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2553发布日期:2021-12-11 13:21阅读:60来源:国知局
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性连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2.dc jack是电子类产品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电源连接器,其主要用于提供直流电源,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非常适合在电子产品中使用。现有的dc jack电源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由于其功能相对比较单一,并不传输复杂的电讯号,因此很多电源连接器表面并不包覆金属壳体,或者仅在其上表面覆盖金属壳体而底表面并不覆盖(如图1所示)。然而,在实践中发现,这类电源连接器在经受长期插拔时,绝缘本体因缺少金属壳体的保护而十分容易发生断裂或破损,在插拔过程中,绝缘本体的插接框口容易受力,现有的设计中插接框口四周并没有包裹金属壳体或仅包裹部分金属壳体,使得框口无法承受较大的力量,极易破损,从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组及包覆于绝缘本体四周表面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顶壁、底壁、一对侧壁及一矩形对接框口,所述金属壳体设有顶板、底板及一对侧板,其分别覆盖于所述顶壁、底壁及侧壁的表面,且所述顶板、底板及侧板的前侧边缘均与所述对接框口齐平。
5.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壳体采用一体冲压成型,并经弯折后在所述底板位置拼接而成,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焊接点。
6.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壳体的顶板上开设有一开孔,所述绝缘本体的顶壁上设有与所述开孔卡扣配合的凸部。
7.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设有一矩形通孔及自矩形通孔的顶边向外弯折延伸出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底板。
8.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本体的顶壁、底壁及侧壁围成一插接腔,所述插接腔内设有一对接部,所述对接部设有一矩形的对接面。
9.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内设有一容纳槽道,所述槽道设有一矩形的槽口,该槽口形成于所述对接面的中心位置。
10.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组包括一对电源端子、一对接地端子以及一侦测端子,所述电源端子设有一片状的主体部、自主体部向前延伸出的若干接触臂及自主体部向后延伸出的l型安装部。
11.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呈竖直设置,且所述l型安装部的末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主体部的底边。
12.进一步地,所述侦测端子设有一片状本体、自片状本体向前水平延伸出的一对夹持臂及自片状本体向后延伸出的腿部,所述片状本体呈水平放置。
13.进一步地,所述腿部包括一倒u型腿及l型腿,所述倒u型腿自所述片状本体的后侧边缘延伸而出,所述l型腿自所述片状本体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而出。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通过改善金属壳体的结构,使其在绝缘本体的四周外围形成完整的包裹覆盖,并且紧贴至所述绝缘本体的对接框口,能更加有效的保护绝缘本体,增加了绝缘本体强度,避免插接过程中框口受力过大而发生破损,从而改善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连接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导电端子组20、以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0四周表面的金属壳体30。
19.所述绝缘本体10具有顶壁11、底壁12及一对侧壁13,所述顶壁11、底壁12及侧壁13共同围成一插接腔14及一矩形的对接框口141,其中,所述顶壁11的外壁面设有向上凸伸的凸部15,用于与所述金属壳体30卡扣配合。所述侧壁13的外壁面设有向外凸起的限位部16,用于卡持住所述金属壳体30,所述侧壁13的内壁面设有收容槽17,所述收容槽17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插接腔14内还设有一对接部18,所述对接部18的中心位置开设有槽道180,所述槽道180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后贯通所述绝缘本体10,另外,所述对接部18设有一矩形的对接面181,所述槽道180设有一矩形的槽口,所述槽口形成于所述对接面181的中心位置。
20.所述导电端子组20包括一对电源端子21、一对接地端子22以及一侦测端子23,其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0内,用于与对接端的电连接器(未图示)进行电性连接。其中:
21.所述一对电源端子21固定于所述对接部18上且分别贴靠于对接部18的左右两侧,所述电源端子21设有一片状的主体部210、自主体部210向前延伸出的若干接触臂211、自主体部210向后延伸出的l型安装部212,所述主体部210呈竖直设置,其顶边和底边均设有与绝缘本体10卡持配合的卡持部213,所述若干接触臂211并列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0的前侧边缘,所述l型安装部212用于固定至一电路板上,且所述l型安装部212的末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主体部210的底边。
22.所述一对接地端子22固定于所述侧壁13上且收容于所述侧壁13内壁面上的收容槽17内,且所述接地端子22设有片状的基部220、自基部220向前倾斜延伸出的片状的弹臂221、自基部220向后延伸出的l型焊接部222,所述基部220呈竖直设置,其沿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电源端子21主体部210的宽度,所述弹臂221的末端设有一弧形弯折部,用于夹持对接端电连接器。所述l型焊接部222的末端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基部220的底边。
23.所述侦测端子23固定于所述对接部18内且收容于所述槽道180内,所述侦测端子23设有一片状本体230、自片状本体230向前水平延伸出的一对夹持臂231、自片状本体230
向后延伸出的腿部,所述片状本体230呈水平放置,所述一对夹持臂231位于所述槽口182内,用于夹持住对接端电连接器。所述腿部用于固定至电路板上,其包括一倒u型腿233及l型腿234,所述倒u型腿233自所述片状本体230的后侧边缘延伸而出,所述l型腿234自所述片状本体230的两侧边缘向下延伸而出。
24.所述金属壳体30设有一顶板31、底板32、及一对侧板33,其中,所述顶板31、底板32及侧板33共同围成一矩形闭环,其安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四周表面,具体来说,所述顶板31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顶壁11,所述底板32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底壁12,所述侧板33覆盖于所述绝缘本体10的侧壁13,从而使得绝缘本体10的上下左右均被所述金属壳体30包裹,且所述顶板31、底板32及侧板33的前侧边缘均与所述对接框口141齐平,使得对接框口141完全被覆盖在金属壳体30的内侧,能更好地受到金属壳体30的保护。所述金属壳体30采用一体冲压成型,其经过弯折后,在所述底板32位置实现固定拼接,从而形成所述矩形闭环,因此,所述底板32上设有若干焊接点34。另外,所述顶板31上开设有一开孔35,用于与所述凸部15卡扣配合,所述侧板33上设有一矩形通孔36及自矩形通孔36顶边向外弯折延伸出的固定臂37,所述固定臂37垂直于所述电路板,用于插接至所述电路板上的安装孔(未图示)中实现安装固定,且所述固定臂37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金属壳体30的底板32。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通过改善金属壳体30的结构,使其在绝缘本体10的四周外围形成完整的包裹覆盖,能更加有效的保护绝缘本体10,增加了绝缘本体10强度,且所述金属壳体30紧贴至所述绝缘本体10的对接框口141,可避免插接过程中框口受力过大而发生破损,改善了电源连接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