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电芯入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8498发布日期:2022-03-02 05: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旋转部件、环形阵列设于所述旋转部件的电芯装载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包括与所述电芯装载部件固定连接的第一工作台、设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下端的导向轨;所述电芯装载部件包括有与所述导向轨配合连接的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方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一侧的装载壳、连接于所述装载壳与所述滑块之间的弹簧杆、穿于所述装载壳且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活动杆;所述导向轨设有不同高度的导向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依次环形阵列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件且与所述电芯装载部件配合使用的上电芯工位、第一下电芯工位、极耳矫正工位、第二下电芯工位、极耳面垫装载工位、第一折极耳工位、第一压极耳工位、第一极耳检测工位、第二折极耳工位、第二压极耳工位、第二极耳检测工位、电芯入壳工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轨包括有第一高度轨、与所述第一高度轨首尾相连的第二高度轨;所述第二高度轨两侧分别通过有第一平缓弧形轨和第二平缓弧形轨与所述第一高度轨连接;所述第一高度轨的长度占所述导向轨长度的3/5-4/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度轨位于所述上电芯工位;所述第一平缓弧形轨位于所述电芯入壳工位至所述上电芯工位之间;所述第二平缓弧形轨位于所述上电芯工位至所述第二下电芯工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还包括有设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上端中部的第二工作台;所述第二工作台的面积小于第一工作台的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矫正工位包括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二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且设于所述电芯装载部件上端极耳感应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且设于所述装载壳一侧的滚轮。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极耳工位包括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三固定块、与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且设于所述装载壳一侧的滑动推杆;所述第二折极耳工位包括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四固定块、与所述第四固定块固定连接且设于所述装载壳上端的第一升降压块。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极耳工位包括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五固定块、与所述第五固定块固定连接且设于所述装载壳上端的第二升降压块;所述第一压极耳工位的结构与所述第二压极耳工位结构相同。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检测工位包括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六固定块、与所述第六固定块固定连接且设于所述装载壳上端的ccd检测体;所述第一极耳检测工位结构与所述第二极耳检测工位结构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效电芯入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入壳工位包括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工作台的第七固定块、与所述第七固定块固定连接且设于所述装载壳上端的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滑块下端的升降顶块。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电芯入壳装置,包括有旋转部件、环形阵列设于所述旋转部件的电芯装载部件;所述旋转部件包括与所述电芯装载部件固定连接的第一工作台、设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下端的导向轨;所述电芯装载部件包括有与所述导向轨配合连接的滑块、设于所述滑块上方且连接于所述第一工作台一侧的装载壳、连接于所述装载壳与所述滑块之间的弹簧杆、穿于所述装载壳且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活动杆;所述导向轨设有不同高度的导向轨,通过旋转部件、电芯装载部件的设置,解决了现有电芯入壳操作繁琐、结构不紧凑的问题,实现了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有效减少作业人员作业范围,操作简单快捷,便于操作,有效提高作业效率。有效提高作业效率。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何茂水 刘小川 崔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成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9
技术公布日:2022/3/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