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及触发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1221发布日期:2022-11-25 22:1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按键及触发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及触发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弹片的按键及触发组件。


背景技术:

2.就目前个人计算机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设备,以操作上述的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
3.然而,为了迎合目前电子装置的薄形化需求,目前按键的设计厂商也面临着如何进一步降低按键的高度与改善按压手感,以让按键能更进一步薄化与改善按压手感的问题。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触发组件及包括该触发组件的按键来满足上述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及触发组件,藉以降低按键的高度与改善按压手感。
6.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用以结合于一基板与受一键帽按压。按键的触发组件包含一挠性导引部以及一复位弹片。挠性导引部包含一罩覆部、一受压部以及一触发部。罩覆部具有多个缺口。罩覆部用以结合于基板。受压部与触发部分别连接于罩覆部的相对两侧。受压部用以受键帽按压,触发部用以触发基板。复位弹片包含一接合部以及多个支撑脚部。接合部连接于罩覆部。这些支撑脚部连接于接合部并分别位于这些缺口。
7.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按键包含一载架、一基板、一触发组件、一往复件以及一键帽。基板装设于载架,并具有一触发电路。触发组件包含一挠性导引部以及一复位弹片。挠性导引部包含一罩覆部、一受压部以及一触发部。罩覆部围绕有一罩覆空间,且罩覆部具有连通罩覆空间的多个缺口。罩覆部结合于基板。受压部连接于罩覆部背向罩覆空间的一侧。触发部连接于罩覆部面向罩覆空间的一侧。复位弹片包含一接合部以及多个支撑脚部。接合部连接于罩覆部面向罩覆空间的一侧。这些支撑脚部连接于接合部并分别可活动地位于这些缺口。往复件的一侧装设于载架。键帽装设于往复件的另一侧,以令键帽通过往复件相对载架移动并带动触发组件的触发部触发触发电路。
8.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按键及触发组件,除了通过挠性导引部来将复位弹片安装于基板外,还通过挠性导引部的缺口的设计来避免挠性导引部干扰到支撑脚部的活动空间。因为复位弹片的安装与所需活动空间皆通过原有的挠性导引部完成,并不需要额外架体完成,故能够降低按键的高度,以进一步薄化按键与改善按压手感。
9.以上关于本发明内容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10.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剖面示意图。
11.图2为图1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12.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
13.图4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14.图5为沿图2的5-5割面线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
15.图6为图5的按键的触发组件受压的剖面示意图。
16.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17.图8为图7的剖面示意图。
18.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19.图10为图9的剖面示意图。
20.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21.图12为图11的剖面示意图。
22.图13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23.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24.图15为图14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25.图16为沿图14的16-16割面线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
26.图17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27.图18为图17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28.图19为沿图17的19-19割面线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
29.图20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30.图21为图20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31.图22为沿图20的22-22割面线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
32.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33]1ꢀꢀꢀꢀꢀꢀꢀꢀꢀꢀꢀꢀꢀꢀꢀꢀꢀꢀꢀꢀꢀꢀꢀꢀꢀꢀꢀꢀꢀꢀꢀꢀꢀꢀꢀꢀꢀꢀꢀꢀꢀꢀ
按键
[0034]
10、10a、10b、10c、10d、10e、10f、10g
ꢀꢀꢀꢀꢀꢀ
触发组件
[0035]
20
ꢀꢀꢀꢀꢀꢀꢀꢀꢀꢀꢀꢀꢀꢀꢀꢀꢀꢀꢀꢀꢀꢀꢀꢀꢀꢀꢀꢀꢀꢀꢀꢀꢀꢀꢀꢀꢀꢀꢀꢀꢀ
载架
[0036]
30
ꢀꢀꢀꢀꢀꢀꢀꢀꢀꢀꢀꢀꢀꢀꢀꢀꢀꢀꢀꢀꢀꢀꢀꢀꢀꢀꢀꢀꢀꢀꢀꢀꢀꢀꢀꢀꢀꢀꢀꢀꢀ
基板
[0037]
40
ꢀꢀꢀꢀꢀꢀꢀꢀꢀꢀꢀꢀꢀꢀꢀꢀꢀꢀꢀꢀꢀꢀꢀꢀꢀꢀꢀꢀꢀꢀꢀꢀꢀꢀꢀꢀꢀꢀꢀꢀꢀ
往复件
[0038]
50
ꢀꢀꢀꢀꢀꢀꢀꢀꢀꢀꢀꢀꢀꢀꢀꢀꢀꢀꢀꢀꢀꢀꢀꢀꢀꢀꢀꢀꢀꢀꢀꢀꢀꢀꢀꢀꢀꢀꢀꢀꢀ
键帽
[0039]
100、100a、100b、100c、100d、100e、100f、100g
ꢀꢀꢀꢀꢀ
挠性导引部
[0040]
110、110a、110b、110c、110d、110e、110f、110g
ꢀꢀꢀꢀꢀ
罩覆部
[0041]
111、111a、111b、111c、111d、111e、111f、111g
ꢀꢀꢀꢀꢀ
顶遮盖段
[0042]
1111c
ꢀꢀꢀꢀꢀꢀꢀꢀꢀꢀꢀꢀꢀꢀꢀꢀꢀꢀꢀꢀꢀꢀꢀꢀꢀꢀꢀꢀꢀꢀꢀꢀꢀꢀꢀꢀꢀꢀ
开口
[0043]
112、112a、112b、112c、112d、112e、112f、112g
ꢀꢀꢀꢀꢀ
侧遮盖段
[0044]
113、113a、113b、113c、113d、113e
ꢀꢀꢀꢀꢀꢀꢀꢀꢀꢀꢀꢀꢀꢀꢀ
结合段
[0045]
114e、114f、114g
ꢀꢀꢀꢀꢀꢀꢀꢀꢀꢀꢀꢀꢀꢀꢀꢀꢀꢀꢀꢀꢀꢀꢀꢀꢀꢀꢀꢀꢀ
镂空结构
[0046]
115f、115g、116g
ꢀꢀꢀꢀꢀꢀꢀꢀꢀꢀꢀꢀꢀꢀꢀꢀꢀꢀꢀꢀꢀꢀꢀꢀꢀꢀꢀꢀꢀ
组装结构
[0047]
120、120a、120b、120c、120d、120e、120f、120g
ꢀꢀꢀꢀꢀ
受压部
[0048]
121e、121f、121g
ꢀꢀꢀꢀꢀꢀꢀꢀꢀꢀꢀꢀꢀꢀꢀꢀꢀꢀꢀꢀꢀꢀꢀꢀꢀꢀꢀꢀꢀ
镂空结构
[0049]
130、130a、130b、130c、130d、130e、130f、130g
ꢀꢀꢀꢀꢀ
触发部
[0050]
131、131a、131d、131f、131g
ꢀꢀꢀꢀꢀꢀꢀꢀꢀꢀꢀꢀꢀꢀꢀꢀꢀꢀꢀꢀ
外凸弧面
[0051]
131b、131c、131e
ꢀꢀꢀꢀꢀꢀꢀꢀꢀꢀꢀꢀꢀꢀꢀꢀꢀꢀꢀꢀꢀꢀꢀꢀꢀꢀꢀꢀꢀ
倾斜面
[0052]
200、200a、200b、200c、200d、200e、200f、200g
ꢀꢀꢀꢀꢀ
复位弹片
[0053]
210、210a、210b、210c、210d、210e、210f、210g
ꢀꢀꢀꢀꢀ
接合部
[0054]
211、211a、211b、211c、211d、211e、211f、211g
ꢀꢀꢀꢀꢀ
开口
[0055]
212b、212c、212e
ꢀꢀꢀꢀꢀꢀꢀꢀꢀꢀꢀꢀꢀꢀꢀꢀꢀꢀꢀꢀꢀꢀꢀꢀꢀꢀꢀꢀꢀ
抵压弹片
[0056]
220、220a、220b、220c、220d、220e、220f、220g
ꢀꢀꢀꢀꢀ
支撑脚部
[0057]
221、221a、221b、221c、221d、221e、221f、221g
ꢀꢀꢀꢀꢀ
倾斜段
[0058]
222、222a、222b、222c、222e
ꢀꢀꢀꢀꢀꢀꢀꢀꢀꢀꢀꢀꢀꢀꢀꢀꢀꢀꢀꢀ
平贴段
[0059]
222d、222f、222g
ꢀꢀꢀꢀꢀꢀꢀꢀꢀꢀꢀꢀꢀꢀꢀꢀꢀꢀꢀꢀꢀꢀꢀꢀꢀꢀꢀꢀꢀ
翘曲段
[0060]aꢀꢀꢀꢀꢀꢀꢀꢀꢀꢀꢀꢀꢀꢀꢀꢀꢀꢀꢀꢀꢀꢀꢀꢀꢀꢀꢀꢀꢀꢀꢀꢀꢀꢀꢀꢀꢀꢀꢀꢀꢀꢀ
方向
[0061]fꢀꢀꢀꢀꢀꢀꢀꢀꢀꢀꢀꢀꢀꢀꢀꢀꢀꢀꢀꢀꢀꢀꢀꢀꢀꢀꢀꢀꢀꢀꢀꢀꢀꢀꢀꢀꢀꢀꢀꢀꢀꢀ
外力
[0062]oꢀꢀꢀꢀꢀꢀꢀꢀꢀꢀꢀꢀꢀꢀꢀꢀꢀꢀꢀꢀꢀꢀꢀꢀꢀꢀꢀꢀꢀꢀꢀꢀꢀꢀꢀꢀꢀꢀꢀꢀꢀꢀ
缺口
[0063]sꢀꢀꢀꢀꢀꢀꢀꢀꢀꢀꢀꢀꢀꢀꢀꢀꢀꢀꢀꢀꢀꢀꢀꢀꢀꢀꢀꢀꢀꢀꢀꢀꢀꢀꢀꢀꢀꢀꢀꢀꢀꢀ
罩覆空间
[0064]
t、t1、t2
ꢀꢀꢀꢀꢀꢀꢀꢀꢀꢀꢀꢀꢀꢀꢀꢀꢀꢀꢀꢀꢀꢀꢀꢀꢀꢀꢀꢀꢀꢀꢀꢀꢀꢀꢀꢀ
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65]
请参阅图1至图6。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1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沿图2的5-5割面线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5的按键的触发组件受压的剖面示意图。
[006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按键1例如应用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键盘或是应用于桌面计算机的键盘。按键1包含一载架20、一基板30、一触发组件10、一往复件40以及一键帽50。基板30为电路板,其装设于载架20并具有一触发电路(未绘示)。触发组件10设置于基板30。往复件40的相对两侧分别装设于载架20与键帽50,且往复件40例如为剪刀结构、翼型结构等能让键帽50相对靠近或远离载架20的结构,以令键帽50能够相对载架20移动。此外,键帽50相对载架20活动时能够带动触发组件10作动而触发基板30的触发电路,其细节容后一并说明。
[0067]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按键的触发组件10包含一挠性导引部100以及一复位弹片200。
[0068]
挠性导引部100包含一罩覆部110、一受压部120以及一触发部130。罩覆部110围绕有一罩覆空间s,且罩覆部110具有连通罩覆空间s的多个缺口o。罩覆部110结合于基板30。受压部120与触发部130分别连接于罩覆部110的相对两侧。进一步来说,受压部120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背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受键帽50按压。触发部130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用以受键帽50的带动而触发基板30的触发电路。详细来说,罩覆部110还可以包含一顶遮盖段111、多个侧遮盖段112以及多个结合段113。这些侧遮盖段112连接于顶遮盖段111且任两个相邻的这些侧遮盖段112相分离而构成这些缺口
o。这些结合段113分别连接于这些侧遮盖段112远离顶遮盖段111的一侧。这些结合段113例如通过黏贴等方式固定于基板30。受压部120与触发部130分别位于顶遮盖段111的相对两侧,且触发部130远离顶遮盖段111的一侧具有一外凸弧面131(如图5所示)。通过外凸弧面131来抵压基板30能够让触发部130抵压基板30的力量更集中,以提升触发效果。
[0069]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部130远离顶遮盖段111的一侧为外凸弧面131的设计,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发部远离顶遮盖段的一侧亦可为平面的设计。
[0070]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遮盖段111及这些侧遮盖段112的厚度t1、t2相同以提升按压手感,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遮盖段及这些侧遮盖段的厚度亦可不相同。此外,顶遮盖段111及这些侧遮盖段112的厚度t1、t2例如介于0.2毫米至0.5毫米,如0.3毫米。
[0071]
挠性导引部100例如由橡胶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挠性导引部100也可以由麦拉(myla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制成。不过,与由麦拉(myla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相比,由橡胶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使用寿命较长以及噪音较小。
[0072]
复位弹片200例如为金属弹片,并包含一接合部210以及多个支撑脚部220。复位弹片200的接合部210具有一开口211。接合部210例如通过放置或黏贴的方式连接于罩覆部110的顶遮盖段111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且挠性导引部100的触发部130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开口211。这些支撑脚部220连接于接合部210的外围并分别可活动地位于这些缺口o。缺口o的尺寸匹配于支撑脚部220的尺寸,以避免挠性导引部100干扰到支撑脚部220向外扩的活动空间。
[0073]
如图1与图6所示,当挠性导引部100受到键帽50的按压(受外力f施加)时,会让键帽50沿方向a向下移动,以及让支撑脚部220远离接合部210的一端通过缺口o的让位而向外扩,并让键帽50与基板30共同挤压复位弹片200而让复位弹片200累积弹性势能。当挠性导引部100不再受到键帽50的按压(未受外力f施加)时,因挠性导引部100与复位弹片200例如通过橡胶等软材质与金属等硬材质复合的设计,故复位弹片200能够帮助挠性导引部100回弹。如此一来,除了能够提升按键1的按压手感外,还能够延伸按键1的使用寿命。
[0074]
支撑脚部220包含相连的一倾斜段221以及一平贴段222,倾斜段221的一端连接于接合部210。平贴段222连接于倾斜段221的另一端,并以面的方式平贴于基板30,进而避免支撑脚部220向外扩时刮伤基板30。
[0075]
上述实施例的接合部210例如通过放置或黏贴等方式固定于罩覆部110,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合部亦可通过熔融的方式连接于罩覆部。
[0076]
上述实施例的按键1,除了通过挠性导引部100来将复位弹片200安装于基板30外,还通过挠性导引部100的缺口o的设计来避免挠性导引部100干扰到支撑脚部220的活动空间。因为复位弹片200的安装与所需活动空间皆通过原有的挠性导引部100完成,并不需要额外架体完成,故能够降低按键1的高度,以进一步薄化按键1与改善按压手感。
[0077]
上述实施例中,复位弹片200的接合部210的形状为圆形,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弹片的接合部的形状也可以为方形。此外,上述实施例中,复位弹片200的支撑脚架220的数量为四个,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弹片的支撑脚架的数量也可以改为两个,或其他多个数量。
[0078]
上述实施例中,按键1的挠性导引部100与复位弹片200例如通过放置或黏贴等方式固定的方式接合,但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7与图8。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图7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发组件10a用以取代图1的按键1的触发组件10,且触发组件10a与图1的载架20、基板30、往复件40及键帽50的连接关系与作动关系相同,故不再赘述,以下将针对触发组件10a进行说明。
[0079]
本实施例的按键的触发组件10a包含一挠性导引部100a以及一复位弹片200a。
[0080]
挠性导引部100a包含一罩覆部110a、一受压部120a以及一触发部130a。罩覆部110a围绕有一罩覆空间s,且罩覆部110a具有连通罩覆空间s的多个缺口o。罩覆部110a结合于基板30(如图1所示)。受压部120a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a背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受键帽50(如图1所示)按压。触发部130a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a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用以受键帽50的带动而触发基板30的触发电路。详细来说,罩覆部110a包含一顶遮盖段111a、多个侧遮盖段112a以及多个结合段113a。这些侧遮盖段112a连接于顶遮盖段111a且任两个相邻的这些侧遮盖段112a相分离而构成这些缺口o。这些结合段113a分别连接于这些侧遮盖段112a远离顶遮盖段111a的一侧。这些结合段113a例如通过黏贴等方式固定于基板30。受压部120a与触发部130a分别位于顶遮盖段111a的相对两侧,且触发部130a远离顶遮盖段111a的一侧具有一外凸弧面131a。通过外凸弧面131a来抵压基板30能够让触发部130a抵压基板30的力量更集中,以提升触发效果。
[0081]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部130a远离顶遮盖段111a的一侧为外凸弧面131a的设计,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发部远离顶遮盖段的一侧亦可为平面的设计。
[0082]
在本实施例中,顶遮盖段111a及这些侧遮盖段112a的厚度相同以提升按压手感,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遮盖段及这些侧遮盖段的厚度亦可不相同。此外,顶遮盖段111a及这些侧遮盖段112a的厚度例如介于0.2毫米至0.5毫米,如0.3毫米。
[0083]
挠性导引部100a例如由橡胶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挠性导引部100a也可以由麦拉(myla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不过,与由麦拉(myla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a相比,由橡胶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a使用寿命较长以及噪音较小。
[0084]
复位弹片200a例如为金属弹片,并包含一接合部210a以及多个支撑脚部220a。复位弹片200a的接合部210a具有一开口211a。
[0085]
复位弹片200a的接合部210a通过模内射出成型的方式结合于罩覆部110a的顶遮盖段111a。这些支撑脚部220a连接于接合部210a的外围并分别可活动地位于这些缺口o。缺口o的尺寸匹配于支撑脚部220a的尺寸,以避免挠性导引部100a干扰到支撑脚部220a向外扩的活动空间。
[0086]
支撑脚部220a包含相连的一倾斜段221a以及一平贴段222a。倾斜段221a的一端连接于接合部210a。平贴段222a连接于倾斜段221a的另一端,并以面的方式平贴于基板30(如图1所示),进而避免支撑脚部220a向外扩时刮伤基板30。
[0087]
上述实施例中,按键1通过挠性导引部100直接抵压基板30的触发电路,但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9与图10。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0为图9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发组件10b用以取代图1的按键1的触发组件10,且触发组件10b与图1的载架20、基板30、往复件40及键帽50的连接关系与作动关系相
同,故不再赘述,以下将针对触发组件10b进行说明。
[0088]
本实施例的按键的触发组件10b包含一挠性导引部100b以及一复位弹片200b。
[0089]
挠性导引部100b包含一罩覆部110b、一受压部120b以及一触发部130b。罩覆部110b围绕有一罩覆空间s,且罩覆部110b具有连通罩覆空间s的多个缺口o。罩覆部110b结合于基板30(如图1所示)。受压部120b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b背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受键帽50(如图1所示)按压。触发部130b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b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用以受键帽50的带动而触发基板30的触发电路。详细来说,罩覆部110b包含一顶遮盖段111b、多个侧遮盖段112b以及多个结合段113b。这些侧遮盖段112b连接于顶遮盖段111b且任两个相邻的这些侧遮盖段112b相分离而构成这些缺口o。这些结合段113b分别连接于这些侧遮盖段112b远离顶遮盖段111b的一侧。这些结合段113b例如通过黏贴等方式固定于基板30。受压部120b与触发部130b分别位于顶遮盖段111b的相对两侧,且触发部130b远离顶遮盖段111b的一侧具有一倾斜面131b。
[0090]
在本实施例中,顶遮盖段111b及这些侧遮盖段112b的厚度相同以提升按压手感,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遮盖段及这些侧遮盖段的厚度亦可不相同。此外,顶遮盖段111b及这些侧遮盖段112b的厚度例如介于0.2毫米至0.5毫米,如0.3毫米。
[0091]
挠性导引部100b例如由橡胶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挠性导引部100b也可以由麦拉(mylb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不过,与由麦拉(mylb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b相比,由橡胶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b使用寿命较长以及噪音较小。
[0092]
复位弹片200b例如为金属弹片,并包含一接合部210b以及多个支撑脚部220b。复位弹片200b的接合部210b具有一开口211b及一抵压弹片212b。
[0093]
接合部210b例如通过放置或黏贴的方式连接于罩覆部110b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且挠性导引部100b的触发部130b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开口211b,且抵压弹片212b贴覆于倾斜面131b,并用以抵压基板30。这些支撑脚部220b连接于接合部210b的外围并分别可活动地位于这些缺口o。缺口o的尺寸匹配于支撑脚部220b的尺寸,以避免挠性导引部100b干扰到支撑脚部220b的活动空间。
[0094]
支撑脚部220b包含相连的一倾斜段221b以及一平贴段222b。倾斜段221b的一端连接于接合部210b。平贴段222b连接于倾斜段221b的另一端,并以面的方式平贴于基板30,进而避免支撑脚部220b向外扩时刮伤基板30。
[0095]
上述实施例的接合部210b例如通过放置或黏贴等方式固定于罩覆部110b,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合部亦可通过熔融的方式连接于罩覆部。
[0096]
上述图9实施例中,按键的挠性导引部100b与复位弹片200b通过放置或黏贴的方式接合,但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1与图12。图11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发组件10c用以取代图1的按键1的触发组件10,且触发组件10c与图1的载架20、基板30、往复件40及键帽50的连接关系与作动关系相同,故不再赘述,以下将针对触发组件10c进行说明。
[0097]
本实施例的按键的触发组件10c包含一挠性导引部100c以及一复位弹片200c。
[0098]
挠性导引部100c包含一罩覆部110c、一受压部120c以及一触发部130c。罩覆部110c围绕有一罩覆空间s,且罩覆部110c具有连通罩覆空间s的多个缺口o。罩覆部110c结合
于基板30(如图1所示)。受压部120c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c背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受键帽50(如图1所示)按压。触发部130c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c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用以受键帽50的带动而触发基板30的触发电路。详细来说,罩覆部110c包含一顶遮盖段111c、多个侧遮盖段112c以及多个结合段113c。顶遮盖段111c具有一开口1111c。这些侧遮盖段112c连接于顶遮盖段111c且任两个相邻的这些侧遮盖段112c相分离而构成这些缺口o。这些结合段113c分别连接于这些侧遮盖段112c远离顶遮盖段111c的一侧。这些结合段113c例如通过黏贴等方式固定于基板30。受压部120c与触发部130c分别位于顶遮盖段111c的相对两侧,且触发部130c远离顶遮盖段111c的一侧具有一倾斜面131c。
[0099]
在本实施例中,顶遮盖段111c及这些侧遮盖段112c的厚度相同以提升按压手感,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遮盖段及这些侧遮盖段的厚度亦可不相同。此外,顶遮盖段111c及这些侧遮盖段112c的厚度例如介于0.2毫米至0.5毫米,如0.3毫米。
[0100]
挠性导引部100c例如由橡胶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挠性导引部100c也可以由麦拉(mylc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不过,与由麦拉(mylc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c相比,由橡胶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c使用寿命较长以及噪音较小。
[0101]
复位弹片200c例如为金属弹片,并包含一接合部210c以及多个支撑脚部220c。复位弹片200c的接合部210c通过模内射出成型的方式结合于罩覆部110c的顶遮盖段111c。这些支撑脚部220c连接于接合部210c的外围并分别可活动地位于这些缺口o。缺口o的尺寸匹配于支撑脚部220c的尺寸,以避免挠性导引部100c干扰到支撑脚部220c向外扩的活动空间。
[0102]
复位弹片200c的接合部210c具有一开口211c及一抵压弹片212c。触发部130c位于开口211c,且抵压弹片212c贴覆于倾斜面131c。抵压弹片212c与触发部130c通过顶遮盖段111c的开口1111c显露于外,并用以抵压基板30。
[0103]
支撑脚部220c包含相连的一倾斜段221c以及一平贴段222c,倾斜段221c的一端连接于接合部210c。平贴段222c连接于倾斜段221c的另一端,并以面的方式平贴于基板30,进而避免支撑脚部220c向外扩时刮伤基板30。
[0104]
上述图1实施例中,按键的复位弹片200包含倾斜段221以及一平贴段222,但并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13。图13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发组件10d用以取代图1的按键1的触发组件10,且触发组件10d与图1的载架20、基板30、往复件40及键帽50的连接关系与作动关系相同,故不再赘述,以下将针对触发组件10d进行说明。
[0105]
本实施例的按键的触发组件10d包含一挠性导引部100d以及一复位弹片200d。
[0106]
挠性导引部100d包含一罩覆部110d、一受压部120d及一触发部130d。罩覆部110d围绕有一罩覆空间s,且罩覆部110d具有连通罩覆空间s的多个缺口o。罩覆部110d结合于基板30(如图1所示)。受压部120d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d背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受键帽50(如图1所示)按压。触发部130d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d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用以受键帽50的带动而触发基板30的触发电路。详细来说,罩覆部110d包含一顶遮盖段111d、多个侧遮盖段112d以及多个结合段113d。这些侧遮盖段112d连接于顶遮盖段111d且任两个相邻的这些侧遮盖段112d相分离而构成这些缺口o。这些结合段113d分别连接于
这些侧遮盖段112d远离顶遮盖段111d的一侧。这些结合段113d例如通过黏贴等方式固定于基板30。受压部120d与触发部130d分别位于顶遮盖段111d的相对两侧,且触发部130d远离顶遮盖段111d的一侧具有一外凸弧面131d。通过外凸弧面131d来抵压基板30能够让触发部130d抵压基板30的力量更集中,以提升触发效果。
[0107]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部130d远离顶遮盖段111d的一侧为外凸弧面131d的设计,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发部远离顶遮盖段的一侧亦可为平面的设计。
[0108]
在本实施例中,顶遮盖段111d及这些侧遮盖段112d的厚度相同以提升按压手感,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遮盖段及这些侧遮盖段的厚度亦可不相同。此外,顶遮盖段111d及这些侧遮盖段112d的厚度例如介于0.2毫米至0.5毫米,如0.3毫米。
[0109]
挠性导引部100d例如由橡胶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挠性导引部100d也可以由麦拉(myld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不过,与由麦拉(myld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d相比,由橡胶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d使用寿命较长以及噪音较小。
[0110]
复位弹片200d例如为金属弹片,并包含一接合部210d以及多个支撑脚部220d。复位弹片200d的接合部210d具有一开口211d。
[0111]
复位弹片200d的接合部210d通过黏贴的方式结合于罩覆部110d的顶遮盖段111d。这些支撑脚部220d连接于接合部210d的外围并分别可活动地位于这些缺口o。缺口o的尺寸匹配于支撑脚部220d的尺寸,以避免挠性导引部100d干扰到支撑脚部220d向外扩的活动空间。
[0112]
支撑脚部220d包含相连的一倾斜段221d以及一翘曲段222d。倾斜段221d的一端连接于接合部210d,翘曲段222d连接于倾斜段221d的另一端。支撑脚部220d通过倾斜段221d与翘曲段222d连接处形成的弯曲状结构抵靠于基板30,进而避免支撑脚部220d向外扩时刮伤基板30。
[0113]
请参阅图14至图16。图14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5为图14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6为沿图14的16-16割面线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发组件10e用以取代图1的按键1的触发组件10,且触发组件10e与图1的载架20、基板30、往复件40及键帽50的连接关系与作动关系相同,故不再赘述,以下将针对触发组件10e进行说明。
[0114]
本实施例的按键的触发组件10e包含一挠性导引部100e以及一复位弹片200e。
[0115]
挠性导引部100e包含一罩覆部110e、一受压部120e以及一触发部130e。罩覆部110e围绕有一罩覆空间s,且罩覆部110e具有连通罩覆空间s的多个缺口o。罩覆部110e结合于基板30(如图1所示)。受压部120e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e背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受键帽50(如图1所示)按压。触发部130e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e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用以受键帽50的带动而触发基板30的触发电路。详细来说,罩覆部110e包含一顶遮盖段111e、多个侧遮盖段112e以及多个结合段113e。这些侧遮盖段112e连接于顶遮盖段111e且任两个相邻的这些侧遮盖段112e相分离而构成这些缺口o。这些结合段113e分别连接于这些侧遮盖段112e远离顶遮盖段111e的一侧。这些结合段113e例如通过黏贴等方式固定于基板30。受压部120e与触发部130e分别位于顶遮盖段111e的相对两侧,且触发部130e远离顶遮盖段111e的一侧具有一倾斜面131e。
[0116]
在本实施例中,罩覆部110e的顶遮盖段111e与侧遮盖段112e以及受压部120e皆具有多个镂空结构114e、121e。镂空结构114e例如为开槽,且镂空结构121e例如为凹槽。顶遮盖段111e与侧遮盖段112e的镂空结构114e,可以减少触发组件10e作动时的阻力。受压部120e的镂空结构121e可让受压部120e被按压时提供缓冲的效果,有助于提供柔软的手感。此外,镂空结构114e、121e用于调整触发组件10e下压作动力的大小。当镂空结构114e、121e的数量越多或镂空结构114e、121e的尺寸越大时,下压作动力就会越小。也就是说,能够通过调整镂空结构的尺寸或数量来调整触发组件10e的回馈力和手感。
[0117]
在本实施例中,顶遮盖段111e及这些侧遮盖段112e相同以提升按压手感,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遮盖段及这些侧遮盖段的厚度亦可不相同。此外,顶遮盖段111e及这些侧遮盖段112e的厚度例如介于0.2毫米至0.5毫米,如0.3毫米。
[0118]
挠性导引部100e例如由橡胶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挠性导引部100e也可以由麦拉(myle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不过,与由麦拉(myle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e相比,由橡胶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e使用寿命较长以及噪音较小。
[0119]
复位弹片200e例如为金属弹片,并包含一接合部210e以及多个支撑脚部220e。复位弹片200e的接合部210e具有一开口211e及一抵压弹片212e。
[0120]
接合部210e例如通过放置或黏贴的方式连接于罩覆部110e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且挠性导引部100e的触发部130e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开口211e,且抵压弹片212e贴覆于倾斜面131e,并用以抵压基板30。这些支撑脚部220e连接于接合部210e的外围并分别可活动地位于这些缺口o。缺口o的尺寸匹配于支撑脚部220e的尺寸,以避免挠性导引部100e干扰到支撑脚部220e的活动空间。
[0121]
支撑脚部220e包含相连的一倾斜段221e以及一平贴段222e,倾斜段221e的一端连接于接合部210e。平贴段222e连接于倾斜段221e的另一端,并以面的方式平贴于基板30,进而避免支撑脚部220e向外扩时刮伤基板30。
[0122]
上述实施例的接合部210e例如通过放置或黏贴等方式固定于罩覆部110e,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合部亦可通过熔融的方式连接于罩覆部。
[0123]
请参阅图17至图19。图17为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8为图17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19为沿图17的19-19割面线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发组件10f用以取代图1的按键1的触发组件10,且触发组件10f与图1的载架20、基板30、往复件40及键帽50的连接关系与作动关系相同,故不再赘述,以下将针对触发组件10f进行说明。
[0124]
本实施例的按键的触发组件10f包含一挠性导引部100f以及一复位弹片200f。
[0125]
挠性导引部100f包含一罩覆部110f、一受压部120f以及一触发部130f。罩覆部110f围绕有一罩覆空间s,且罩覆部110f具有连通罩覆空间s的多个缺口o。罩覆部110f结合于基板30。受压部120f与触发部130f分别连接于罩覆部110f的相对两侧。进一步来说,受压部120f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f背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受键帽50按压。触发部130f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f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用以受键帽50的带动而触发基板30的触发电路。详细来说,罩覆部110f包含一顶遮盖段111f以及多个侧遮盖段112f。顶遮盖段111f的外形例如呈方形。这些侧遮盖段112f连接于顶遮盖段111f且任两个相邻的这些侧
遮盖段112f相分离而构成这些缺口o。这些侧遮盖段112f例如通过黏贴等方式固定于基板30。受压部120f与触发部130f分别位于顶遮盖段111f的相对两侧,且触发部130f远离顶遮盖段111f的一侧具有一外凸弧面131f(如图19所示)。通过外凸弧面131f来抵压基板30能够让触发部130f抵压基板30的力量更集中,以提升触发效果。
[0126]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部130f远离顶遮盖段111f的一侧为外凸弧面131f的设计,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发部远离顶遮盖段的一侧亦可为平面的设计。
[0127]
在本实施例中,罩覆部110f的顶遮盖段111f与受压部120f皆具有多个镂空结构114f、121f。镂空结构114f例如为开槽,且镂空结构121f例如为凹槽。顶遮盖段111f的镂空结构114f,可以减少触发组件10f作动时的阻力。受压部120f的镂空结构121f可让受压部120f被按压时提供缓冲的效果,有助于提供柔软的手感。此外,镂空结构114f、121f用于调整触发组件10f下压作动力的大小。当镂空结构114f、121f的数量越多或镂空结构114f、121f的尺寸越大时,下压作动力就会越小。也就是说,能够通过调整镂空结构114f、121f的尺寸或数量来调整触发组件10f的回馈力和手感。
[0128]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遮盖段111f连接受压部120f与侧遮盖段112f的区段为均匀厚度t,以提升按压手感,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遮盖段连接受压部与侧遮盖段的区段的厚度亦可不相同。此外,顶遮盖段111f的厚度t例如介于0.2毫米至0.5毫米,如0.3毫米。
[0129]
挠性导引部100f例如由橡胶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挠性导引部100f也可以由麦拉(myla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ft)制成。不过,与由麦拉(myla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ft)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f相比,由橡胶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f使用寿命较长以及噪音较小。
[0130]
复位弹片200f例如为金属弹片,并包含一接合部210f以及多个支撑脚部220f。复位弹片200f的接合部210f具有一开口211f。接合部210f例如通过放置或黏贴的方式连接于罩覆部110f的顶遮盖段111f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且挠性导引部100f的触发部130f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开口211f。这些支撑脚部220f连接于接合部210f的外围并分别可活动地位于这些缺口o。缺口o的尺寸匹配于支撑脚部220f的尺寸,以避免挠性导引部100f干扰到支撑脚部220f向外扩的活动空间。
[0131]
支撑脚部220f包含相连的一倾斜段221f以及一翘曲段222f。倾斜段221f的一端连接于接合部210f,翘曲段222f连接于倾斜段221f的另一端。支撑脚部220f通过倾斜段221f与翘曲段222f连接处形成的弯曲状结构抵靠于基板30,进而避免支撑脚部220f向外扩时刮伤基板30。
[0132]
由于本实施例的触发组件10f的高度较低,故本实施例的挠性导引部100f还可以包含多个组装结构115f,这些组装结构115f连接于侧遮盖段112f,并至少部分遮挡部分缺口o。复位弹片200f安装于挠性导引部100f时,直接将支撑脚部220f压入缺口o,以通过组装结构115f来固定支撑脚部220f。如此一来,支撑脚部220f即可定位于缺口o内而不会掉出。此外,支撑脚部220f与侧遮盖段112f留有间隙,保证在作动形变时挠性导引部100f不会与支撑脚部220f发生干涉。此外,挠性导引部100f的侧遮盖段112f对接合部210f同样提供限位效果,以避免复位弹片200f在作动时脱离。
[0133]
上述实施例的接合部210f例如通过放置或黏贴等方式固定于罩覆部110f,但并不
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合部亦可通过熔融的方式连接于罩覆部。
[0134]
上述实施例中,复位弹片200f的接合部210f的形状为圆形,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弹片的接合部的形状也可以为方形。此外,上述实施例中,复位弹片200f的支撑脚架220f的数量为四个,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弹片的支撑脚架的数量也可以改为两个,或其他多个数量。
[0135]
请参阅图20至图22。图20为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所述的按键的触发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1为图20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22为沿图20的22-22割面线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触发组件10g用以取代图1的按键1的触发组件10,且触发组件10g与图1的载架20、基板30、往复件40及键帽50的连接关系与作动关系相同,故不再赘述,以下将针对触发组件10g进行说明。
[0136]
本实施例的按键的触发组件10g包含一挠性导引部100g以及一复位弹片200g。
[0137]
挠性导引部100g包含一罩覆部110g、一受压部120g以及一触发部130g。罩覆部110g围绕有一罩覆空间s,且罩覆部110g具有连通罩覆空间s的多个缺口o。罩覆部110g结合于基板30。受压部120g与触发部130g分别连接于罩覆部110g的相对两侧。进一步来说,受压部120g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g背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受键帽50按压。触发部130g连接并例如凸出于罩覆部110g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并用以受键帽50的带动而触发基板30的触发电路。详细来说,罩覆部110g包含一顶遮盖段111g以及多个侧遮盖段112g。顶遮盖段111g的外形例如呈圆形。这些侧遮盖段112g连接于顶遮盖段111g且任两个相邻的这些侧遮盖段112g相分离而构成这些缺口o。这些侧遮盖段112g例如通过黏贴等方式固定于基板30。受压部120g与触发部130g分别位于顶遮盖段111g的相对两侧,且触发部130g远离顶遮盖段111g的一侧具有一外凸弧面131g(如图22所示)。通过外凸弧面131g来抵压基板30能够让触发部130g抵压基板30的力量更集中,以提升触发效果。
[0138]
在本实施例中,触发部130g远离顶遮盖段111g的一侧为外凸弧面131g的设计,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发部远离顶遮盖段的一侧亦可为平面的设计。
[0139]
在本实施例中,罩覆部110g的顶遮盖段111g与受压部120g皆具有多个镂空结构114g、121g。镂空结构114g例如为开槽,且镂空结构121g例如为凹槽。顶遮盖段111g的镂空结构114g,可以减少触发组件10g作动时的阻力。受压部120g的镂空结构121g可让受压部120g被按压时提供缓冲的效果,有助于提供柔软的手感。此外,镂空结构114g、121g用于调整触发组件10g下压作动力的大小。当镂空结构114g、121g的数量越多或镂空结构114g、121g的尺寸越大时,下压作动力就会越小。也就是说,能够通过调整镂空结构114g、121g的尺寸或数量来调整触发组件10g的回馈力和手感。
[0140]
如图2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遮盖段111g连接受压部120g与侧遮盖段112g的区段为均匀厚度t,以提升按压手感,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顶遮盖段连接受压部与侧遮盖段的区段的厚度亦可不相同。此外,顶遮盖段111g的厚度t例如介于0.2毫米至0.5毫米,如0.3毫米。
[0141]
挠性导引部100g例如由橡胶制成,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挠性导引部100g也可以由麦拉(myla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gt)制成。不过,与由麦拉(mylar)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gt)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g相比,由橡胶制成的挠性导引部100g使用寿命较长以及噪音较小。
[0142]
复位弹片200g例如为金属弹片,并包含一接合部210g以及多个支撑脚部220g。复位弹片200g的接合部210g具有一开口211g。接合部210g例如通过放置或黏贴的方式连接于罩覆部110g的顶遮盖段111g面向罩覆空间s的一侧,且挠性导引部100g的触发部130g的至少一部分突出于开口211g。这些支撑脚部220g连接于接合部210g的外围并分别可活动地位于这些缺口o。缺口o的尺寸匹配于支撑脚部220g的尺寸,以避免挠性导引部100g干扰到支撑脚部220g向外扩的活动空间。
[0143]
支撑脚部220g包含相连的一倾斜段221g及一翘曲段222g。倾斜段221g的一端连接于接合部210g,翘曲段222g连接于倾斜段221g的另一端。支撑脚部220g通过倾斜段221g与翘曲段222g连接处形成的弯曲状结构抵靠于基板30,进而避免支撑脚部220g向外扩时刮伤基板30。
[0144]
由于本实施例的触发组件10g的高度较低,故本实施例的挠性导引部100g还可以包含多个组装结构115g、116g。这些组装结构115g连接于侧遮盖段112g,并至少部分遮挡部分缺口o。这些组装结构116g连接于顶遮盖段111g,并分别抵靠于复位弹片200g的各侧。复位弹片200g安装于挠性导引部100g时,直接将支撑脚部220g压入缺口o,以通过组装结构115g来固定支撑脚部220g。如此一来,支撑脚部220g即可定位于缺口o内而不会掉出。此外,支撑脚部220g与侧遮盖段112g留有间隙,保证在作动形变时挠性导引部100g不会与支撑脚部220g发生干涉。此外,挠性导引部100g的组装结构116g对接合部210g同样提供限位效果,以避免复位弹片200g在作动时脱离。
[0145]
上述实施例的接合部210g例如通过放置或黏贴等方式固定于罩覆部110g,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合部亦可通过熔融的方式连接于罩覆部。
[0146]
上述实施例中,复位弹片200g的接合部210g的形状为圆形,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弹片的接合部的形状也可以为方形。此外,上述实施例中,复位弹片200g的支撑脚架220g的数量为四个,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复位弹片的支撑脚架的数量也可以改为两个,或其他多个数量。
[0147]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按键及触发组件,除了通过挠性导引部来将复位弹片安装于基板外,还通过挠性导引部的缺口的设计来避免挠性导引部干扰到支撑脚部的活动空间。因为复位弹片的安装与所需活动空间皆通过原有的挠性导引部完成,并不需要额外架体完成,故能够降低按键的高度,以进一步薄化按键与改善按压手感。
[0148]
再者,复位弹片的接合部与挠性导引部的顶遮盖段间完全无间隙产生,可避免空行程等不良按压手感产生。
[0149]
此外,因挠性导引部与复位弹片例如通过橡胶等软材质与金属等硬材质复合的设计,故复位弹片能够帮助挠性导引部回弹。如此一来,除了能够提升按键的按压手感外,还能够延伸按键的使用寿命。
[0150]
虽然本发明以前述的诸项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应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