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07730发布日期:2022-03-02 05:2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


背景技术:

2.社会发展到如今,智能门锁已经十分常见,而现有的智能门锁通常都采用电池供电,这样便需要更换电池,常见的电池盖为卡扣结构,需要人用支架扣住电池盖的一头然后拉出,对于有指甲的人来说较为容易,对于没有指甲或者刚修剪完指甲的人来说便十分麻烦,而且抠出来之后还会有容易掉落的问题,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锁定装置及解锁装置,所述盖体底部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两侧均开设有活动通道,所述延伸部两侧均设置有连通所述活动通道的开口,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卡块及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卡块,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动通道的一侧侧壁,所述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所述卡块伸出所述开口,所述盖体顶部两侧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均分别连通两个所述活动通道,两个所述卡块顶部均设置有伸出所述滑槽的连接块,所述解锁装置包括收线轮及分别设置于收线轮两侧的两个拉绳,所述收线轮设置于所述盖体顶部的中部,两个所述拉绳远离所述收线轮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块,所述收线轮用于供人转动收回拉绳从而带动所述卡块缩回到所述活动通道内。
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智能锁的电池槽的相对两侧会开设有用于供两个卡块分别卡入的卡槽,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自然状态下卡块伸出开口,当需要将电池槽封闭时,人转动收线轮将两个卡块收入到活动通道内部,然后将盖体对准电池槽的开口放入,放入后人松开收线轮,卡块便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入到卡槽内,这样本电池盖就固定在电池槽内了,需要取下时同样的人转动收线轮带动卡块缩回到活动通道内,然后人捏住收线轮取下电池盖,方便拆下而且收线轮可以很好的防止本电池盖在从电池槽内拆下后掉落,方便实用。
6.在上述的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中,所述收线轮顶部外侧边缘沿周长设置有限位凸起。
7.在上述的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中,所述收线轮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用于供人把握。
8.在上述的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中,所述把手包括支撑块及设置于支撑块顶部的把握柱,所述把握柱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防滑纹。
9.在上述的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中,所述卡块远离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为斜面。
10.在上述的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中,所述盖体表面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顶部设置有供人操作收线轮的操作口。
11.在上述的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中,所述盖体、卡块、收线轮及保护壳均采用塑料制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拆卸且不易掉落的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然状态下隐藏保护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卡块缩回到活动通道内并隐藏保护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盖体;2、锁定装置;3、解锁装置;4、延伸部;5、活动通道;6、开口;7、卡块;8、复位弹簧;9、滑槽;10、收线轮;11、拉绳;12、限位凸起;13、把手;14、支撑块;15、把握柱;17、保护壳;18、操作口;20、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19.如图1-图4所示,本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包括盖体1、锁定装置2及解锁装置3,盖体1底部设置有延伸部4,延伸部4两侧均开设有活动通道5,延伸部4两侧均设置有连通活动通道5的开口6,锁定装置2包括卡块7及复位弹簧8,复位弹簧8一端连接卡块7,复位弹簧8另一端连接活动通道5的一侧侧壁,复位弹簧8用于驱动卡块7伸出开口6,盖体1顶部两侧开设有滑槽9,两个滑槽9均分别连通两个活动通道5,两个卡块7顶部均设置有伸出滑槽9的连接块20,解锁装置3包括收线轮10及分别设置于收线轮10两侧的两个拉绳11,收线轮10设置于盖体1顶部的中部,两个拉绳11远离收线轮10的一端分别连接连接块,收线轮10用于供人转动收回拉绳11从而带动卡块7缩回到活动通道5内。
20.进一步细说,收线轮10顶部外侧边缘沿周长设置有限位凸起12,与收线轮10和盖体1配合形成限位槽,能够对拉绳11起到限位作用。
21.进一步细说,收线轮10的顶部设置有把手13,把手13用于供人把握,在取下本电池盖的时候能够供人把握,防止掉落。
22.进一步细说,把手13包括支撑块14及设置于支撑块14顶部的把握柱15,把握柱15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防滑纹,增大摩擦力,人更容易把握。
23.进一步细说,所述盖体表面设置有保护壳17,所述保护壳17顶部设置有供人操作收线轮10的操作口18。
24.进一步细说,卡块7远离复位弹簧8的一端设置为斜面16,斜面16是朝向下设置的,在将盖体1对准智能锁上的电池槽后,由于复位弹簧8的弹力,人可以不用转动收线轮10,电池槽的侧壁挤压卡块7使得卡块7缩回到活动通道5内,这样就能将盖体1放入到电池槽内,实用方便。
25.进一步细说,盖体1、卡块7、收线轮10及保护壳17均采用塑料制成,塑料材质重重
量轻,方便人拿住。
26.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27.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大量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锁定装置(2)及解锁装置(3),所述盖体(1)底部设置有延伸部(4),所述延伸部(4)两侧均开设有活动通道(5),所述延伸部(4)两侧均设置有连通所述活动通道(5)的开口(6),所述锁定装置(2)包括卡块(7)及复位弹簧(8),所述复位弹簧(8)一端连接所述卡块(7),所述复位弹簧(8)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动通道(5)的一侧侧壁,所述复位弹簧(8)用于驱动所述卡块(7)伸出所述开口(6),所述盖体(1)顶部两侧开设有滑槽(9),两个所述滑槽(9)均分别连通两个所述活动通道(5),两个所述卡块(7)顶部均设置有伸出所述滑槽(9)的连接块(20),所述解锁装置(3)包括收线轮(10)及分别设置于收线轮(10)两侧的两个拉绳(11),所述收线轮(10)设置于所述盖体(1)顶部的中部,两个所述拉绳(11)远离所述收线轮(10)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块(20),所述收线轮(10)用于供人转动收回拉绳(11)从而带动所述卡块(7)缩回到所述活动通道(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轮(10)顶部外侧边缘沿周长设置有限位凸起(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轮(10)的顶部设置有把手(13),所述把手(13)用于供人把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3)包括支撑块(14)及设置于支撑块(14)顶部的把握柱(15),所述把握柱(15)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防滑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7)远离所述复位弹簧(8)的一端设置为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表面设置有保护壳(17),所述保护壳(17)顶部设置有供人操作收线轮(10)的操作口(18)。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卡块(7)、收线轮(10)及保护壳(17)均采用塑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锁无螺丝电池盖,属于电池盖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拆卸不便且容易掉落。盖体底部设置有延伸部,延伸部两侧均开设有活动通道,延伸部两侧均设置有连通活动通道的开口,锁定装置包括卡块及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连接卡块,复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活动通道的一侧侧壁,复位弹簧用于驱动卡块伸出开口,盖体顶部两侧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均分别连通两个活动通道,两个卡块顶部均设置有伸出滑槽的连接块,解锁装置包括收线轮及分别设置于收线轮两侧的两个拉绳,收线轮设置于盖体顶部的中部,两个拉绳远离收线轮的一端分别连接连接块,收线轮用于供人转动收回拉绳从而带动卡块缩回到活动通道内。方便拆卸且不易掉落。落。落。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明 祝镓阳 张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权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3
技术公布日:2022/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