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38813发布日期:2021-08-27 13:3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路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路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故障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一般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脱扣器和塑料外壳等构成,其按结构分可分为框架式断路器(也叫万能式断路器)和塑壳式断路器。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9729835u)一种具有框架断路器特点的塑壳断路器,该断路器具备塑壳断路器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的优点,同时也具备框架断路器短路分断能力高、短时耐受电流高的优点。该断路器通过对框架式断路器进行了优化,去掉金属外壳或抽屉座,采用塑料外壳,并采用悬挂式安装方式,采用固定式安装或通过插入式安装台的插入式安装,固定式安装时一般采用板前接线方式,插入式安装时可采用板前接线或板后接线方式。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在电力系统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故障里面,对于电网危害最大,发生概率很高的就是短路故障。当电力系统中发生短路故障后,快速上升的短路电流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尤其是断路器在粉尘较大的工厂环境中使用时很容易吸入粉尘,而其表面附着的粉尘增加了断路器内部爆炸的几率,从而增加了工厂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

为此,提出一种电路断路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通过设置防护机构,能够在便于检修人员对断路器本体检修调节防护罩高度的同时,对断路器本体进行有效的防尘,从而降低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同时为防护罩提供了一定的活动范围,从而能够有效的减缓防护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周围振动的影响程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断路器,包括底板、断路器本体、防护机构以及散热机构,所述断路器本体设置于底板的前端外表面,所述防护机构设置于断路器本体的外部,且防护机构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散热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罩、滑块、第一齿牙、连接板、第二齿牙以及弹性伸缩组件,所述底板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两组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防护罩固定连接于两组滑块之间,且滑块的外表面靠近活动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牙,所述连接板活动连接于活动槽的内部,且连接板的外表面靠近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二齿牙,所述第一齿牙与第二齿牙相互啮合,所述弹性伸缩组件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等距离设置于连接板的外表面远离第二齿牙的一侧,所述防护机构设置于防护罩的两侧外表面;

所述弹性伸缩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固定杆、安装板以及伸缩弹簧,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的一端与连接板铰接,且其另一端分别铰接有安装板,所述活动槽的内表面的一侧与两组安装板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于安装槽的内部,且安装槽与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弹簧设置于固定杆的外表面靠近一端的位置,且伸缩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槽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机构,能够在便于检修人员对断路器本体检修调节防护罩高度的同时,对断路器本体进行有效的防尘,从而降低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同时为防护罩提供了一定的活动范围,从而能够有效的减缓防护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周围振动的影响程度。

优选的,相对应的两组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之间呈八字形分布,且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之间固定连接弧形弹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弹性伸缩组件,在能够对防护罩的高度进行固定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减缓防护罩受到外界产生的振动的影响,提高防护罩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弧形弹片与伸缩弹簧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加强装置的减振效果。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表面靠近两组安装槽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槽口,且第一槽口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与第一槽口的内表面远离活动槽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至活动槽的内部与弧形弹片固定连接,且第一气囊的外表面远离弧形弹片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组出气孔,出气孔处设置有过滤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防护罩、弧形弹片与伸缩弹簧相互配合,能够在对断路器本体进行有效的防尘的同时,加强装置的减振效果,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少量粉尘会通过防护罩的开口处进入防护罩的内部并附着在其表面,不仅会增加断路器本体发生故障的概率,并且会使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手部沾染粉尘影响其健康,因此通过设置第一气囊能够对断路器本体表面的粉尘进行吹拂,从而提高装置的环保性,为检修人员提高的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检修人员推动防护罩的过程中,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重复挤压与拉伸弧形弹片,而弧形弹片与第一气囊固定连接,因此在该过程中,弧形弹片不断挤压与拉伸第一气囊,从而使气体不断从出气孔的内部吸入、排出,从而对断路器本体表面的粉尘进行吹拂,同时对防护罩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散热,并且在第一气囊从收缩状态到恢复原状的过程中,粉尘被过滤袋阻挡,不会进入第一气囊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马达电机、转动环、固定板以及连接柱,所述防护罩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均开设有散热孔,且散热孔的内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马达电机设置于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且马达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散热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散热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弧形弹片不断挤压与拉伸第一气囊,从而使气体不断从出气孔的内部吸入、排出,从而对断路器本体表面的粉尘进行吹拂,同时对防护罩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散热,但是断路器本体在运行过程中,其内部的电气元件会产生热量,从而导致其表面的温度,而当断路器本体以及其内部的电气元件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其运行速率甚至是使其内部线路烧断,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通过设置散热机构,能够加快防护罩内部的的空气流速,从而对断路器本体进行有效的散热,在使用过程中,马达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连接柱以及其表面的散热叶片转动,从而使防护罩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散出。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内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转动环活动连接于环形槽的内部,且转动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转动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弧形凸起,所述环形槽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槽口,且第二槽口内表面远离环形槽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且第二气囊的一端与连接槽内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外表面与弧形凸起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连接槽的内表面与防护罩的内表面相通,所述第二气囊的外表面靠近防护罩内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散热机构,能够加快防护罩内部的的空气流速,从而对断路器本体进行有效的散热,在使用过程中,马达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连接柱以及其表面的散热叶片转动,从而使防护罩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散出,同时通过设置弧形凸起、弧形板以及第二气囊,在连接柱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杆带动转动环以弧形凸起随着连接杆转动的过程中反复推动弧形板使其挤压、拉伸第二气囊,气体通过通孔反复进入第二气囊并排出,从而与第一气囊相互配合,提高吹拂断路器本体表面粉尘的效果,提高装置的防护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内表面靠近断路器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板,所述清理板外表面靠近断路器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刷,且清理板的外表面远离清理刷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表面远离清理板的一端与通孔固定连接,且清理板呈镂空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第二气囊与第一气囊相互配合,提高吹拂断路器本体表面粉尘的效果,提高装置的防护效果,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断路器本体表面会附着有较为顽固的粉尘,难以通过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的吹拂将其清理,因此通过设置清理刷,能够在防护罩沿滑槽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使其对断路器本体表面进行清理,同时第二气囊内部的气体通过呈镂空状的清理板反复进入排出,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清理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防护机构,能够在便于检修人员对断路器本体检修调节防护罩高度的同时,对断路器本体进行有效的防尘,从而降低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同时为防护罩提供了一定的活动范围,从而能够有效的减缓防护罩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周围振动的影响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连接板与活动槽的结合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的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图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4的b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槽口与连接槽的结合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的c的放大图。

图中:1、底板;11、滑槽;12、活动槽;13、安装槽;14、第一槽口;15、第一气囊;2、断路器本体;3、防护机构;31、防护罩;311、散热孔;312、环形槽;313、第二槽口;314、连接槽;315、第二气囊;316、弧形板;317、清理板;318、清理刷;319、连接管;32、滑块;33、第一齿牙;34、连接板;35、第二齿牙;36、弹性伸缩组件;361、第一活动板;362、第二活动板;363、固定杆;364、安装板;365、伸缩弹簧;366、弧形弹片;4、散热机构;41、马达电机;42、转动环;43、固定板;44、连接柱;45、散热叶片;46、连接杆;47、弧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断路器,包括底板1、断路器本体2、防护机构3以及散热机构4,所述断路器本体2设置于底板1的前端外表面,所述防护机构3设置于断路器本体2的外部,且防护机构3的两侧外表面均设置有散热机构4;

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防护罩31、滑块32、第一齿牙33、连接板34、第二齿牙35以及弹性伸缩组件36,所述底板1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滑槽11,且滑槽11的内表面靠近前端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12,两组所述滑槽11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2,所述防护罩31固定连接于两组滑块32之间,且滑块32的外表面靠近活动槽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牙33,所述连接板34活动连接于活动槽12的内部,且连接板34的外表面靠近滑槽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二齿牙35,所述第一齿牙33与第二齿牙35相互啮合,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6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6等距离设置于连接板34的外表面远离第二齿牙35的一侧,所述防护机构3设置于防护罩31的两侧外表面;

所述弹性伸缩组件36包括第一活动板361、第二活动板362、固定杆363、安装板364以及伸缩弹簧365,所述第一活动板361与第二活动板362的一端与连接板34铰接,且其另一端分别铰接有安装板364,所述活动槽12的内表面的一侧与两组安装板364对应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13,所述固定杆363固定连接于安装槽13的内部,且安装槽13与安装板364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弹簧365设置于固定杆363的外表面靠近一端的位置,且伸缩弹簧365的一端与安装槽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364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机构3,能够在便于检修人员对断路器本体2检修调节防护罩31高度的同时,对断路器本体2进行有效的防尘,从而降低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同时为防护罩31提供了一定的活动范围,从而能够有效的减缓防护罩31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周围振动的影响程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相对应的两组所述第一活动板361与第二活动板362之间呈八字形分布,且第一活动板361与第二活动板362之间固定连接弧形弹片366。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弹性伸缩组件36,在能够对防护罩31的高度进行固定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减缓防护罩31受到外界产生的振动的影响,提高防护罩31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弧形弹片366与伸缩弹簧365相互配合,能够有效的加强装置的减振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活动槽12的内表面靠近两组安装槽13之间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槽口14,且第一槽口1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囊15,所述第一气囊15的一端与第一槽口14的内表面远离活动槽12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至活动槽12的内部与弧形弹片366固定连接,且第一气囊15的外表面远离弧形弹片366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组出气孔,出气孔处设置有过滤袋。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防护罩31、弧形弹片366与伸缩弹簧365相互配合,能够在对断路器本体2进行有效的防尘的同时,加强装置的减振效果,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少量粉尘会通过防护罩31的开口处进入防护罩31的内部并附着在其表面,不仅会增加断路器本体2发生故障的概率,并且会使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手部沾染粉尘影响其健康,因此通过设置第一气囊15能够对断路器本体2表面的粉尘进行吹拂,从而提高装置的环保性,为检修人员提高的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检修人员推动防护罩31的过程中,第一活动板361与第二活动板362重复挤压与拉伸弧形弹片366,而弧形弹片366与第一气囊15固定连接,因此在该过程中,弧形弹片366不断挤压与拉伸第一气囊15,从而使气体不断从出气孔的内部吸入、排出,从而对断路器本体2表面的粉尘进行吹拂,同时对防护罩31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散热,并且在第一气囊15从收缩状态到恢复原状的过程中,粉尘被过滤袋阻挡,不会进入第一气囊15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马达电机41、转动环42、固定板43以及连接柱44,所述防护罩31的两侧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均开设有散热孔311,且散热孔311的内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3,所述马达电机41设置于固定板43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且马达电机41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43并延伸至散热孔3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4,所述连接柱4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散热叶片45。

在使用过程中,利用弧形弹片366不断挤压与拉伸第一气囊15,从而使气体不断从出气孔的内部吸入、排出,从而对断路器本体2表面的粉尘进行吹拂,同时对防护罩31的内部进行有效的散热,但是断路器本体2在运行过程中,其内部的电气元件会产生热量,从而导致其表面的温度,而当断路器本体2以及其内部的电气元件温度过高时会影响其运行速率甚至是使其内部线路烧断,从而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通过设置散热机构4,能够加快防护罩31内部的的空气流速,从而对断路器本体2进行有效的散热,在使用过程中,马达电机41的输出轴带动连接柱44以及其表面的散热叶片45转动,从而使防护罩31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孔311散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散热孔311的内表面开设有环形槽312,所述转动环42活动连接于环形槽312的内部,且转动环4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连接杆46,所述连接杆46的一端与转动环4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柱44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环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组弧形凸起47,所述环形槽312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槽口313,且第二槽口313内表面远离环形槽312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314,所述连接槽3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315,且第二气囊315的一端与连接槽314内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板316,所述弧形板316的外表面与弧形凸起47的外表面紧密贴合,所述连接槽314的内表面与防护罩31的内表面相通,所述第二气囊315的外表面靠近防护罩31内部的一侧开设有通孔。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散热机构4,能够加快防护罩31内部的的空气流速,从而对断路器本体2进行有效的散热,在使用过程中,马达电机41的输出轴带动连接柱44以及其表面的散热叶片45转动,从而使防护罩31内部的热量通过散热孔311散出,同时通过设置弧形凸起47、弧形板316以及第二气囊315,在连接柱44转动的过程中,连接杆46带动转动环42以弧形凸起47随着连接杆46转动的过程中反复推动弧形板316使其挤压、拉伸第二气囊315,气体通过通孔反复进入第二气囊315并排出,从而与第一气囊15相互配合,提高吹拂断路器本体2表面粉尘的效果,提高装置的防护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连接槽314的内表面靠近断路器本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板317,所述清理板317外表面靠近断路器本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理刷318,且清理板317的外表面远离清理刷3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19,所述连接管319外表面远离清理板317的一端与通孔固定连接,且清理板317呈镂空状。

在使用过程中,利用第二气囊315与第一气囊15相互配合,提高吹拂断路器本体2表面粉尘的效果,提高装置的防护效果,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断路器本体2表面会附着有较为顽固的粉尘,难以通过第一气囊15与第二气囊315的吹拂将其清理,因此通过设置清理刷318,能够在防护罩31沿滑槽1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使其对断路器本体2表面进行清理,同时第二气囊315内部的气体通过呈镂空状的清理板317反复进入排出,从而提高了装置的清理效果。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防护机构3,能够在便于检修人员对断路器本体2检修调节防护罩31高度的同时,对断路器本体2进行有效的防尘,从而降低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几率,同时为防护罩31提供了一定的活动范围,从而能够有效的减缓防护罩31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周围振动的影响程度,在使用过程中,利用防护罩31对断路器本体2进行有效的防尘,当需要对断路器本体2进行检修时,检修人员手握防护罩31,并将其沿滑槽11向上推动,在该过程中,防护罩31带动滑块32以及其表面的第一齿牙33在滑槽11的内部移动,并挤压第二齿牙35,使第二齿牙35推动连接板34向靠近安装槽13的一侧移动并挤压第一活动板361与第二活动板362,在该过程中,第一活动板361与第二活动板362围绕其两端旋转并推动安装板364沿固定杆363挤压伸缩弹簧365,从而能够为第一齿牙33与滑块32提供向上移动的空间,当第一齿牙33位于两组第二齿牙35之间时,对应的两组安装板364在伸缩弹簧365的推动下将第一活动板361与第二活动板362向靠近彼此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连接板34与向靠近第一齿牙33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齿牙33与第二齿牙35相互啮合,防护罩31的高度固定,同时,当工厂内部大型机械运行产生振动时,防护罩31带动滑块32推动第一齿牙33挤压第二齿牙35与连接板34,利用伸缩弹簧365的高弹性能够有效的减缓防护罩31受到外界产生的振动的影响,提高防护罩31的使用寿命。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通过变压器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发明所提供的产品型号只是为本技术方案依据产品的结构特征进行的使用,其产品会在购买后进行调整与改造,使之更加匹配和符合本发明所属技术方案,其为本技术方案一个最佳应用的技术方案,其产品的型号可以依据其需要的技术参数进行替换和改造,其为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得到对应的使用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