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2211发布日期:2023-07-05 10:2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驱动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驱动面板和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的发展,无边框显示驱动成为未来市场设计亮点乃至趋势。而目前无源驱动的驱动面板是通过利用驱动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内的左右边框进行走线至下边框到驱动电路进行绑定连接,从而使得驱动面板的边框较宽。考虑到common driver信号电流相对较大,同步要考虑信号连接线的线宽,搭配左右走线,占用更大的边框。因此,实现无边框显示驱动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部分缺陷与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面板和一种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驱动面板的边框较宽的问题,实现了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面板,扩大了驱动面板的市场应用。

2、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面板,例如包括: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列扫描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行扫描线,与所述列扫描线相互交错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域内;信号连接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所述显示区域内,所述信号连接线电连接所述行扫描线;驱动电路,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所述非显示区域内、与所述列扫描线和所述信号连接线分别形成电连接;第一电极焊盘,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所述显示区域内、且电连接所述列扫描线;以及第二电极焊盘,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所述显示区域内、且电连接所述行扫描线和所述信号连接线。

3、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在所述行扫描线上、且位于所述行扫描线和所述信号连接线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行扫描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电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

4、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面板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在所述信号连接线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焊盘和所述信号连接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还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列扫描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电极焊盘通过所述第二过孔电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

5、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面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和所述列扫描线上,所述第一电极焊盘贯穿所述平坦层并电连接所述列扫描线。

6、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焊盘上具有第一绑定面,所述第二电极焊盘上具有第二绑定面,所述第一绑定面和所述第二绑定面分别位于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绑定面到所述衬底基板的最小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绑定面到所述衬底基板的最小距离。

7、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列扫描线与所述信号连接线平行设置,所述列扫描线与所述信号连接线和所述行扫描线垂直设置。

8、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例如包括:如前所述的驱动面板;以及发光器件,设在所述驱动面板上,其中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驱动面板的所述第一电极焊盘,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驱动面板的所述第二电极焊盘。

9、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行扫描线和所述列扫描线相互交错形成有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形成多个子像素;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面积为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面积。

10、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为微米发光二极管或次毫米发光二极管。

11、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在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驱动面板上。

12、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驱动面板的显示区域内设置连接行扫描线的信号连接线,可以实现基于无源驱动方式的驱动面板的窄边框甚至无边框设计,满足市场上的用户对窄边框的需求。此外,信号连接线通过面积等于或大于至少一个像素的面积的过孔连接行扫描线,提升了信号连接线的载流能力,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信号连接线在驱动面板上的有机膜层保护下,可通过驱动面板上的顶层金属焊盘即第一电极焊盘和第二电极焊盘与发光器件电连接。再者,通过设置平坦层,有利于顶层金属焊盘即第一电极焊盘和第二电极焊盘与发光器件的绑定(bonding),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面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覆盖在所述行扫描线上、且位于所述行扫描线和所述信号连接线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行扫描线通过所述第一过孔电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面板还包括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覆盖在所述信号连接线和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焊盘和所述信号连接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还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列扫描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电极焊盘通过所述第二过孔电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面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和所述列扫描线上,所述第一电极焊盘贯穿所述平坦层并电连接所述列扫描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焊盘上具有第一绑定面,所述第二电极焊盘上具有第二绑定面,所述第一绑定面和所述第二绑定面分别位于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绑定面到所述衬底基板的最小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绑定面到所述衬底基板的最小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列扫描线与所述信号连接线平行设置,所述列扫描线与所述信号连接线和所述行扫描线垂直设置。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扫描线和所述列扫描线相互交错形成有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多个所述发光器件形成多个子像素;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面积为至少一个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的面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为微米发光二极管或次毫米发光二极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在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驱动面板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驱动面板和应用所述驱动面板的显示装置。驱动面板例如包括: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列扫描线,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行扫描线,与列扫描线相互交错设置在显示区域内;信号连接线,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信号连接线电连接行扫描线;驱动电路,设置在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与列扫描线和信号连接线分别形成电连接;第一电极焊盘,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且电连接列扫描线;以及第二电极焊盘,设置在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且电连接行扫描线和信号连接线。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面板相对于现有驱动面板而言,实现了窄边框甚至是无边框面板,扩大了驱动面板的市场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谢相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芯颖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