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压器取油阀的复合旋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0522发布日期:2022-08-02 21:0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变压器取油阀的复合旋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取油阀的复合旋拧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力变压器是变电站基础电力设施,电网中运行的大型电力变压器一般为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力变压器的绝缘油,一方面作为内绝缘的介质,保证绕组与绕组之间,以及绕组与接地的铁芯和箱壳之间有良好的绝缘;另一方面它又作为散热的媒介,将变压器铁芯和绕组等散发出来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因此,绝缘油对保障电力变压器的正常、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变压器的取油阀基本上都是手工旋拧,难以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变压器取油阀的复合旋拧装置,能够对多尺寸种类、多旋拧方式的取油阀实现自动装卸。
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变压器取油阀的复合旋拧装置,包括内旋拧部、外旋拧部和驱动部。内旋拧部用于插入至取油阀的平口,且与平口的内侧壁在取油阀的周向上卡接。外旋拧部用于抱箍在取油阀的外周壁。驱动部与内旋拧部和外旋拧部连接,驱动部用于驱动外旋拧部在取油阀的轴向上运动,以及驱动内旋拧部和外旋拧部环绕取油阀的轴线转动。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外旋拧部限定出用于容纳取油阀的阀体空间。内旋拧部安装在阀体空间中。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内旋拧部包括内旋拧件,内旋拧件可在阀体空间的轴向上伸缩运动地安装。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阀体空间中具有安装架,安装架具有安装口。内旋拧件穿设在安装口中,且与安装口的内周壁在安装口的周向上卡接,内旋拧件的第一端用于插入至平口,内旋拧件的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经弹力件安装在安装架。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内旋拧件的第二端位于安装口的外部,且与安装口的外周面卡接。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还具有安装腔,安装口位于安装腔的第一侧壁。内旋拧件的第二端位于安装腔中,弹力件支撑在内旋拧件的第二端和安装腔的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之间。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外旋拧部包括至少三个箍爪,阀体空间由各箍爪限定出,各箍爪可开合地安装,各箍爪用于抱箍在取油阀的外周壁。安装架与各箍爪可转动地连接。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各箍爪的第一端用于抱箍在取油阀的外周壁,各箍爪的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可活动地安装。安装架与各箍爪的中部可转动地连接。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外旋拧部还包括顶撑件,顶撑件具有至少三个顶撑坡面,各
顶撑坡面形成扩张结构,各顶撑坡面分别用于供各箍爪的第二端支撑。安装架与顶撑件之间具有间隙。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顶撑件具有凹槽,凹槽用于容纳安装架。
1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变压器取油阀的复合旋拧装置,包括内旋拧部、外旋拧部和驱动部。内旋拧部用于插入至取油阀的平口,且与平口的内侧壁在取油阀的周向上卡接。外旋拧部用于抱箍在取油阀的外周壁。驱动部与内旋拧部和外旋拧部连接,驱动部用于驱动外旋拧部在取油阀的轴向上运动,以及驱动内旋拧部和外旋拧部环绕取油阀的轴线转动。本技术的复合旋拧装置能够对多尺寸种类、多旋拧方式的取油阀实现自动装卸,且操作更为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复合旋拧装置的内旋拧件处于自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复合旋拧装置的内旋拧件被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复合旋拧装置的内旋拧件插入平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具部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部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21.参阅图1-3,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变压器取油阀2的复合旋拧装置1,包括内旋拧部10、外旋拧部11和驱动部12。
22.内旋拧部10用于插入至取油阀2的平口20,且与平口20的内周壁在平口20的周向上卡接。内旋拧部10可以包括内旋拧件100。
23.内旋拧件100可以具有旋拧杆1000。旋拧杆1000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设置,此时,旋拧杆1000的前端可以用于插入至取油阀2的平口20。旋拧杆1000的外周壁在宽度方向上的截面可以为与平口20恰好适配的长方形,使得旋拧杆1000插入至平口20后与平口20的内周壁对应贴合,实现在平口20周向上的卡接。
24.内旋拧件100可以还具有安装块1001,安装块1001可以连接在旋拧杆1000的后端。安装块1001的外周壁可以为轴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六方结构。安装块1001的轴线可以与旋拧杆1000的中心线重合。
25.外旋拧部11用于抱箍在取油阀2的外周壁(取油阀2的外周壁可以为六方结构,也就是为正六棱柱面)上。外旋拧部11限定出阀体空间110,阀体空间110用于容纳取油阀2,还使得取油阀2自阀体空间110的前方进入阀体空间110。在上述条件下,内旋拧部10可以安装在阀体空间110中。进一步地,内旋拧件100可以为可在阀体空间110的轴向上伸缩运动地安装。
26.为实现内旋拧件100的安装,阀体空间110中可以具有安装架111,安装架111可以
具有安装口1110,安装口1110的轴线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安装口1110的内周壁的径向截面可以为与旋拧杆1000恰好适配的长方形,安装口1110的轴向长度可以小于旋拧杆1000的轴向长度。在上述条件下,旋拧杆1000穿设在安装口1110中,且与安装口1110的内周壁贴合,实现在安装口1110周向的上卡接。安装块1001位于安装口1110的外部,并与安装口1110的外周面卡接,且经弹力件13安装在安装架111上。弹力件13可以为回程弹簧。上述设置使得旋拧杆1000的前端未对准平口20时,被压缩至安装口1110中,对准平口20时,回弹至安装口1110的前方,并插入至平口20。
27.安装架111可以还具有安装腔1111,安装腔1111位于安装口1110的后侧,安装腔1111的内周壁可以为与安装块1001恰好适配的六方结构,安装腔1111的轴向长度可以大于安装块1001的轴向长度。在上述条件下,安装块1001位于安装腔1111中,弹力件13支撑在安装块1001的后端和安装腔1111的后侧之间。
28.外旋拧部11可以包括至少三个箍爪112,如三个、六个,各箍爪112用于抱箍在取油阀2的外周壁。在上述条件下,阀体空间110由各箍爪112限定出。其中,各箍爪112环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水平线均匀布置,各箍爪112之间的空间为阀体空间110。
29.各箍爪112可以可开合地安装,使得各箍爪112可收拢和张开,从而抱箍和松开取油阀2,适配于不同尺寸的取油阀2,实现不同尺寸的取油阀2的装卸。其中,各箍爪112的前端可以用于抱箍在取油阀2的外周壁,中部可以为可环绕垂直于各箍爪112的中心线转动地安装,后端可以为可活动地安装。在上述条件下,安装架111可以与各箍爪112可环绕垂直于各箍爪112的中心线转动地连接。进一步地,安装架111可以与各箍爪112的中部连接。此时,各箍爪112对取油阀2的作用范围位于安装架111的前方,因此在各箍爪112夹紧取油阀2时,安装架111不会干涉各箍爪112以及阀门。
30.此外,各箍爪112可以均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竖直片状结构。各箍爪112的前端可以具有楔形面1120,各楔形面1120用于提高各箍爪112抱箍取油阀2后的稳定性。各箍爪112的中部可以均具有卡接面1121,各卡接面1121均用于抱箍取油阀2,且与取油阀2的外壁面贴合。各箍爪112的后端可以均具有限位坡面1122,各限位坡面1122形成自前向后逐渐扩张的扩张结构。
31.外旋拧部11可以还包括顶撑件113,顶撑件113具有至少三个顶撑坡面1130,顶撑坡面1130的数量可以与箍爪112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各顶撑坡面1130分别用于供各箍爪112的后端支撑。其中,各顶撑坡面1130环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水平线布置,各顶撑坡面1130可以相连,也可以不相连,而且各顶撑坡面1130形成自前向后逐渐扩张的扩张结构。在上述条件下,安装架111与顶撑件113之间具有间隙。在各箍爪112张开时,各限位坡面1122的端部支撑在各顶撑坡面1130,在各箍爪112收拢时,各限位坡面1122经各顶撑坡面1130的端部支撑。
32.此外,顶撑件113可以为中心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圆台结构。在上述条件下,各箍爪112环绕顶撑件113的中心线布置。顶撑件113的前侧中心处可以具有凹槽1131,凹槽1131用于容纳安装架111。
33.外旋拧部11可以还包括至少三个弹性件114,弹性件114的数量可以与箍爪112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各弹性件114分别用于将各箍爪112与顶撑件113连接。
34.具体地,各弹性件114可以均为回程弹簧。各弹性件11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各箍爪
112的限位坡面1122的中部和各顶撑件113的顶撑坡面1130的中部。
35.驱动部12用于驱动外旋拧部11在前后方向上运动,以及驱动内旋拧部10和外旋拧部11环绕前后方向转动。驱动部12可以包括液压缸120和推杆121。
36.液压缸120用于提供前后方向上的液压作用力。液压缸120在液压柱塞1200的两侧分别设有液压油路1201。其中,液压作用力的力矩可以在40~50n
·
m。
37.推杆121用于将液压作用力传递给抱箍机构。推杆121在前后方向上设置。推杆121经由液压柱塞1200可移动地设置于液压缸120内。此时,推杆121在液压缸120的液压作用力下前进或后退。而且,推杆121与顶撑件113的后侧中心连接,此时,推杆121带动顶撑件113前进或后退。上述设置使得推杆121前进,各箍爪112收拢,直至抱箍在取油阀2的外周壁上,随着液压压力上升,实现最大抱箍力。
38.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部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部含义。
3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