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板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4466发布日期:2022-01-19 18:4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路板外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路板外壳。


背景技术:

2.线路板外壳所起到的作用是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其包括壳体以及弹片,通过按钮按压弹片使得弹片下压,从而实现通电,按钮回弹之后,弹片随之复位,复位后即断电。
3.现有技术中,弹片是通过螺丝与壳体的顶部相连接,其一端微微翘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采用螺丝连接,降低了生产效率,其次,由于弹片直接安装在壳体上与壳体贴合,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弹片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路板外壳,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线路板外壳,包括:
6.壳体;
7.弹片;
8.所述弹片的一侧形成v形的插接部;
9.凸块,设置在壳体的一侧上方;
10.插孔,设置在凸块上;
11.其中,所述弹片通过插接部插接到插孔内,所述弹片的一端翘起,另一端与凸块上端相配合实现限位。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片的插接部插入到壳体的插孔中,弹片的一端与凸块上表面相配合,实现限位防止弹片过度插入,另一端翘起,翘起的部分可以下压,并实现回弹,翘起的部分相对传统的弹片距离更大,回弹效果更好,且结构简单,无需通过螺丝紧固安装便利,弹片为金属材质。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片翘起的一端为操作端,另一端为限位端,所述操作端的长度大于限位端的长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端的长度大于限位端的长度能够便于对操作端进行下压操作。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端与插接部的连接处形成弧形倒角,该弧形倒角位于插孔的上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弧形倒角的设置起到了便于操作端下压的实现,且在下压后方便复位,且弧形倒角位于插孔的上方,能够防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机械疲劳,导致弹片的操作端紧密的贴合在壳体上。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作端与插接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且小于180
°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角度可以为110
°
、120
°
、130
°
等,能够有效的实现弹片
下压与回弹。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部包括:
20.第一连接段;
21.第二连接段;
22.第三连接段;
23.第四连接段;
24.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操作端相互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相互连接,且连接处形成弧形,且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形成勾状,所述第二连接段背离第一连接段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段相互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向第一连接段方向倾斜,且与第四连接段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段的另一端与限位端相连接。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第三连接段以及第四连接段形成了整体为v形的结构,第三连接端与第四连接段,形成的卡槽整体向v形结构凹陷,便于对弹片进行固定,在安装时,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形成的勾状先进入插孔,会实现一定的收缩,方便插接部顺利的安装。
2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连接段、第四连接段以及限位端形成卡槽,该卡槽可与插孔的一侧半包覆实现限位。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卡槽的设置便于对弹片进一步的限位固定。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弹片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弹片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1、壳体;100、凸块;101、插孔;2、弹片;200、操作端;201、限位端;202、弧形倒角;3、插接部;300、第一连接段;301、第二连接段;302、第三连接段;303、第四连接段;30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外壳,包括:壳体1;弹片2;所述弹片2的一侧形成v形的插接部3;凸块100,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上方;插孔101,设置在凸块100上;其中,所述弹片2通过插接部3插接到插孔101内,所述弹片2的一端翘起,另一端与凸块
100上端相配合实现限位。将弹片2的插接部3插入到壳体1的插孔101中,弹片2的一端与凸块100上表面相配合,实现限位防止弹片2过度插入,另一端翘起,翘起的部分可以下压,并实现回弹,翘起的部分相对传统的弹片2距离更大,回弹效果更好,且结构简单,无需通过螺丝紧固安装便利,弹片2为金属材质。
36.所述弹片2翘起的一端为操作端200,另一端为限位端201,所述操作端200的长度大于限位端201的长度。操作端200的长度大于限位端201的长度能够便于对操作端200进行下压操作。
37.所述操作端200与插接部3的连接处形成弧形倒角202,该弧形倒角202位于插孔101的上方。该弧形倒角202的设置起到了便于操作端200下压的实现,且在下压后方便复位,且弧形倒角202位于插孔101的上方,能够防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机械疲劳,导致弹片2的操作端200紧密的贴合在壳体1上。
38.所述操作端200与插接部3之间的夹角大于90
°
且小于180
°
。该角度可以为110
°
、120
°
、130
°
等,能够有效的实现弹片2下压与回弹。
39.所述插接部3包括:第一连接段300;第二连接段301;第三连接段302;第四连接段30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300的一端与操作端200相互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段301相互连接,且连接处形成弧形,且所述第一连接段300与第二连接段301形成勾状,所述第二连接段301背离第一连接段300的一端与第三连接段302相互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302向第一连接段300方向倾斜,且与第四连接段303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段303的另一端与限位端201相连接。第一连接段300、第二连接段301、第三连接段302以及第四连接段303形成了整体为v形的结构,第三连接端与第四连接段303,形成的卡槽304整体向v形结构凹陷,便于对弹片2进行固定,在安装时,第一连接段300和第二连接段301所形成的勾状先进入插孔101,会实现一定的收缩,方便插接部3顺利的安装。
40.所述第三连接段302、第四连接段303以及限位端201形成卡槽304,该卡槽304可与插孔101的一侧半包覆实现限位。该卡槽304的设置便于对弹片2进一步的限位固定。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