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舱式储能电池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7096发布日期:2021-12-25 02:2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舱式储能电池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储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舱式储能电池集装箱。


背景技术:

2.随着各类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储能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当前的储能方式主要使用储能电池进行储能,而目前储能电池储存采用的整体式集装箱,箱体内部除消防、电控部分有分隔以外,所有储能电池均集中在一个电池舱内,而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总会有个别电池出现故障,严重的会冒烟起火,导致发生火灾,所有电池在同一个电池舱里面时,单个起火可能会引发温度上升,导致同舱内的其他电池也会起火,大量起火,一旦有起火情况,危害极大,损失严重,电池簇分布两侧放置,不采用分舱式结构,电池集装箱进行巡检时,需要打开集装箱的侧门,巡检人员进入集装箱内部作业,危险系数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舱式储能电池集装箱,使用专用的分舱式集装箱来放置储能电池,并配备监测装置和降温装置来减少电池起火发生的概率。
4.一种分舱式储能电池集装箱,包括箱体,箱体为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箱体的前后两侧对称连续设置有若干道电池门,在电池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风口,在箱体的左右两个侧面还设置有两道侧门,箱体的内部分为工作区和电控区,工作区内部设置有电池支架,电池支架前后对称分为若干个竖直设置的舱室,舱室与箱体两侧的电池门相对应,电池支架的两侧设置有制冷装置,制冷装置的下方与两侧的出风口连接,上方连接有风道,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烟雾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其中一侧制冷装置的另一边为电控区,电控区内设置有若干个汇流柜,汇流柜最终将线路集中连接到配电柜内,在另一侧的制冷装置的另一边设置有消防系统。
5.使用集装箱箱体作为储存主体,内部设置有分舱设置的电池支架,每个舱室均正对有单独的电池门,满足电池巡检的安全性要求,同时在电池支架两侧设置制冷装置,保证储能电池的储存温度,顶部设置有烟雾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假如电池着火,温度升高,烟雾浓度升高时,超出探测器设定值即报警通知操作人员,利用一侧设置的消防装置可及时进行灭火,分舱设计的电池支架也可保证其余电池不会受到波及,降低事故成本,另一侧设置的电控区对各部分电路连接并行参数设置,保证装置正常运行。
6.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墙体内部填充有岩棉保温层,岩棉保温层厚度不低于50mm,墙体外侧为瓦楞板,电池门为双层铁板内填岩棉,箱体的内部均覆盖有岩棉净化板。箱体整体使用岩棉保温层进行填充和岩棉净化板覆盖,岩棉作为一种工程材料,其具有保温、防火、隔音、防潮、轻便和环保等特点。
7.进一步的,所述电池门上均设置有泄压装置,电池门上均安装有集装箱锁。泄压装
置是预防内部发生危险时,及时将内部气体释放出去,防止发生爆炸,电池门上安装集装箱锁对电池门进行固定,不会被随意打开,受到外界环境影响。
8.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支架分为风道区和放置区,风道区位于顶部,放置区前后对称,中间使用隔板隔开,且每一侧均被隔板分割为竖直设置的舱室。上方的风道区用于放置冷却装置的风道,放置区前后对称,可放置尽可能多的储能电池,同时也方便从两侧对全体储能电池进行检查。
9.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支架的每个舱室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板。由于电池支架的舱室要放置储能电池,因此在每个舱室设置支撑板可分为多层放置储能电池,每层的高度可根据储能电池的高度进行调整。
10.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装置前后两侧连接有两个风道,风道在电池支架的风道区放置,风道尾端延伸至风道区的中间位置,左右两侧风道中间留有空隙。在电池支架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四个风道,对内部空间进行降温。
11.进一步的,所述烟雾探测器对称设置在电池支架中间隔板两侧,间隔设置有若干对,温度传感器对称设置在箱体边缘两侧,布置范围与烟雾探测器相同,间隔设置有若干对。设置烟雾探测器和温度传感器对内部的温度和烟雾浓度进行检测,当超过设定值时进行报警。
12.进一步的,所述电控区顶部还设置有检修孔,通向工作区,在电控区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泄压装置。操作人员可通过检修孔对工作区顶部的装置进行检修,在两侧面上设置有泄压装置,和电池门上的装置相同,防止内部出现危险时,及时将内部气体释放出去,防止发生爆炸。
13.进一步的,所述消防系统包括设置在箱体外侧的消防进水口,与消防进水口相连且设置在箱体内侧集水块,集水块连接有水管,从箱体顶部铺设到工作区上方。消防进水口从外部连接消防管道,集水块将水分为几个出水通道,同时对不同位置进行喷水来进行灭火。
14.进一步的,所述水管设有四根,分为两组分别铺设到电池支架的前后两个区域,每组有两根水管,均铺设在电池支架中间隔板的两侧,每组中一根水管铺设到另一侧制冷装置处,另一根水管铺设到风道中间空隙处,水管的下方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喷头。集水块将水流分为四个出水通道,对电池支架的前后两侧进行覆盖,单独一侧一根水管覆盖到电池支架对侧面,另一根覆盖到电池支架中心位置,对电池支架整个区域进行覆盖,同时水管采用的是喷淋的方式进行灭火。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箱体内部设置分割成多个舱室电池支架,并在每个舱室内安装有支撑板,对储能电池进行分舱储存,防止单个储能电池出现温度过高甚至着火的情况进而影响其他电池,降低事故成本;2、电池支架从两侧对称设置,单独一侧的宽度适当,员工巡检时可从两侧的电池门对储能电池进行检查,避免员工进入内部空间进行巡检,方便快捷,并且安全性很高,两侧设置的电池门还可快速处理各种问题故障;3、电池支架两侧设置有制冷装置,并通过四个大型风道对储能电池的储存环境进行降温,并且顶部配套设有温度和烟气感应装置,对储能电池的储存环境进行监控,可及时
发现电池出现的故障并通知到操作人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分舱式储能电池集装箱其中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优选实施例的后视图;图3为优选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电池支架的正视图;图6为电池支架的俯视图;其中:1、箱体;2、电池门;3、制冷装置;4、泄压装置;5、消防进水口;6、支架;7、汇流柜;8、检修孔;9、配电柜;31、出风口;32、风道;51、集水块;52、水管;61、舱室;62、支撑板;63、风道区;64、放置区;101、烟雾探测器;102、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18.一种分舱式储能电池集装箱,如图1,包括箱体1,箱体1为长方体结构,在箱体1的前后两侧对称连续设置有六道电池门2,两侧共设置有十二道电池门2,每道电池门2上面均设置有泄压装置4,用于在紧急情况对箱体内部气体快速释放,防止发生爆炸,同时在每道电池门2上均安装有集装箱锁进行固定,所述箱体1的墙体内部填充有岩棉保温层,岩棉保温层厚度不低于50mm,墙体外侧为瓦楞板,电池门2为双层铁板内填岩棉,箱体1的内部均覆盖有岩棉净化板,使用岩棉保温层和岩棉净化板对箱体1进行填充和覆盖,对箱体1进行保温,而且可隔绝内部设备的运行声音,同时可防止外界的湿气进入箱体1内部,岩棉材料轻便并且兼具环保等特点,可有效提升箱体的使用寿命,在电池门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风口31,在箱体1的左右两个侧面还设置有两道侧门,操作人员可从两侧进入箱体内部。
19.如图3和图4,箱体1的内部分为工作区和电控区,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以现有布局状态进行描述,其左侧为工作区,右侧为电控区,十二道电池门2位于工作区范围内,工作区内设置有电池支架6,如图5和图6,所述电池支架6分为风道区63和放置区64,风道区63位于顶部,放置区64前后对称,中间使用隔板隔开,前后侧均被隔板分割为竖直设置的舱室61,所述舱室61共设置有十二个,与箱体1两侧的电池门2相对应,每个舱室61上均设置九个支撑板62,将每个舱室61分为九层,每层可放置两个储能电池。
20.电池支架6的两侧设置有制冷装置3,所述制冷装置3前后两侧连接有两个风道32,即在电池支架6上共有四个风道,风道32在电池支架6的风道区63放置,风道32尾端延伸至风道区63的中间位置,左右两侧风道32中间留有空隙,空隙用于通风;制冷装置3的下方与两侧的出风口31连接,共设有四个出风口31。
21.箱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烟雾探测器101和温度传感器102,所述烟雾探测器101对称设置在电池支架6中间隔板两侧,间隔设置有六对,温度传感器102对称设置在箱体1边缘两侧,布置范围与烟雾探测器101相同,在整个电池支架6的范围内,间隔设置有六对。
22.其中一侧制冷装置3的另一边为电控区,以现有布局状态进行描述,右侧制冷装置3的右侧为电控区,电控区内设置有六个汇流柜7,分别控制制冷装置、消防系统、烟雾探测、温度传感器、照明系统和电池储能系统,六个汇流柜7最终将线路集中连接到配电柜9内,电控区顶部还设置有检修孔8,通向工作区,在电控区的两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泄压装置4,操作人员可通过检修孔8对工作区顶部的装置进行检修,在两侧面上设置有泄压装置4,和电池门2上的装置相同,当电控区内部出现危险时,及时将内部气体释放出去,防止发生爆炸。电控区可从右侧门进入。
23.如图2,在左侧制冷装置3的左侧设置有消防系统,所述消防系统包括设置在箱体1外侧的消防进水口5,与消防进水口5相连且设置在箱体1内侧集水块51,集水块51连接有四根水管52,分为两组分别铺设到电池支架6的前后两个区域,每组有两根水管52,从箱体1顶部铺设到工作区上方,均铺设在电池支架6中间隔板的两侧,每组中一根水管52铺设到另一侧制冷装置3处,另一根水管52铺设到风道32空隙处,水管52的下方均间隔设置有若干喷头,四根水管52对电池支架6的整个范围覆盖进去,同时消防水管32采用的喷淋的方式进行灭火。消防系统可从左侧门进入。
24.在本发明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5.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方案中未详细描述的装置与机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没有经过创造性思维对本发明所做出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