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束导线加工用位置可调的电线成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23607发布日期:2021-10-27 19:5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束导线加工用位置可调的电线成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成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束导线加工用位置可调的电线成缆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电缆绞合装置,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放线架、限位定形机构,绞线筒、出线转盘、导出轮和收线轮,所述出线转盘和导出轮之间还设有紧线器,紧线器由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的紧线器短筒构成,紧线器短筒的内筒直径从前到后均匀变小,相连的两个紧线器短筒之间位于前面的紧线器短筒内筒尾端的直径与位于后面的紧线器短筒内筒前端的直径相同,所述紧线器的末端还设有清扫环。解决现有电缆绞合装置普遍没有设置紧线器的问题。
3.但是,上述结构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大多集束导线加工电缆的过程中,缺乏对导线集束前进行拉线,缺乏对导线有一定张力的放线,直接集束导线可能会使导线缠绕不均匀、绞合不够紧凑,使产品质量变差。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集束导线加工用位置可调的电线成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集束导线进行拉直,同时增加导线集束前的张力,提高产品质量的集束导线加工用位置可调的电线成缆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束导线加工用位置可调的电线成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集束机构,所述集束机构上设置有四个拉线机构;所述集束机构包括有承重块、第一圆柱块、电机、第一齿轮和集束块、所述承重块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第一圆柱块转动安装在承重块上,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承重块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集束块固定安装在底座的顶部;所述拉线机构包括固定块、第一气缸、通口、固定杆、滑板、连接杆、凹形块、圆杆、绕线轮、磁粉制动器、第二圆柱块和第二气缸,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第一圆柱块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一圆柱块的一侧,所述通口开设在固定块的顶部,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通口内,所述滑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滑板的底部延伸至通口内,所述连接杆铰接安装在滑板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凹形块铰接安装在固定块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凹形块的顶部与连接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圆杆设置在凹形块内,所述绕线轮固定套设在圆杆上,所述磁粉制动器固定安装在凹形块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二圆柱块转动安装在凹形块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二圆柱块的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圆杆的顶端与低端均开设有多面卡槽,所述磁粉制动器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多面块,所述第一多面块与对应的多面卡槽相适配,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多面块,所述第二多面块与对应的多面卡槽相适配。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圆柱块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集束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集束口,所述第一圆柱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形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圆柱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架,多个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束线盘,所述束线盘的一侧开设有四个束线孔,所述束线盘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形口。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滑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滑孔,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滑孔并与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束导线加工用位置可调的电线成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集束机构,使得启动电机可以带动绕线轮转动进行放线,从而完成导线的绞合;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拉线机构,使得启动第一气缸带动绕线轮移动和磁粉制动器形成的张力,使导线处于同等拉直的状态,具有对集束导线进行拉直,同时增加导线集束前的张力,提高产品质量的优点。
附图说明
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束导线加工用位置可调的电线成缆装置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圆杆、第一多面块和多面卡槽的装配图。
20.图中:1、底座;2、承重块;3、第一圆柱块;301、电机;4、第一齿轮;5、集束块;6、固定块;7、第一气缸;8、通口;9、固定杆;10、滑板;11、连接杆;12、凹形块;13、圆杆;14、绕线轮;15、磁粉制动器;16、第二圆柱块;17、第二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束导线加工用位置可调的电线成缆装置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圆杆13、第一多面块和多面卡槽的装配图。集束导线加工用位置可调的电线成缆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集束机构,所述集束机构上设置有四个拉线机构;所述集束机构包括有承重块2、第一圆柱块3、电机301、第一齿轮4和集束块5、所述承重块2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第一圆柱块3转动安
装在承重块2上,所述电机301固定安装在承重块2的顶部,所述第一齿轮4固定套设在电机301的输出轴上,所述集束块5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顶部;所述集束机构包括固定块6、第一气缸7、通口8、固定杆9、滑板10、连接杆11、凹形块12、圆杆13、绕线轮14、磁粉制动器15、第二圆柱块16和第二气缸17,所述固定块6固定安装在第一圆柱块3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7固定安装在第一圆柱块3的一侧,所述通口8开设在固定块6的顶部,所述固定杆9固定安装在通口8内,所述滑板10固定安装在第一气缸7的输出轴上,所述滑板10的底部延伸至通口8内,所述连接杆11铰接安装在滑板10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凹形块12铰接安装在固定块6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凹形块12的顶部与连接杆11的一端相铰接,所述圆杆13设置在凹形块12内,所述绕线轮14固定套设在圆杆13上,所述磁粉制动器15固定安装在凹形块12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二圆柱块16转动安装在凹形块12上,所述第二气缸17固定安装在第二圆柱块16的上。
22.所述圆杆13的顶端与低端均开设有多面卡槽,所述磁粉制动器15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多面块,所述第一多面块与对应的多面卡槽相适配,所述第二气缸17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多面块,所述第二多面块与对应的多面卡槽相适配;
23.通过圆杆13、多面卡槽、磁粉制动器15、所述第二气缸17、第一多面块和第二多面块的相互配合,使磁粉制动器15可以形成张力降低绕线轮14放线速度,避免放线不均,启动第二气缸17可以使第二多面块远离多面卡槽方便更换绕线轮14。
24.所述第一圆柱块3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4相啮合;
25.通过第一圆柱块3、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4相互配合,使第一圆柱块3转动,从而使电缆的加工正常运行。
26.所述集束块5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集束口,所述第一圆柱块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形口;
27.通过集束口可以使导线绞合在电缆线芯后,进行收紧压实,避免导线松散。
28.所述第一圆柱块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支架,多个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束线盘,所述束线盘的一侧开设有四个束线孔,所述束线盘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形口;
29.通过支架和束线盘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导线更好的进行集束,避免导线倾斜拉扯绕线轮14。
30.所述滑板10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滑孔,所述固定杆9贯穿所述滑孔并与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31.通过固定杆9、滑板10和滑孔相互配合,使滑板10通过滑孔可以在固定杆9上滑动,减少滑板10滑动的摩擦力,提高了连接杆11铰接的稳定性。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束导线加工用位置可调的电线成缆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3.第一步骤:如图1所示,先将导线的一端固定到需要缠绕的电缆线芯上,未拉线时凹形块12处于水平状态,需要拉线时,启动第一气缸7带动滑板10向左滑动,滑板10带动连接杆11移动,连接杆11带动凹形块12转动,凹形块12带动绕线轮14移动,使导线被拉直,通过磁粉制动器15形成的张力缓慢释放导线,使每条导线的都处于同等拉直的状态,避免没根导线有松有紧;
34.第二步骤:启动电机301带动第一齿轮4转动,第一齿轮4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圆柱块3转动,使绕线轮14转动放线,通过束线盘使导线旋转集束在电缆线芯
上,即可完成工作;
35.第三步骤:先将缠绕有导线的绕线轮14放置在第一多面块与第二多面块之间,启动第二气缸17带动第二多面块移动,使第一多面块与第二多面块卡入对应的多面卡槽内即可完成绕线轮14安装,反相操作也可将其拆卸更换绕线轮14。
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申请文件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
37.其中所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且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38.尽管已经表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