸。延长部14的内径尺寸以及外径尺寸均为从延长部14的前端至后端遍及全长为恒定的尺寸。延长部14的内径尺寸大于密封功能部10的最小内径尺寸。延长部14的内径尺寸为电线20的外径尺寸以下、即与电线20的外径尺寸相同或小于电线20的外径尺寸。延长部14的外径尺寸小于密封功能部10的最大外径尺寸。延长部14的外径尺寸为端子收纳室29的内径尺寸以上、即与端子收纳室29的内径尺寸相同或稍微大于端子收纳室29的内径尺寸。延长部14的径向的厚度尺寸小于密封功能部10的径向的最大厚度尺寸。
23.筒状部15在外周具备作为识别部的多个锤部16以及多个凹部17。如图1、3所示,多个锤部16以及多个凹部17在周向以等间距交替配置。锤部16从筒状部15的前端至后端遍及全长形成。锤部16从筒状部15的外周向径向突出。锤部16的基端18与筒状部15的外周面相连。在将筒状部15从轴线方向看的后视图中(参见图3),锤部16为使突出端部分支为t字形的形状。在后视图的情况下,锤部16的重心配置于离锤部16的突出端的距离比离锤部16的基端18的距离近的位置、即从筒状部15的外周分离的位置。多个锤部16以及凹部17兼备作为识别部的功能。识别部是用于通过目视来识别端子固装部13与筒状部15的形状的差异的部位。
24.将电线20中的从橡胶栓a的后端向后方导出而布线于壳体28的外部的部分定义为导出区域。若电线20的导出区域上下左右揺动,则筒状部15追随电线20弹性揺动,并且各锤部16相对于筒状部15弹性地相对移位。通过筒状部15的弹性揺动以及锤部16的弹性相对移位,电线20的振动能量被衰减,因此在橡胶栓a的后端部处的电线20的振幅被降低。因此不会担心电线20断线。
25.在电线20没有贯通橡胶栓a的状态下的筒状部15的各尺寸如下。筒状部15的内径尺寸是从筒状部15的前端至后端遍及全长恒定的尺寸,与延长部14的内径尺寸相同。因此,
延长部14的内周面与筒状部15的内周面之间没有台阶。筒状部15中的形成有凹部17的部分的外径尺寸小于延长部14的外径尺寸。筒状部15中的没有形成凹部17的部分,也就是说形成有锤部16的部分的外径尺寸大于延长部14的外径尺寸。在使橡胶栓a的轴线弯曲的外力作用的状态下的筒状部15的刚性小于延长部14的刚性。
26.在固装于端子零件24以及电线20的橡胶栓a被插入到端子收纳室29的状态下,端子固装部13整体、密封功能部10整体以及延长部14整体被收纳于端子收纳室29内。密封功能部10以在径向被压扁的方式弹性变形,内周侧唇部11相对于电线20的外周面弹性地紧贴,外周侧唇部12相对于端子收纳室29的内周面弹性地紧贴。通过该紧贴的接触方式,电线20的外周与端子收纳室29的内周的间隙被液密状地密封。延长部14的内周面与电线20的外周面接触,延长部14的外周面与端子收纳室29的内周面接触。
27.筒状部15整体向端子收纳室29的外部、即壳体28的外部后方突出。电线20中的比橡胶栓a靠后方的区域也向壳体28的外部后方被导出。电线20中的被布线于壳体28的外部的导出区域因车辆的行走中的振动或发动机的振动而摆头揺动。此时,电线20的导出区域以橡胶栓a的后端部为支点揺动。当电线20在揺动的支点以小的曲率半径折弯的情况下,会担心由于反复的揺动而使电线20的导体21破断。
28.作为对策,在橡胶栓a的后端部形成有筒状部15。筒状部15比延长部14刚性低,因此当电线20揺动时,筒状部15追随电线20而弹性揺动。通过筒状部15的弹性变形,电线20的振动能量被衰减,因此电线20在筒状部15以及延长部14处的揺动的振幅被降低。
29.另外,若筒状部15柔软地弹性变形,则在筒状部15的前端相连的延长部14的后端,电线20以小的曲率半径折弯,会担心电线20在该折弯部分破断。作为对策,将延长部14的径向的厚度尺寸形成得比密封功能部10的最大厚度尺寸小。由此,延长部14在电线20与端子收纳室29之间被在径向压扁的量,也就是说径向的弹性变形量比密封功能部10小,因此在延长部14的内周部产生的应力比在密封功能部10产生的应力小。也就是说,当电线20揺动时,延长部14的内周后端部比较容易弹性变形。因此,不会担心电线20在延长部14的后端以小的曲率半径折弯,从而防止电线20破断。
30.本实施例1的橡胶栓a具备电线20贯通的筒状的密封功能部10以及电线20贯通的筒状部15。密封功能部10通过与端子收纳室29的内周面以及电线20的外周面弹性紧贴而发挥密封性能。筒状部15比密封功能部10刚性低,且配置于密封功能部10的后方。当电线20在橡胶栓a的后方揺动时,通过筒状部15追随电线20而弹性地揺动,从而电线20的振动能量被衰减。由此,电线20在橡胶栓a内的揺动的振幅被降低,从而能够防止电线20的破断。
31.锤部16从筒状部15的外周向径向突出。在从筒状部15的轴线方向看的后视图中,锤部16为使突出端部分支为t字形的形状。根据上述构成,在后视图中,锤部16的重心被配置于从筒状部15的外周面分离的部位,因此衰减电线20的振动能量的效果大。
32.橡胶栓a具备使电线20贯通的筒状的延长部14,延长部14从密封功能部10的后端向后方延出,与筒状部15的前端相连。在密封功能部10和延长部14没有弹性变形的自由状态下,延长部14的径向的厚度尺寸小于密封功能部10的径向的厚度尺寸。在使电线20贯通的橡胶栓a收纳于端子收纳室29的状态下,延长部14的径向的压扁量小于密封功能部10的径向的压扁量,因此延长部14比密封功能部10更加容易弹性变形。当电线20在橡胶栓a的后方揺动时,延长部14的内周后端部追随电线20的运动而弹性变形,所以不会担心电线20以
小的曲率半径折弯。因此,即使反复有电线20的揺动,也不会担心电线20破断。
33.筒状部15的内径尺寸为电线20的外径尺寸以下、即与电线20的外径尺寸相同或小于电线20的外径尺寸,从而能够将筒状部15的内周面紧贴于电线20的外周面。由此,能够有效地衰减电线20的振动能量。筒状部15的内径尺寸为与延长部14的内径尺寸相同的尺寸,因此在延长部14的内周后端与筒状部15的内周前端相连的部分不产生台阶。由此能够缓和应力集中在电线20。
34.筒状部15形成为在外周面形成有凹部17的形式,因此即使将筒状部15的内周面形成为断面呈圆形的形状,也能够降低筒状部15的刚性。因此,能够使筒状部15的内周面与电线20的外周面紧贴,因此能够有效地衰减电线20的振动能量。
35.橡胶栓a从密封功能部10的前端向前方延出,具备能够将端子零件24固装的筒状的端子固装部13。在筒状部15的外周形成有与端子固装部13的外周面形状不同的作为识别部的凹部17以及锤部16。通过该凹部17以及锤部16,能够识别橡胶栓a的前后的朝向,因此能够防止端子零件24的压接部25错误地固装于筒状部15。
36.[实施例2]参见图5对将本发明的橡胶栓b具体化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2的橡胶栓b中,将筒状部30构成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构成标注了同一符号且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0037]
在本实施例2的筒状部30的外周形成有多个锤部31以及多个凹部32。多个锤部31以及多个凹部32在周向等间距交替配置。锤部31从筒状部30的外周向径向突出。锤部31的基端33与筒状部30的外周面相连。在将筒状部30从轴线方向看的后视图中(参见图5),锤部31为将突出端部分支为y字形的形状。在后视图中,锤部31的重心配置于离锤部31的突出端的距离比离基端33的距离近的位置、即从筒状部30的外周分离的位置。
[0038]
当电线20(图5中省略图示)的导出区域揺动时,筒状部30追随电线20而弹性揺动,并且各锤部31相对于筒状部30弹性相对移位。通过筒状部30的弹性揺动以及锤部31的弹性相对移位,电线20的振动能量被衰减,因此橡胶栓b的后端部的电线20的振幅被降低。因此,不会担心电线20断线。多个锤部31以及凹部32兼备作为识别部的功能。识别部是用于通过目视识别端子固装部13(图5中省略图示)与筒状部30的形状的差异的部位。
[0039]
[实施例3]参见图6对将本发明的橡胶栓c具体化的实施例3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3的橡胶栓c中,筒状部35构成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构成标注了同一符号且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0040]
在本实施例3的筒状部35的外周形成有多个锤部36以及多个凹部37。如图示,多个锤部36以及多个凹部37在周向等间距交替配置。锤部36从筒状部35的外周向径向突出。锤部36的基端38与筒状部35的外周面相连。在将筒状部35从轴线方向看的后视图中(参见图6),锤部36为将突出端部分支为m字形的形状。在后视图中,锤部36的重心配置于离锤部36的突出端的距离比离基端38的距离近的位置、即从筒状部35的外周分离的位置。
[0041]
当电线20(图6中省略图示)的导出区域揺动时,筒状部35追随电线20而弹性揺动,并且各锤部36相对于筒状部35弹性相对移位。通过筒状部35的弹性揺动以及锤部36的弹性相对移位,电线20的振动能量被衰减,因此橡胶栓c的后端部的电线20的振幅被降低。因此,
不会担心电线20断线。多个锤部36以及凹部37兼备作为识别部的功能。识别部是用于通过目视识别端子固装部13(图6中省略图示)与筒状部30的形状的差异的部位。
[0042]
[实施例4]参见图7对本发明的橡胶栓d具体化的实施例4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4的橡胶栓d中,筒状部40构成为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因此对于相同的构成标注了同一符号且省略结构、作用以及效果的说明。
[0043]
在本实施例4的筒状部40的外周形成有圆筒形的锤部41以及将锤部41与筒状部40连接的支承部42。锤部41的内径尺寸比筒状部40的外径尺寸大。锤部41被配置成与筒状部40成为同轴状。支承部42为与橡胶栓d的轴线成直角的圆环形的板状。支承部42的内周与筒状部40的外周相连。支承部42的外周缘与锤部41的内周前端部相连。
[0044]
筒状部40的径向的厚度尺寸为与延长部的径向的厚度尺寸相比足够小的尺寸。支承部42的前后方向的板厚尺寸为比锤部41的径向的厚度尺寸小的尺寸。支承部42的板厚尺寸为筒状部40的径向的厚度尺寸以下、即与筒状部40的径向的厚度尺寸相同,或比筒状部40的厚度尺寸稍微小的尺寸,或比筒状部40的厚度尺寸稍微大的尺寸。锤部41的径向的厚度尺寸与筒状部40的厚度尺寸以及支承部42的板厚尺寸相比足够大的寸法。锤部41的内径尺寸比筒状部40的外径尺寸大,因此锤部41的重量与筒状部40的重量相比足够大。
[0045]
当电线20(图7中省略图示)的导出区域揺动时,筒状部40追随电线20弹性揺动,并且各锤部41相对于筒状部40弹性相对移位。此时,锤部41本身不弹性变形,然而连接筒状部40与锤部41的支承部42弹性变形。通过筒状部40的弹性揺动以及锤部41的弹性相对移位,电线20的振动能量被衰减,因此橡胶栓d的后端部的电线20的振幅被降低。因此,不会担心电线20断线。多个锤部41兼备作为识别部的功能。识别部是用于通过目视识别端子固装部13与筒状部40的形状的差异的部位。
[0046]
[其他实施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记载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1~4,而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发明应理解包括由权利要求书所示的范围以及等效的范围内的所有变更,且包括下述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例1~4中,筒状部的内径尺寸是电线的外径尺寸以下,然而筒状部的内径尺寸可以大于电线的外径尺寸。在上述实施例1~4中,在密封功能部的后端与筒状部之间形成了延长部,然而可以不具备延长部,而是筒状部的前端直接连接于密封功能部的后端的形式。附图标记说明
[0047]
10

密封功能部11

内周侧唇部12

外周侧唇部13

端子固装部14

延长部15、30、35、40

筒状部16、31、36、41

锤部(识别部)17、32、37

凹部(识别部)
18、33、38

锤部的基端20

电线21

导体22

绝缘包覆部24

端子零件25

压接部26

线筒部27

绝缘筒部28

壳体29

端子收纳室40

筒状部42

支承部a、b、c、d

橡胶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