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19463发布日期:2023-07-19 23:3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先进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技术中,根据电路设计上的要求,m0aa(metal0active area,有源区的零层金属)被分割成不同线宽尺寸的金属线,再通过引线连通下一层金属层。由于光刻工艺极限的限制,通过单次曝光加单次刻蚀的方法无法得到所需线宽尺寸的图形。

2、参阅图1,目前工艺集成上引入一道m0c(metal0 cut,零层金属切割)02的岛状结构,作为后续m0aa 01图形化的硬掩膜,通过一步刻蚀来形成多种线宽尺寸的金属线。对m0c材料的要求是:第一,对sio2、si3n4等常见介质有较好的刻蚀选择比;第二,有简易的方法可形成不同设计尺寸的岛状结构。现有的m0c 02岛状结构的材质一般选择为非晶硅薄膜,但是目前m0c 02岛状结构需要通过多次曝光加多次刻蚀的方法获取,需要堆叠多倍层数的非晶硅薄膜,这会造成薄膜应力失配,杂质颗粒引入以及制造成本过高等诸多问题。如果通过多次曝光和单次刻蚀的方法获取m0c岛状结构,现有方法形成的m0c岛状结构不够致密,会造成m0c岛状结构的局部缺陷。而m0c 02的图形拐角0201是容易出现缺陷的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降低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成本以及提高岛状硬掩膜结构的致密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提供一半导体衬底;

4、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形成硬掩膜层,并对所述硬掩膜层进行光刻和刻蚀工艺,以定义出改性区域,并裸露出所述改性区域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

5、通过f离子注入实现对所述改性区域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改性,形成富f表面;

6、除去所述硬掩膜层;

7、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选择性生长岛状硬掩膜结构。

8、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岛状硬掩膜结构的材质包括氧化钛。

9、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改性区域的宽度为

10、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硬掩膜层包括旋涂碳层,且所述旋涂碳层的厚度为

11、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硬掩膜层的除去工艺包括湿法工艺。

12、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选择性生长岛状硬掩膜结构,还包括:采用湿法工艺去除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的杂质和副产物。

13、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中,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选择性生长岛状硬掩膜结构的工艺包括cvd工艺,且所述cvd工艺中的反应前躯体包括:ticl4和o2。

14、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器件层、位于所述器件层上的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介质层上的注入基底层。

15、可选的,在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注入基底层的材质包括sio2。

1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半导体衬底以及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岛状硬掩膜结构,所述半导体衬底具有改性区域,且改性区域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为富f表面,所述岛状硬掩膜结构位于所述富f表面上。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发明提供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利用f离子注入促进岛状硬掩膜结构选择性生长来形成半导体结构,制造成本低,而且形成的所述岛状硬掩膜结构更加致密,可以有效避免半导体结构出现局部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岛状硬掩膜结构的材质包括氧化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区域的宽度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掩膜层包括旋涂碳层,且所述旋涂碳层的厚度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掩膜层的除去工艺包括湿法工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选择性生长岛状硬掩膜结构之后,还包括:采用湿法工艺去除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的杂质和副产物。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选择性生长岛状硬掩膜结构的工艺包括cvd工艺,且所述cvd工艺中的反应前躯体包括:ticl4和o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器件层、位于所述器件层上的介质层以及位于所述介质层上的注入基底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基底层的材质包括sio2。

10.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衬底以及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岛状硬掩膜结构,所述半导体衬底具有改性区域,且改性区域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为富f表面,所述岛状硬掩膜结构位于所述富f表面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形成硬掩膜层,并对所述硬掩膜层进行光刻和刻蚀工艺,以定义出改性区域,并裸露出所述改性区域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通过F离子注入实现对所述改性区域的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改性,形成富F表面;除去所述硬掩膜层;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选择性生长岛状硬掩膜结构。本发明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的成本低,且制备得到的岛状硬掩膜结构更加致密,可以避免半导体结构出现局部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林威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