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晶体管结构的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9452149发布日期:2022-03-30 12:0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基于晶体管结构的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晶体管结构的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电探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红外线可以分为近红外光波段(760-3000nm)、中红外波段(3-50μm)和远红外波段(50-1000μm)。其中,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件广泛应用于航海、夜视、武器探查等军事领域,以及生物医学成像、光通信、大气监测等民用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3.量子点材料可以采用溶液法制备,吸收波段可以调控并覆盖近红外波段,制备简单,因此被应用于近红外光电探测领域。常用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可以分为光电导、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等几种。其中光电二极管暗电流小、响应速度快,但外量子效率较低,无法超过100%。而光电晶体管和光电导具有光增益,因此可以有很高的外量子效率,得到高性能的光电探测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晶体管结构的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解决量子点红外光电二极管量子效率不高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晶体管结构的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导电基底层、zno薄膜、红外量子点层、掺杂zno薄膜和金属电极。
6.优选地,所述导电基底层为ito导电玻璃;所述掺杂zno薄膜中的掺杂元素为mg、al和in中的至少一种。
7.优选地,所述红外量子点层包括1层量子点膜,所述量子点膜为含有表面配体的pbs量子点膜和/或pbse量子点膜,所述表面配体为i-短链配体;所述量子点膜为pbs量子点膜和/或pbse量子点膜;所述红外量子点层的厚度为100~200nm。
8.优选地,所述金属电极为au电极。
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基于晶体管结构的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a:对导电基底层进行氧等离子体预处理;
11.步骤b:配制zno薄膜前驱液,在导电基底层上旋涂zno薄膜前驱液,退火成型,制得zno薄膜;
12.步骤c:配制红外量子点层前驱液,在zno薄膜上旋涂液态配体交换的量子点,退火成型,制得红外量子点层;
13.步骤d:配制掺杂zno薄膜前驱液,在红外量子点层上旋涂掺杂zno薄膜前驱液,退火成型,制得掺杂zno薄膜;
14.步骤e:将步骤d得到的样品送入镀膜机内蒸镀金属电极,得到基于晶体管结构的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
15.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氧等离子体预处理的时间为15min;所述步骤b中的旋涂参数为:转速3000rpm,时间30s;退火参数为300℃退火20min;所述步骤d中的旋涂参数为:转速3000rpm,时间30s;退火参数为100℃退火10min。
16.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的zno薄膜前驱液的配制方法为将氧化锌纳米颗粒溶于甲醇和氯仿的混合溶剂中,其中,所述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浓度为40mg/ml,所述的甲醇和氯仿的体积比为1:1,所述的zno薄膜前驱液旋涂前通过甲醇稀释为20mg/ml,旋涂的层数为1层。
17.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掺杂zno薄膜前驱液的配制方法包括将掺杂氧化锌纳米颗粒溶于乙醇溶剂中得到,其中,掺杂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浓度20mg/ml,旋涂的层数为1层。
18.优选地,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将pbs量子点溶于正辛烷溶液中得到红外量子点层前驱液,pbs量子点的浓度为50mg/ml;在zno薄膜上旋涂1层液态配体交换的pbs量子点,80℃退火10min,即得含有pbs量子点膜的红外量子点层。
19.优选地,所述步骤e中蒸镀的速率为0.2埃/秒,厚度为100nm。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1.(1)本发明基于光电晶体管结构,不同于光电二极管,具有较高的光增益,提高了器件的量子效率;
22.(2)本发明采用红外量子点层,可以采用溶液法制备红外吸收层,从而降低了成本,并且使红外吸收的波长容易的调节;
23.(3)本发明在提高量子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较低的暗电流和噪声和较快的响应速度,在近红外光电探测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量子点红外光电探测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量子点红外光电探测器件的量子效率-波长响应;
2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量子点红外光电探测器件的暗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28.以下实施例中,氧化锌纳米颗粒和pbs量子点制备方法参考文献wang,r.et al.highly efficient inverted structural quantum dot solar cells.adv.mater.30,1704882(2018)中的方法合成;
29.甲醇购自国药(沪试),货号80080418;氯仿购自泰坦,货01104470(g75915b);正辛烷购买自阿拉丁,货号o100578-500ml;乙醇购买自国药(沪试),货号10009218;dmf购买自阿拉丁,货号d111999-500ml;丁胺购买自sigma,货号471305-250ml;碘化铅购买自aldrich,货号211168-50g;乙酸钠购买自tci,货号s0559-300g。
30.实施例
3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晶体管结构的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如图1所示,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导电基底层、zno薄膜、红外量子点层、掺杂zno薄膜和金属电极;
32.所述导电基底层为ito导电玻璃,所述红外量子点层包括一层pbs量子点液态配体交换薄膜,所述掺杂zno薄膜为掺杂5%in
3+
的zno薄膜,所述金属电极为金电极,厚度为
100nm。
33.上述基于晶体管结构的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
34.步骤a:将洁净的ito透明导电玻璃放入氧等离子清洗机中处理15min,备用;
35.步骤b:在ito透明导电玻璃上制备zno薄膜:
36.将zno纳米颗粒溶于甲醇和氯仿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1:1),配成浓度为40mg/ml的溶液,使用前通过甲醇稀释为20mg/ml,配成溶液a;
37.在步骤a得到的ito透明导电玻璃上面旋涂溶液a,旋涂参数为转速3000rpm、时间30s,旋涂1层,在300℃热板上退火20min,得到zno薄膜;步骤c:制备红外量子点层:
38.将pbs量子点溶于正辛烷溶液中,浓度50mg/ml,取pbi2和naac溶于dmf溶液中,对pbs量子点进行液态配体交换,得到表面含有i-短链配体的pbs量子点,分散于丁胺和dmf的混合溶剂中(体积比4:1),浓度250mg/ml,制成溶液b;
39.在步骤b所得的zno薄膜上旋涂溶液b,旋涂参数为转速2200rpm、时间20s,旋涂1层,在80℃热板上退火10min,得到含有pbs量子点膜的红外量子点层;
40.步骤d:制备掺杂zno薄膜:
41.将掺杂氧化锌纳米颗粒溶于乙醇溶剂中,配成浓度为20mg/ml的溶液c;
42.在步骤c得到的红外量子点层上面旋涂溶液c,旋涂参数为转速3000rpm、时间30s,旋涂1层,在100℃热板上退火10min,得到掺杂zno薄膜;
43.步骤e:制备电极:
44.将步骤d得到的样品放入镀膜机中蒸镀金电极,蒸镀速率为0.2埃/秒,厚度100nm,最后得到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
45.性能测试:
46.测试上述实施例制得的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光响应和量子效率,结果如图2所示,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在600-1700纳米范围内都有很强的光响应,其中在1520纳米处的外量子效率超过800%。
47.测试上述实施例制得的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的暗电流,结果如图3所示,在没有红外光照射的情况下,量子点红外光电探测器有较小的暗电流,不超过10微安,说明本发明的量子点红外光电探测器具有低的暗电流。
48.以上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基于晶体管结构的量子点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具有高的量子效率、低的噪声和暗电流。
49.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