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平行簧片布置的RJ45式通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01388发布日期:2021-10-19 22:08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平行簧片布置的RJ45式通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非平行簧片布置的rj45式通信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是一种非平行簧片布置的rj45式通信连接器,属于综合布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技术中,通信连接器执行ieee 10gbase

t,iso/iec 11801ed2,iec 60603
‑7‑
41等标准,在通信应用时需要更高的频率特性以及更可控的性能。因此使得通信连接器的安装及端接的可变性减小变得尤为关键。只有安装及端接的可变性减小才能充分发挥通信连接器的设计性能,从提高整个布线系统的性能。
3.此外,从一个通信连接器到另一个通信连接器的端接触点的对齐会导致单个单个通信连接器之间的串扰,这被称为外部串扰。使外部串扰减小或者消除外部串扰的一种最佳途径是加大通信连接器端接触点之间的有效距离。因此使通信连接器内部端接触点均匀及紧凑布置可以充分利用通信连接器的空间效用。从而使得通信连接器可以更加紧凑,建立1u48位的高密度配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非平行簧片布置的rj45式通信连接器,主其目的旨在通过优化rj45式通信连接器内部端接触点及基板的布置,达到rj45式通信连接器安装及端接的可变性减小。以此减少对操作人员的技术依赖,使整个布线系统的性能更稳定,并且能够充分发挥rj45式通信连接器的设计性能,使布线系统的整体性能得以提升。
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非平行簧片布置的rj45式通信连接器,是包括连接器外壳1、安装在连接器外壳的多个连接器触点2、具有用于容置连接器触点终端的pcb基板3、安装于pcb基板3的多个端接触点4,可以使端接触点保持特有位置并固定的端接导块5,设有与每个端接触点横向轴线a

a成一定角度并保持平行的束线槽的端接块6,上述元件依次连接;其中,端接触点4按每2个一组以pcb基板3的中心对称轴x、y为中心,均匀对称分布在四象限内,每组端接触点4的横向轴线a

a与pcb基板3的中心对称轴x形成第一、第二角度,第一角度不同于第二角度。
6.所述连接器触点2为线簧或柔性电路材料,筛选pcb基板3在连接器触点2和端接触点4之间建立电连接,为具有印刷迹线印刷电路板,连接器外壳1导电,端接导块5使端接触点4保持特有位置并固定。
7.所述筛选pcb基板3还包括补偿元件,用于调节电性能。
8.所述端接块6的束接槽用以束接线缆内不同线对,如蓝、橙、绿、棕线对,不同颜色的线对按照端接块6上标明的颜色分别束接在相应束线槽内;所述束线槽轴线z与每组端接触点4的横向轴线a

a形成两个互补的角度,第三和第四角度;当将束接好线缆的端接块6按端接导块5指定方向压入连接器外壳1后,端接触点4可以刺破相应线的绝缘层,以建立端接触点4与相应线束之间的电连接。
9.所述端接触点4的横向轴线相对于pcb基板3的基准轴线x、y的角度在每个多个端接触点4间不同,并使每对端接触点4形成一个夹角;通过调整端接触点的角度,可以耦联、部分耦联或不耦联,同时使不均衡耦联的负面影响减小。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可以通过调节每组端接触点的角度,适当的平衡耦联(或退耦),同时减少不均衡耦联的不良影响。而且调节端接触点的角度有助于提高相应线对的平衡特性。这样会获得更好的线对平衡、改善线对的串扰以及改善回路损耗;2、通过使每组平行的端接触点形成一定的角度,可以拉大线对之间端接触点的距离,适当减小相邻端接触点的耦合面积,使线对之间的非平衡串扰减小。而当串扰存在时,是不希望线对之间存在着非平衡串扰补偿的。串扰的非平衡补偿会导致线对的平衡性变差。因此使平行的端接触点朝相反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可以使得模块获得更好的高频传输性能(如next,anext);3、由于端接触点按每2个一组以pcb基板的中心对称轴x,y为中心,均匀对称分布在四象限内,且每组端接触点的横向轴线a

a与对应束线槽轴线形成两个互补的角度(与同组两个端接触点轴线形成角的平分线平行),这样使得每个线对从线缆中心到端接触点端接处的距离一致,且受人员操作的影响不大,这样就能获得更好的平衡性能及操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示例性rj45式通信连接器的分解视图。
12.图2是本发明安装到pcb基板上的端接触点及分布。
13.图3是常规安装到pcb基板上的端接触点及分布。
14.图4是位于线缆两端的端接块,该端接块每端有两个线对交叉(蓝橙线对或绿棕线对)。
15.图5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端接块中线的束接。
16.图中的1是连接器外壳、2是连接器触点、3是pcb基板、4是端接触点、 5是端接导块、6是端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对照附图1,是示例性rj45式通信连接器的分解视图,其中连接器外壳(1)可以容置多个部件。连接器触点(2)用于与rj45插头中的触点进行电接触。连接器触点(2)可以是线簧的形式或柔性电路材料等。pcb基板(3)用于在连接器触点(2)和端接触点(4)之间建立电连接。pcb基板(3)可以是印刷电路板,其中具有印刷迹线,用于连接连接器触点(2)和端接触点(4),达到建立电连接的目的。在此进一步详细描述,pcb基板(3)可以包括补偿元件,用于调节电性能。连接器外壳(1)可以是导电的,用以提供连接器的屏蔽。端接导块(5)可以使端接触点(4)保持特有位置并固定,在此进一步详细描述,每组端接触点(4)的横向轴线a

a与pcb基板(3)的中心对称轴x形成第一、第二角度,第一角度不同于第二角度。
18.端接块(6)的束接槽用以束接线缆内不同线对(蓝、橙、绿、棕线对),不同颜色的线对按照端接块(6)上标明的颜色分别束接在相应束线槽内。该束线槽轴线z与每组端接触点(4)的横向轴线a

a形成两个互补的角度

第三和第四角度。当将束接好线缆的端接块(6)按
端接导块(5)指定方向压入连接器外壳(1)后,端接触点(4)可以刺破相应线的绝缘层,以建立端接触点(4)与相应线束之间的电连接。
19.对照附图2,各个端接触点(4)的横向轴线相对于pcb基板(3)的基准轴线x、y的角度在每个端接触点(4)间发生变化,并使每对端接触点(4)形成一个夹角。通过调整端接触点的角度,可以适当地耦联,同时使不均衡耦联的负面影响减小。在此进一步详细描述,每组线对的端接触点(4)角度的不同有益于提高线对的平衡特性,提高线对之间的耦联程度,促使线对产生的辐射减小,这样就不会受到现有技术中所见的那样大的干扰。因此也就能够获得更大的平衡特性、更好的串扰和外部串扰特性以及更优的回路损耗。更由于每对端接触点(4)之间夹角的存在,可以使线对之间的非平衡串扰减小。已经证明当串扰存在的时候,非平衡的补偿会导致平衡性变差,进而使next、anext等高频传输性能变差。使每组端接触点(4)成一定角度可有效的避免产生非平衡补偿。
20.对照附图2,附图3,示例出了多个rj45式通信连接器在彼此靠近的安装应用中(例如在1u48口面板中),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端接触点(4)的布置特点。在此进一步详细描述,为了方便方案的对比,附图2,附图3中的rj45式通信连接器横向轴线与纵向轴线的间距被设置为相等。7、8分别表示两种方案中最外侧端接触点(4)为中心,相同半径r的圆。可以明显的发现,在相同情况下,本发明较现有方案的端接簧片(4)距离临近rj45式通信连接器的的端接簧片(4)有更大的距离。已经证明该距离越大可以有效的减小rj45式通信连接器的外部串扰。同样,在保证相同的外部串扰的情况下,本发明的rj45式通信连接器可以有更小的外形尺寸,能够满足客户希望更多的rj45式通信连接器装配到给定大小空间的述求。
21.如本领域所公知的,线缆中的线对被设置成端导线与环导线的双绞线。线对通常由以下标识代表:bl/w(蓝白线)和bl(蓝线),or/w(橙白线)和or(橙线),gr/w(绿白线)和gr(绿线),br/w(棕白线)和br(棕线)。本文中标为蓝线对是指bl/w(蓝白线)和bl(蓝线)对。而由本领域线缆技术决定了线缆两端的线对位置互为镜像。因此通常线缆被端接到rj45式通信连接器的时候,线缆中的这种定向通常会导致线对的交叉,为减小此交叉带来的不良影响,本发明采用在线缆一端只交叉两对线对。在此进一步详细描述,如果线缆一端的蓝橙线对交叉,那棕绿线对就不交叉;另一端则是棕绿线对交叉,蓝橙线对则不交叉。这样可充分利用rj45式通信连接器内部的空间,使线对交叉影响降低。又因端接触点(4)按每2个一组以pcb基板(3)的中心对称轴x,y为中心,均匀对称分布在四象限内,且端接块(6)的束线槽与每个端接触点(4)横向轴线a

a成一定角度并保持平行,因此每个线对从线缆中心到端接触点(4)卡接点的线长l两端的总长保持相等,如附图5上所示。这样可以将由解扭线对长度不一带来的不平衡降低。并可将不同操作人员带来的差异降低,使rj45式通信连接器端接的可变性减小,使整个布线系统的性能更稳定,并且能够充分发挥rj45式通信连接器的设计性能,使布线系统的整体性能得以提升。
22.对照附图5,可以看出每组端接触点(4)的横向轴线a

a与对应束线槽轴线z形成两个互补的角度(与同组两个端接触点(4)轴线形成角的平分线平行),这样使得每个线对从线缆中心到端接触点(4)端接处的距离一致。并且由于线束与端接触点(4)轴线呈一定角度,可以增加端接触点(4)的刺破线束绝缘层的力道,提高j45式通信连接器端接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