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24746发布日期:2022-01-29 15:3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号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电缆。


背景技术:

2.信号电缆为防外界电磁干扰,提高抗干扰能力都会在电缆中设置一层半导电层,半导电层还能有效避免半导电内外层因摩擦、积热等导致的电荷堆积,且具有防静电作用。半导电层包括半导电内护套结构和外护套结构,一般是使用半导电高分子材料通过挤出机挤出。为提高导电性,降低体积电阻率,半导电材料需要加入炭黑等导电颗粒,这样使得材料本身的强度、伸长率等机械性能直线下降。当电缆需要弯折或者扭转使用时,半导电材料所形成的半导电层可能会因过度拉伸而破裂,降低半导电层本身的功能。
3.目前,没有比较好的方法能够直接提高半导电材料本身的机械性能,所以为保证半导电层本身的功能,在半导电层的两侧设置内外层护套。当半导电层碎裂后仍能被内外护套紧固于夹层之中,确保半导电层的连续性,保证半导电层本身的功能。但是当信号电缆垂直安装时,且半导电层碎裂严重时,很容易造成半导电层材料的沉积,造成半导电层不连续,半导电层丧失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电缆,能有效防止半导电层丧失功能。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信号电缆,包括:
7.缆芯;
8.半导电层,包裹于缆芯外,半导电层由半导电丝编织而成,半导电丝包括芳纶绳和包裹于芳纶绳外的半导电套,半导电套的材质为半导电材料;
9.护套,包裹于半导电层外。
10.可选地,芳纶绳由多跟芳纶丝绞合而成。
11.可选地,半导电套的材质为半导电pvc材料。
12.可选地,缆芯设有多组,且每组缆芯均包括屏蔽层和至少一根导线,导线外包裹有屏蔽层。
13.可选地,屏蔽层的材质为铝箔。
14.可选地,缆芯与半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绕包层,绕包层包裹多组缆芯。
15.可选地,绕包层的材质为无纺布。
16.可选地,缆芯设有二组,且每组缆芯均包括二根导线。
17.可选地,二组缆芯相互绞合,且每组缆芯中的二根导线相互绞合。
18.可选地,缆芯与半导电层之间设置有填充物,填充物用于填充缆芯与半导电层之间的缝隙。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信号电缆,半导电层由半导电丝编织
而成,在电缆扭转或弯折时,带动半导电层的扭转或弯折,扭转或弯折对半导电层产生的拉力直接作用于半导电丝上,由于半导电丝是由芳纶绳外包裹半导电套构成的,芳纶绳具有很强的抗拉能力,且无弹性形变,不易被拉长,所以半导电层扭转或弯折产生的拉力直接作用于半导电丝中的芳纶绳上,且因芳纶绳无弹性形变,半导电套几乎不受拉力,保证半导电套的连续性,进而保证半导电层功能性,保证信号电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信号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半导电丝的截面示意图。
22.图中:
23.100、缆芯;110、导线;120、屏蔽层;200、半导电层;210、半导电丝;211、芳纶绳;212、半导电套;300、护套;400、绕包层;500、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28.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电缆包括缆芯100、半导电层200和护套300,半导电层200包裹于缆芯100外,半导电层200由半导电丝210编织而成,半导电丝210包括芳纶绳211和包裹于芳纶绳211外的半导电套212,半导电套212的材质为半导电材料,护套300包裹于半导电层200外。
29.半导电层200由半导电丝210编织而成,在电缆扭转或弯折时,带动半导电层200的扭转或弯折,扭转或弯折对半导电层200产生的拉力直接作用于半导电丝210上,由于半导电丝210是由芳纶绳211外包裹半导电套212构成的,芳纶绳211机械性能好,具有很强的抗
拉能力,且几乎没有弹性形变,不易被拉长,所以半导电层200扭转或弯折产生的拉力直接作用于半导电丝210中的芳纶绳211上,且因芳纶绳211几乎没有弹性形变,半导电套212几乎不受拉力,保证半导电套212的连续性,进而保证半导电层200功能性,保证信号电缆的使用寿命。
30.进一步地,护套300通过挤出机于半导电层200外挤出成型的。护套的材质可以是聚乙烯、硅橡胶或氯丁橡皮,也可以是其他绝缘材质。
31.进一步地,半导电层200由半导电丝210纵横交错编织而成,具体地,编织方式可以是2迭2垂直、1迭4垂直或2迭5垂直的编织方式,也可以是其他的编织方式,编织方式取决于该信号电缆的直径。通过半导电丝210编织而成的半导电层200与传统的半导电层200相比,更加柔软,不易断裂。
32.进一步地,芳纶绳211由多跟芳纶丝绞合而成(图中未示出芳纶丝),芳纶丝绞合后比芳纶丝未绞合所受拉力更加均匀,芳纶丝绞合后形成的芳纶绳211机械性能要优于芳纶丝未绞合形成的芳纶绳211。进一步地,半导电套212的材质可以是半导电pvc材料,也可以是其他半导电材料,在此不做详细叙述。
33.进一步地,半导电丝210是通过挤出机于芳纶绳211外挤出一层半导电pvc层而形成的,使半导电套212与芳纶绳211之间的连接牢固,半导电pvc层即为半导电套212。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半导电套212碎裂,半导电套212也不会于芳纶绳211上滑动,保证半导电套212的连续性,有效保证信号电缆的使用寿命。
34.于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所示,缆芯100设有多组,且每组缆芯100均包括至少一根导线110。具体地,每组缆芯100中的导线110之间相互绞合后,每组缆芯100之间再相互绞合。在本实施例中,缆芯100之间相互绞合能有效提高电缆的弯曲性能和抗拉强度,且能合理排列缆芯100以减少周向电缆尺寸,使电缆更圆整,外观更漂亮。
35.进一步地,缆芯100设有二组,且每组缆芯100均包括二根导线110。进一步地,二组缆芯100相互绞合,且每组缆芯100中的二根导线110相互绞合,二根导线110产生的电感和电容相互抵消,可以降低二根缆芯(100)之间产生的干扰,也可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干扰。
36.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所示,缆芯100还包括屏蔽层120,于导线110外包裹有屏蔽层120,屏蔽层120可以屏蔽每组缆芯100之间的相互干扰,也可以抵御一部分外界电磁干扰。进一步地,屏蔽层120的材质可以是铝箔,铝箔材料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屏蔽材料,它主要起到屏蔽,防辐射,防静电等作用。进一步地,屏蔽层120也可以是其他带有屏蔽功能的材质,在此不做详细叙述。
37.于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所示,于缆芯100与半导电层200之间设置有绕包层400,绕包层400包裹多组缆芯100以防止缆芯100松散或变形,以确保电缆中的缆芯100之间紧密贴合。具体地,绕包层400设置于屏蔽层120与半导电层200之间。进一步地,绕包层400的材质可以是无纺布,也可以是其他抗张强度大的材质制成,在此不做详细叙述。在本实施例中,无纺布柔软,在包裹全部缆芯100时不会出现起皱的现象,即使有局部皱折也不影响半导电层200以及护套300的成型。
38.于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所示,于缆芯100与半导电层200之间设置有填充物500,填充物500用于填充缆芯100与半导电层200之间的缝隙。具体地,填充物500设置于绕
包层400与屏蔽层120之间。进一步地,填充物500为绳状填充物,优选地,填充物500设有两根,且与包裹了屏蔽层120的缆芯100相互绞合,使电缆更圆整,外观更漂亮。进一步地,填充物500可以是无纺布、pp绳、聚丙烯带或麻绳等不会对缆芯100造成不良影响的填充物500,填充物500本身不具备吸湿性,不易收缩、不腐蚀等特点。
39.示例性地,首先将每组缆芯100中的导线110之间相互绞合后包裹屏蔽层120,然后将包裹了屏蔽层120的缆芯100和填充物500相互绞合后包裹绕包层400,再然后于绕包层400外包裹半导电层200,最后于绕包层400外包裹护套300。
40.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