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非圆形地线体的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5653发布日期:2022-11-23 00:2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具有非圆形地线体的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是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一种具有非圆形地线体的电缆。


背景技术:

2.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缆100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电缆100包括二导线110、一地线体120及一绝缘包带130。各导线110包括一导体111及一绝缘层112,绝缘层112披覆在导体111的外表面。地线体120为一导体。绝缘包带130包括一内层131及一外层132,内层131披覆在所述绝缘层112的外表面和地线体120的外表面,外层132披覆在内层131的外表面。
3.然而,所述导线110和地线体120的横截面都是圆形,以致于所述导线110和地线体120都是以点接触的方式互相接触,接触面积小,造成所述导线110和地线体120的贴合度较差。因此,绝缘包带披覆在所述导线的外表面和地线体的外表面的过程中,绝缘包带130披覆的张力会直接挤压所述导线110和地线体120,所述导线110和地线体120结合不够紧密,容易松动、偏转和变形,导致所述导线110和地线体120的相对位置彻底改变。藉此,现有技术的电缆100具有以下数个问题:其一,讯号热耗损高,造成高频讯号传输不稳定;其二,整体结构强度不足;其三,电缆100的可挠性和弯折性以及导线110的同心度等机械特性下降;其四,二导体111的间距不稳定,因而阻抗变异大,造成阻抗不稳定;其五,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非圆形地线体的电缆,其导线和地线体的贴合度极佳,使得导线和地线体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5.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非圆形地线体的电缆,包括二导线、二地线体以及一绝缘包带。所述导线的内侧互相接触。所述地线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导线的相对二侧,各地线体至少包括一第一侧边、一第二侧边及一第三侧边,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接触所述导线的外表面,且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的形状和第二侧边的形状分别对应所述导线的外表面的形状。绝缘包带披覆在所述导线的外表面和所述地线体的所述第三侧边。
6.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导线的横截面为圆形,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为弧面。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的直径相等,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弧长相等。
8.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弧长等于各导线的1/4~1/12周长。
9.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形成一第一夹角,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各地线体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之间形成一第三夹角,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二夹角的角度和第三夹角的角度,第二夹角的角度与
第三夹角的角度相等。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包带的一内表面的形状对应所述导线的外表面和所述地线体的所述第三侧边的组合的形状。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导线的横截面为圆形,各地线体的第三侧边为弧面且整个表面接触绝缘包带的内表面,绝缘包带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形成一第一圆角,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之间形成一第二圆角,各地线体的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之间形成一第三圆角。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圆角、第二圆角和第三圆角的角度相等。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之间形成一第一圆角,各地线体的第三侧边包括一第四侧边、一第四圆角及一第五侧边,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四侧边之间形成一第二圆角,各地线体的第二侧边和第五侧边之间形成一第三圆角。
15.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五侧边的位置相对且形状对称,各地线体的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的位置相对且形状对称,各地线体的第一圆角和第四圆角为对角且角度相等,各地线体的第二圆角和第三圆角为对角且角度相等。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地线体包括一衬套及一导体,衬套具有第一侧边及第二侧边,衬套的一侧凹设一凹槽,导体嵌设于凹槽中并且突出于衬套的一侧,导体的一侧与衬套的一侧共同界定为第三侧边。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的内表面的横截面为弧面,导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衬套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导线包括一导体及一绝缘层,绝缘层披覆在导体的一外表面;其中,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分别接触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且各地线体的第一侧边的形状和第二侧边的形状分别对应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的形状;以及其中,绝缘包带披覆在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和所述地线体的所述第三侧边。
20.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包带至少包括一内层及一外层,内层披覆在所述导线的外表面和所述地线体的所述第三侧边,外层披覆在内层的外表面。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层的材质为铝箔麦拉,外层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22.本发明的功效在于,各地线体的横截面呈现非圆形的型态,所述导线和所述地线体能够以面接触的方式互相接触,且彼此的接触面的形状对应,接触面积大,从而能够获得极佳的贴合度。藉此,本发明的电缆的高频讯号传输的阻抗变异小、传输稳定性和结构可挠性和弯折性等机械性能都能够获得显著的提升。
附图说明
23.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缆的剖面图。
24.图2是本发明的电缆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25.图3是本发明的电缆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26.图4是本发明的电缆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1a,1b,100:电缆
29.10,110:导线
30.11,111:导体
31.12,112:绝缘层
32.20,20a,20b,120:地线体
33.201:衬套
34.2011:凹槽
35.202:导体
36.21:第一侧边
37.22:第二侧边
38.23:第三侧边
39.231:第四侧边
40.232:第四圆角
41.233:第五侧边
42.24:第一圆角
43.25:第二圆角
44.26:第三圆角
45.30,130:绝缘包带
46.31,131:内层
47.32,132:外层
48.θ1:第一夹角
49.θ2:第二夹角
50.θ3:第三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51.以下配合图式及组件符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52.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的电缆1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非圆形地线体的电缆1,包括二导线10、二地线体20以及一绝缘包带30。所述导线10的内侧互相接触。所述地线体20分别设置在所述导线10的相对二侧,各地线体20至少包括一第一侧边21、一第二侧边22及一第三侧边23,各地线体20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分别接触所述导线10的外表面,且各地线体20的第一侧边21的形状和第二侧边22的形状分别对应所述导线10的外表面的形状。绝缘包带30披覆在所述导线10的外表面和所述地线体20的所述第三侧边23。
53.更明确地说,各导线10包括一导体11及一绝缘层12,绝缘层12披覆在导体11的一外表面。各地线体20的第一侧边21分别接触所述绝缘层12的外表面,且各地线体20的第一侧边21的形状和第二侧边22的形状分别对应所述绝缘层12的外表面的形状。绝缘层12能够提供良好的绝缘效果,其材料以聚四氟乙烯为佳。然而不以此为限,其他常见的绝缘材料亦可作为绝缘层12的绝缘材料。各地线体20为一导体。绝缘包带30至少包括一内层31及一外层32,内层31披覆在所述导线10的所述绝缘层12的外表面和所述地线体20的所述第三侧边
23,外层32披覆在内层31的外表面。较佳地,内层31的材质为铝箔麦拉(al-mylar),外层32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然而,内层31和外层32的材质不以此为限,其他常线的绝缘材料亦可作为内层31和外层32的绝缘材料。
54.基于上述结构配置,各地线体20的横截面呈现非圆形的型态,所述导线10和所述地线体20能够以面接触的方式互相接触,且彼此的接触面的形状对应,接触面积大,从而能够获得极佳的贴合度。因此,绝缘包带30披覆在所述导线10的外表面和所述地线体20的所述第三侧边23的过程中,即使绝缘包带30披覆的张力会直接挤压所述导线10和所述地线体20,所述导线10和所述地线体20能够保持紧密结合,完全不会松动、偏转和变形,从而所述导线10和所述地线体20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藉此,本发明的电缆1能够获得以下数个功效:其一,讯号热耗损低,高频讯号传输的稳定性显著的提升;其二,整体结构强度显著的提升;其三,在结构上针对信赖性及可靠性的测试提供更佳的机械特性(例如,电缆1具有较佳的可挠性和弯折性,导线10具有较佳同心度);其四,二导体11的间距相对稳定,因而阻抗变异小,以提供较佳的阻抗稳定性。
55.在第一实施例中,各导线10的横截面为圆形,各地线体20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为弧面。更明确地说,各地线体20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都是向内凹陷的弧面,如此才能够对应各导线10的外表面的形状。是以,所述导线10和所述地线体20是以弧面作为接触面,接触面积大,从而能够获得极佳的贴合度。
56.较佳地,所述导线10的直径相等,各地线体20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的弧长相等。
57.较佳地,各地线体20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的弧长等于各导线10的1/4周长。换句话说,各地线体20的第一侧边21接触所述导线10的其中之一的外表面的1/4面积,各地线体20的第二侧边22接触所述导线10的另一者的外表面的1/4面积。因此,所述导线10的外表面实质上有一半的面积接触所述地线体20的所述第一侧边21和所述第二侧边22,接触面积最大,从而能够获得最佳的贴合度,散热效果最好,讯号热耗损最低,高频讯号传输的稳定性最突出。
58.较佳地,各地线体20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之间形成一第一夹角θ1,各地线体20的第一侧边21和第三侧边23之间形成一第二夹角θ2,各地线体20的第二侧边22和第三侧边23之间形成一第三夹角θ3。第一夹角θ1的角度大于第二夹角θ2的角度和第三夹角θ3的角度,第二夹角θ2的角度与第三夹角θ3的角度相等。藉此,各地线体20的横截面为两侧内凹的类三角形等非圆形的型态,与所述导线10和绝缘包带30共同构成的空间的形状相似。在绝缘包带30披覆在所述导线10的外表面和所述地线体20的所述第三侧边23以前,所述导线10和绝缘包带30之间的空间几乎被所述地线体20塞满,使得所述导线10和所述地线体20能够保持紧密结合。因此,绝缘包带30披覆在所述导线10的外表面和所述地线体20的所述第三侧边23的过程中,即使绝缘包带30披覆的张力会直接挤压所述导线10和所述地线体20,所述导线10和所述地线体20能够保持紧密结合且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再者,各地线体20的横截面呈现对称,使得本发明的电缆1的整体形状呈现对称,从而本发明的电缆1的高频讯号传输的稳定性以及整体结构强度都能够获得显著的提升,同时在结构上针对信赖性及可靠性的测试提供更佳的机械特性。
59.在第一实施例中,绝缘包带30的一内表面的形状对应所述导线10的外表面和各地
线体20的第三侧边23的组合的形状。更详而言之,所述绝缘包带30的内表面为内层31的内表面。基于上述结构配置,所述导线10和所述地线体20能够以面接触的方式接触绝缘包带30,且彼此的接触面的形状对应,接触面积大,从而能够获得极佳的贴合度。重要的是,绝缘包带30披覆在所述导线10的外表面和所述地线体20的所述第三侧边23的过程中,即使绝缘包带30披覆的张力会直接挤压所述导线10和所述地线体20,所述导线10、所述地线体20和绝缘包带30能够保持紧密结合。
60.较佳地,各导线10为圆形,各地线体20的第三侧边23为弧面且整个表面接触绝缘包带30的内表面,绝缘包带30为椭圆形。换言之,各地线体20的第三侧边23是向外突出的弧面,如此才能够对应绝缘包带30的内表面的形状。藉此,所述导线10和所述地线体20和绝缘包带30能够以弧面作为接触面,接触面积最大,从而能够获得最佳的贴合度,散热效果最好,讯号热耗损最低,高频讯号传输的稳定性最突出。
61.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的电缆1a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其一,各地线体20a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的弧长等于各导线10的1/6周长;其二,各地线体20a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之间形成一第一圆角24,各地线体20a的第一侧边21和第三侧边23之间形成一第二圆角25,各地线体20a的第二侧边22和第三侧边23之间形成一第三圆角26,第一圆角24、第二圆角25和第三圆角26的角度相等;其三,各地线体20a包括一衬套201及一导体202,衬套201具有第一侧边21、第二侧边22、第一圆角24、第二圆角25和第三圆角26;其四,衬套201的一侧凹设一凹槽2011,导体202嵌设于凹槽2011中并且突出于衬套201的一侧,导体202的一侧与衬套201的一侧共同界定为第三侧边23;其五,凹槽2011的内表面的横截面为弧面,导体202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六,衬套201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或聚乙烯(polyethylene,pe)或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
62.藉此,因为第二实施例藉由衬套201减少导体202的体积,且衬套201的质量小于导体202的质量,故第二实施例的电缆1a的重量比第一实施例的电缆1的重量更轻,有利于终端机站加工负载。
63.再者,导体202的形状和一般的导体并无不同,也就是说导体202即为一般的导体,可从市面上购买。因此,只要制造出衬套201,再将衬套201和导体202加以组装,即可完成第二实施例的地线体20a,易于生产制造。
64.此外,聚四氟乙烯或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等材料能够让衬套201易于在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内凹形成弧面以及易于形成凹槽2011。
65.又,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地线体20a的导体202横截面为圆形,故其整体为圆柱形,尖端放电干扰性较低。
66.另外,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地线体20a的导体202与绝缘包带30的内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小,贴合度稍差,散热效果稍差,讯号热耗损略高,高频讯号传输的稳定性稍差,但仍优于一般地线体。
67.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的电缆1b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其一,各地线体20b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的弧长等于各导线10的1/12周长;其二,各地线体20b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二侧边22之间形成一第一圆角24,各地线体20b的第三侧边23包括一第四侧边231、一第四圆角232及一第五侧边233,各地线体20b的第
一侧边21和第四侧边231之间形成一第二圆角25,各地线体20b的第二侧边22和第五侧边233之间形成一第三圆角26;其三,各地线体20b的第一侧边21和第五侧边233的位置相对且形状对称,各地线体20b的第二侧边22和第四侧边231的位置相对且形状对称,各地线体20b的第一圆角24和第四圆角232为对角且角度相等,各地线体20b第二圆角25和第三圆角26为对角且角度相等。
68.藉此,第三实施例的地线体20b的横截面为四个侧边内凹且四个圆角相当圆润的类菱形等非圆形但对称的型态,使得第三实施例的地线体20b易于加工生产。
69.再者,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地线体20b的四个圆角尖端放电干扰性较低。
70.此外,相较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地线体20b与绝缘包带30的内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小,贴合度最差,散热效果最差,讯号热耗损最高,高频讯号传输的稳定性最差,但仍优于一般地线体。
71.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发明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发明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发明意图保护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