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灭弧功能的紧凑型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60866发布日期:2021-12-12 21:5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具有灭弧功能的紧凑型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具有灭弧功能的紧凑型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开、合状态平时由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力所保持。当继电器的触点需要开或合状态时,只需要用正(反)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继电器在瞬间就完成了开与合的状态转换。现有的磁保持继电器在靠近动触头及静触头的位置未设置灭弧机构,若需要增加灭弧功能,则需要在壳体内设置灭弧栅组件,而灭弧栅组件的尺寸较大,从而导致磁保持继电器的体积增大很多,影响尺寸规格,结构不紧凑,如中国专利cn212848112u揭示的一种带灭弧功能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需额外的灭弧罩,结构紧凑且具有灭弧功能的具有灭弧功能的紧凑型磁保持继电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4.一种具有灭弧功能的紧凑型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组件、位于壳体组件内的电磁组件、转动地位于电磁组件一侧的衔铁、一端与衔铁连接的滑块、与滑块的另一端连接的动触头组件、设置于动触头组件一侧的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具有动触头端子及与动触头端子连接的动簧片,动簧片朝向静触头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动触头;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头端子及设置于静触头端子朝向动簧片的一侧的静触头;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及与底座相对设置的盖板;底座内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金属灭弧格栅,盖板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金属灭弧格栅;底座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盖板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卡接凸筋,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筋之间形成第一卡槽,第一金属灭弧格栅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一金属块,第一金属块的一侧嵌设于第一卡槽中;盖板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底座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二卡接凸筋,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接凸筋之间形成第二卡槽,第二金属灭弧格栅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二金属块,第二金属块的一侧嵌设于第二卡槽中。
5.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筋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凸筋,第一金属块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筋及两个第一限位凸筋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接凸筋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凸筋,第二金属块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接凸筋及两个第二限位凸筋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块及第二金属块均为磁性金属块。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块及第二金属块的两侧还凹陷设置有若干过气槽。
9.进一步地,所述静触头组件位于动触头组件远离电磁组件的一侧。
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中于动触头组件与电磁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
11.进一步地,所述盖板朝向底座的一侧于动触头组件与电磁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隔
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灭弧功能的紧凑型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组件、位于壳体组件内的电磁组件、转动地位于电磁组件一侧的衔铁、一端与衔铁连接的滑块、与滑块的另一端连接的动触头组件、设置于动触头组件一侧的静触头组件;动触头组件具有动触头端子及与动触头端子连接的动簧片,动簧片朝向静触头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动触头;静触头组件包括静触头端子及设置于静触头端子朝向动簧片的一侧的静触头;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及与底座相对设置的盖板;底座内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金属灭弧格栅,盖板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金属灭弧格栅;底座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盖板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卡接凸筋,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筋之间形成第一卡槽,第一金属灭弧格栅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一金属块,第一金属块的一侧嵌设于第一卡槽中;盖板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底座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二卡接凸筋,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接凸筋之间形成第二卡槽,第二金属灭弧格栅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二金属块,第二金属块的一侧嵌设于第二卡槽中。在底座及盖板上设置凸筋,将第一金属灭弧格栅或第二金属灭弧格栅直接嵌设于两个凸筋之间,无需额外的灭弧罩,如此结构紧凑且具有灭弧功能。
附图说明
13.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灭弧功能的紧凑型磁保持继电器的拆分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的盖板及第二金属灭弧格栅的拆分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的底座及第一金属灭弧格栅的的拆分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灭弧功能的紧凑型磁保持继电器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9.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灭弧功能的紧凑型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组件、电磁组件20、衔铁30、滑块40、动触头组件50、静触头组件60。
20.电磁组件20位于壳体组件内,衔铁30转动地位于电磁组件20一侧;滑块40的一端与衔铁30连接,另一端与动触头组件50连接;静触头组件60设置于动触头组件50一侧。
21.本实施方式中,静触头组件60位于动触头组件50远离电磁组件20的一侧。
22.壳体组件包括底座11及与底座11相对设置的盖板12。
23.动触头组件50具有动触头端子及与动触头端子连接的动簧片,动簧片朝向静触头组件60的一侧设置有动触头;静触头组件60包括静触头端子及设置于静触头端子朝向动簧片的一侧的静触头。动触头组件50及静触头组件60的结构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
24.底座11内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盖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金属灭弧格栅71,盖板12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底座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金属灭弧格栅72。
25.底座11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盖板12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卡接凸筋111,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筋111之间形成第一卡槽112,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筋
111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凸筋113。
26.第一金属灭弧格栅71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一金属块,第一金属块的一侧嵌设于第一卡槽112中,且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筋111及两个第一限位凸筋113之间。
27.盖板12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底座11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二卡接凸筋121,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接凸筋121之间形成第二卡槽122,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接凸筋121之间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凸筋123。
28.第二金属灭弧格栅72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二金属块,第二金属块的一侧嵌设于第二卡槽122中,且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接凸筋121及两个第二限位凸筋123之间。
29.底座11的外侧壁上凹陷设置有连接槽114,连接槽114中突出设置有卡接凸块115;盖板12的周向边缘对应连接槽114的位置朝向底座11突出设置有连接片124,连接片124中开设有卡接口125。盖板12与底座11连接时,连接片124位于连接槽114中,卡接凸块115位于卡接口125中,如此实现盖板12与底座11的卡接。
30.若干第一金属块及若干第二金属块均不与动触头组件50及静触头组件60接触。
31.第一金属块及第二金属块均为磁性金属块,第一金属块及第二金属块的两侧还凹陷设置有若干过气槽73。
32.第一金属灭弧格栅71及第二金属灭弧格栅72利用的是短弧灭弧原理,通过磁性材料的金属片置于电弧中,将电弧分成若干短弧,利用交流电弧的近阴极效应和直流电弧的近极压降来达到熄灭电弧的目的。
33.底座11中于动触头组件50与电磁组件20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116,盖板12朝向底座11的一侧于动触头组件50与电磁组件20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126。第一隔板116与第二隔板126配合,从而将动触头组件50与电磁组件20相隔离,防止电弧损伤电磁组件20。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灭弧功能的紧凑型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组件、位于壳体组件内的电磁组件20、转动地位于电磁组件20一侧的衔铁30、一端与衔铁30连接的滑块40、与滑块40的另一端连接的动触头组件50、设置于动触头组件50一侧的静触头组件60;动触头组件50具有动触头端子及与动触头端子连接的动簧片,动簧片朝向静触头组件60的一侧设置有动触头;静触头组件60包括静触头端子及设置于静触头端子朝向动簧片的一侧的静触头;壳体组件包括底座11及与底座11相对设置的盖板12;底座11内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盖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金属灭弧格栅71,盖板12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底座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金属灭弧格栅72;底座11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盖板12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卡接凸筋111,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接凸筋111之间形成第一卡槽112,第一金属灭弧格栅71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一金属块,第一金属块的一侧嵌设于第一卡槽112中;盖板12于动触头及静触头远离底座11的一侧突出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二卡接凸筋121,相邻的两个第二卡接凸筋121之间形成第二卡槽122,第二金属灭弧格栅72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第二金属块,第二金属块的一侧嵌设于第二卡槽122中。在底座11及盖板12上设置凸筋,将第一金属灭弧格栅71或第二金属灭弧格栅72直接嵌设于两个凸筋之间,无需额外的灭弧罩,如此结构紧凑且具有灭弧功能。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