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粘合夹具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4442发布日期:2021-11-06 05:4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多线粘合夹具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线材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多线粘合夹具及装置。


背景技术:

2.漆包线是电机、电器和家用电器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特别是近几年电力工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元器件的功率增加,大电流电器的设计越来越多,需要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漆包线进行合线,现有的合线装置为多根漆包线经过同一个导轮后,再进入双孔眼模进行涂漆,涂漆后的漆包线经过加热、冷却后再合并为一根双线线材。但是多根漆包线经过同一个导轮后线材容易交叉,漆包线进入双孔眼模前受力不均,导致合并时漆包线间存在间隙大,间隙大会产生气泡,影响粘合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多线粘合夹具及装置,旨在解决漆包线合线时产生气泡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线粘合夹具,包括机架本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向导轮、并线导轮和涂漆眼模,所述涂漆眼模固定在所述机架本体的上表面,所述变向导轮、所述并线导轮和所述涂漆眼模依次设置于在所述机架本体的长度方向,所述并线导轮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导轮槽,所述并线导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导轮槽,且所述导轮槽同轴。
6.进一步地,所述涂漆眼模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孔,且水平并列设置,所述变向导轮的个数、所述导轮槽的个数及所述通孔的个数相等。
7.进一步地,所述机架本体为长方形架体,所述机架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变向导轮的第一轴、安装所述并线导轮的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垂直于所述机架本体的长度方向。
8.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变向导轮间的水平间距,与相邻所述导轮槽间的槽边厚度相等。
9.进一步地,所述变向导轮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轮槽,且每个所述导轮槽的槽面与每个所述轮槽的槽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0.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多线粘合装置,包括上述所述的多线粘合夹具,还包括焗炉、支撑架、合线变向导轮和可转动收线线轴,所述焗炉、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可转动收线线轴沿所述机架本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合线变向导轮的轴。
11.进一步地,所述变向导轮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轮槽,且每个所述导轮槽的槽面与每个所述轮槽的槽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合线变向导轮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合轮槽,且所述合轮槽的槽面与所述导轮槽的槽面、所述轮槽的槽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12.有益效果:
13.一种多线粘合夹具,包括机架本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向导轮、并线导轮和涂漆眼模,变向导轮、并线导轮和涂漆眼模依次设置于在机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并线导轮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导轮槽,且导轮槽同轴;并线导轮包括至少两个导轮使每根线单独经过一个导轮,线材穿过后互相不交叉,导轮同轴,线材在并线导轮上受力均匀,又能保证线材同时平行进入涂漆眼模,线材进入涂漆眼模受力均匀,线材出涂漆眼模后,线材间的间隙小,不会产生气泡。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多线粘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涂漆眼模与线材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并线导轮与线材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第一变向轮;2、第二变向轮;3、并线导轮;4、涂漆眼模;5、焗炉;6、合线变向导轮;7、收线线轴;8、第一放线线轴;9、第二放线线轴;10、第一线材;11、第二线材;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第一导轮槽;15、第二导轮槽。
1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1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的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一端”、“另一端”、“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3.提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多线粘合夹具,包括机架本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向导轮、并线导轮3和涂漆眼模4,涂漆眼模4固定在机架本体的上表面,变向导轮、并线导轮3和涂漆眼模4依次设置于在机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并线导轮3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导轮槽,并线导轮3包括至少两个导轮槽,且导轮槽同轴。
24.下面参照图1和图3,以合两条线材为例,图1为多线粘合装置粘合流程的简单示意图。
25.变向导轮包括第一变向轮1和第二变向轮2,并线导轮3是由一个导轮圆周方向加工成2个并列导轮槽:第一导轮槽14和第二导轮槽15。
26.机架本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第一线材10缠绕在第一放线线轴8上,第二线材11缠绕在第二放线线轴9上,第一放线线轴8、第二放线线轴9与机架本体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27.在上述实施例中,变向导轮用于改变线材移动的方向,缠绕在第一放线线轴8上的第一线材10,依次经过第一变向轮1、并线导轮3的第一导轮槽14、涂漆眼模4,第一线材10经过第一变向轮1改变方向,由原先的平行于涂漆眼模4的竖直方向改为垂直于涂漆眼模4的竖直方向,第一线材10垂直经过涂漆眼模4才能涂漆,同理,缠绕在第二放线线轴9上的第二线材11,依次经过第二变向轮2、并线导轮3的第二导轮槽15、涂漆眼模4,第二线材11经过第二变向轮2改变方向,由原先的平行于涂漆眼模4的竖直方向改为垂直于涂漆眼模4的竖直方向,第二线材11垂直经过涂漆眼模4才能涂漆;经过变向的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11进入并线导轮3的两个导轮槽,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11进入并线导轮3的不同导轮槽,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11随导轮转动后转出导轮的导轮槽,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11不会交叉,第一导轮槽14和第二导轮槽15在同一并线导轮3上,且两个导轮槽同轴,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11在导轮转动时受到的力均匀,且移动速度相同,以同样的速度进入涂漆眼模4。
28.在一实施例中,涂漆眼模4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通孔,且水平并列设置,变向导轮的个数、导轮槽的个数及通孔的个数相等。
29.参照图2和图3,涂漆眼模4设置有两个通孔,分别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且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水平并列设置,变向导轮包括第一变向轮1和第二变向轮2,并线导轮3圆周方向加工成2个并列导轮槽:第一导轮槽14和第二导轮槽15。
30.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两根线材的合并,通孔的个数、变向导轮的个数,变向导轮的个数与导轮槽个数相同才能实现经过变向导轮变向后的线材都有对应的导轮槽,使每根线材均有一个带动的变向导轮和导轮槽,通孔的个数与导轮槽的个数相同,使在涂漆眼模4内涂过漆后都有对应通孔可以穿出,放置线材在一个通孔穿出造成两个线材交叉粘连。
31.在一实施例中,变向导轮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轮槽,且每个导轮槽面与每个轮槽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机架本体为长方形架体,机架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变向导轮的第一轴、安装并线导轮3垂直于机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相邻变向导轮间的水平间距,与相邻导轮槽间的槽边跨百度相等。
32.参照图1,其中机架本体及机架本体上的用于安装变向导轮的第一轴,及用于安装并线导轮3的第二轴均未画出。
33.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导轮槽面与每个轮槽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使位于变向导轮、并线导轮3间的线材在同一高度上,避免线材在移动的过程中脱离变向导轮或并线导轮3,造成线材不能变向或线材交叉;第二变向轮2与第一变向轮1安装在同一根第一轴上,第一线材10在第一变向轮1上,与第二线材11在第二变向轮2上平行;第一线材10在第一变向轮1上转动后,第一线材10移动到并线导轮3的第一到轮槽14上,同理,第二线材11在第二变向轮2转动后,第二线材11移动到并线导轮3的第二导轮槽15上,第二变向轮2、第一变向轮1间的距离,与第一导轮槽14与第二导轮槽15间的槽边厚度相等,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11平行,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11平行,并线后平行不会交叉,进入涂漆眼模4的通孔前受力均匀,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11平行进入涂漆眼模4,在涂漆眼模4内进行涂漆,第一线材10通过第一通孔12穿出涂漆眼模4,第二线材11经过第二通孔13穿出涂漆眼模4,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11平行,且同速度进入涂漆眼模4,进入前受力均匀,在涂漆眼模4内涂漆,穿出涂漆眼模4后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11间间隙不大,不会差生气泡。
34.实际应用中,并线导轮3可以设计成2个或多个并排导轮,多个并排导轮安装在第
二轴上,多个并排导轮同轴,利用导轮或滚筒多绕几次,使线材进入涂漆眼模前更平稳受力更均匀。
35.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实施例的一种多线粘合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多线粘合夹具,还包括焗炉5、支撑架、合线变向导轮6和可转动收线线轴7,焗炉5、支撑架和可转动收线线轴7沿机架本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支撑架上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合线变向导轮6的轴。
36.在上述实施例中,焗炉5用于对涂漆后的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11进行加热,合线变向导轮6对加热后的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11进行合线,第一线材10和第二线材11经过合线变向导轮6后变成一根线材,合线变向导轮6合线后改变方向,缠绕在收线线轴7上。
37.在一实施例中,变向导轮的圆周方向设置有轮槽,且每个导轮槽面与每个轮槽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合线变向导轮6的圆周方向设置有合轮槽,且合轮槽的槽面与导轮槽的槽面、轮槽的槽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38.在上述实施例中,导轮槽面与轮槽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使位于变向导轮、并线导轮3间的线材在同一高度上,避免线材在移动的过程中脱离变向导轮或并线导轮3,造成线材不能变向或线材交叉;合轮槽面与导轮槽面、轮槽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使位于合线变向导轮6、涂漆眼模4间的线材在同一高度上,避免线材与涂漆眼模4的通孔接触,线材涂漆不均匀。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第一放线线轴8上缠绕有第一线材10,第二放线线轴上缠绕有第二线材11,第一线材10经过第一变向轮1改变方向,第二线材11经过第二变向轮转变方向,第一线材10移动到并线导轮3的第一到轮槽14,第二线材11移动到并线导轮3的第二导轮槽15,且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11平行,经过并线导轮3的转动,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11在并线导轮上受到的力均匀,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11平行移动到涂漆眼模4进行涂漆,由于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11平行移动到涂漆眼模4,且受力均匀,涂漆后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11间的间隙小,涂漆后的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11进入焗炉5内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11移动到合线变向导轮6,在移动的过程中得以冷却,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11经过合线变向导轮6合并成一根线材,第一线材10与第二线材11间的间隙小,合并后不会产生气泡,合线后的线材缠绕在收线线轴7。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