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车辆电池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4165发布日期:2021-12-25 02: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部(1

1),设置有供车辆高温换热流体流通的第一接口(1

11);第二换热部(1

2),设置有供车辆电池系统的换热流体流通的第二接口(1

21);第三换热部(1

3),设置有供车辆低温的换热流体流通的第三接口(1

31);所述第二换热部(1

2)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部(1

1)和所述第三换热部(1

3)之间,所述第一换热部(1

1)、所述第二换热部(1

2)和所述第三换热部(1

3)互不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口(1

21)包括供换热流体流入的第一入口(1

211a)、第二入口(1

211b)和一个供换热流体流出的出口(1

212);所述第一入口(1

211a)靠近所述第一换热部(1

1),所述第二入口(1

211b)靠近所述第二换热部(1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1

1)、所述第二换热部(1

2)和所述第三换热部(1

3)的外周分别设置有壳体(11);所述壳体(11)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换热流体的换热腔(12);所述换热腔(12)内设置有多个扰流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12)内设有隔板(121),所述隔板(121)用于将所述换热腔(12)划分为多个子容纳腔,每一个所述子容纳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扰流件。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为波浪状曲面结构(13),所述波浪状曲面结构(13)的波峰和/或波谷与所述壳体(11)的侧壁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子容纳腔中的多个所述扰流件沿所述换热腔(12)的长度或宽度方向排列。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为垂直所述隔板(121)设置的换热板(14),或所述扰流件为所述隔板(121)上形成的凸起(15)。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件在从所述入口(1

211)至所述出口(1

212)的方向倾斜设置。9.一种车辆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电池系统。

技术总结
一种换热器、车辆电池系统及车辆,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部,设置有供车辆内的高温换热流体流通的第一接口;第二换热部,设置有供车辆电池系统的换热流体通的第二接口;第三换热部,设置有供车辆低温的换热流体流通的第三接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设置第三换热部,利用其内制冷装置的换热流体给第二换热部的电池的换热流体降温,无需给电池系统和制冷装置分别设置换热器,减少了车辆空间的使用和整车布置难度,同时减少了支架、连接管路等零件,降低成本、简化制造过程。简化制造过程。简化制造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谢克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1
技术公布日:2021/12/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