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80243发布日期:2021-07-30 13:3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属于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框架断路器(也叫万能式断路器)主要由抽屉座和本体两部分组成,从而导致其接插端子也分为静插端子和动插端子两部分,其中静插端子安装在抽屉座上,动插端子安装在本体上,动插端子随本体在抽屉座中摇进摇出,实现静插端子与动插端子的断开和接通。现有技术中,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两个导电插片和两个接线导体,两个导电插片与两个接线导体在壳体内分别通过两根导线对应电连接,导线两端部分别与导电插片和接线导体焊接,这种结构设计在实际生产时工序较多导致生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两个导电插片和两个接线导体,两个导电插片与两个接线导体在壳体内分别通过两个导电部件对应电连接;所述导电部件为金属材质的导电片,所述导电插片和接线导体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第一抵触部,所述导电片上与所述第一抵触部相对应设有第二抵触部,所述第一抵触部与所述第二抵触部弹性抵触对应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抵触部和所述第二抵触部中的一个上设有抵触凸起。

进一步,所述抵触凸起为冲压形成。

进一步,所述抵触凸起的截面形状为v形、圆弧形或梯形。

进一步,所述两导电片分别定位在所述壳体上的两个槽道内。

进一步,所述导电片侧边设有卡台或卡槽,所述槽道内设有与所述卡台或卡槽配合的卡槽或卡台。

进一步,所述导电片上临近所述第二抵触部的位置冲压成型有支撑凸包,所述槽道内成型有与所述支撑凸包紧配的定位槽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金属材质的导电片上设有第一抵触部,与所述导电插片和接线导体中至少一个上的第二抵触部弹性抵触实现电连接,电连接快速可靠,并可减少或省去电连接时的点焊工序,利于提高组装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动插端子去掉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静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

本技术:
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所示:一种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该接插端子可以是动插端子(图1至图3所示),也可以是静插端子(图4和图5所示),其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上的两个导电插片2和两个接线导体3,两个导电插片2与两个接线导体3在壳体1内分别通过两个导电部件对应电连接;所述导电部件为金属材质的导电片4,如铜导电片,不锈钢导电片等,所述导电插片2和接线导体3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第一抵触部5,所述导电片4上与所述第一抵触部5相对应设有第二抵触部6,所述第一抵触部5与所述第二抵触部6弹性抵触对应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结构合理,金属材质的导电片4上设有第二抵触部6,与所述导电插片2和接线导体3中至少一个上相应的第一抵触部5弹性抵触实现电连接,电连接快速可靠,并可减少或省去电连接时的点焊工序,利于提高组装生产效率。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案,所述导电插片2和接线导体3上均设有第一抵触部5,所述导电片4上对应两端均设有与两第一抵触部5弹性抵触配合的第二抵触部6,或者所述导电插片2和接线导体3中一个上设有第一抵触部5,所述导电片4上对应一端设有与第一抵触部5弹性抵触配合的第二抵触部6,导电片4另一端与所述导电插片2和接线导体3中另一个一体成型或者点焊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片4为一体成型,部件数量少,实际操作中导电片4也可以是分体连接而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抵触部5和所述第二抵触部6中的一个上设有抵触凸起7,通过抵触凸起7的存在以使第一抵触部5与第二抵触部6能够产生较大的弹性形变,以增加弹性力,进而增强电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抵触凸起7为冲压形成,加工成型方便。

再进一步,所述抵触凸起7的截面形状为v形、圆弧形或梯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导电片4分别定位在所述壳体1上的两个槽道9内,如此设置能够将两个导电片4之间有效隔离,避免串电短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4侧边设有卡台或卡槽8,所述槽道9内设有与所述卡台或卡槽8配合的卡槽8或卡台,通过卡台与卡槽8卡接配合对导电片4起到有效定位作用,防止导电片4移动而影响第一抵触部5与第二抵触部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4上临近所述第二抵触部6的位置冲压成型有支撑凸包10,所述槽道9内成型有与所述支撑凸包10紧配的定位槽口11,通过支撑凸包10与定位槽口11紧配对导电片4上临近第二抵触部6的位置起到定位支撑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上的两个导电插片(2)和两个接线导体(3),两个导电插片(2)与两个接线导体(3)在壳体(1)内分别通过两个导电部件对应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为金属材质的导电片(4),所述导电插片(2)和接线导体(3)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第一抵触部(5),所述导电片(4)上与所述第一抵触部(5)相对应设有第二抵触部(6),所述第一抵触部(5)与所述第二抵触部(6)弹性抵触对应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触部(5)和所述第二抵触部(6)中的一个上设有抵触凸起(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凸起(7)为冲压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凸起(7)的截面形状为v形、圆弧形或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导电片(4)分别定位在所述壳体(1)上的两个槽道(9)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4)侧边设有卡台或卡槽(8),所述槽道(9)内设有与所述卡台或卡槽(8)配合的卡槽(8)或卡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4)上临近所述第二抵触部(6)的位置冲压成型有支撑凸包(10),所述槽道(9)内成型有与所述支撑凸包(10)紧配的定位槽口(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包括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壳体上的导电插片和接线导体,导电插片与接线导体在壳体内通过导电部件电连接;所述导电部件为金属材质的导电片,所述导电插片和接线导体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第一抵触部,所述导电片上与所述第一抵触部相对应设有第二抵触部,所述第一抵触部与所述第二抵触部弹性抵触对应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框架断路器接插端子的内部导电结构的结构合理,电连接可靠,省去点焊工序,装配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清市万宝龙辅助开关厂
技术研发日:2021.01.05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