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ype-c母座及用于制作type-c母座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4915发布日期:2022-01-15 03:5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type-c母座及用于制作type-c母座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type-c母座及用于制作type-c母座的模具。


背景技术:

2.type-c是最新的usb接口外形标准,这种接口没有正反区别,可以随意插拔,并且type-c是一种既可以应用pc(主设备)又可以应用于外部设备(如手机)的接口类型,从而在当下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接口。
3.相关技术中,type-c母座包括有外壳、舌片以及端子模组,具体的,外壳呈中空的管状,舌片固定穿设在外壳的内壁中,其中舌片的一端与外壳的周侧内壁之间存在供电源线插入的间距,并且该端设为外部连接部,舌片另一端的周侧表面则与外壳的内壁抵接,并且该端设为内部连接部。
4.端子模组一端穿设在外部连接部上,另一端从内部连接部远离外部连接部的一端穿出,并且裸露在舌片外的部分形成多个呈一排方向设置的引脚,而且多个引脚的分布方向与舌片靠近引导一端端面的长度方向平行,所以在制作舌片时,需要先通过注塑的方式沿引脚的分布方向成型舌片的一半,接着通过注塑的方式沿引脚的分布方向成型舌片的另一半,然后再通过注塑的方式将舌片各自成型的两部分粘接起来,从而便达到舌片将端子模组包裹起来的目的。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因舌片用来包覆端子模组的部分是多次注塑成型,所以舌片中各自成型的两部分之间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较弱,从而导致type-c母座的防水性能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提升type-c母座的防水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type-c母座及用于制作type-c母座的模具。
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type-c母座,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type-c母座,包括舌片以及端子模组,所述端子模组包括有多个端子,所述端子包括有穿设在舌片中的接触端以及穿出舌片外的引脚端,多个所述引脚端呈两排的方式交错排列。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则要将舌片以及端子模组固定在一起时,先将端子模组放置在指定工位上,接着将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处理,其中模具的型腔供舌片成型,上模与下模的合模处便可以齿形啮合的方式夹持住引脚端,然后便可通过一次注塑成型的方式将引脚端靠近接触端部分包覆起来,相比于多个引脚端呈一排直线分布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舌片制作完成后外部不会存在拼接缝,所以舌片整体的密封性能会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使得整个type-c母座的防水性能得到提升。
9.优选的,多个所述接触端呈两排分布设置,并且所述端子模组还包括有处于两排
所述接触端之间的夹板,而且所述夹板上设置供熔融介质流过的穿孔;所述舌片还包括有两个内包覆层,两个所述内包覆层供两排所述接触端穿设,并且所述内包覆层包括有穿设在所述穿孔中的l形连接端,而且两个所述内包覆层各自在同一个所述穿孔处的所述l形连接端在相互勾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则在将舌片与端子模组固定在一起时,先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将端子模组固定在内包覆层上,并且两个内包覆层之间会通过l形连接端相互勾连,而且l形连接端还穿设在夹板的穿孔中,所以两个内包覆层相对于夹板之间的偏移便会被限制,从而使得两排接触端相对于夹板的位置更加精确,进而有助于提升type-c母座的生产合格率。
11.优选的,所述内包覆层包括有供所述接触端穿设的内包覆部以及用于与外部相连接的外连接部,所述内包覆部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外连接部的截面积,并且所述外连接部位于所述接触端靠近所述引脚端的部分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外连接部与内包覆部截面积大小不同的设置,使得内包覆层的周侧呈阶梯形状,所以在二次注塑以将舌片完全成型时,外部的塑胶能更好地与内包覆层粘接;另一方面,因引脚端还会与电路板相连接,所以在电源线插入以及拔出type-c母座时,引脚端靠近内包覆层的连接处会受到一定的载荷,故外连接部的设置,使得引脚端与内包覆层之间连接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type-c母座的质量。
13.优选的,所述夹板包括有锚固端,所述锚固端裸露在所述内包覆层外,并且所述锚固端位于所述接触端靠近所述引脚端的部分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锚固端的设置,则在二次注塑以将舌片完全成型时,后续成型的塑胶便可包覆住锚固端,从而可提升舌片与端子模组之间的连接强度。
15.优选的,还包括有供所述舌片穿设的外壳,所述舌片还包括有用于包覆内包覆层的外包覆层,并且所述外包覆层包括有外部连接端、内部连接端以及夹持连接端,其中所述外部连接端与所述外壳之间存在供电源线插入的间距;所述内部连接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抵接;所述夹持连接端位于所述外部连接端与所述内部连接端之间,并且所述夹持连接端的截面积介于所述外部连接端与所述内部连接端之间,而且所述夹持连接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能够形成对电源线壳体处的夹持。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夹持连接端的设置,则当电源线插入外壳位于外部连接端处时,电源线壳体的端部部分会被夹持连接端与外壳的内壁夹持住,从而使得电源线与type-c母座之间的连接不易发生松动,进而有助于提升电源线与type-c母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夹持连接端的截面呈腰圆形,并且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隔挡凸起,而且所述隔挡凸起与所述内部连接端靠近所述夹持连接端的一侧隔挡抵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夹持连接端的截面呈腰圆形,使得夹持连接端以及外壳内壁与电源线壳体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能进一步提升电源线与type-c母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因电源线从type-c母座中拔出时,会对舌片施加沿内部连接端指向外部连接端的力,故隔挡凸起的设置,可使得舌片不易从外壳中被拔出,从而既使得电源线与type-c母座连接稳定,也使得舌片与外壳之间的连接稳定。
19.优选的,所述外壳在所述内部连接端远离所述夹持连接端的一侧上设置有由密封
胶制成的防水层,并且所述内部连接端的周侧表面上设置有密封槽,而且所述密封槽绕所述内部连接端的周侧外壁延伸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防水层的设置,使得内部连接端与外壳内壁之间抵接处的密封性得到提升,从而有助于提升type-c母座的防水气密性;另一方面,因在灌注胶水以形成防水层时,部分胶水会渗入内部连接端与外壳之间的缝隙中,故密封槽的设置,使得渗入内部连接端与外壳缝隙中的胶水可流至密封槽中,并且密封槽能够容纳一定量的胶水,从而便使得渗入内部连接端与外壳缝隙中的胶水不易流至外部连接端处。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type-c母座的模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作type-c母座的模具,包括有上模、下模以及多个用于与所述引脚端上不同于自身端面的一侧表面相抵接镶件块,多个所述镶件块可拆式连接在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的合模面上,并且所述镶件块能够穿入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引脚端之间,而且多个所述镶件块之间呈齿形啮合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镶件块的设置,则在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上模与下模之间会形成制作舌片的型腔,镶件块便会与引脚端抵接,并且因多个镶件块之间呈齿芯啮合,所以型腔内部的熔融介质不易从多个镶件块的啮合处向外流出,从而既达到一体注塑成型舌片的目的,也达到使引脚端处不被熔融介质所包覆的目的,此外因镶件块与上模和下模均为可拆式连接,则可根据引脚端的具体数量,在上模以及下模对应设置多个镶件块,从而便于在运用在实际生产中。
23.优选的,所述镶件块在与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t形连接端、t形滑槽、卡槽、安装槽、滑块、插块、第一弹簧以及驱动件,所述t形连接端设置在所述镶件块远离所述引脚端的一端上;所述t形滑槽设置在所述上模以及所述下模上,并且所述t形滑槽设置有供所述t形连接端滑入的连通入口;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t形连接端靠近所述t形滑槽槽底的一端上,并且所述卡槽供所述插块插入;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t形滑槽的槽底处,并且所述安装槽能够与所述卡槽相连通,而且所述安装槽的中心线方向与所述t形滑槽的连通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中,并且所述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安装槽的中心线方向,而且所述滑块通过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插块相连接;所述插块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具有引导面以及隔挡面,所述引导面朝向所述连通入口,并且所述镶件块与所述引导面抵接时,所述插块能够向靠近滑块的方向移动,所述隔挡面背离所述连通入口,并且所述隔挡面与所述卡槽的内壁隔挡抵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滑块相连接,并且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滑块向靠近或远离卡槽的方向移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安装镶件块时,先使得t形连接端从连通入口滑入t形滑槽中,在这个过程中,t形连接端会先与引导面相抵接,则便使得插块向靠近滑块的方向移动,以对镶件块产生避让,待安装槽与卡槽相连通处,第一弹簧便会将自身的弹性力作用在插块上,以使得插块滑入卡槽中,此时插块的隔挡面便会与卡槽的内壁发生抵接,从而便使得镶件块固定在上模或下模上,而当要拆卸时,只需通过驱动件使得滑块向远离卡槽的方向移动,在这个过程中,滑块通过第一弹簧使得插块滑出卡槽,接着镶件块便能从连通入口上取下,从而便使得镶件块从上模或下模上拆下。
25.优先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槽、第二弹簧以及推块,所述驱动槽设置在所述安装槽远离所述t形滑槽的一端上,并且所述驱动槽的中心线方向与所述安装槽的中心线方向
相互垂直;所述滑块靠近所述驱动槽的一端上u形弯折形状,并且所述滑块开口处的两端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驱动槽相连接,而且所述第二弹簧能够使所述滑块向靠近所述驱动槽的方向移动;所述推块滑动设置在所述驱动槽中,并且推块能够穿入所述滑块的弯折内侧,而且所述推块的其中一端形成有驱动面,当所述滑块的弯折内侧的底部与所述驱动面抵接时,所述滑块能够向远离所述驱动槽的方向移动。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解锁镶件块时,先使得推块向远离安装槽的方向移动,待推块从滑块弯折内侧穿出后,第二弹簧便会将自身的弹性力作用在滑块上,以使得滑块向靠近驱动槽的方向移动,在这个过程中,滑块便可通过第一弹簧使得插块滑出卡槽,从而便达到使镶件块与上模或下模脱离连接的目的,待镶件块取下后,可再次使得推块穿入滑块的弯折内侧,以使得滑块向远离驱动槽的方向移动,接着便会使得插块复位移动,并使得插块远离第一弹簧一端显露处t形滑槽的槽底,从而为下一次镶件块的固定做好准备。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多个引脚端呈两排的方式交错排列,相比于多个引脚端呈一排直线分布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舌片制作完成后外部不会存在拼接缝,所以舌片整体的密封性能会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使得整个type-c母座的防水性能得到提升;2.通过内包覆层以及l形连接端的设置,两个内包覆层之间会通过l形连接端相互勾连,而且l形连接端还穿设在夹板的穿孔中,所以两个内包覆层相对于夹板之间的偏移便会被限制,从而使得两排接触端相对于夹板的位置更加精确,进而有助于提升type-c母座的生产合格率;3.通过夹持连接端的设置,则当电源线插入外壳位于外部连接端处时,电源线外壳的端部部分会被夹持连接端与外壳的内壁夹持住,从而使得电源线与type-c母座之间的连接不易发生松动,进而有助于提升电源线与type-c母座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type-c母座的内包覆层与端子模组的连接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type-c母座的剖视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制作type-c母座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体现连接组件的具体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舌片;11、内包覆层;111、l形连接端;112、内包覆部;113、外连接部;12、外包覆层;121、外部连接端;122、内部连接端;123、夹持连接端;2、端子模组;21、端子;211、接触端;212、引脚端;22、夹板;221、穿孔;222、锚固端;3、外壳;31、隔挡凸起;4、防水层;5、密封槽;6、上模;7、下模;8、镶件块;9、连接组件;91、t形连接端;92、t形滑槽;921、连通入口;93、卡槽;94、安装槽;95、滑块;96、插块;961、引导面;962、隔挡面;97、第一弹簧;98、驱动件;981、驱动槽;982、第二弹簧;983、推块;10、驱动面。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type-c母座。参照图1和图2,type-c母座包括外壳3、舌片1以及端子模组2,外壳3为塑料材质且呈中空管状,舌片1固定穿设外壳3的内壁上,并且舌片
1供端子模组2安装,具体的,端子模组2包括有多个端子21以及夹板22,多个端子21呈两排分布,夹板22位于两排端子21之间,并且端子21包括有接触端211以及引脚端212,其中接触端211穿设在舌片1中,引脚端212则穿出在舌片1外,并且引脚端212靠近接触端211的一端向两排端子21相互远离的方向弯曲,而且端子21的弯曲处也穿设舌片1中,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接触端211呈两端对齐排列,多个引脚端212则呈两排交错排列。
35.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因多个引脚端212呈两排交错排列,所以在上模6和下模7合模以形成制作舌片1的型腔时,上模6和下模7的合模处便可以齿形啮合的方式夹持住引脚端212,然后可通过一次注塑成型的方式将引脚端212靠近接触端211的一端包覆起来,相比于多个引脚端212呈一排直线分布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在舌片1制作完成后舌片1的外部便不会存在拼接缝,所以舌片1整体的密封性能会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使得整个type-c母座的防水性能也能得到提升。
36.参照图1和图2,舌片1包括有两个内包覆层11,并且两个内包覆层11供两排接触端211穿设,而且内包覆层11还包括有内包覆部112以及外连接部11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注塑成型内包覆层11后,使得两个内包覆层11相对于夹板22的位置不易发生偏移,夹板22上开设有两个供熔融介质穿过的穿孔221,并且内包覆层11还包括有一体成型在内包覆部112上的l形连接端111,具体的,l形连接端111穿设在穿孔221中,并且两个内包覆部112各自在同一个穿孔221处的l形连接端111相互勾接,所以在注塑成型后,两个内包覆层11之间便呈类似卡扣的连接方式,所以使得两排接触端211与夹板22之间的位置也不易发生偏移,从而不易影响type-c母座的电连通性,进而有助于提升type-c母座的生产合格率。
37.参照图1和图2,舌片1还包括有包覆内包覆层11的外包覆层12,而为了提升外包覆层12、端子模组2以及内包覆层11三者之间的连接紧密性,在本实施例中,外连接部113的截面积大于内包覆部112,所以便使得内包覆层11呈阶梯形状,从而使得外包覆层12与内包覆层11之间的粘接面积增大,此外外连接部113还位于接触端211靠近引脚端212呈弯曲的部分上,所以便可使得接触端211靠近引脚端212处的塑胶包覆量更多,从而有助于提升引脚端212靠近内包覆层11连接处承受载荷的能力。
38.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夹板22还包括有裸露在内包覆层11外的锚固端222,并且锚固端222位于接触端211靠近引脚端212弯曲的部分上,则当外包覆层12包覆在内包覆层11上后,锚固端222也会被外包覆层12包覆住,所以便使得外包覆层12与夹板22之间的连接强度得到提升,从而也使得外包覆层12、端子模组2以及内包覆层11三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得到更好的提升。
39.参照图1和图2,外包覆层12包覆住引脚端212呈弯曲的部分,并且外包覆层12包括有外部连接端121、内部连接端122以及夹持连接端123,其中外部连接端121周侧与外壳3的内壁之间存在供外部电源线插入的间距,内部连接端122的周侧外壁则与外壳3的内壁抵接;夹持连接端123位于内部连接端122与外部连接端121之间,并且夹持连接端123的截面积小于内部连接端122,但大于外部连接端121的截面积,而且夹持连接端123与外壳3的内壁之间会夹持住电源线的壳体,从而使得电源线插接在type-c母座上时不易发生松动,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夹持稳定性,夹持连接端123的截面呈腰圆形,所以便使得夹持连接端123与外壳3内壁能够更充分与电源线的壳体接触。
40.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外壳3的内壁上还一体成型有环状的隔挡凸起31,
并且隔挡凸起31与内部连接端122靠近夹持连接端123的一侧隔挡抵接,所以在将电源线从type-c母座上拔出时,隔挡凸起31可使得舌片1与外壳3内壁的连接处不易发生分离,从而可提升舌片1与外壳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41.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外壳3在内部连接端122远离夹持连接端123的一侧上通过灌胶一体制作防水层4,所以type-c母座的防水性能会得到提升,但为了在灌胶时防止胶水流至外部连接端121处,内部连接端122的周侧外壁上还开设有呈环形延伸的密封槽5,则即使有部分胶水渗入内部连接端122与外壳3内壁之间的缝隙中时,胶水也会填充至密封槽5中,从而便达到使得胶水不易流至外部连接端121处的目的。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type-c母座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多个引脚端212呈两排交错排列的设置,则在注塑成型舌片1的外包覆层12时,其中上模6和下模7合模可形成制作外包覆层12的型腔,上模6和下模7的合模处便可以齿形啮合的方式夹持住引脚端212,然后便可通过一次注塑成型的方式将外包覆层12制作出来,从而使得舌片1的外包覆层12不会存在拼接缝,进而使得整个type-c母座的防水性能得到提升。
43.本技术还公开一种用于制作type-c母座的模具,参照图3和图4,模具包括有上模6、下模7以及多个镶件块8,其中多个镶件块8通过连接组件9可拆式连接在上模6以及下模7的合模面上,并且镶件块8与引脚端212上不同与自身端面的一侧表面相抵接,而且一个镶件块8会穿入同一排中相邻的两个引脚端212之间,此外在上模6和下模7合模时,多个镶件块8呈齿形啮合连接,所以使得模具型腔中的熔融介质不易从多个镶件块8之间的抵接处渗漏出来。
44.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9包括t形连接端91、t形滑槽92、卡槽93、安装槽94、滑块95、插块96、第一弹簧97以及驱动件98,其中t形连接端91一体成型在镶件块8远离引脚端212的一端上;t形滑槽92一体开设在上模6以及下模7的合模上,并且t形滑槽92的一端形成有供t形连接端91滑入的连通入口921;卡槽93一体开设在t形连接端91靠近t形滑槽92槽底的一端上,安装槽94一体开设在t形滑槽92的曹次处,并且安装槽94能够与卡槽93相连通。
45.参照图3和图4,滑块95滑动设置在安装槽94中,并且滑块95的滑动方向与安装槽94的中心线方向平行,而且滑块95靠近卡槽93的一端与第一弹簧97固定连接;插块96固定连接在第一弹簧97远离滑块95的一端上,并且插块96能够滑入卡槽93中,而且插块96远离滑块95的一端具有引导面961以及隔挡面962,其中当引导面961与t形连接端91抵接时,插块96便会向靠近滑块95的方向移动,以对t形连接端91避让,待卡槽93与安装槽94连通时,第一弹簧97便会将自身的弹性力作用在插块96上,以使得插块96滑入卡槽93中,此时插块96的隔挡面962便会与卡槽93的内壁隔挡抵接,从而便达到将镶件块8固定在上模6或下模7上的目的。
46.参照图3和图4,驱动件98包括有驱动槽981、第二弹簧982以及推块983,其中驱动槽981一体设置在安装槽94远离t形滑槽92的一端上,并且驱动槽981的槽口与连通入口921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滑块95呈远离第一弹簧97的一端呈u形弯折形状,第二弹簧98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弹簧982分别对应设置在滑块95开口处的两端上,其中第二弹簧982的一端与滑块9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槽981固定连接,而且第二弹簧982会对滑块95施加朝向驱动槽981方向运动的作用力。
47.参照图3和图4,推块983设置在驱动槽981中,并且推块983能够滑动穿入滑动的弯折内侧,而且推块983的一端处还形成有呈倾斜设置的驱动面10,其中当驱动面10与滑块95弯折内侧的底部,滑块95能够向远离驱动槽981的方向移动,所以当需要将镶件块8拆卸下来时,便可将推块983从滑块95的弯折内侧抽出,此时第二弹簧982便会将弹性力作用在滑块95上,滑块95便会向远离卡槽93的方向移动,接着便会使得插块96滑出卡槽93,从而解除了镶件块8与上模6或下模7之间的卡接,此外在镶件块8拆下后,可将推块983再次穿入滑块95的弯折内侧,则在驱动面10的作用下,滑块95便会向靠近卡槽93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插块96远离第一弹簧97的一端显露在t形滑槽92的槽底,进而为下一次镶件块8的安装做好准备。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