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DIY的扩展坞集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8303发布日期:2022-01-19 16:26阅读:74来源:国知局
可DIY的扩展坞集线器的制作方法
可diy的扩展坞集线器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扩展坞集线器领域,具体涉及可diy的扩展坞集线器。


背景技术:

2.扩展坞集线器又称端口复制器,是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一种外置设备,通过复制甚至扩展笔记型计算机的端口,可使笔记本电脑与多个配件或外置设备,方便的一站式连接。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扩展坞集线器为一体式,使用较为单一,使用灵活性较差,不能手动组装。
4.因此,发明可diy的扩展坞集线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可diy的扩展坞集线器,通过对扩展坞集线器设置为拼装式,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无序手动拼装,使用灵活性较强,以及扩展坞集线器后端的拓展性较强,以解决扩展坞集线器为一体式,使用较为单一,使用灵活性较差,不能手动组装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diy的扩展坞集线器,包括接头和接线,所述接线连接在接头侧端,还包括:拼装机构,所述拼装机构连接;
7.所述拼装机构包括连接盒一、连接盒二和连接盒三,所述连接盒一连接在接头左端,所述连接盒二连接在连接盒一左端,所述连接盒三连接在连接盒二左端,所述连接盒一、连接盒二和连接盒三右端安装插座一和插座三,所述连接盒一、连接盒二和连接盒三右端中间安装插座二,所述连接盒一、连接盒二和连接盒三左端安装插块一和插块二,所述插座一和插座二之间设有插槽一,所述插块一插接在插槽一内侧,所述插座三和插座二之间设有插槽二,所述插块二插接在插槽二内侧。
8.优选的,所述连接盒一、连接盒二和连接盒三左端安装连接块,所述插座二内壁开设凹槽,所述连接块插接在凹槽内侧。
9.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内壁安装电片二,所述凹槽内侧安装电片一,所述电片二电性连接电片一。
10.优选的,所述接头上端安装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侧端设有单向开关。
11.优选的,所述连接盒一上端安装usb插口三,所述连接盒二上端安装苹果接线插口和type-c接线插口,所述连接盒三上端安装网络插口和hdmi插口。
12.优选的,所述连接盒一、连接盒二和连接盒三侧端安装磁铁一,所述插块一和插块二内壁安装磁铁二,所述磁铁一磁性连接磁铁二。
13.优选的,所述接头左端安装插块一、插块二和连接块,所述连接盒一、连接盒二和连接盒三前端安装usb插口一。
14.优选的,所述连接盒一、连接盒二和连接盒三后端安装usb插口二。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通过对插块和插座进行插接,使连接盒一、连接盒二和连接盒三依次进行连接,通过使电片二电性连接电片一对扩展坞集线器进行通电,通过使磁铁一磁性连接磁铁二对连接盒一、连接盒二和连接盒三连接线较强,不易脱落,通过对扩展坞集线器设置为拼装式,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无序手动拼装,使用灵活性较强,以及扩展坞集线器后端的拓展性较强,根据需要可继续向后端拼接。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俯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连接盒一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连接盒二的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连接盒三的俯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接头的俯视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连接盒一的右视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中连接盒一的左视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的后视图。
26.图中:接头1、接线11、指示灯12、单向开关13、usb插口一14、usb插口二15、拼装机构2、连接盒一21、usb插口三211、插座一212、插座二213、凹槽214、插座三215、插槽一216、插槽二217、电片一218、磁铁一219、连接盒二22、苹果接线插口221、type-c接线插口222、连接盒三23、网络插口231、hdmi插口232、插块一24、插块二25、磁铁二251、连接块26、电片二261。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实施例1:
29.参照附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diy的扩展坞集线器,包括接头1和接线11;
30.进一步地,接线11连接在接头1侧端,还包括:拼装机构2,拼装机构2连接,具体的,接线11外接电源,具有对接头1、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通电的作用,拼装机构2具有对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进行拼装的作用,使集线器具有拓展性,可根据需要继续向连接盒三23后端继续拼接,满足人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扩展坞集线器;
31.拼装机构2包括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连接盒一21连接在接头1左端,连接盒二22连接在连接盒一21左端,连接盒三23连接在连接盒二22左端,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右端安装插座一212和插座三215,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右端中间安装插座二213,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左端安装插块一24和插块二25,插座一212和插座二213之间设有插槽一216,插块一24插接在插槽一216内侧,插座三215和插座二213之间设有插槽二217,插块二25插接在插槽二217内侧,具体的,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为拼装式连接,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
盒三23具有外接设备的作用,使扩展坞集线器具有灵活使用的优点,插座一212和插座二213具有卡接插块一24的作用,插座三215和插座二213具有卡接插块二25的作用,插块一24和插块二25具有对接头1、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依次连接固定的作用,插槽一216具有插接插块一24的作用,插槽二217具有插接插块二25的作用;
32.进一步地,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左端安装连接块26,插座二213内壁开设凹槽214,连接块26插接在凹槽214内侧,具体的,连接块26具有连接插座二213的作用;
33.进一步地,连接块26内壁安装电片二261,凹槽214内侧安装电片一218,电片二261电性连接电片一218,具体的,电片二261和电片一218连接具有对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内通电的作用;
34.进一步地,接头1上端安装指示灯12,指示灯12侧端设有单向开关13,具体的,指示灯12具有指示接头1内通电的作用,单向开关13具有单向控制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内通电以及断电的作用;
35.进一步地,连接盒一21上端安装usb插口三211,连接盒二22上端安装苹果接线插口221和type-c接线插口222,连接盒三23上端安装网络插口231和hdmi插口232,具体的,usb插口三211、苹果接线插口221和type-c接线插口222具有外接数据线和设备的作用,网络插口231具有连接网线的作用,hdmi插口232为多媒体接口,具有影像传输的作用,可同时传送音频和影像信号;
36.进一步地,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侧端安装磁铁一219,插块一24和插块二25内壁安装磁铁二251,磁铁一219磁性连接磁铁二251,具体的,磁铁一219和磁铁二251连接具有使插块一24和插块二25与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连接的作用,使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依次连接后不易脱落;
37.进一步地,接头1左端安装插块一24、插块二25和连接块26,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前端安装usb插口一14,具体的,usb插口一14具有增加扩展坞集线器的外接usb插口的作用,使扩展坞集线器可外接多个设备。
3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接头1左端的插块一24和插块二25插接在连接盒一21右端的插槽一216和插槽二217内,连接盒一21左端的插块一24和插块二25插接在连接盒二22右端的插槽一216和插槽二217内,连接盒二22左端的插块一24和插块二25插接在连接盒三23右端的插槽一216和插槽二217内,磁铁一219磁性连接磁铁二251,使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依次连接后不易脱落,电片二261电性连接电片一218,对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内通电,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无序手动拼装,使用灵活性较强,以及扩展坞集线器后端的拓展性较强,根据需要可继续向后端拼接。
39.实施例2:
40.参照附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diy的扩展坞集线器,包括接头1和接线11;
41.进一步地,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后端安装usb插口二15,具体的,usb插口二15具有增加扩展坞集线器的外接usb插口的作用,使扩展坞集线器可外接多个设备。
4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接头1左端的插块一24和插块
二25插接在连接盒一21右端的插槽一216和插槽二217内,连接盒一21左端的插块一24和插块二25插接在连接盒二22右端的插槽一216和插槽二217内,连接盒二22左端的插块一24和插块二25插接在连接盒三23右端的插槽一216和插槽二217内,磁铁一219磁性连接磁铁二251,使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依次连接后不易脱落,电片二261电性连接电片一218,对连接盒一21、连接盒二22和连接盒三23内通电,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无序手动拼装,使用灵活性较强,以及扩展坞集线器后端的拓展性较强,根据需要可继续向后端拼接。
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