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耐磨拖曳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4199发布日期:2021-11-29 22:4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低温耐磨拖曳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磨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低温耐磨拖曳电缆。


背景技术:

2.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因此连接采矿设备的煤矿用拖曳电缆应用十分广泛。拖曳电缆长期受到过度频繁的弯曲、拉伸等两种以上应力复合作用,且电缆表面经常受到煤块、石块的挤压以及划擦,电缆的护套非常容易破损,常规的产品难以满足煤矿、铜矿、铁矿、铅锌矿等大规模采矿设备对电缆抗曲挠、耐磨方面的需求。
3.为了适应矿山的恶劣条件,防止电缆的护套破损、电缆低温开裂及低温硬化,开发新型耐低温和耐磨拖曳电缆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且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电缆结构设计、优化矿用电缆结构,在电缆护套中嵌入高强度纤维丝,从而提高产品抗拉抗扭转能力和柔软性;优选耐低温、耐磨橡塑材料作为电缆护套等,开发出了矿山装备用抗曲挠耐磨拖曳电缆。
4.专利cn201911201401.2公开了一种耐低温露天矿用移动软电缆及其绕包带,包括缆芯,以及依次包覆在缆芯外部的内护套、绕包带、编织加强层、外护套,所述绕包带为特制的热熔胶带,所述绕包带按1/4

1/2的覆盖率绕包在硅橡胶内护套外,所述编织加强层由多根高强度纤维锭编织而成,每根高强度纤维锭是由2

4根高强度纤维加捻组成,编织加强层中的多根高强度纤维的编织角度为20

40
°
;该电缆解决了内外护套滑移的问题。本电缆为应用于露天矿电铲尾部专用特种电缆,替代进口电缆使用,要求电缆性能达到或高于现用的进口电缆;电缆在零下50度低温下依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不脆裂,能够在较小弯曲半径(约6倍电缆直径)下移动柔性使用;电缆具有耐磨、抗拉、抗扭、抗挤压、耐紫外线等优异性能,以避免夏季露天地面高温环境使用下的磨损、断裂、打扭或在阳光照射下的脆裂,适用于各种环境不同气候的全天候工作。其超强机械负载承受能力,可抵抗较大的电缆轴向抗拉力并保持电缆不断芯,在抗侧压力方面高可靠的绝缘和护套材质可抵抗一些不可控的破坏并保持外护套及缆芯不被严重损伤而继续使用。在低温时,也能保证一定的柔软性和抗开裂性,使电缆更可靠的安全运行而降低维护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低温耐磨拖曳电缆,以实现防止电缆的护套破损及适合低温环境(

50℃)的功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低温耐磨拖曳电缆,包括缆芯,以及依次包覆在缆芯外部的加强层、内护套、抗拉层和外护套,所述缆芯由多根动力线芯和多根地线芯绞合而成,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所述导体屏蔽层包括半导电橡胶,所述半导电橡胶均匀挤包于动力线芯导体外侧;所述绝缘层包括乙丙橡胶,所述乙丙橡胶挤包于导体屏蔽层外侧;所述绝缘屏蔽层包括内绕包层和外编织层,所述内绕包层包括半导电尼龙带,所述半导电尼龙带绕包于绝缘层外
侧,所述外编织层编织于内绕包层外侧;所述加强层包括芳纶纤维丝,所述芳纶纤维丝编织于缆芯外侧;所述抗拉层包括若干均布于内护套外的尼龙填充条,所述外护套为聚醚型聚氨酯,其挤包于抗拉层的外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8.所述外编织层为镀锡铜丝和涤纶丝混合编织。
9.所述缆芯中部填充有半导体填充绳,所述缆芯成缆节径比小于10。
10.所述地线芯为裸露的镀锡铜绞线,其与外编织层接触。
11.所述缆芯外绕包有阻水带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耐低温耐磨拖曳电缆采用

50℃级乙丙橡胶绝缘,可以有效的耐较低的温度。具有更好的耐低温性能,使用寿命更长。导体屏蔽和绝缘一次性包覆,保证电缆电气性能的稳定性。在电缆绝缘外面采用镀锡铜丝+涤纶丝混合编织,其中放置一锭色纱,颜色为红色、黑色、白色,可有效进行线芯识别。加强层,采用16锭(正反各8锭)芳纶丝(1000d
×
3)绞合,可抵抗电缆安装敷设或收放卷绕过程中电缆打扭的现象,避免电缆局部结构遭到破坏,编织加强可使电缆强度及弯曲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内护套采用高强度耐寒护套,为电缆提供了良好的机械保护作用,而且具有优异的弯曲柔软性及耐低温性能。外护套采用聚醚型tpu,为电缆提供了良好的机械保护作用,不但能承受相当大的外部机械压力、拉力和碰撞力,而且具有优异的弯曲柔软性及耐低温性能,方便施工敷设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线缆安全环保、工艺加工性能好并具有耐火、耐高低温和抗机械拉伸等特性,适合在矿山等恶劣条件下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动力线芯;2、地线芯;4、加强层;5、内护套;6、抗拉层;7、外护套;8、阻水带层;9、半导体填充绳;11、动力线芯导体;12、导体屏蔽层;13、绝缘层;14、绝缘屏蔽层;141、内绕包层;142、外编织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
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耐低温耐磨拖曳电缆,包括缆芯,以及依次包覆在缆芯外部的加强层4、内护套5、抗拉层6和外护套7,缆芯采用3根动力线芯1+3根地线芯2绞合结构,成缆方向为右向,成缆节径比不大于10,缆芯中央填充半导电绳9,成缆后绕包阻水带层8;地线芯2为裸露的镀锡铜绞线,与外编织层142的金属层紧接触。由多和多绞合而成,动力线芯1包括动力线芯导体11、导体屏蔽层12、绝缘层13和绝缘屏蔽层14,动力线芯导体11采用第5类软铜绞线,导体屏蔽层12为半导电橡胶xd

00p,半导电橡胶均匀挤包于动力线芯导体11外侧;绝缘层13为脆性温度低于

45℃;地线采用高强度耐寒乙丙橡胶xj

30g(

50℃),乙丙橡胶挤包于导体屏蔽层12外侧;绝缘屏蔽层14包括内绕包层141和外编织层142,内绕包层141包括半导电尼龙带,半导电尼龙带绕包于绝缘层13外侧,外编织层142编织于内绕包层141外侧;加强层4采用16锭(正反各8锭)芳纶丝(1000d
×
3)绞合,绞合节距不大26mm)编织加强可抵抗电缆安装敷设或收放卷绕过程中电缆打扭的现象,避免电缆局部结构遭到破坏,编织加强可使电缆强度及弯曲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内护套5采用高强度耐寒护套xh

03af(

50℃);抗拉层6包括若干均布于内护套5外的尼龙填充条,外护套7采用聚醚型tpu其抗张强度不低于35.0mpa,断裂伸长率不低于500%,抗撕强度不小于20.0kn/m,在

60℃环境中仍能保持较好的回弹。外编织层142为镀锡铜丝和涤纶丝混合编织,12锭镀锡铜丝+12锭涤纶丝混合编织(其中放置一锭色纱进行识别,颜色为红色、黑色、白色)。所制得的线缆安全环保、工艺加工性能好并具有耐火、耐高低温和抗机械拉伸等特性,适合在矿山等恶劣条件下使用。
2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