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电流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8435发布日期:2021-12-18 01:0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大电流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电流断路器。


背景技术:

2.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现有技术的断路器通常包括壳体、接线端子、动触头、静触头,灭弧室和锁扣等部件,动触头和静触头分别安装在壳体内对应相配合的位置处,动触头上连接有动触点,静触头上则连接有静触点,锁扣与动触头相联动,锁扣的作用是锁住自由度,当锁扣释放之后,机构自由度增加,所有机构零件自由运动,达到分阐的目的,当锁扣锁紧时,机构会随着手柄运动而相应运动,锁扣通常处于动触点与静触点相配合位置的上方,灭弧室通常是设在进线端子与静触头的连接通路的下方,静触头一般设有弯折的导弧部,在对应于动触点与静触点相配合位置的下方还设有引弧板,引弧板通常是设置成与静触头的弯折的导弧部对应配合的弧形结构,利用引弧板与静触头的导弧部的配合,将动触点与静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弧引向灭弧室。这种断路器作为大电流断路器来使用时,主要存在如下弊端:
3.一是,引弧不畅的问题,由于电流增大后,电弧也变大,如果不能快速地将电弧引向灭弧室,则容易造成动触头烧损,从而影响断路器的正常使用。
4.二是,由于电流比较大,会造成触点处的温升比较严重,进而会影响断路器参数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大电流断路器,通过结构改进,一方面可以解决因电流增大所造成的引弧不畅的问题,从而实现快速灭弧;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因电流较大所造成的触点处的温升比较严重的问题,并保证断路器参数的稳定性;还能够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和电寿命。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电流断路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动触头、静触头、灭弧室以及锁扣;动触头的动触点与静触头的静触点分别设在相配合的位置;所述锁扣处在动、静触点配合位置的上方,并与动触头相联动;所述灭弧室设在壳体的底部;所述静触头中,在静触点的下面还延伸设有弯折形成的导弧部;在壳体内还装有引弧板,引弧板处在与导弧部对应配合的位置,并与导弧部形成引弧通道;所述锁扣的底部还向所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方向延伸设有增厚部,以在锁扣联动动、静触点断开时,锁扣的增厚部在动、静触点配合位置的上方移动,形成一股向下的气流,以吹动动、静触点之间断开所产生的电弧加快向下移动;所述引弧板中,在与所述导弧部相对应的位置设为直板结构,以使引弧板在垂直距离上更加接近动静触点产生电弧的位置,并与所述导弧部形成较小的狭缝,从而加快电弧向灭弧室方向移动。
7.所述锁扣的底部的增厚部靠近所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并保留微小缝隙,以在所
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的上方形成活动的挡墙;在锁扣联动动、静触点断开时,所述锁扣的底部的增厚部移动到所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的上方,防止电弧向上窜动。
8.所述引弧板中的直板结构斜向设置在与所述导弧部相对的位置。
9.所述断路器还包括安装在壳体的长度的两端的两个接线端子;所述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与动触头、静触头电连通;所述灭弧室设在两个接线端子中的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与所述静触头相连通的通路的下方。
10.所述静触头还包括水平固定部和静触点连接部;所述水平固定部与所述其中一个接线端子电连通,所述静触点连接部一体连接在所述水平固定部与所述导弧部之间,所述静触点固定在静触点连接部的朝向所述动触头方向的一面中;所述静触点至少设有用来解决触点处温升问题的加厚部,所述静触点连接部的朝向所述动触头方向的一面中设有减薄部,以利用静触头的减薄部对静触点的加厚部的让位,来保证动静触点之间的开距。
11.所述静触点连接部的减薄部使得所述静触点连接部与所述导弧部形成一个台阶,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固定在所述台阶上。
12.所述静触点连接部的台阶的台阶面的宽度尺寸与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的厚度尺寸相同,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完成适配在所述静触点连接部的台阶的台阶面中。
13.所述静触点连接部的台阶的台阶面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的厚度尺寸,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的一部分凸出在所述静触点连接部的台阶的台阶面外。
14.所述其中一个接线端子为进线端子,在进线端子与所述静触头相连通的通路中还设有电磁脱扣器,所述电磁脱扣器设在所述灭弧室的上面。
15.所述两个接线端子中的另一个接线端子为出线端子,在出线端子与动触头的连接通路中还设有电流互感器;所述出线端子穿过所述电流互感器的磁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锁扣的底部还向所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方向延伸设有增厚部,以在锁扣联动动、静触点断开时,锁扣的增厚部在动、静触点配合位置的上方移动,形成一股向下的气流,以吹动、静触点之间断开所产生的电弧加快向下移动;所述引弧板中,在与所述导弧部相对应的位置设为直板结构,以使引弧板在垂直距离上更加接近动静触点产生电弧的位置,并与所述导弧部形成较小的狭缝,从而加快电弧向灭弧室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是利用锁扣的底部的增厚部与引弧板中的直板结构相配合,从而使得动、静触点之间的电弧能够快速地向下而被导至灭弧室中,解决了因电流增大所造成的引弧不畅的问题,从而实现快速灭弧。
18.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静触点至少设有用来解决触点处温升问题的加厚部,所述静触点连接部的朝向所述动触头方向的一面中设有减薄部,以利用静触头的减薄部对静触点的加厚部的让位,来保证动静触点之间的开距。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利用将静触点加大加厚来解决触点处温升问题,同时,配合静触头的减薄部,来消除因静触点增厚之后,对动静触点之间的开距的影响,既可以解决因电流较大所造成的触点处的温升比较严重的问题,并能保证断路器参数的稳定性;还能够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和电寿命。
19.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静触点连接部的台阶的台阶面的宽度尺寸设计成小于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的厚度尺寸,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的一部分凸出在所述静
触点连接部的台阶的台阶面外。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使动静触点断开时所产生的电弧能够更好地沿着静触头的导弧部移动,从而实现快速灭弧。
2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断路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部分零件的主视图(分闸状态);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部分零件的主视图(合闸状态);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部分零件的主视图(脱扣前瞬间);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部分零件的主视图(脱扣中瞬间);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静触头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静触头(未含静触点)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静触头(未含静触点)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实施例
30.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断路器,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内的动触头2、静触头3、灭弧室4以及锁扣5;动触头2的动触点21与静触头3的静触点31分别设在相配合的位置;所述锁扣5处在动触点21、静触点31配合位置的上方,锁扣5与动触头2相联动;所述灭弧室4设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静触头3中,在静触点31的下面还延伸设有弯折形成的导弧部32;在壳体1内还装有引弧板6,引弧板6处在与导弧部32对应配合的位置,引弧板6与导弧部32形成引弧通道10,该引弧通道10设在动触点21、静触点31配合位置与灭弧室4之间;所述锁扣5的底部还向所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方向延伸设有增厚部51,以在锁扣5联动动触点21、静触点31断开时,锁扣5的增厚部51在动、静触点配合位置的上方移动,形成一股向下的气流,以吹动动、静触点之间断开所产生的电弧加快向下移动;所述引弧板6中,在与所述导弧部32相对应的位置设为直板结构61,以使引弧板6在垂直距离上更加接近动静触点产生电弧的位置,并与所述导弧部32形成较小的狭缝,从而加快电弧向灭弧室方向移动。
31.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上、下、底部等表示方位的限定仅表示部件之间或部件中的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2.本实施例中,所述锁扣5的底部的增厚部51靠近所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并保留微小缝隙,以在所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的上方形成活动的挡墙;在锁扣5联动动、静触点断开时,所述锁扣5的底部的增厚部51移动到所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的上方,防止电弧向上窜动。
33.本实施例中,所述引弧板6中的直板结构61斜向设置在与所述导弧部32相对的位置。
34.本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还包括安装在壳体1的长度的两端的两个接线端子71、72;所述两个接线端子71、72分别与动触头2、静触头3电连通;所述灭弧室4设在两个接线端
子中的其中一个接线端子71与所述静触头3相连通的通路的下方。壳体1的长度是指单极断路器的进线端至出线端方向的尺寸。
35.本实施例中,所述静触头3还包括水平固定部33和静触点连接部34;所述水平固定部33与所述其中一个接线端子71电连通,所述静触点连接部34一体连接在所述水平固定部33与所述导弧部32之间,所述静触点31固定在静触点连接部34的朝向所述动触头3方向的一面中;所述静触点31至少设有用来解决触点处温升问题的加厚部311,所述静触点连接部34的朝向所述动触头方向的一面中设有减薄部341,以利用静触头3的减薄部341对静触点31的加厚部311的让位,来保证动静触点之间的开距。
36.本实施例中,所述静触点连接部34的减薄部341使得所述静触点连接部34与所述导弧部32形成一个台阶35,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31固定在所述台阶35上。
37.本实施例中,所述静触点连接部34的台阶35的台阶面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31的厚度尺寸,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31的一部分凸出在所述静触点连接部34的台阶35的台阶面外。当然,根据需要,静触点连接部34的台阶35的台阶面的宽度尺寸也可以设计成与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的厚度尺寸相同,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完成适配在所述静触点连接部的台阶的台阶面中。
38.本实施例中,所述其中一个接线端子71为进线端子,在进线端子71与所述静触头3相连通的通路中还设有电磁脱扣器8,所述电磁脱扣器8设在所述灭弧室4的上面。
39.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接线端子中的另一个接线端子72为出线端子,在出线端子72与动触头2的连接通路中还设有电流互感器9;所述出线端子72通过软导线穿过所述电流互感器9的磁芯。
4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断路器,采用了在锁扣5的底部还向所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方向延伸设有增厚部51,以在锁扣5联动动、静触点断开时,锁扣5的增厚部51在动、静触点配合位置的上方移动,形成一股向下的气流,以吹动动、静触点之间断开所产生的电弧加快向下移动,如图4所示,从合闸状态到脱扣瞬间,锁扣5移动,将锁扣5与动触头2间的空气排出,形成气流;所述引弧板6中,在与所述导弧部32相对应的位置设为直板结构61,以使引弧板6在垂直距离上更加接近动静触点产生电弧的位置,并与所述导弧部32形成较小的狭缝,从而加快电弧向灭弧室4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是利用锁扣5的底部的增厚部51与引弧板6中的直板结构61相配合,从而使得动、静触点之间的电弧能够快速地向下而被导至灭弧室4中,解决了因电流增大所造成的引弧不畅的问题,从而实现快速灭弧。本实用新型还将锁扣5的底部的增厚部51设计成靠近所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并保留微小缝隙,以在所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的上方形成活动的挡墙;在锁扣5联动动、静触点断开时,所述锁扣5的底部的增厚部51移动到所述动、静触点配合位置的上方,防止电弧向上窜动,如图5所示,在脱扣中瞬间,锁扣5移动到动静触头上方,挡住电弧向上移动的可能。
4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断路器,采用了静触点31至少设有用来解决触点处温升问题的加厚部311,所述静触点连接部34的朝向所述动触头方向的一面中设有减薄部341,以利用静触头3的减薄部341对静触点31的加厚部311的让位,来保证动静触点之间的开距。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利用将静触点31加大加厚来解决触点处温升问题,同时,配合静触头3的减薄部341,来消除因静触点增厚之后,对动静触点之间的开距的影响,既可以解决因电流较大所造成的触点处的温升比较严重的问题,并能保证断路器参数的稳定性;还能够
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和电寿命。
4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电流断路器,采用了将静触点连接部34的台阶35的台阶面的宽度尺寸设计成小于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31的厚度尺寸,所述具有加厚部的静触点31的一部分凸出在所述静触点连接部34的台阶35的台阶面外。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可以使动静触点断开时所产生的电弧能够更好地沿着静触头的导弧部移动,从而实现快速灭弧。
43.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