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充电桩电缆以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143766发布日期:2021-08-03 14:2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型充电桩电缆以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缆制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型充电桩电缆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气候变化,发展新能源动力汽车已经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电动汽车作为解决方案之一,其普及将对新能源应用以及交通系统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也将为电动汽车相关传导充电系统产品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用电缆用于电动汽车与电源的充电连接,是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该类产品性能的优劣对电动汽车的安全可靠运行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公开号为cn10376201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电缆及其插件组件,充电桩电缆主体包括3根电力电缆、2根控制电缆和1根数据电缆,主体通过绞合构成,并且在绞合间隙处设有外填充物,主体结构外侧由内向外依次包裹有外包带层、外加强屏蔽层和外护套;电缆插件组件主体包括控制电缆插件、电力电缆插件、数据电缆插件和充电反馈线缆,插件组件主体固定于与之配合的法兰上,所述法兰四角设置有插接点固定孔;所述充电桩电缆与充电桩电缆插件组件配合使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充电桩电缆使用过程中,电缆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使得电缆温度升高,由此对电缆的载流量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温度过高会对电缆造成损坏,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小电缆温度变化范围,使得电缆正常运行,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型充电桩电缆以及制备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智能型充电桩电缆以及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型充电桩电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型充电桩电缆,包括由内而外设置的电缆线芯、填充层和外护套,所述填充层和外护套之间设有若干并排设置冷却管,所述冷却管沿电缆线芯的轴线螺旋分布,所述冷却管数量为偶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管的数量设置成偶数,当电缆被使用时,在一半数量冷却管的同一端通入冷区液,冷却管另一端则连通未通入冷却液的冷却管,使得冷却液能够回到冷却液存储位置,冷却液在流动过程中,将电缆散发的热量带出,从而保持电缆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同时当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冷却液最先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从而进一步保持电缆内部的温度,使得电缆在保持自身温度的情况下,同时具有耐候性,从而使得电缆保持正常的载流量,并且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另外冷却管和内部的冷却液能够对电缆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当电缆受到外界的冲击时,冷却管和冷却液缓解冲击,使得电缆内部的电缆线芯不会受到直接冲击,提高对电缆的保护性。

可选的,所述填充层和冷却管之间设有同时粘接固定两者的缓冲阻水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缆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冷却管破裂的情况,缓冲阻水带阻止冷却液流动靠近电缆线芯,使得冷却液不会造成电缆线芯的短路,同时缓冲阻水带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进一步保护电缆线芯。

可选的,所述冷却管和外护套之间设有无纺布,所述冷却管通过无纺布固定在填充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将冷却管绑紧固定在填充层上,使得冷却管固定不动,从而提高冷却管稳定性,并且无纺布使得外护套不会与冷却管粘连,从而保护冷却管。

可选的,所述外护套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具有良好的韧性,同时具有耐磨性、耐化学品、耐水解性、耐髙低温和耐霉菌性,使得外护套在高低温的环境中,依旧能够保持较好的韧性,提高电缆对温度变化的抵抗能力。

可选的,所述电缆线芯包括电源线芯、信号线芯和接地线芯,其中电源线芯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电源导体、电源绝缘层和电源屏蔽层,信号线芯包括信号导体、信号绝缘层和信号屏蔽层,接地线芯包括接地导体、接地绝缘层和接地屏蔽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线芯提供电力,信号线芯传送信号,接地线芯对电路提供保护,同时电源屏蔽层、信号屏蔽层和接地屏蔽层使得线芯之间不会感应电流,保持电缆线芯的正常运行。

可选的,所述冷却管、电源绝缘层、信号绝缘层和接地绝缘层均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塑性弹性体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由此电缆提高载流量,从而电缆对电力的传输效率。

可选的,所述外护套外侧设有可活动的防护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电缆时,防护组件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到电缆的最低处,使得电缆不会直接与地面或其他物体摩擦碰撞,从而保护电缆的外护套,提高对电缆的保护性。

可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两个套接在外护套外侧的支撑环,两个支撑环之间设有若干连接两者的连接杆,所述支撑环朝向外护套的侧壁铰接有滚珠,所述滚珠抵接在外护套的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撑环和连接杆组成的防护组件对电缆进行保护,同时连接杆之间的空隙使得防护组件散热良好,不会造成热量的滞留,同时支撑环通过滚珠与外护套抵接,使得支撑环能够沿外护套自由滑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型充电桩电缆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型充电桩电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s1:通过绞线机将多根导线绞合制成电源线芯;

s2:通过挤塑机在电源线芯外侧挤包绝缘层;

s3:在绝缘层的外侧包覆屏蔽层;

s4:通过相同的步骤,制作信号线芯和接地线芯;

s5:电源线芯、信号线芯和接地线芯绞合制成电缆线芯,在电缆电线外侧设置填充层,在填充层外侧包裹缓冲阻水带,并使缓冲阻水带呈圆筒状;

s6:在缓冲阻水带外侧盘绕固定冷却管,同在冷却管外侧绑紧固定无纺布;

s7:在无纺布外侧挤塑外护套;

s8:外护套外部插接防护组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冷却液在冷却管内流动的过程中,将电缆散发的热量带出,从而保持电缆在正常的温度范围,同时减少外界温度对电缆内部的硬性,提高电缆的耐候性,从而使得电缆保持正常的载流量,并且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2.冷却管和内部的冷却液能够对电缆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当电缆受到外界的冲击时,冷却管和冷却液缓解冲击,使得电缆内部的电缆线芯不会受到直接冲击,提高对电缆的保护性;

3.当使用电缆时,防护组件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到电缆的最低处,使得电缆不会直接与地面或其他物体摩擦碰撞,从而保护电缆的外护套,提高对电缆的保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缆和防护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缆线芯;11、电源线芯;111、电源导体;112、电源绝缘层;113、电源屏蔽层;12、信号线芯;121、信号导体;122、信号绝缘层;123、信号屏蔽层;13、接地线芯;131、接地导体;132、接地绝缘层;133、接地屏蔽层;2、填充层;3、缓冲阻水带;4、冷却管;5、无纺布;6、外护套;7、防护组件;71、支撑环;72、连接杆;73、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型充电桩电缆。

参照图1,智能型充电桩电缆包括电缆线芯1,电缆线芯1由三根电源线芯11、两根信号线芯12和一根接地线芯13组成,且电源线芯11、信号线芯12和接地线芯13绞合构成。其中,电源线芯11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电源导体111、电源绝缘层112和电源屏蔽层113,信号线芯12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信号导体121、信号绝缘层122和信号屏蔽层123,接地线芯13包括内而外依次设置的接地导体131、接地绝缘层132和接地屏蔽层133。

电源导体111、信号导体121和接地导体131均是由多根导线绞合制成,电源绝缘层112、信号绝缘层122和接地绝缘层132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热塑性弹性体具有良好的耐热性,使得电缆线芯1能够通过更多的电流,提高电缆的载流量。另外,电源屏蔽层113、信号屏蔽层123和接地屏蔽层133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

参照图1和图2,在电缆线芯1外侧设置填充层2,填充层2呈圆柱状,在填充层2外侧包裹固定有缓冲阻水带3。在缓冲阻水带3远离填充层2的一侧粘接固定有若干并排设置的冷却管4,相邻的冷却管4相互抵接,同时冷却管4沿电缆线芯1轴线的方向螺旋盘绕分布,其中,冷却管4同样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

在冷却管4远离缓冲阻水带3的一侧缠绕固定有无纺布5,无纺布5将冷却管4绑紧,使得冷却管4无法移动。无纺布5远离冷却管4的一侧包裹有外护套6,外护套6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髙低温性,使得外护套6在高低温的环境中,依旧能够保持较好的韧性,提高电缆对温度变化的抵抗能力。

当安装电缆时,电缆的一端安装连接在充电桩上,电缆的另一端安装连接充电枪,一半数量的冷却管4靠近充电桩的一端通入冷却液,通入冷却液的冷却管4的另一端可以在充电枪内与未通入冷却液的冷却管4两两连通,使得冷却液能够循环利用,由此快速冷却电缆的温度。

参照图3和图4,为了减少在过程充电桩电缆使用中外护套6的磨损,外护套6的外侧设置防护组件7。防护组件7包括两个支撑环71,两个支撑环71之间设有若干平行且绕支撑环71轴线均匀分布的连接杆72,连接杆7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支撑环71上。在支撑环71的内侧壁铰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滚珠73,支撑环71通过滚珠73与外护套6的外壁抵接。

在拉动充电桩电缆时,支撑环71通过滚珠73与外护套6滑动连接,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防护组件7自动移动到电缆的最低端,从而使得外护套6不会直接与外界物体直接碰撞磨损。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电缆通电时,冷却管4中通入循环的冷却液,快速散发电缆所产生的热量,同时在移动电缆时,支撑环71沿外护套6滑动,使得防护组件7到达电缆的最低端,使得电缆不会直接触碰摩擦地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型充电桩电缆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通过绞线机将多根导线绞合制成电源线芯11;

s2:通过挤塑机在电源线芯11外侧挤包绝缘层;

s3:在绝缘层的外侧包覆屏蔽层;

s4:通过相同的步骤,制作信号线芯12和接地线芯13;

s5:电源线芯11、信号线芯12和接地线芯13绞合制成电缆线芯1,在电缆电线外侧设置填充层2,在填充层2外侧包裹缓冲阻水带3,并使缓冲阻水带3呈圆筒状;

s6:在缓冲阻水带3外侧盘绕固定冷却管4,同在冷却管4外侧绑紧固定无纺布5;

s7:在无纺布5外侧挤塑外护套6;

s8:电缆的一端从两个支撑环71之间穿入,使得防护组件7能够在电缆的外护套6外侧滑动,从而保护电缆。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