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1036发布日期:2021-12-04 11:4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减少使用时噪音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2.键盘为普遍应用于电子装置的输入设备。为了让用户能够灵活使用键盘,较为长型的按键结构中通常会设置平衡杆以提高键帽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然而,当键帽上下移动时,通常平衡杆会与底板发生撞击而产生噪音。按压按键结构时所产生的噪音问题,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压时,噪音减小的按键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底板、键帽、弹性件以及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键帽设置于底板上,并具有多个第一枢接部。弹性件设置在键帽下。第一支架设置于键帽与底板之间,且第一支架与多个第一枢接部枢接。第二支架设置于键帽与底板之间,且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可转动的枢接,其中多个第一枢接部的数量是大于二个。
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底板具有多个第一勾合部,第一支架与多个第一勾合部枢接,其中多个第一勾合部的数量是大于二个。
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支架的顶端包括多个第一顶端轴部,与多个第一枢接部枢接,第一支架的底端包括多个第一底端轴部,与多个第一勾合部枢接。
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键帽具有多个第二枢接部,第二支架与多个第二枢接部枢接,其中多个第二枢接部的数量是大于二个。
8.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底板具有多个第二勾合部,第二支架与多个第二勾合部枢接,其中多个第二勾合部的数量是大于二个。
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支架的顶端包括第二顶端轴部,与多个第二枢接部枢接,第二支架的底端包括多个第二底端轴部,与多个第二勾合部枢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支架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材质不同于第二部分的材质。
1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部分的侧面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第一部分包覆第二部分,并暴露出多个第一连接部。
1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部分具有第一表面且包括第一折边部,第一折边部位于第二部分的边缘并朝向第一表面弯折。
1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支架包括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第三部分的材质不同于第四部分的材质。
1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部分的侧面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第三部分包覆第四部分,并暴露出多个第二连接部。
1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四部分具有第二表面且包括第二折边部,第
二折边部位于第四部分的边缘并朝向第二表面弯折。
16.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支架设置于第一支架的外侧,且第二支架未完全包围第一支架。
17.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中,通过键帽上设置的多个第一枢接部与第一支架连接,且第一枢接部的个数大于二个,而可使键帽相对于底板稳固地上下移动,进而省去了原有的平衡杆的设置,因此在用户按压按键结构时,不会有平衡杆撞击底板等构件所造成的噪音,达到减噪的效果,并能同时兼具键帽相对于底板平稳地上下移动的效果。
18.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键帽的内表面的示意图;
21.图3为图1的按键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23.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24.图5b为图5a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于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25.图5c为图5a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26.图5d为图5a的第一支架的第二部份的立体示意图;
27.图5e为图5a的第二支架的第四部份的立体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00a、100b、100c、100d:按键结构
31.110、110b:底板
32.112、112b:第一勾合部
33.114、114b:第二勾合部
34.120、120b:键帽
35.122、122b:第二枢接部
36.1221:侧卡合部
37.1222:中间卡合部
38.124、124b:第一枢接部
39.126:按键表面
40.130:弹性件
41.160:薄膜电路板
42.10、10b、10d:支撑件
43.140、140b、140c、140d:第一支架
44.1401:第一部分
45.1402:第二部分
46.144、144b:第一顶端轴部
47.142、142b:第一底端轴部
48.146:凸柱
49.147c:第一折边部
50.150、150b、150c、150d:第二支架
51.1501:第三部分
52.1502:第四部分
53.152、152b:第二顶端轴部
54.154、154b:第二底端轴部
55.156:凹部
56.157c:第二折边部
57.158:侧杆体
58.c1、c2、c3、c4:第一连接部
59.c5、c6:第二连接部
60.s1:上表面
61.s2:内表面
62.s3:第一表面
63.s4:第二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64.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6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图1的键帽的内表面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按键结构的组装示意图。请参考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a包括底板110、键帽120、弹性件130、薄膜电路板160以及支撑件10。键帽120设置于底板110上。弹性件130设置在键帽120下。支撑件10设置在键帽120及底板110之间,支撑件10包括第一支架140以及第二支架1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40可转动地枢接于第二支架150以形成剪刀式支撑件,但不以此为限制。
66.在本实施例中,薄膜电路板160设置于底板110上,且位于弹性件130之下。按键结构100a通过第一支架140的底端与第二支架150的底端分别可动地连接底板110,第一支架140的顶端与第二支架150的顶端分别可动地连接键帽120,而使键帽120相对于底板110平稳地上下移动。举例来说,当键帽120被按压时,弹性件130对应地被挤压而变形,进而向下按压到薄膜电路板160上而触发开关产生按压信号;一旦按压键帽120的力被移除时,弹性件130的弹性恢复力带动键帽120向上恢复至原位。
67.在本实施例中,按键结构100a为长倍键(长型按键结构),例如键盘中对应的enter键。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键结构也可以为键盘中对应空格键、shift键、退格键等尺寸较大的按键。
68.特别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40与键帽120之间的连接个数大于二个,第二支架150与键帽120之间的连接个数大于二个。第一支架140与底板110之间的连接个数大于二个,第二支架150与底板110之间的连接个数大于二个。如此一来,业者不需要额外配置平
衡杆,即可使键帽120相对于底板110稳定地上下移动。
69.由于本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a省去了平衡杆的设置,因此在用户按压按键结构100a时,不会有平衡杆撞击底板110等构件所造成的噪音,达到减噪的效果,并能同时兼具键帽120相对于底板110平稳地上下移动的效果。
70.请参考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键帽120具有相对的按键表面126以及内表面s2。键帽120具有多个第一枢接部124(示意性地示出四个)以及多个第二枢接部122(示意性地示出三个),第一枢接部的数量是大于二个。第二枢接部的数量是大于二个。第一枢接部124与第二枢接部122分别自键帽120朝向底板110的内表面s2延伸突出。
7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部124与第一支架140的顶端枢接,第二枢接部122与第二支架150的顶端枢接。具体来说,第一支架140的顶端包括第一顶端轴部144(示意性地示出四个),用以与第一枢接部124连接。第二支架150包括两侧杆体158以及连接于两侧杆体158之间的第二顶端轴部152。第二顶端轴部152用以与第二枢接部122枢接。在本实施例中,两侧杆体158具有彼此面对的两凹部156用以与第一支架140的两凸柱146枢接。
72.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部124外型例如是u型,第二枢接部122外型例如是c型,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枢接部124外型也可以为c型或卡钩状,第二枢接部122可以为u型或卡钩状,只要第一枢接部124以及第二枢接部122能够分别与第一支架140的顶端以及第二支架150的顶端相配合,第一枢接部124以及第二枢接部122的外型设计并不以此为限。
7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枢接部122包括两侧卡合部1221与中间卡合部1222,中间卡合部1222介于两侧卡合部1221之间。本实施例的中间卡合部1222的宽度大于侧卡合部1221的宽度,而可以更加稳固地连接于第二支架150的第二顶端轴部152。在其他实施例中,中间卡合部1222的数量或宽度可以适当地增加或调整,以良好地与第二支架150的第二顶端轴部152配合,而使键帽120相对于底板110平稳地上下移动。
74.请参考图1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0具有多个第一勾合部112(示意性地示出四个)与多个第二勾合部114(示意性地示出四个),多个第一勾合部的数量是大于二个。多个第二勾合部的数量是大于二个。第一勾合部112与第二勾合部114分别自底板110朝向键帽120的上表面s1延伸突出。
7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勾合部112与第一支架140的底端枢接,第二勾合部114与第二支架150的底端枢接。具体来说,第一支架140的底端包括多个第一底端轴部142(示意性地示出四个),用以与第一勾合部112枢接,第二支架150的底端包括多个第二底端轴部154(示意性地示出四个),用以与第二勾合部114枢接。此处,第一勾合部112以及第二勾合部114外型例如是卡钩状,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勾合部112以及第二勾合部114外型也可以为c型或u型结构,只要第一勾合部112以及第二勾合部114能够分别与第一支架140的底端以及第二支架150的底端相配合,第一勾合部112以及第二勾合部114外型设计并不以此为限。
76.以下将列举其他实施例以作为说明。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组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组件,并且省略了相同技术内容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7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按键结构100b与图3的按键结构100a略有不同,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b是比
按键结构100a更长的长倍键(长型按键结构),例如键盘中对应的空格键。据此,键帽上的枢接部及底板上的勾合部的个数可以适当地增加。
78.举例来说,键帽120b上的第一枢接部124b(示意性地示出六个)与第一支架140b的第一顶端轴部144b(示意性地示出六个)连接,第二枢接部122b与第二支架150b的第二顶端轴部152b连接。底板110b上的第一勾合部112b(示意性地示出六个)与第一支架140b的第一底端轴部142b(示意性地示出六个)连接,第二勾合部114b(示意性地示出六个)与第二支架150b的第二底端轴部154b(示意性地示出六个)连接。
79.在本实施例中,键帽120b上的枢接部与底板110b上的勾合部数量增加,使得支撑件10b的顶端、底端分别与键帽120b、底板110b的连接个数增加,而可使键帽120b相对于底板110b稳定地上下移动。由于本实施例的按键结构100b省去了平衡杆的设置,因此在用户按压按键结构100b时,不会有平衡杆撞击底板110b等构件所造成的噪音,达到减噪的效果,并能同时兼具键帽120b相对于底板110b平稳地上下移动的效果。
80.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立体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于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c为图5a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俯视示意图。请先参考图5a,在本实施例中,按键结构100c与图3的按键结构100a略有不同,主要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架140c与第二支架150c通过金属件埋入射出成型,可以加强剪刀式支撑件的整体强度。由于按键结构的其他部分,例如键帽、底板的结构以及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键帽、底板的连接方式大致上相同,本实施例中不再对此进行详细描述,附图中也未示出出相关结构。以下仅对差异处进行具体描述。
8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40c包括第一部分1401与第二部分1402,第一部分1401的材质不同于第二部分1402的材质。第二支架150c包括第三部分1501与第四部分1502,第三部分1501的材质不同于第四部分1502的材质。举例而言,第一部分1401与第三部分1501的材质为塑胶,第二部分1402与第四部分1502的材质为金属。将图5a的按键结构100c翻过背面来看,如图5b所示,第二部分1402的背面(图5d中第一表面s3)完全被第一部分1401包覆,第四部分1502的背面(图5e中第二表面s4)完全被第三部分1501包覆。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402仅有部分表面被第一部分1401包覆,第四部分1502仅有部分表面被第三部分1501包覆,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402也可以是全部表面被第一部分1401包覆,第四部分1502的全部表面被第三部分1501包覆,本技术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82.请参考图5a与图5c,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分1402的侧面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c1、c2、c3、c4,第一部分1401包覆第二部分1402,以暴露出多个第一连接部c1、c2、c3、c4。换言之,第二部分1402的侧面并未完全被第一部分1401封住。因此,第一连接部c1、c2、c3、c4分别用以与外部结构(未示出)相连。
83.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部分1502的侧面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c5、c6,第三部分1501包覆第四部分1502,以暴露出多个第二连接部c5、c6。换言之,第四部分1502的侧面并未完全被第三部分1501封住。因此,第二连接部c5、c6分别用以与外部结构(未示出)相连。此处,外部结构例如是支撑件、夹持件。支撑件、夹持件例如是模具内用来定位、固定内外剪金属件(也就是第二部分1402、第四部分1502)的结构。
84.一般来说,在注塑成型过程中,金属件与模具接触会产生毛边,本实施例的内外剪金属件(也就是第二部分1402、第四部分1502)通过多个第一连接部及多个第二连接部来与
外部支撑件或夹持件连接,注塑完成后,第一支架140c与第二支架150c可从支撑件或夹持件取出,如此,可防止第一支架140c的第二部分1402及第二支架150c的第四部分1502与模具接触,以避免产生毛边。由于避免了金属件与塑胶模具之间的接触,而可增加模具稳定性和产品的稳定性,提升模具寿命。
85.图5d为图5a的第一支架的第二部份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5d,第二部分1402具有第一表面s3且包括第一折边部147c,第一折边部147c位于第二部分1402的边缘并朝向第一表面s3弯折而成。图5e为图5a的第二支架的第四部份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5e,第四部分1502具有第二表面s4且包括第二折边部157c,第二折边部157c位于第四部分1502的边缘并朝向第二表面s4弯折而成。通过折边结构可增加金属件与塑胶之间的结合力,故可增强剪刀式支撑件强度。
8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6,在本实施例中,按键结构100d与图5a的按键结构100c略有不同,主要差异在于:支撑件10d的型式。具体来说,图5a的第二支架150c围绕于第一支架140c的四个侧边。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架150d未完全包围第一支架140d,而是围绕于第一支架140d的三个侧边。换言之,图5a的第二支架150c外型大致为口型,第一支架140c位于第二支架150c的口型内,第一支架140c完全被第二支架150c包围。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架150d外型为u型,第一支架140d设置于第二支架150d的u型开口内,第一支架140d未完全被第二支架150d包围,如此,可减少材料,降低成本。
87.另外,图6所示的第一支架140d与第二支架150d的外型结构也可适用于其他实施例。举例而言,图1与图4的按键结构中第二支架150、150b也可以是未完全包围第一支架140、140b,本技术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8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例如为长倍键。按键结构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键帽通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以相对于底板上下移动。通过键帽上设置的多个第一枢接部与第一支架连接,且第一枢接部个数大于二个,而可使键帽相对于底板稳定地上下移动。如此一来,业者不需要额外配置平衡杆,因此在用户按压按键结构时,不会有平衡杆撞击底板等构件所造成的噪音,从而达到减噪的效果。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可通过金属件埋入射出的方式成型,以加强剪刀式支撑件的整体强度。
8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