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3376发布日期:2021-12-25 02:0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0002]“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0003]
但在现有技术中,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一般只是简单堆装在箱体内,造成:1、没有氮气保护的设置,电接头容易短路产生火花,降低了安全性;2、没有水冷装置的设置,降低了密封箱体内的散热,无法保证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正常工作的温度;3、没有箱体的分段设置,不方便进行针对性的维护维修,需要整体拆装维护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包括用于盛放锂电池的箱体装置,所述箱体装置两侧分别安装有用于输送氮气的充气装置和用于冷却锂电池的水冷装置,所述箱体装置顶部安装有用于封闭箱体装置的上盖装置;所述箱体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副箱体,所述副箱体外侧安装有侧盖板,所述主箱体内安装有若干电池块,一侧所述副箱体内设置有垫块;所述充气装置包括若干个氮气罐,所述氮气罐上方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中间安装有单向阀,所述输气管底部设置有管接头;所述水冷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顶部安装有加注盖,所述水箱前面底部安装有排水盖,所述水箱前面设置有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管上面安装有隔膜泵。
[0007]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装置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底部圆周均匀粘贴有密封垫,所述第一盖板中间设置有电极柱,所述电极柱和所述第一盖板焊接在一起。
[0008]
所述第一盖板支撑所述电极柱向外输送电力。
[0009]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装置包括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底部圆周均匀粘贴有密封垫,所述第二盖板中间安装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中间设置有电极柱,所述电极柱和所述检修盖粘贴在一起,所述检修盖和所述第二盖板密封螺纹连接。
[0010]
所述第二盖板通过所述检修盖支撑所述电极柱向外输送电力。
[0011]
进一步地:所述主箱体和所述副箱体都采用聚丙烯材料,所述垫块采用松木材料。
[0012]
聚丙烯材料保证了所述主箱体和所述副箱体轻便耐用,松木材料保证了所述垫块的减震性能。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管接头和所述输气管焊接在一起,所述管接头和所述氮气罐密封
螺纹连接。
[0014]
焊接保证了所述管接头的稳固可靠,密封螺纹连接保证了所述管接头连接的密封。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加注盖和所述排水盖分别与所述水箱密封螺纹连接,所述循环水管和所述隔膜泵卡箍连接。
[0016]
密封螺纹连接保证了所述加注盖和所述排水盖的密封,卡箍连接便于拆装维修所述隔膜泵。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所述第一盖板支撑所述电极柱向外输送电力,或者所述第二盖板通过所述检修盖支撑所述电极柱向外输送电力,所述侧盖板卡持在所述副箱体外侧,保护内部的所述充气装置和所述水冷装置,所述氮气罐通过所述输气管和所述单向阀向所述主箱体内充入氮气,保护所述电池块,而所述隔膜泵通过所述循环水管吸取所述水箱中的水液,并通过水液吸取所述主箱体内的热量,带回所述水箱中冷却,以降低所述主箱体内的温度。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
1、通过氮气保护的设置,减少了电接头短路产生的火花,增加了安全性;
[0020]
2、通过水冷装置的设置,增加了密封箱体内的散热,保证了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正常工作的温度;
[0021]
3、通过箱体的分段设置,既保证了对内部的保护,又方便进行针对性的维护维修。
附图说明
[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的箱体装置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的充气装置示意图;
[0026]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的水冷装置示意图;
[0027]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的实施例1上盖装置示意图;
[0028]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的实施例2上盖装置示意图。
[0029]
附图标记中:1、箱体装置;101、主箱体;102、副箱体;103、侧盖板;104、电池块;105、垫块;2、充气装置;201、氮气罐;202、输气管;203、单向阀;204、管接头;3、水冷装置;301、水箱;302、加注盖;303、排水盖;304、隔膜泵;305、循环水管;4、上盖装置;401、第一盖板;402、电极柱;403、密封垫;404、第二盖板;405、检修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
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3]
实施例1
[0034]
如图1

图5所示,一种大功率放电锂电池组件,包括用于盛放锂电池的箱体装置1,箱体装置1两侧分别安装有用于输送氮气的充气装置2和用于冷却锂电池的水冷装置3,箱体装置1顶部安装有用于封闭箱体装置1的上盖装置4;箱体装置1包括主箱体101,主箱体101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副箱体102,副箱体102外侧安装有侧盖板103,主箱体101内安装有若干电池块104,一侧副箱体102内设置有垫块105;充气装置2包括若干个氮气罐201,氮气罐201上方设置有输气管202,输气管202中间安装有单向阀203,输气管202底部设置有管接头204;水冷装置3包括水箱301,水箱301顶部安装有加注盖302,水箱301前面底部安装有排水盖303,水箱301前面设置有循环水管305,循环水管305上面安装有隔膜泵304。
[0035]
进一步地:上盖装置4包括第一盖板401,第一盖板401底部圆周均匀粘贴有密封垫403,第一盖板401中间设置有电极柱402,电极柱402和第一盖板401焊接在一起,第一盖板401支撑电极柱402向外输送电力;主箱体101和副箱体102都采用聚丙烯材料,垫块105采用松木材料,聚丙烯材料保证了主箱体101和副箱体102轻便耐用,松木材料保证了垫块105的减震性能;管接头204和输气管202焊接在一起,管接头204和氮气罐201密封螺纹连接,焊接保证了管接头204的稳固可靠,密封螺纹连接保证了管接头204连接的密封;加注盖302和排水盖303分别与水箱301密封螺纹连接,循环水管305和隔膜泵304卡箍连接,密封螺纹连接保证了加注盖302和排水盖303的密封,卡箍连接便于拆装维修隔膜泵304。
[0036]
实施例2
[0037]
如图6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上盖装置4包括第二盖板404,第二盖板404底部圆周均匀粘贴有密封垫403,第二盖板404中间安装有检修盖405,检修盖405中间设置有电极柱402,电极柱402和检修盖405粘贴在一起,检修盖405和第二盖板404密封螺纹连接,第二盖板404通过检修盖405支撑电极柱402向外输送电力。
[003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第一盖板401支撑电极柱402向外输送电力,或者第二盖板404通过检修盖405支撑电极柱402向外输送电力,侧盖板103卡持在副箱体102外侧,保护内部的充气装置2和水冷装置3,氮气罐201通过输气管202和单向阀203向主箱体101内充入氮气,保护电池块104,而隔膜泵304通过循环水管305吸取水箱301中的水液,并通过水液吸取主箱体101内的热量,带回水箱301中冷却,以降低主箱体101内的温度。
[003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