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极耳支架结构及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18337发布日期:2021-12-22 14:5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电池极耳支架结构及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极耳支架结构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地不断兴起,动力电池的市场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常规动力电池,特别是正负极极耳较长的电池,因极耳较长,极耳因意外或因振动等因素影响易弯曲变形,存在倒插到电芯内部的风险,从而形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3.为了防止极耳倒插,需要极耳支架对极耳进行支撑,但是存在撑坏极耳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池极耳支架结构,其能够提高电池极耳支架的适配性,避免撑坏极耳。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其能够提高电池极耳支架的适配性,避免撑坏极耳。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极耳支架结构,用于对极耳进行支撑,极耳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以及弯折部,连接部用于与电芯本体连接,电池极耳支架结构包括:
8.第一支架片、第二支架片以及弹性件;
9.第一支架片与第二支架片滑动连接,第一支架片具有第一边沿,第二支架片具有与第一边沿位置相对的第二边沿,第一支架片与第二支架片通过弹性件连接,弹性件用于使第一支架片与第二支架片具有相对滑动的运动趋势,以使第一边沿以及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可调;
10.第一边沿或者第二边沿用于抵住折叠部。
11.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耳支架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2.可选地:第一支架片具有与第一边沿位置相对的第三边沿,第三边沿位于第一边沿以及第二边沿之间;弹性件设置在第三边沿与第二边沿之间。
13.可选地:弹性件为弹簧片,弹簧片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弧形段。
14.可选地:弧形段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多个弧形段的第一端均与第三边沿接触,多个弧形段的第二端均第二边沿连接。
15.可选地:第二支架片设置有开口与第二边沿相对的容纳腔,第一支架片通过第三边沿可滑动地连接于容纳腔,第一支架片相对第二支架片滑动的过程中通过开口滑入或滑出容纳腔;弹性件位于容纳腔内,多个弧形段的第二端均与容纳腔的内壁接触。
16.可选地:第一支架片设置有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滑槽,第二支架片设置有定位
柱,定位柱与滑槽滑动配合,第一支架片相对第二支架片具有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的运动趋势。
17.可选地:第一支架片设置有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定位部,第二支架片设置有第二定位部,多个第一定位部用于分别与第二定位部锁止,以使第一支架片相对第二支架片锁止在不同位置。
18.可选地:电池极耳支架结构还包括定位销;第一定位部为开设于第一支架片的第一卡槽,第二定位部为开设于第二支架片的第二卡槽,定位销用于连接位置对应的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
19.可选地:第一支架片具有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条形孔,第二支架片具有多个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条形孔,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在第一支架片相对第二支架片滑动的过程中,多个第一条形孔至少部分在预设位置与第二条形孔重叠;第一边沿或者第二边沿抵住折叠部的过程中,预设位置与电池注液孔对应。
2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包括电池极耳支架结构。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极耳支架结构及动力电池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22.电池极耳支架结构,第一支架片相对第二支架片可相对滑动,且通过弹性件连接,使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折叠部的位置进行调节,避免第一边沿或第二边沿撑坏极耳,提高电池极耳支架结构与极耳的适配性。第一边沿或第二边沿对电池的极耳进行有力的支撑,使电池极耳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持撑起的状态,从避免极耳倒插于电芯内部,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23.同时,第一支架片以及第二支架片为片状结构,可以节省电池高度方向的空间,释放的高度方向空间可用于电池的容量提升或能量密度的提升。
24.动力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极耳支架结构,能够提高电池极耳支架的适配性,避免撑坏极耳。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耳支架结构在动力电池内部的装配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耳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耳支架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耳支架结构中的第二支架片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耳支架结构中的第一支架片的结构示意图。
31.图标:100

动力电池;200

第一极耳;201

第二极耳;210

第一连接部;211

第一折
叠部;212

第一焊接部;220

第二连接部;221

第二折叠部;222

第二焊接部;300

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10

第一支架片;311

第一边沿;312

第三边沿;313

滑槽;314

第一卡槽;315

第一条形孔;320
‑ꢀ
第二支架片;321

第二边沿;322

开口;323

容纳腔;324

定位柱;325
‑ꢀ
第二卡槽;326

第二条形孔;330

弹性件;331

弧形段;332

第一端;333
‑ꢀ
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8.对于动力电池100而言,特别是设计极耳的电池,因极耳厚度的影响和焊接的需求,极耳往往较长。极耳在没有特殊结构制成的情况下,在电池内部处于弯曲状态。若发生制成异常或振动等外界因素影响,极耳存在倒插于电芯内部的风险,从而形成安全隐患。为解决极耳倒插的问题,需要极耳保持支撑的状态。然而,若是用硬物支撑,极耳易被撑坏。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及动力电池100能够改善上述问题。
39.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进行详细描述。
40.请参照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用于对极耳进行支撑,极耳包括折叠部。结合图3,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包括:第一支架片310、第二支架片320以及弹性件330;第一支架片310与第二支架片320滑动连接,第一支架片310具有第一边沿311,第二支架片320具有与第一边沿311位置相对的第二边沿321,第一支架片 310与第二支架片320通过弹性件330连接,弹性件330用于使第一支架片 310与第二支架片320具有相对滑动的运动趋势,以使第一边沿311以及第二边沿321之间的间距可调;第一边沿311或第二边沿321用于抵住折叠部。
41.第一支架片310相对第二支架片320可相对滑动,且通过弹性件330 连接,使第一边沿311与第二边沿32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折叠部的位置进行调节,避免第一边沿311或
第二边沿321撑坏极耳,提高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与极耳的适配性。
42.请参照图1,电芯本体上连接有第一极耳200以及第二极耳201,第一极耳2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0、第一折叠部211以及第一焊接部 212,第二极耳20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20、第二折叠部221以及第二焊接部222,第一连接部210以及第二连接部220均连接到电芯本体上。
43.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位于第一折叠部211与第二折叠部221之间,第一边沿311抵住第一折叠部211,第二边沿321抵住第二折叠部221,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220间隔,第一折叠部211与第二折叠部221 间隔,第一焊接部212与第二焊接部222叠在一起,从而将第一连接部210 与第一焊接部212隔在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的两侧,同时将第二连接部 220与第二焊接部222隔在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的两侧。达到防止极耳倒插的效果。
44.继续参照图1,第一边沿311以及第二边沿32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第一折叠部211与第二折叠部221之间的间距进行弹性调节,避免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撑坏第一极耳200以及第二极耳201。
45.同时,第一支架片310的第一边沿311以及第二支架片320的第二边沿321分别对第一极耳200以及第二极耳201形成有力的支撑,让电池极耳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持撑起的状态,从而避免了极耳倒插于电芯本体,以此消除此类安全隐患。
46.同时,第一支架片310以及第二支架片320为片状结构,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设置在电池内部,为电池高度方向节省空间,有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47.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片310具有与第一边沿311位置相对的第三边沿312,第三边沿312位于第一边沿311与第二边沿321之间,弹性件330设置在第三边沿312与第二边沿321之间。
48.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30为弹簧片,弹簧片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弧形段331。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弧形段331近似“v”字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330也可以采用弹簧。
49.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弧形段331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端332以及第二端333,多个弧形段331的第一端332均与第三边沿312接触,多个弧形段331的第二端333均与第二边沿321连接。这样能够增多弹性件330 与第一支架片310以及第二支架片320的接触点,有助于保持第一支架片 310整体伸缩的距离相同,避免第一支架片310发生偏斜,撑坏极耳。
50.具体地,以图3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近似“v”字形的弧形段331 的第一端332以及第二端333是指沿第一边沿311到第二边沿321的方向分布的两端。
51.请参照图4,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片320设置有开口322 与第二边沿321相对的容纳腔323,第一支架片310通过第三边沿312可滑动地连接于容纳腔323,第一支架片310相对第二支架片320滑动的过程中通过开口322滑入或滑出容纳腔323。
52.继续参照图3,具体地,开口322与第二边沿321分别位于第二支架片 320相对的两侧。第一支架片310滑入容纳腔323的过程中,第一边沿311 与第二边沿321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第一支架片310滑出容纳腔323的过程中,第一边沿311与第二边沿321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第一支架片 310滑入或滑出容纳腔323的过程中实现第一边沿311与第二边沿321之间间距的调节。
53.参照图4,第二支架片320包括上客片以及下客片,上客片以及下客片之间形成容
纳腔323。
54.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30设置于容纳腔323内,且弹性件330连接第三边沿312与容纳腔323的内壁。弹性件330伸缩的过程中,第一支架片 310滑出或滑入容纳腔323。
55.具体地,弹性件330位于容纳腔323内,多个弧形段331的第二端333 均与容纳腔323的内壁接触。
56.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片310设置有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滑槽313,第二支架片320设置有定位柱324,定位柱324与滑槽313 滑动配合,第一支架片310相对第二支架片320具有沿第一预设方向滑动的运动趋势。
57.具体地,定位柱324的两端分别连接上客片以及下客片,第一支架片 310滑动设置于上客片以及下客片之间,且定位柱324穿过滑槽313。
58.以图3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第一预设方向”是指图3中的箭头a 所指的方向。滑槽313与定位柱324配合,用于限定第一支架片310相对第二支架片320的移动方向。
59.参照图4以及图5,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片310设置有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定位部,第二支架片320设置有第二定位部,多个第一定位部用于分别与第二定位部锁止,以使第一支架片310 相对第二支架片320锁止在不同位置。
60.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对应且固定,使第一支架片310相对第二支架片320位置固定,用于控制第一边沿311与第二边沿321之间的间距大小。
61.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定位部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多个第二定位部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安装时,将位置对应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锁止即可。
62.本实施例中,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还包括定位销;第一定位部为开设于第一支架片310的第一卡槽314,第二定位部为开设于第二支架片320 的第二卡槽325,定位销用于连接位置对应的第一卡槽314与第二卡槽325。
63.第一卡槽314与第二卡槽325对应时,定位销穿过位置对应的第一卡槽314与第二卡槽325,使第一支架片310相对第二支架片320固定。
64.参照图4以及图5,结合图3,第一支架片310具有沿第一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条形孔315,第二支架片320具有多个沿第二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条形孔326,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在第一支架片310相对第二支架片320滑动的过程中,多个第一条形孔315至少部分在预设位置与第二条形孔326重叠;第一支架片310以及第一边沿311或者第二边沿321抵住折叠部的过程中,预设位置与电池注液孔对应。
65.以图3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第二预设方向”是指图3中的箭头b 所指的方向。具体地,上客片设置有多个第二条形孔326,下客片对应上客片的位置也设置有多个第二条形孔326。
66.为了避免注液胶钉掉入电池内部,继而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多个第一条形孔315以及多个第二条形孔326至少部分在电池注液孔下端重叠,形成栅栏式结构,此结构既可以拦截注液胶钉,避免其掉入电池内部,也不会妨碍电池注液,避免注液效率的降低。
67.参照图3,整个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的组装顺序为:将弹簧片放入下客片的底部,后将第一支架片310放在下客片上,将定位柱324穿过第一支架片310的滑槽313,最后将上客片与下客片通过定位柱324固定在一起,完成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的组装。在弹簧片未压缩状态下,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的宽度较大,不易放入电芯内部。为方便电池极耳支架
结构300 放入电芯内部的极耳之间,可压缩弹簧片,让弹簧片向第二支架片320的内部运动,当第一卡槽314与第二卡槽325对齐时,用可牵引的定位销将第一支架片310与第二支架片320固定,从而减小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 的宽度,方便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放入电芯内部。当放入电芯内部后,抽出定位销,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会因为弹簧片的作用而维持向外伸展的效果,从而对电芯的极耳保持支撑的作用,避免了极耳倒插到电芯内部的风险。同时,第一卡槽314以及第二卡槽325的设计有多位置,如此,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可对不同宽度的电芯起到保护作用,或对极耳有不同力度的支撑,避免设计偏差造成的保护失效。
68.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69.可相对滑动地第一支架片310以及第二支架片320,使得第一边沿311 与第二边沿321之间的间距可调,避免因尺寸不合而撑坏极耳。
70.第一支架片310以及第二支架片320,避免极耳倒插的同时,以其片状结构,对于电池高度方向的空间占用得到有效降低,从而可将更多的空间用于电池的容量提升或能量密度的提升。
71.在电池注液孔下方对应第一支架片310以及第二支架片320处,设计有栅栏式结构。既可以避免胶钉掉入电芯内部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也可以避免对注液效率的影响。
7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100,动力电池100包括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动力电池100设置有电池注液孔。能够提高电池极耳支架结构300的适配性,避免撑坏极耳。
7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