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15818发布日期:2022-11-16 07:3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具有两件式壳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伴随rj45连接器信号传输速率的提升,采用鱼眼结构接脚端子压入配合连接客户主板成为主流,相较于普通的穿孔安装式结构的端子,鱼眼结构接脚端子结构保持力强,无需焊接,成本低,信号传输性能好,符合目前产品高精度的设计要求。然而,普通的一体式绝缘载体只能植入穿孔安装式结构的端子,如何将鱼眼结构接脚端子与线圈胶壳组装结合,业界各有工艺。如在端子模组底部再增加一个电路板直接与鱼眼结构接脚端子进行压接,两个电路板再通过夹持在其中的绝缘载体上的上下排布的中间端子进行连接是一种方式,但此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设备投资大,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品质更稳定、成本更低、设备投资小、只需常规的塑模和冲模即可实现两件式壳体与鱼眼结构端子的稳定结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可安装至外部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组装于绝缘本体的端子模组,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可与对接插头接触配合的对接端子、具有收容腔的绝缘载体、固定在绝缘载体一侧电性连接对接端子的中间端子、固定在绝缘载体另一侧用以安装至外部电路板上的接脚端子、收容于绝缘载体收容腔内且电性连接中间端子和接脚端子的滤波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载体为两件式壳体,所述中间端子固持于一壳体,所述接脚端子固持于另一壳体。
5.进一步地,所述两件式壳体包括上壳体及与所述上壳体相对的下壳体,所述中间端子安装于所述上壳体,所述接脚端子与所述下壳体一体成型。
6.进一步地,所述接脚端子包括与滤波模组电性连接的接触部、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的安装部、及连接接触部和安装部的中间部,所述安装部呈鱼眼状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模组进一步包括电路板,所述中间端子与所述对接端子通过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水平设置,所述对接端子位于所述电路板的前部,所述绝缘载体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下部。
9.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包括一大致呈平板状的顶壁及位于所述顶壁下方向下延伸的中间壁,所述下壳体大致呈平板状。所述上壳体及所述下壳体沿上下方向组装,于两侧面分别形成收容腔,所述滤波模组包括收容于一侧的收容腔内的第一滤波模组及收容于与其相对的另一侧的收容腔内的第二滤波模组。
10.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模组进一步包括成型于所述中间壁的金属屏蔽片,所述下壳体设置一通槽,所述金属屏蔽片向下延伸贯穿所述通槽可连接至外部电路板。
11.进一步地,所述接脚端子包括多个第一接脚端子和多个第二接脚端子,部分所述第一接脚端子和部分所述第二接脚端子形成第一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滤波模组的一侧边,并与所述第一滤波模组的一端电性连接,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接脚端子和另一部分所述第二接脚端子形成第二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滤波组的另一侧边,并与所述第二滤波模组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脚端子和第二接脚端子的所述中间部具有不同的形状,使得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接脚端子和第二接脚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具有不同的纵向高度,所述安装部错开成两排设置。
12.进一步地,部分所述中间端子形成第一组设置于所述第一滤波模组的侧边,并与所述第一滤波模组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另一部分所述中间端子形成第二组设置于所述第二滤波模组的另一侧边,并与所述第二滤波模组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中相邻所述中间端子错开呈两排设置。
13.可选地,所述接脚端子是穿孔安装式结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两件式壳体进行组装形成绝缘载体,进而实现绝缘载体和鱼眼结构接脚端子的稳定结合,且品质稳定、成本更低、设备投资小、只需常规的塑模和冲模即可实现。
【附图说明】
15.图1是是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16.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7.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
18.图4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19.图5是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20.图6是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部分分解图。
21.图7是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未装滤波模组的立体图。
22.图8是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23.图9是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部分分解图。
24.图10是图9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除去电路板的部分分解图。
25.图11是图10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另一视角的部分分解图。
26.图12是图10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进一步分解图。
27.图13是图1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模组的进一步分解图。
28.图14是图1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中间端子和接脚端子进一步的放大图。
29.【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30.电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
31.端子模组2绝缘载体20
32.电路板21对接端子22
33.中间端子23滤波模组24
34.接脚端子25上壳体201
35.下壳体202顶壁211
36.侧壁212、213中间壁214
37.端子孔231第一定位柱2121、2122
38.第二定位柱2131、2132第一定位孔2123、2124
39.第二定位孔2133第三定位孔2022、2023
40.第四定位孔2024、2025第三定位柱2026、2027
41.第四定位柱2028第一凹部2141
42.第二凹部2142第一收容腔2143
43.第二收容腔2144第一滤波模组241
44.第二滤波模组242金属屏蔽片26
45.第一夹持部261第二夹持部262
46.屏蔽接地脚263通槽2021
47.第一接脚端子251第二接脚端子252
48.第一接触部31第一中间部32
49.第一安装部33第二接触部41
50.第二中间部42第二安装部43
51.第一竖直部321第一水平部322
52.第一延伸部323第二水平部421
53.第二竖直部422第一组接脚端子51
54.第二组接脚端子52第一组中间端子61
55.第二组中间端子62屏蔽壳体3
【具体实施方式】
56.请参阅图1至图14所示,为符合本发明的电连接器100,其可以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配合并可安装至外部设备(未图示),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安装在绝缘本体1内的端子模组2、及设置在绝缘本体1外侧的金属壳体3。所述电连接器100为rj45连接器。
57.所述端子模组2包括与对接插头接触配合的对接端子22、与对接端子连接的电路板21、具有收容腔的绝缘载体20、固定在绝缘载体20一侧通过电路板21电性连接对接端子22的中间端子23、固定在绝缘载体20另一侧的接脚端子25、收容于绝缘载体20收容腔内且电性连接中间端子23和接脚端子25的滤波模组24。
58.所述电路板21呈水平设置,所述对接端子22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1的前部,所述绝缘载体2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21的下部。所述绝缘载体20为两件式壳体,包括上壳体201及与所述上壳体201相对设置的下壳体202。所述上壳体201包括一顶壁211、两侧壁212、213及一中间壁214,所述顶壁211大致呈一平板状,所述中间壁214位于所述顶壁211下方且向下延伸垂直于所述顶壁211,所述顶壁设置有若干中间端子孔231,所述侧壁212底部向下凸设有两第一定位柱2121、2122,所述侧壁213底部向下凸设有两第二定位柱2131、2132。所述侧壁212下端还设有两第一定位孔2123、2124,所述第一定位孔2123、2124向内凹设并贯穿所述侧壁212底部。所述侧壁213下端设有一第二定位孔2133,所述第二定位孔2133向内凸设并贯穿所述侧壁213底部。所述顶壁211、两侧壁212、213及中间壁214于垂直于对接方向的两侧面各形成一个向内凹设的第一凹部2141、第二凹部2142。所述下壳体202大致呈一平板
状,在对应所述第一定位柱2121、2122的位置设置第三定位孔2022、2023,第二定位柱2131、2132的位置设置第四定位孔2024、2025,在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孔2123、2124的位置设置第三定位柱2026、2027,第二定位孔2133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定位柱2028,当所述上壳体201和所述下壳体202沿上下方向组装时,所述第一定位柱2121、2122,收容固定于所述第三定位孔2022、2023,所述第二定位柱2131、2132收容固定于第四定位孔2024、2025,所述第三定位柱2026、2027收容固定于所述第一定位孔2123、2124,所述第四定位柱2028收容固定于所述第二定位孔2133。所述第一凹部2141、第二凹部2142与所述下壳体202共同构成相对设置的第一收容腔2143、第二收容腔2144,所述滤波模组24包括第一滤波模组241、第二滤波模组242,所述第一滤波模组241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2143,所述第二滤波模组242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2144。
59.所述端子模组2进一步包括金属屏蔽片26,所述上壳体201一体成型于所述金属屏蔽片26,所述金属屏蔽片26包括夹持于所述中间壁214的第一夹持部261,自所述第一夹持部261向下延伸超出所述中间壁214底部的第二夹持部262及自第二夹持部262向下延伸形成的屏蔽接地脚263。所述屏蔽接地脚263呈鱼眼状结构,可以按压安装至外部电路板(未图示)。所述下壳体202还具有一通槽2021,所述通槽2021向下延伸贯穿所述下壳体202,所述通槽2021的尺寸和形状被形成为可以容置所述金属屏蔽片26,所述金属屏蔽片26的第二夹持部262夹持于所述通槽,所述屏蔽接地脚263暴露于所述下壳体202底部。所述屏蔽片26可实现对两侧传输路径的屏蔽,避免两组传输路径发生串扰。
60.所述下壳体202一体成型于所述接脚端子25,所述接脚端子25包括多个第一接脚端子251和第二接脚端子252,部分所述第一接脚端子251和部分所述第二接脚端子252形成第一组接脚端子51,设置于所述第一滤波模组241下方的侧边,与所述第一滤波模组241的一端电性连接,另一部分所述第一接脚端子251和另一部分所述第二接脚端子252形成第二组接脚端子52,设置于所述第二滤波模组252下方的侧边,与所述第二滤波模组25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脚端子251包括与所述滤波模组24电性连接的第一接触部31、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的第一安装部33、连接第一接触部31和第一安装部33的第一中间部32,所述第二接脚端子252包括与所述滤波模组24电性连接的第二接触部41、用于安装至外部电路板的第二安装部43、连接第二接触部41和第二安装部43的第二中间部42,所述第一安装部33和所述第二安装部43呈鱼眼状结构,其优点在于,鱼眼状结构的安装部无需焊接,只需按压安装至外部电路板,压接可靠且保持力强,信号传输性能好。所述第一中间部32和所述第二中间部42具有不同的形状,所述第一中间部32包括向下延伸并垂直于所述第一接触部31的第一竖直部321、自所述第一竖直部321向下延伸并垂直于所述第一竖直部321的第一水平部322及自第一水平部322继续向下延伸并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部322的第一延伸部323。所述第二中间部42包括自所述第二接触部向后平行延伸的第二水平部421、自所述第二水平部421向下延伸且垂直于第二水平部421的第二竖直部422。不同的中间部使得第一组接脚端子51和第二组接脚端子52中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接脚端子251的第一接触部31和所述第二接脚端子252的第二接触部41具有不同的纵向高度,所述第一安装部33及所述第二安装部43错开成两排设置,这样的设计增加了滤波模组24的漆包线于接脚端子25的绕线密度。
61.部分所述中间端子23形成第一组中间端子61设置于所述第一滤波模组241上方的
侧边,并与所述第一滤波模组24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另一部分所述中间端子23形成第二组中间端子62设置于所述第二滤波模组242上方的侧边,并与所述第二滤波模组242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第一组中间端子61和第二组中间端子62中相邻所述中间端子23错开呈两排设置,安装于所述上壳体顶壁211的对应端子孔231,同样地,这样的设计也增加了滤波模组24的漆包线于中间端子23的绕线密度。
62.值得注意的是,两件式壳体的设置,既适用于鱼眼状结构的接脚端子,也适用于普通穿孔式安装结构的接脚端子。
63.本发明通过两件式壳体进行组装形成绝缘载体,进而实现绝缘载体和鱼眼结构接脚端子的稳定结合,且品质稳定、成本更低、设备投资小、只需常规的塑模和冲模即可实现。
64.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尽管在之前描述中提到了本发明许多特征和优点,包括一些结构和功能的细节,但本公开是说明性的,许多细节是可以改变的,尤其是在所附权利要求表述的术语的广义一般含义所表示的原理范围内的部件形状、尺寸和布置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