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包线剥皮装置的剥皮刀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4918发布日期:2021-11-25 10:50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漆包线剥皮装置的剥皮刀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漆包线剥皮装置的剥皮刀头。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漆包线可通过缠绕为弹簧,以作为空芯电感线圈使用,为了使空芯电感线圈能够更好地与电路板相焊接,通常需要在漆包线的两端剥去漆皮并进行上锡处理。
3.对于漆包线两端的剥皮方式主要包括人工方式、化学方式和机械方式三种。其中,人工方式最为原始,但是由于人工操作效率低,剥皮不彻底等问题,严重降低漆包线的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化学方式相较于人工方式而言,具有成品质量高,生产效率块等特点,但是需要具有严格的生产要求,需要对漆包线进行严格的清洁过程,以防止化学试剂腐蚀导线而引起断线,且化学试剂对人体及环境均有害;机械方式为最为普遍的漆包线生产方式,有效提高漆包线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的同时,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其中最为普遍的结构为龙门式剥漆皮机构。其中,剥皮刀头主要采用刮刀和磨刀,如专利cn105680290b所公开的矩形漆包线线头柔性刷刮旋铣剥皮系统,或如专利cn102386548b所公开的浮动自定心漆包线线头剥漆皮方法,但是目前采用的刮刀和磨刀都需要配置复杂的开合系统,以实现对漆包线间隔式剥皮,且容易在刮刀和磨刀的表面残留漆皮,影响刮刀和磨刀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开合方式简单且不易残留漆皮的漆包线剥皮装置的剥皮刀头。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漆包线剥皮装置的剥皮刀头,包括水平镜像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转轴和与外部气缸连接的梯形块;
6.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刀头和安装块,所述刀头和安装块均为扇环形,所述刀头设置于安装块的端面上,所述安装块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7.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上设置有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一端部旋转连接;
8.所述梯形块设置于第一部分的第二端部与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部之间;
9.当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端部与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部相抵接时,所述第一部分的刀头与第二部分的刀头围合而成所述剥皮刀头的剥皮端,所述剥皮端用于将漆包线的表层涂料剥去;
10.当所述梯形块伸入第一部分的第二端部与第二部分的第二端部之间时,所述漆包线在第一部分的刀头和第二部分的刀头之间自由通过。
11.其中,还包括弧形凹槽和通孔,所述弧形凹槽设置于所述刀头的两个端面上,所述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的所述通孔沿所述弧形凹槽的轮廓方向并间隔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12.其中,所述转轴内设置有卷簧。
13.其中,所述梯形块的上端设置有v形凹槽。
14.其中,所述梯形块的上端设置有橡胶层。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剥皮刀头设置为可相互旋转且为镜像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通过转轴和外部气缸连接的梯形块便可实现对剥皮刀头的开合,即实现剥皮刀头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的切换,简化了传统的开合系统,同时便于安装和维护,以便于后期将漆包线绕制成弹簧。
附图说明
16.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剥皮刀头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剥皮刀头在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8.标号说明:1、第一部分;11、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13、安装块;14、刀头;15、弧形凹槽;16、通孔;2、第二部分;3、转轴;4、梯形块;41、v形凹槽;5、漆包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20.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转轴和梯形块实现剥皮刀头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的切换。
21.请参照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漆包线5剥皮装置的剥皮刀头,包括水平镜像设置的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以及转轴3和与外部气缸连接的梯形块4;所述第一部分1包括刀头14和安装块13,所述刀头14和安装块13均为扇环形,所述刀头14设置于安装块13的端面上,所述安装块13包括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所述第一部分1的第一端部11上设置有转轴3,并通过所述转轴3与所述第二部分2的第一端部11旋转连接;所述梯形块4设置于第一部分1的第二端部12与第二部分2的第二端部12之间;当所述第一部分1的第二端部12与第二部分2的第二端部12相抵接时,所述第一部分1的刀头14与第二部分2的刀头14围合而成所述剥皮刀头的剥皮端,所述剥皮端用于将漆包线5的表层涂料剥去;当所述梯形块4伸入第一部分1的第二端部12与第二部分2的第二端部12之间时,所述漆包线5在第一部分1的刀头14和第二部分2的刀头14之间自由通过。
22.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剥皮刀头在工作状态时,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以设置于第一端部11上的转轴3为圆心相对转动,以使第一部分1的第二端部12和第二部分2的第二端部12抵接,进而使得第一部分1的刀头14和第二部分2的刀头14围合成完整圆形的剥皮端,此时漆包线5在剥皮端内移动,其表面与刀头14接触并被刀头14剥去表层的漆皮;在非工作状态时,梯形块4受外部气缸作用而朝向第一部分1的第二端部12和第二部分2的第二端部12之间的缝隙移动,通过梯形块4与第二端部12滑动连接以驱使第一部分1的第二端部12和第二部分2的第二端部12朝相反方向移动,最终梯形块4的上端从漆包线5的下方将漆包线5顶起,以使漆包线5的表面与刀头14脱离接触,实现漆包线5在第一部分1的刀头14和第二部分2的刀头14之间自由通过。
23.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剥皮刀头设置为可相互旋转且为镜像设置的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并且通过转轴3和外部气缸连接的梯形块4便可实现对剥皮刀头的开合,即实现剥皮刀头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的切换,简化了传统的开合系统,同时剥皮刀头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后期的维护,以便于后期将漆包线绕制成弹簧。
24.可选的,所述梯形块4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外部抽气装置相连通,以实现剥皮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时,通过通气孔可将附着于刀头14上被剥下的漆皮收集并清理。
25.可选的,所述剥皮刀头上还设置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于第一端部11上,优选为顶块,所述顶块可从漆包线的上端对漆包线进行限位,防止漆包线被梯形块4的上端顶起的距离过大导致漆包线的表面涂层被上端的刀头所损伤。
26.进一步的,还包括弧形凹槽15和通孔16,所述弧形凹槽15设置于所述刀头14的两个端面上,所述通孔16设置有多个,多个的所述通孔16沿所述弧形凹槽15的轮廓方向并间隔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15内。
27.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弧形凹槽15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置弧形凹槽15,以便于在对漆包线5剥皮过程中,被剥下的漆皮可被弧形凹槽15所收集,防止被剥下的漆皮残留于刀头14上,降低刀头14的剥皮效率;通过在弧形凹槽15内设置多个通孔16,以平衡刀头14两端的气压,有助于被剥下的漆皮在剥皮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下与刀头14分离,便于对刀头14进行清洁。
28.进一步的,所述转轴3内设置有卷簧。
29.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转轴3内设置卷簧,以驱使第一部分1的第二端部12和第二部分2的第二端部12相向移动。
30.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块4的上端设置有v形凹槽41。
31.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梯形块4的上端设置v形凹槽41,以通过v形凹槽41将漆包线5固定在梯形块4的上端,防止漆包线5在被顶起状态下从梯形块4的上端侧移而使漆包线5的表面与刀头14接触,降低成品质量。
32.进一步的,所述梯形块4的上端设置有橡胶层。
33.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梯形块4的上端设置橡胶层,以提高梯形块4上端与漆包线5之间的摩擦力,有效防止漆包线5在被顶起时从梯形块4的上端侧移。
34.实施例一:
35.漆包线5剥皮装置的剥皮刀头,包括水平镜像设置的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以及转轴3和与外部气缸连接的梯形块4;所述第一部分1包括刀头14和安装块13,所述刀头14和安装块13均为扇环形,所述刀头14设置于安装块13的端面上,所述安装块13包括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所述第一部分1的第一端部11上设置有转轴3,并通过所述转轴3与所述第二部分2的第一端部11旋转连接;所述梯形块4设置于第一部分1的第二端部12与第二部分2的第二端部12之间;当所述第一部分1的第二端部12与第二部分2的第二端部12相抵接时,所述第一部分1的刀头14与第二部分2的刀头14围合而成所述剥皮刀头的剥皮端,所述剥皮端用于将漆包线5的表层涂料剥去;当所述梯形块4伸入第一部分1的第二端部12与第二部分2的第二端部12之间时,所述漆包线5在第一部分1的刀头14和第二部分2的刀头14之间自
由通过。
36.所述剥皮刀头还包括弧形凹槽15和通孔16,所述弧形凹槽15设置于所述刀头14的两个端面上,所述通孔16设置有多个,多个的所述通孔16沿所述弧形凹槽15的轮廓方向并间隔设置于所述弧形凹槽15内;所述转轴3内设置有卷簧;所述梯形块4的上端设置有v形凹槽41;所述梯形块4的上端设置有橡胶层。
37.综上所述,通过将剥皮刀头设置为可相互旋转且为镜像设置的第一部分1和第二部分2,并且通过转轴3和外部气缸连接的梯形块4便可实现对剥皮刀头的开合,即实现剥皮刀头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的切换,简化了传统的开合系统,同时剥皮刀头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后期的维护,以便于后期将漆包线绕制成弹簧;通过在刀头14上设置弧形凹槽15和通孔16,以防止被剥下的漆皮附着于刀头14上,降低刀头14的剥皮效率;通过在梯形块4上分别设置橡胶层和v形凹槽41,以实现当漆包线5被顶起时,漆包线5被固定在梯形块4的上端,有效防止漆包线5在梯形块4上端发生侧移,而使得其表面被刀头14所刮伤,降低成品质量。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