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拖二两插电源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33056发布日期:2021-11-17 22:30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拖二两插电源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拖二两插电源线。


背景技术:

2.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通常电流传输的方式是点对点传输。传统的电源线多为一对一工作,当需要两项控制时,需增加电源线数量和插座插接口数量,不仅占用较大空间,而且增加控制成本,因此,现有的部分电源线为一拖二电源线,插头与两个尾插之间通过一拖二电缆连接,虽然解决了空间和控制成本问题,但是,由于插头的线芯与尾插的线芯之间直接搭接在一起,其传输效果差,尤其是大功率传输。
3.因此,发明人致力于设计一种电源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拖二两插电源线,插头的线芯与两个尾插的线芯之间通过压接端子压接,提高传输效果,可适用于大功率传输。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6.一种一拖二两插电源线,包括一插头、两个尾插和一一拖二线缆,所述插头通过所述一拖二线缆分别与两个所述尾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的火线线芯和两个所述尾插的火线线芯三者之间通过一压接端子压接形成所述一拖二线缆的火线线芯,所述插头的零线线芯和两个所述尾插的零线线芯三者之间通过另一压接端子压接形成所述一拖二线缆的零线线芯。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拖二两插电源线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接端子的截面呈环形,所述一拖二线缆的连接部分呈三角形,所述插头为美规极性两插插头。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拖二两插电源线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接端子外包覆有一热缩管,所述热缩管的长度大于对应所述压接端子的长度。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拖二两插电源线的一种改进,所述一拖二线缆的连接部分包覆有一分线主体,两个所述热缩管位于所述分线主体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一拖二两插电源线的一种改进,所述分线主体的三个侧面呈弧形,所述分线主体的上下两面分别设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上设有多个防滑槽和一v形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一拖二两插电源线的一种改进,其中一个所述尾插包括一壳体组件、两个插接端子和一外主体,两个所述插接端子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两个空腔内,所述外主体包覆于所述壳体组件外形成两个插接口,两个所述空腔分别与两个所述插接口连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一拖二两插电源线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一上壳体和一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盖设于所述下壳体上形成两个所述空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扣合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拖二两插电源线的一种改进,所述插接端子的插接截面呈n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拖二两插电源线的一种改进,另一所述尾插包括一绝缘体和两个圆筒端子,两个所述圆筒端子间隔设置,所述绝缘体通过注塑成型包覆于所述圆筒端子上形成两个圆筒形的插接口。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拖二两插电源线的一种改进,所述绝缘体上设有梯形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斜面上设有多个台阶。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拖二两插电源线,将插头的线芯与两个尾插的对应线芯之间通过压接端子压接形成一拖二线缆的线芯,提高一拖二电源线的两插传输效果,比较适用于大功率传输。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压上压接端子后的俯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套上热缩管后的俯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拖二两插电源线的立体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组件和插接端子的立体分解放大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组件和插接端子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放大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圆筒端子的立体放大图。
23.图示说明:
24.1、插头,11、插头火线,12、插头零线,2、第一尾插,21、第一火线,22、第一零线,23、下壳体,231、扣合孔,24、上壳体,241、卡扣,25、插接端子,3、第二尾插,31、第二火线,32、第二零线,33、凸起,34、圆筒端子,4、压接端子,5、热缩管,6、分线主体,61、v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26.参照图1至图6,一种一拖二两插电源线,包括一插头1、两个尾插(即第一尾插2和第二尾插3)、一一拖二线缆(未标示)和一分线主体6,一拖二线缆位于插头1与两个尾插之间,插头1通过该一拖二线缆分别与第一尾插2和第二尾插3连接,分线主体6通过注塑包覆于一拖二线缆的连接部分上,插头1通电后经一拖二线缆分流从第一尾插2和第二尾插3处输出电流。
27.参照图3,所述插头1为美规极性两插插头,该插头1的其中一个插脚上下两端凸出设置,防止反插。
28.参照图1至图3,所述一拖二线缆由插头1的线缆与两个尾插的线缆连接而成,具体的,插头1的线缆由插头火线11、插头零线12和插头绝缘层(未标示)构成,第一尾插2的线缆由第一火线21、第一零线22和第一绝缘层(未标示)构成,第二尾插3的线缆由第二火线31、第二零线32和第二绝缘层(未标示)构成,插头火线11的线芯、第一火线21的线芯和第二火线31的线芯三者之间通过一压接端子4压接形成一拖二线缆的火线线芯,插头零线12的线芯、第一零线22的线芯和第二零线32的线芯三者之间通过另一压接端子4压接形成一拖二线缆的零线线芯,压接端子4的截面呈环形,压接端子4外包覆有一热缩管5,该热缩管5的长
度大于对应压接端子4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中,一拖二线缆的连接部分呈三角形。
29.参照图3,所述分线主体6具有绝缘的效果,主要用于将插头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三者连接在一起,防止插头1的线缆、第一尾插2的线缆和第二尾插3的线缆三者分离,分线主体6的三个侧面呈弧形,分线主体6的上下两面分别设有防滑凸起(未标示),该防滑凸起上设有多个圆形的防滑槽(未标示)和一v形槽61,两个热缩管5均位于分线主体6内。
30.参照图3至图5,所述第一尾插2为两孔连接器,第一尾插2包括一壳体组件(未标示)、两个插接端子25和一用于连接线缆并其绝缘作用的外主体(未标示),壳体组件包括一下壳体23和一上壳体24,下壳体23的底部设有扣合孔231,上壳体24的侧面向内垂直凸设有一卡扣241,上壳体24从侧面插至下壳体23上,直到卡扣241扣入扣合孔231内,使上壳体24与下壳体23盖合并形成两个空腔,两个插接端子25分别设置于两个空腔内,外主体通过注塑成型包覆于壳体组件外形成两个方形的插接口(未标示),两个空腔分别与两个插接口连通,插接端子25的插接截面呈n形,其中一个插接端子25的接线端与第一火线21的线芯压接,另一插接端子25的接线端与第一零线22的线芯压接。
31.参照图3和图6,所述第二尾插3也为两孔连接器,该第二尾插3包括一用于连接线缆并其绝缘作用的绝缘体(未标示)和两个圆筒端子34,两个圆筒端子34间隔设置,圆筒端子34的插接端由三瓣外翻的接触部(未标示)组成,其中一个圆筒端子34的接线端与第二火线31的线芯压接,另一圆筒端子34的接线端与第二零线32的线芯压接,绝缘体通过注塑成型包覆于两个圆筒端子34上形成两个圆筒形的插接口(未标示),绝缘体上下两面设有凹槽(未标示),绝缘体上设有用于防滑呈梯形状的凸起33,该凸起33的斜面上设有多个台阶(未标示)。
32.本实用新型的一拖二两插电源线,将插头1的线芯与两个尾插的对应线芯之间通过压接端子4压接形成一拖二线缆的线芯,提高一拖二电源线的两插传输效果,比较适用于大功率传输。
3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上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