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架夹持结构及其线圈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26760发布日期:2021-12-22 15:5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架夹持结构及其线圈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线圈绕线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架夹持结构及其线圈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线圈绕线机可将铜线缠绕在骨架上的机器。在电感线圈绕线机上,由于缠绕的骨架的结构小巧,对骨架的夹持结构具有严格的要求:在确保绕线完成的情况下不能损坏骨架的结构。现有的电感线圈绕线常使用机械臂来夹持骨架,机械臂从骨架的左右两侧进行夹持。当采用飞叉绕线的工艺进行绕线时,铜线由飞叉进行引导,一圈圈的缠绕在骨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骨架在水平方向已受到了机械臂的夹持力,骨架上还环绕受到飞叉的拉力,这样会使骨架受力不均,导致铜线排线的进度下降,而且还会拉损铜线,严重地,还会毁坏骨架。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架夹持结构,用于夹持骨架,其包括旋转轴、底座、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旋转轴沿轴心方向向外延伸出所述底座,所述底座上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夹持块相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块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块远离旋转轴的一端对应形成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组成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骨架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夹持块可转动地组成或分离所述夹持空间。
4.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块包括第一上夹持片和第一下夹持片,所述第一上夹持片与所述第一下夹持片层叠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上夹持片和所述第一下夹持片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组成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块包括第二上夹持片和第二下夹持片,所述第二上夹持片与所述第二下夹持片层叠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第一上夹持片、第一下夹持片相对应,所述第二上夹持片和所述第二下夹持片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组成所述第二夹持部。
5.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夹持片和所述第一下夹持片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上夹持片与所述第二下夹持片形状相匹配。
6.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块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一侧形成斜面,所述斜面从所述第一夹持部至所述第一抵接部之间具有逐渐远离所述第二夹持块的趋势。
7.优选地,还包括旋转销轴,旋转销轴依次穿过第二夹持块的中部、底座,并与底座固定连接。
8.优选地,还包括旋转销轴,所述旋转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中部、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9.优选地,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第一夹持块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形成第一抵接
部,所述第二加持块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形成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相隔设置,所述弹性元件过盈填充于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之间。
10.优选地,还包括定位销轴和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盖设在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上,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夹持在所述限位片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定位销轴依次穿过所述限位片、第一夹持块、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11.优选地,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旋转轴套设在所述固定支架中并露出所述底座,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底座相对所述固定支架旋转。
12.优选地,还包括第一绕线支架和第二绕线支架,所述第一绕线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所述第二绕线支架与所述底座连接,当所述旋转轴带动所述底座转动时,所述第二绕线支架跟随所述底座转动。
13.优选地,还包括绕线销轴,所述绕线销轴穿过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底座与所述底座连接,并露出于所述第一夹持块上。
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骨架夹持结构、工作圆台和驱动主轴,多个所述骨架夹持结构环绕设置在所述工作圆台上,所述驱动主轴与所述旋转轴通过联轴器活动连接。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架夹持结构及其线圈绕线装置,通过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组合形成的夹持空间,该夹持空间与骨架的形状相匹配,给骨架提供均匀的受力面积,相较于现有的线圈绕线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夹持结构及其线圈绕线装置在保护骨架结构完整的同时,也提高了铜线的排线精度,不会拉损铜线。
16.本技术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1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架夹持结构的立体图;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骨架夹持结构的爆炸图;
21.图3为图2中局部a的放大图;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圈绕线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2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请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骨架夹持结构1,用于夹持骨架7,适用于线圈绕线装置,如电感线圈绕线装置。该骨架夹持结构1包括旋转轴2、底座3、第一夹持块4和第二夹持块5。旋转轴2沿轴心方向向外延伸出底座3,底座3可以为一平整的板块。底座3可以与旋转轴2一体形成。底座3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夹持块4,第二夹持块5可转动连接在底座3上并与第一夹持块4相靠近或远离。第一夹持块4远离旋转轴2的一端形成第一夹持部41,第二夹持块5远离旋转轴2的一端对应形成第二夹持部51,第一夹持部41与第二夹持部51组成夹持空间6,如第一夹持部41可以为向左开口的“匚”型,第二夹持部51可以为向右开口的“匚”型,则组成夹持空间6就可以形成为一“口”型的矩形。夹持空间6与骨架7的形状相匹配,骨架7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多边形、圆形等,则夹持空间6可以对应为矩形、多边形、圆形等。该夹持空间6与骨架7的形状相匹配,给骨架7提供均匀的受力面积,可以保护骨架7在绕线过程中的结构完整。
26.请参考图3,为了提高骨架夹持结构1的适应性和适用性,第一夹持块4包括第一上夹持片42和第一下夹持片43,第一上夹持片42与第一下夹持片43层叠设置于底座3上,第一上夹持片42和第一下夹持片43远离旋转轴2的一端组成第一夹持部41,如第一夹持部41为向左开口的“匚”型,则第一上夹持片42对应为
“┐”
型,第一下夹持片43对应为
“┘”
型。类似地,第二夹持块5包括第二上夹持片52和第二下夹持片53,第二上夹持片52与第二下夹持片53层叠设置于底座3上并与第一上夹持片42、第一下夹持片43相对应,第二上夹持片52和第二下夹持片53远离旋转轴2的一端组成第二夹持部51,如第二夹持部51为向右开口的“匚”型,第二上夹持片52对应为
“┌”
型,第二下夹持片53对应为
“└”
。组合形式可以扩展第一夹持块4与第二夹持块5的夹持范围、适用范围。
27.请参考图2,在一般实施例中,第一上夹持片42和第一下夹持片43形状相匹配,第二上夹持片52与第二下夹持片53形状相匹配。
28.在一般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元件8,弹性元件8可以为开夹弹簧。第一夹持块4靠近旋转轴2的一端形成第一抵接部44,第二夹持块5靠近旋转轴2的一端形成第二抵接部54,第一抵接部44与第二抵接部54相隔设置。弹性元件8过盈填充于第一抵接部44与第二抵接部54之间,使得弹性元件8可以持续扩张第一抵接部44与第二抵接部54的距离达到最大的限定距离。以第二夹持块5的中部作为转点,则第二夹持块5的第二夹持部51可以稳定地提供夹持力至夹持空间6来夹持骨架7。
29.请参考图2,在一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块4靠近第二夹持块5的一侧形成斜面9,斜面9从第一夹持部41至第一抵接部44之间具有逐渐远离第二夹持块5的趋势。第一夹持块4可以为梯形,第二夹持块5可以为矩形,第一夹持块4与第二夹持块5之间的间隙作为第二夹持块5转动的活动空间。
30.在一般实施例中,还包括旋转销轴19,旋转销轴19依次穿过第二夹持块5的中部、底座3,并与底座3固定连接。旋转销轴19作为第二夹持块5的转点,第二夹持块5可转动地组成或分离夹持空间6。
31.请参考图2,在一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工作过程中有杂质落入第二夹持块5转动的活动空间而阻碍第二夹持块5的转动,骨架夹持结构1还包括定位销轴10和限位片11,限位片11盖设在第一夹持块4和第二夹持块5上,覆盖在第二夹持块5的活动空间之上。第一夹持块4和第二夹持块5夹持在限位片11和底座3之间,定位销轴10依次穿过限位片11、第一夹
持块4、底座3并与底座3固定连接。
32.请参考图1,在一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支架12、第一绕线支架13和第二绕线支架14,旋转轴2套设在固定支架12中并露出底座3,旋转轴2带动底座3相对固定支架12旋转。固定支架12可以为一框型架。第一绕线支架13与固定支架12连接,第二绕线支架14与底座3连接,当旋转轴2带动底座3转动时,第二绕线支架14跟随底座3转动。第一绕线支架13与第二绕线支架14组合形成类似于“u”型的组合结构,铜线18经过第一绕线支架13与第二绕线支架14的引导缠绕于骨架7上,形成线圈。
33.在一般实施例中,还包括绕线销轴15,绕线销轴15穿过第一夹持块4和底座3与底座3连接,并露出于第一夹持块4上。铜线18可经过绕线销轴15,再缠绕于骨架7上。
34.请参考图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圈绕线装置,其包括上述的骨架夹持结构1、工作圆台16和驱动主轴(图中未示出)。多个骨架夹持结构1环绕设置在工作圆台16上,可根据工作需要安装该骨架夹持结构1。驱动主轴与旋转轴2通过联轴器17活动连接,可以同时进行启动多个骨架夹持结构1进行线圈绕线工作。同时由于是驱动主轴旋转,对比传统的飞叉绕线的导针旋转,由于铜线18没发生过明显折角,可以自然状态下,保证绕线针和铜线18与骨架7的绕线面垂直,这样能有效防止折角对铜线18的损伤和排线不稳定。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骨架夹持结构1及其线圈绕线装置,通过第一夹持块4与第二夹持块5组合形成的夹持空间6,该夹持空间6与骨架7的形状相匹配,给骨架7提供均匀的受力面积,相较于现有的线圈绕线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夹持结构1及其线圈绕线装置在保护骨架7结构完整的同时,也提高了铜线18的排线精度,不会拉损铜线18。
36.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3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