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81247发布日期:2022-11-30 02:3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通信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长足的进步,而随着通信技术的提高,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或电子设备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电视和电脑等。目前电子设备中通常设置通信天线,以满足用户的通信需求。随着人们对通信效率和种类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电子设备中的天线的功率也越来越大,导致天线对人体的辐射作用也更大,这将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第一天线辐射体的一端设置有馈电点,馈电点用于连接馈源。第二天线辐射体的一端与馈电点连接,第二天线辐射体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天线辐射体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二频段的信号。其中,第二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或者,第二频段是第一频段的子频段。
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馈源以及上述的天线装置,所述馈源与所述馈电点电连接。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中,该天线装置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第一天线辐射体的一端设置有馈电点,馈电点用于连接馈源,第二天线辐射体的一端与馈电点连接,第二天线辐射体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天线辐射体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二频段的信号,因此,通过将第二天线辐射体连接至第一天线辐射体的馈电点,经由馈源输入的激励电流被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分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均衡天线装置的电流集中状况,从而降低第一天线辐射体整体的电流峰值,因而天线装置的辐射体上基本不会存在电流极强单点,而是被大概分流为至少两个电流强点(在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上分流的至少两个电流强点的峰值必然小于电流极强单点的峰值),进而使原本的sar单热点被大致分散至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上,形成较弱的sar多热点,使天线装置的sar值符合规定要求。
附图说明
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1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天线装置的示意图。
1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天线辐射体的工作频段示意图。
1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滤波电路的示意图。
13.图6是图3所示天线装置的辐射效率示意图。
14.图7是图3所示天线装置的近场电场分布的仿真示意图。
1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再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1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还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17.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又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18.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的又再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19.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20.图13是图12所示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作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电子装置”以及/或“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游戏机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23.电磁波能量吸收比(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通常称为吸收比值或吸收比率,是指电子设备电磁波能量吸收比值。具体含义为:在外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将产生感应电磁场,由于人体各器官均为有耗介质,因此体内的电磁场将产生感应电流,导致人体能吸收和耗散电磁能量,生物剂量学中常用sar来表征这一物理过程。sar的意义为单位质量的人体组织所吸收或消耗的电磁功率,单位为w/kg,或者mw/g。表达公式为:sar=σ|ei|2/2ρ,其中:
24.ei为细胞组织中的电场强度有效值,以v/m表示;
25.σ为人体组织的电导率,以s/m表示;
26.ρ为人体组织密度,以kg/m3表示。
27.人体组织中的sar与该组织中的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并且由入射的电磁场的
参数(如频率,强度,方向和电磁场的源)、目标物的相对位置、暴露的人体的典型组织的遗传特性、地面影响以及暴露的环境影响来确定。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人体暴露于电磁波环境下的安全标准,如国际通用的标准中,欧洲标准是每10克小于2.0w/kg,美国标准是每克小于1.6mw/g。
28.目前常用的降低sar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降低天线的发射功率以降低人体对电磁波的吸收,但是降低天线的发射功率很难保证总辐射功率(total radiated power,trp)的要求,trp过低,通信质量也较低,通常无法满足市场上日益提高的通信要求;(2)将天线在电子设备中的位置设置在远离用户头部方向以降低人体对电磁波的吸收,但是目前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是厚度越来越薄,导致天线空间却越来越小,很难保证与天线与用户头部的距离;(3)在天线附近贴附吸波材料以降低人体对电磁波的吸收,但是由于电子设备结构设计所限天线附近的空间极小,难以贴附波材料,且吸波材料的成本也较高。可见,截止目前,仍没有一种较好的方案可以能有效降低天线的sar。
29.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发明人经过大量、反复的研究后发现,目前的电子设备的天线的sar热点基本集中在辐射体上的电流分布较强的区域,也即,辐射体上电流密度越大的区域,对应产生的sar值越大。对此,发明人提出本技术的天线装置以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该天线装置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第一天线辐射体的一端设置有馈电点,馈电点用于连接馈源,第二天线辐射体的一端与馈电点连接,第二天线辐射体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天线辐射体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二频段的信号,因此,通过将第二天线辐射体连接至第一天线辐射体的馈电点,经由馈源输入的激励电流被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分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均衡天线装置的电流集中状况,从而降低第一天线辐射体整体的电流峰值,从而有效降低天线装置总体的sar值。所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能够确保天线装置具有较低的sar值。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1.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天线装置100,其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110以及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用于发送或/及接收信号。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分别与馈源30连接,馈源30用于向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馈入激励电流,以使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能够发生谐振以发送信号。
32.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一端设置有馈电点111,馈电点111用于连接馈源30,以使第一天线辐射体110能够在馈源30馈入激励电流时发送信号。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一端接地。在本技术说明书中,应当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也即,两个组件之间可以是间接连接。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馈电点111连接于馈源30的结构可以为:馈电点111通过导体直接连接至馈源30;或者,馈电点111和馈源30之间可以存在其他的元件,如,馈电点111通过电容间接地连接于馈源30以实现耦合馈电,又如,馈电点111还可以通过匹配电路间接地连接于馈源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另一端可以是开路端。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另一端接地。
3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一频段的信号,即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可以用于发送或/及接收工作频段在第一频段内的信号。
34.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可用于发送或/及接收至少一种工作频段的信号,该信号可以例如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信号。信号的工作频段可以是lte的至少一种频段,例如b3频段(1.71ghz-1.88ghz)、b32频段(1.45ghz-1.5ghz)等等。信号还可以是新空口(new radio,nr)信号等。信号的工作频段还可以是nr的至少一种频段,例如n1频段(1.92ghz-2.17ghz)、n2频段(1.85ghz-1.99ghz)等等。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频段可以覆盖至少一种工作频段。例如,第一频段的频段范围可以仅覆盖单个工作频段的频段范围,如第一频段的频段范围仅覆盖b3/n3频段的频段范围,则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可以发送或/及接收b3/n3频段的信号。又如,第一频段的频段范围可以覆盖多个工作频段的频段范围,如第一频段的频段范围覆盖b3/n3频段和b5/n5频段的频段范围,则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可以发送或/及接收b3/n3频段或者b5/n5频段的信号。
3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一端与馈电点111连接,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另一端接地。应理解的是,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一端可以直接物理连接至馈电点111,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一端也可以连接在馈电点111和馈源的输出端之间,使经由馈源输出的激励电流能够被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分流。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二频段的信号,即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以用于发送或/及接收工作频段在第二频段内的信号,应理解的是,第二频段可以覆盖至少一种工作频段。
3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频段可以与第一频段可以大致相同,即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的信号的工作频段大致相同,此时来自所述馈源30的激励电流被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分流。应理解的是,此时,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支持的信号的工作频段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例如第二频段与第一频段相同,二者可以均为2000mhz~2700mhz,该频段范围覆盖了b41/n41频段(2496mhz-2690mhz)的频段范围,则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均可支持工作频段为b41/n41频段的信号。又如,第二频段与第一频段均为1ghz~2ghz,该频段范围覆盖了b3/n3、b32/n32频段的频段范围,则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均可支持工作频段为b3/n3和b32/n32频段的信号。
3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频段可以是第一频段的子频段,即第一频段覆盖第二频段。此时,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可支持的信号的工作频段的数量多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支持的信号的工作频段。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支持的信号的工作频段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且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可支持的信号的工作频段包含了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支持的信号的工作频段。例如,第二频段为1.4ghz~1.6ghz,该频段范围覆盖了b32频段的频率范围。第一频段为1ghz~2ghz,该频段范围覆盖了b3、b32频段的频率范围,且覆盖了第二频段的频段范围。
38.上述的天线装置100通过设置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一端设置有馈电点111,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一端与馈电点111连接,激励电流被第一天线辐射体110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分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均衡天线装置100的电流集中状况,从而降低第一天线辐射体110整体的电流峰值,因而天线装置100的辐射体上基本不会存在电流极强单点,而是被大概分流为至少两个电流强点(在第一天线辐
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上分流的至少两个电流强点的峰值必然小于电流极强单点的峰值),进而使原本的sar单热点被大致分散至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上,形成较弱的sar多热点,使天线装置100的sar值符合规定要求。或者,即使在天线装置100的辐射体上存在电流单强点,由于激励电流被第一天线辐射体110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分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均衡天线装置100的电流集中状况,该电流单强点的峰值也相对较低,符合规定要求,进而使天线装置100的sar值符合规定要求。
3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可以大致呈条形,如,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可以是金属条,馈电点111设置在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一端。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也可以大致呈条形,如,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可以是金属条或者长条形的印刷辐射体等。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延伸方向一致,例如,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以与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并列间隔设置,或者,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以大致平行于第一天线辐射体110,或者,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长度方向大致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也可以为直线形以外的形状,如,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可以为弯折片状、具有分支的片状等,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延伸方向应理解为其整体的延伸方向,如长度尺寸所表征的方向;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以为弯折片状、具有分支的片状等,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延伸方向应理解为其整体的延伸方向,如长度尺寸所表征的方向,在此情况下,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整体延伸方向一致。
4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100可以工作于多个工作频段。天线装置100在不同工作频段工作时,对应产生的sar值有可能不同。例如,天线装置100在多个工作频段中的部分工作频段工作时,天线装置100产生的sar热点的峰值较大,对人体影响较大。天线装置100在多个工作频段中的其它工作频段工作时,天线装置100产生的sar值较小,对人体影响较小。为了降低天线装置100工作时产生的sar热点峰值对人体的影响,请参阅图3所示,天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滤波电路130,滤波电路130的一端连接至馈电点111,滤波电路130的另一端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连接。滤波电路130用于允许需要降sar值的特定频段的信号(如第一频段中属于第二频段的子频段部分的信号)对应的激励电流通过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以在天线装置100工作于特定频段时,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和第一天线辐射体110能够对激励电流进行分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均衡天线装置100的电流集中状况,从而降低第一天线辐射体整体的电流峰值,从而使天线装置100在特定频段工作时产生的sar值满足规定要求。对于第一频段的信号中不属于特定频段的部分的信号(如第一频段的信号中不属于第二频段的信号),这部分信号对应产生的sar值可以认为其已满足规定要求,无需针对该频段的信号进行降sar处理,当需要辐射该频段的信号时,滤波电路130能够处于高阻状态(如可以减少甚至可以阻断该频段信号对应的激励电流通过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使该频段信号可以经由第一天线辐射体110辐射,基本不会影响天线装置100在其它频段下的正常工作,因此天线装置100能够保证具备较佳的性能。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的“特定频段”即为天线装置100设定为需要降sar的目标频段,该特定频段可以与第二频段相同,也可以是第一频段中的子频段,该子频段为第一频段中所有子频段中所对应sar值相对更高的子频段;当然,该特定频段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该子频段的数量也不必限制,如其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41.例如,参考图4所示,第一天线辐射体110所支持的第一频段可以包括第一工作频段band1和第二工作频段band2,也即,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可以工作于第一工作频段band1和第二工作频段band2。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工作于第一工作频段band1时,需要降sar的频段可以为第一工作频段band1。滤波电路130不仅需要降低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在第一工作频段band1工作时产生的sar值,还需要确保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在第二工作频段band2正常工作。因此,滤波电路130被配置为在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在第一工作频段band1工作时为导通状态,且在第二工作频段band2工作时为阻断状态,从而可以利用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分流作用,使得对于第一工作频段band1,由于滤波电路130被配置为导通状态,因此由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通过电流分流共同辐射;对于第二工作频段band2,由于滤波电路130被配置为高阻状态/阻断状态,因此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分流较小甚至等效至与馈源30断开连接,则第二工作频段band2由第一天线辐射体110主要辐射或者单独辐射,进而使天线装置100在第一工作频段的sar值符合规定要求的同时,不影响第二工作频段的正常辐射性能。
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天线辐射体120所支持的第二频段可以为上述的第一工作频段band1,此时第二频段为第一频段的子频段,因此天线装置100需要降低sar值的特定频段可以是第二频段。滤波电路130被配置为允许第二频段的信号对应的激励电流通过,来自馈源30的激励电流被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分流。例如,当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二频段的信号时,来自馈源30的激励电流被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分流。
4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电路130可以仅允许单个工作频段的信号对应的激励电流通过。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100在多个频段存在降sar值的需求时,滤波电路130也可以被配置成允许多个工作频段的信号对应的激励电流通过。例如,当所述第二频段是所述第一频段的子频段时,所述滤波电路130被配置为允许第二频段的信号对应的激励电流通过,使来自所述馈源30的激励电流被所述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分流;又如,当所述第二频段是所述第一频段的子频段时,所述滤波电路130还被配置为阻断目标激励电流通向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120,所述目标激励电流对应于所述第一频段的信号中不属于第二频段的信号,其中,“滤波电路130阻断目标激励电流”,应理解为,当馈源30输出目标激励电流时,滤波电路130处于高阻状态,以减少甚至完全阻断流向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目标激励电流,而使目标激励电流流向第一天线辐射体110,从而使第一天线辐射体110辐射第一频段的信号中不属于第二频段的信号。
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电路130可以是带阻滤波器。参考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电路130可以包括第一电容131和第一电感132。其中,第一电容131和第一电感132并联,并联的第一电容131和第一电感132串联在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与馈电点111之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容131的电容值和第一电感132的电感值可以根据需要降sar值的工作频段进行确定,例如,天线装置100的第一频段覆盖b32频段(1.45ghz-1.5ghz)和b3频段(1.71ghz-1.88ghz),天线装置100的第二频段覆盖b3频段(1.71ghz-1.88ghz),即b3频段为需要进行降低sar值的频段,滤波电路130被配置为允许b3频段的信号对应的激励电流通过,且滤波电路130被配置为阻止b32频段的信号对应的激励电流通过。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电容131的电容值可以为2.2pf(皮法),第一电感132的电感值可以为5.1nh(纳亨)。可
以理解的是,滤波电路130的结构不限于此,滤波电路130也可以采用其它实施方式,只要可以用于允许需要降sar的工作频段的信号对应的激励电流通过,且阻止其它工作频段的信号对应的激励电流通过的均可以适用于本技术,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4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滤波电路130可以包括多个带阻滤波器和切换开关,多个带阻滤波器的一端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一端连接,切换开关设置于多个带阻滤波器的另一端和馈电点111之间,多个带阻滤波器通过切换开关与馈电点111连接。通过调整带阻滤波器的电容值和电感值,设置多个可以通过不同频段的信号对应的激励电流的带阻滤波器,并选择性地使其中一个带阻滤波器接入电路中,可以使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在不同工作频段下对激励电流进行分流,从而在多个需要降sar值的工作频段下,对激励电流进行分流,有效降低sar值。可以理解的是,其它可以使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在多个工作频段下对激励电流进行分流的结构也可以应用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46.具体可以参考图6,图6示出了传统的天线和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100的辐射效率示意图,从图中可看到,相较于具备传统辐射体的天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100的天线效率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所以天线装置100通过设置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和滤波电路130,能够在需要降sar值的频段时,滤波电路130允许激励电流通过,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对激励电流进行分流,改善天线装置100的电场分布状况,使需要降sar值的频段的电场最大辐射强度相对较低的同时,整体辐射的平均值并没有降低,天线装置100仍具备较高的辐射效率。
47.可以继续参考图7,图7示出了传统的天线和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100的近场电场分布的仿真示意图,表示的是当天线装置100的谐振频率在b3频段(1.71ghz)时辐射的电场强度以及对应的sar峰值,其中,滤波电路130用于通过b3频段的信号对应的激励电流。如图7中的(a)图显示,在传统的辐射体的结构中,其并不具备多个天线辐射体,其对应sar峰值为2.11796w/kg;而图7的(b)图显示,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天线装置的结构中,其至少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和滤波电路130,其对应sar峰值为1.60775w/kg,相较于普通的辐射体的天线结构,该sar值的峰值降低了24%,可见,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100可实现降sar功能。
48.请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连接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匹配电路140,其中,第二天线辐射体120通过匹配电路140接地。匹配电路140可以用于在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对激励电流进行分流时,调节流经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激励电流与流经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激励电流的比例,从而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调节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基于流经的激励电流的信号发射功率以及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基于流经的激励电流的信号发射功率。
4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匹配电路140为电容。通过设置电容值,可以调节流经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激励电流与流经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激励电流的比例。例如,电容值越大,流经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激励电流与流经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激励电流的比例越小,即流经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激励电流变小,流经第二辐射体的激励电流变大。
5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与外界的检测体可以形成等效电容器,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在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与外界的检测体之间形成电容时可以产生电容信号,其中外界的检测体可以包括能够激发电容信号产生信号的电导体(如金属、人体等)。在
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用于感应目标对象和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距离而产生电容信号,目标对象可以例如是人体,如头部、身体、手部等。当目标对象靠近第二天线辐射体120时,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以感应产生电容信号。例如,用户头部靠近手机进行电话接听时,用户头部靠近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用户头部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以等效为电容的两个极板,用户头部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形成电容器。根据公式c=εs/4πkd(其中,ε为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是极板间的距离,k是静电力常量)可知,当用户靠近手机,即靠近第二天线辐射体120时,用户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距离变小,即d减小,则电容值c增大。因此,通过获取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产生的电容信号,可以检测目标对象是否靠近。当电容值c增大,即表征目标对象正在靠近天线装置100,天线装置100可以根据距离增大的情况降低其发射功率,以降低辐射对于目标对象的影响。进一步地,当电容值c减小,即表征目标对象正在远离天线装置100,天线装置100可以根据距离减小的情况提高其发射功率,以保证天线装置100的辐射效率。
5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降低天线装置100的sar峰值,参考图9所示,天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传感器150。传感器150的一端连接至匹配电路140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连接节点,传感器150利用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可以与目标对象之间形成等效电容从而产生电容信号的特性,通过接收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电容信号判断是否有目标对象靠近。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的术语“连接节点”,应理解为两个元件发生电连接的连接关系,该连接关系可以为物理上的结合点,也可以为电路上相同的点的集合(如两个元件通过一段导线连接,该导线上各点的电位大致相同,则该两个元件的连接节点也可以理解为该导线或者导线上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点)。
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感器150用于将电容信号转换为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器。为了灵活设置传感器150的位置,进一步地,天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传输线,传输线连接在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与传感器150之间,通过传输线可以调整传感器150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距离。
5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馈源30向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馈入激励电流,以使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能够发生谐振以发送信号。控制馈源30的输出功率,可以使馈源30馈入不同输出功率的激励电流,从而使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能够发生协振以发送不同功率的信号,即通过控制馈源30的输出功率可以控制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发射功率。
54.进一步地,天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180,控制器180和传感器150连接,以用于根据传感器150的检测信号控制第一天线辐射体110或/及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之的发射功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80可以和馈源30电连接,控制器180可以用于控制馈源30的输出功率。进一步地,控制器180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电容信号控制馈源30的输出功率,进而控制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发射功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180被配置为:在传感器150接收到的电容信号增大时,降低馈源30的输出功率,从而降低第一天线辐射体110或/及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发射功率。
5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信号和发射功率之间可以存在预定的函数关系,当传感器150接收到的电容信号增大时,控制器180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该函数关系降低第一天线辐射体110或/及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发射功率;当传感器150接收到的电容信号减小时,控制
器180可以被配置为基于该函数关系提高第一天线辐射体110或/及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发射功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电容信号设置预设阈值,控制器180被配置为:在传感器150接收到的电容信号大于预设阈值时,降低馈源30的输出功率至指定值,从而降低第一天线辐射体110或/及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发射功率。其中,电容信号的预设阈值能够表征外界检测体(如用户的头部)与天线装置100之间的距离的预设值,该距离的预设值可以小于或等于30cm,20cm或10cm等(如距离的预设值可以为0~50cm中的任意值),通过上述式c=εs/4πkd以及距离的预设值,可以设定电容信号的预设阈值大小。因此,天线装置100可以通过复用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作为传感器150的检测端子,将电容信号传送至传感器150,进而允许控制器1901根据电容信号控制第一天线辐射体110或/及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发射功率,能够在用户与天线装置100之间距离较小时,降低天线装置100的辐射对用户的影响。
56.进一步地,在传感器150接收到的电容信号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器180可以增加馈源30的输出功率,从而提高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发射功率。当电容信号小于预设阈值时,馈源30的输出功率恢复至正常工作功率,此时目标对象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距离超过预设值,在此距离下,目标对象受到的sar值较小,因此不再对馈源30的输出功率进行控制,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恢复正常工作时的发射功率。其中,电容信号的预设阈值和目标对象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距离的预设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57.参考图10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一端与馈源30连接,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另一端接地,为了避免接馈源30和接地系统会传感器150的检测精度产生不利影响,以精确获得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与目标对象之间的电容信号,天线装置100可以在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到馈源30的通路上串联有电容40,该电容40能够用于隔绝由馈源30流出的直流电流。值得注意的是,“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到馈源30的通路”应理解为,在第二天线辐射体120辐射第二频段的信号时,激励电流流经的通路,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一端直接物理连接至馈电点111,则“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到馈源30的通路”应理解为“自馈源30输出、经由馈电点111到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通路”,此时,该电容40可以串联在馈电点111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之间,如串联在滤波电路130与馈电点111之间,或串联在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和滤波电路130之间;又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一端连接至馈电点111和馈源30的输出端之间,则“自所述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到馈源30的通路”应理解为“自馈源30输出到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通路(可以不必经过馈电点111)”,此时,该电容40可以串联在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和馈源30的输出端之间,如串联在滤波电路130与馈源30的输出端之间,或串联在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和滤波电路130之间。可选地,当设置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与馈电点111之间的滤波电路130包括电容时,上述的电容40也可以复用滤波电路130的电容以起到隔绝来自馈源的直流电流。
58.在一些实施例方式中,天线装置100还可以在自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到地的通路上串联有电容50,以隔绝由地流出的直流电流,从而隔绝馈源30和地的直流电流对第二天线辐射体120所产生的电容值的干扰。进一步地,该电容50可以串联在传感器15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连接节点到地之间,也即,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以通过该电容50接地,而传感器150连接至该电容5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之间。可选地,当设置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与
地之间的匹配电路140包括电容时,上述的电容50也可以复用匹配电路140的电容以起到隔绝来自地系统的直流电流。
5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减小传感器150对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影响,天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感190。其中,第二电感190串联在传感器15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之间。第二电感190可以隔离传感器15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从而减小传感器150对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的影响,第二电感190的值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设置,例如,第二电感的值可以为100nh。
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辐射体110为柔性电路板天线辐射体、激光直接成型天线辐射体、印刷直接成型天线辐射体或者金属枝节中的一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为柔性电路板天线辐射体、激光直接成型天线辐射体、印刷直接成型天线辐射体或者金属枝节中的一种。
61.请参阅图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160。第一连接件160设置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与第一天线辐射体110之间,并被配置为实现第二天线辐射体120与第一天线辐射体1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连接件170。第二连接件170设置于第二天线辐射体120远离第一天线辐射体110的一端,并用于将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拆卸地连接至地。可选地,第一连接件160和第二连接件170可以是弹针、弹片等弹性接触连接件。
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中,该天线装置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第一天线辐射体的一端设置有馈电点,馈电点用于连接馈源,第二天线辐射体的一端与馈电点连接,第二天线辐射体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天线辐射体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二频段的信号,因此,通过将第二天线辐射体连接至第一天线辐射体的馈电点,经由馈源输入的激励电流被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分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均衡天线装置的电流集中状况,从而降低第一天线辐射体整体的电流峰值,从而使天线装置的sar值符合规定要求。所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能够确保天线装置具有较低的sar值。具体而言,通过第二天线辐射体在辐射第二射频信号时,对激励电流进行分流,因而天线装置的辐射体上基本不会存在电流极强单点,而是被大概分流为至少两个电流强点(在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上分流的至少两个电流强点的峰值必然小于电流极强单点的峰值),进而使原本的sar单热点被大致分散至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上,形成较弱的sar多热点,使天线装置的sar值符合规定要求。或者,即使在天线装置的辐射体上存在电流单强点,由于激励电流被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分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均衡天线装置的电流集中状况,该电流单强点的峰值也相对较低,符合规定要求,进而使天线装置的sar值符合规定要求。
63.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电子设备200可以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装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200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64.电子设备200包括馈源30和天线装置100。其中,馈源与馈电点111电连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
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65.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200还可以包括壳体1001及显示屏。显示屏连接于壳体1001,天线装置集成于壳体1001。
6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屏通常包括显示面板,也可以包括用于响应对显示面板进行触控操作的电路等。显示面板可以为一个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同时为触摸显示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或“其他的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定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定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7.具体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壳体1001包括后壳1010以及中框1011,后壳1010与显示屏分别设置于中框1011的相对两侧。
68.请参阅图13,中框101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从结构上可以划分为承载部1012以及环绕于承载部1012的边框1013。应当理解的是,“承载部1012”与“边框1013”仅仅为便于表述而进行的命名划分,图中的结构填充斜线条仅为区分而标识,并不代表二者的实际结构,二者之间可以不具备明显的分界线,也可以为分别为两个或更多的部件组装于一起,“承载部1012”与“边框1013”的命名不应对中框1011的结构造成限制。承载部1012用于承载显示屏的一部分结构,也可以用于承载或安装电子设备200的电子部件如主板1005、电池1006、传感器模块1007等,边框1013连接于承载部1012的周缘。进一步地,边框1013环绕于承载部1012的外周设置,并相对于承载部1012的表面凸伸,使二者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电子部件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盖设于边框1013,边框1013、后壳1010以及显示屏共同形成电子设备200的外观表面。
69.在本实施例中,天线装置100可以为以上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天线装置100,或者可以具备以上天线装置100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结合,相关的特征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7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装置100集成于壳体1001中,例如,天线装置100可以设置于中框1011,也可以设置于后壳1010,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制。与前述的天线装置大致相同,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和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其中,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可以设置于中框1011,第二天线辐射体120可以设置于承载部1012。
71.进一步地,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边框1013至少部分由金属制成,天线装置100集成于边框1013。在本实施例中,边框1013包括至少部分金属结构,金属结构形成第一天线辐射体110。如此,利用金属制的边框1013作为天线装置100的辐射体的一部分,有利于节省电子设备200内的空间,也为天线装置100提供更大的净空区,有利于保证较高的辐射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天线辐射体120设置于承载部1012,天线辐射体可以为柔性电路板天线辐射体、激光直接成型天线辐射体、印刷直接成型天线辐射体中的一种,如此,第二天线辐射体可以设置于中框1011或后壳1010,可以用于对目标对象进行检测,在第二天线辐射体与目标对象之间形成电容时产生感应信号。
72.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主板1005设置于承载部1012上,主板1005的边缘与第一天线辐射体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保证天线装置具有较大净空区,且将主板1005上电流集中处与天线装置上电流集中处尽可能分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天线装置的sar值。在本实施例中,主板1005与第一天线辐射体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5mm,例如,主板1005与第一天线辐射体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mm、1.5mm、2mm、2.5mm、3mm、3.5mm、4mm、4.5mm、5mm等等。
7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中,该天线装置包括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第一天线辐射体的一端设置有馈电点,馈电点用于连接馈源,第二天线辐射体的一端与馈电点连接,第二天线辐射体的另一端接地,第一天线辐射体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一频段的信号,第二天线辐射体用于发送或/及接收第二频段的信号,因此,通过将第二天线辐射体连接至第一天线辐射体的馈电点,经由馈源输入的激励电流被第一天线辐射体与第二天线辐射体分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均衡天线装置的电流集中状况,从而降低第一天线辐射体整体的电流峰值,因而天线装置的辐射体上基本不会存在电流极强单点,而是被大概分流为至少两个电流强点(在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上分流的至少两个电流强点的峰值必然小于电流极强单点的峰值),进而使原本的sar单热点被大致分散至第一天线辐射体和第二天线辐射体上,形成较弱的sar多热点,使天线装置的sar值符合规定要求。
7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说明书中,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连接于或者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也即二者间接连接)。
75.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特征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