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0287发布日期:2022-04-09 08:3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并联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并联电容器。


背景技术:

2.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供电设备主要是各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互感器、接触器等等。
3.在电力设备进行安装时,往往需要用到并联电容器,并联电容器主要用于补偿电力系统感性负荷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单相并联电容器主要由心子、外壳和出线瓷套管等几部分组成。
4.现有的并联电容器一般都是安装在配电箱中,由于配电箱空间狭小,现有的螺栓式连接法不仅操作相对麻烦,电容器底部由于长时间不断更换接触配电箱板,磨损也比较严重,使用寿命会相对较低,后期对电容器进行修理维护时拆装也比较麻烦,因此,我们亟需一种并联电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联电容器,具备易拆装、耐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并联电容器拆装不便、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7.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并联电容器,包括并联电容器本体,所述并联电容器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出线陶瓷套,所述并联电容器本体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快拆式防护机构,所述并联电容器本体的顶部靠近出线陶瓷套处固定连接有弹性保护机构;
9.所述快拆式防护机构包括支撑座、架空腔、架板、双向丝杆、支撑条、u形夹块、底板和连接块,所述架空腔开设于支撑座的顶部,所述架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架板固定连接于架空腔内侧壁两端,所述双向丝杆活动连接于两个架板之间,所述支撑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条固定连接于架空腔内区别于架板的两侧壁,所述u形夹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u形夹块分别活动连接于两个支撑条顶部,所述底板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底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u形夹块的底部,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底板的底部,所述连接块与双向丝杆螺纹旋接;
10.所述弹性保护机构包括固定圈套、弹腔、活动套圈、底角圈、限位杆和弹簧,所述固定圈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圈套套设于出线陶瓷套的外部,所述弹腔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弹腔分别开设于两个固定圈套的顶部,所述活动套圈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套圈分别活动连接于两个弹腔的内部,所述底角圈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底角圈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活动套圈的底部,所述限位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限位杆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连
接于两个固定圈套的内部,四个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壁上均活动连接有弹簧。
11.优选的,两个所述u形夹块的开口端对称设置,两个所述u形夹块与两个支撑条之间相互搭接。
12.两个u形夹块将并联电容器本体夹持在中间,避免螺栓固定,使得并联电容器本体安装拆卸更加便捷。
13.优选的,两个所述底板的内部均开设有若干个底透气孔,所述支撑座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侧透气孔。
14.支撑座将并联电容器本体架起,底透气孔和侧透气孔能够使得空气围绕在并联电容器本体的底部进行流通,区别以往并联电容器本体底部被挡住,散热较困难,提高并联电容器本体的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并联电容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15.优选的,两个所述u形夹块的内侧壁与并联电容器本体的外侧壁相适配,两个所述u形夹块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柔性垫片。
16.柔性垫片与并联电容器本体的外侧壁进行接触,避免并联电容器本体与u形夹块的内侧壁直接接触,降低对并联电容器本体外侧壁防锈蚀漆面的磨损,提高并联电容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17.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依次贯穿架板、支撑座的侧壁并延伸于支撑座的外部,所述双向丝杆上位于支撑座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支撑座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片,四个所述固定片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
18.旋钮能够使得双向丝杆转动更加省力,将支撑座通过固定片固定在配电柜内后,即可在快拆式防护机构快速拆装并联电容器本体。
19.优选的,所述底角圈位于固定圈套的内部,所述限位杆贯穿底角圈并与底角圈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位于底角圈的底部与并联电容器本体的顶部之间。
20.优选的,所述活动套圈的顶部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圈,所述固定圈套的外侧壁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外接块,所述外接块上远离固定圈套的一端铰接有l形压条,所述l形压条的内侧壁与压圈相适配。
21.压圈方便工人下压活动套圈,当压圈下移接触到固定圈套的顶部时,将l形压条向上转动,使得l形压条扣住压圈的顶部,从而防止活动套圈自动回弹,方便工人腾出双手对出线陶瓷套进行操作,更加方便工人施工。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联电容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3.1、该并联电容器,通过设置有快拆式防护机构,转动双向丝杆,双向丝杆带动两个连接块转动,由于底板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支撑条对底板进行限制,导致连接块无法发生自转,从而使得两个u形夹块向着相背离的方向移动,两个u形夹块之间的间距扩大,将并联电容器本体的底部放入两个u形夹块之间,反向转动双向丝杆,两个u形夹块向着相向方向移动,两个u形夹块之间间距缩小,对并联电容器本体进行夹持固定,完成快速安装固定,方便快捷,柔性垫片与并联电容器本体的外侧壁进行接触,避免并联电容器本体与u形夹块的内侧壁直接接触,降低对并联电容器本体外侧壁防锈蚀漆面的磨损,提高并联电容器本体的使用寿命,支撑座将并联电容器本体架起,底透气孔和侧透气孔能够使得空气围绕在并联电容器本体的底部进行流通,区别以往并联电容器本体底部被挡住,散热较困难,提高并联电容器本体的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并联电容器本体的使用寿命。
24.2、该并联电容器,通过设置有弹性保护机构,下压活动套圈,活动套圈下压弹簧,弹簧收缩,活动套圈逐渐收缩进入固定圈套的内部,此时,出线陶瓷套的顶部露出于活动套圈,工作人员可对出线陶瓷套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松开活动套圈,弹簧通过其弹力回弹将活动套圈重置向上弹起,从而使得活动套圈复位,活动套圈再次遮挡出线陶瓷套,对出线陶瓷套整体进行保护,两个弹性保护机构对两个出线陶瓷套进行分别保护,能够有效防止两者发生静电纠缠,并能对出线陶瓷套进行防磕碰保护,降低危险。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快拆式防护机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快拆式防护机构俯视面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快拆式防护机构侧视面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性保护机构主视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其中:1、并联电容器本体;2、出线陶瓷套;3、快拆式防护机构;301、支撑座;302、架空腔;303、架板;304、双向丝杆;305、支撑条;306、u形夹块;307、底板;308、连接块;309、底透气孔;310、柔性垫片;311、侧透气孔;312、旋钮;313、固定片;314、固定孔;4、弹性保护机构;401、固定圈套;402、弹腔;403、活动套圈;404、底角圈;405、限位杆;406、弹簧;407、压圈;408、外接块;409、l形压条。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请参阅图1-6,一种并联电容器,包括并联电容器本体1,并联电容器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出线陶瓷套2,并联电容器本体1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快拆式防护机构3,并联电容器本体1的顶部靠近出线陶瓷套2处固定连接有弹性保护机构4;
34.快拆式防护机构3包括支撑座301、架空腔302、架板303、双向丝杆304、支撑条305、u形夹块306、底板307和连接块308,架空腔302开设于支撑座301的顶部,架板303设置有两个,两个架板303固定连接于架空腔302内侧壁两端,双向丝杆304活动连接于两个架板303之间,支撑条305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条305固定连接于架空腔302内区别于架板303的两侧壁,u形夹块306设置有两个,两个u形夹块306分别活动连接于两个支撑条305顶部,底板307设置有两个,两个底板307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u形夹块306的底部,连接块308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块308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底板307的底部,连接块308与双向丝杆304螺纹旋接;
35.弹性保护机构4包括固定圈套401、弹腔402、活动套圈403、底角圈404、限位杆405和弹簧406,固定圈套401设置有两个,两个固定圈套401套设于出线陶瓷套2的外部,弹腔402设置有两个,两个弹腔402分别开设于两个固定圈套401的顶部,活动套圈403设置有两
个,两个活动套圈403分别活动连接于两个弹腔402的内部,底角圈404设置有两个,两个底角圈404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活动套圈403的底部,限位杆405设置有四个,四个限位杆405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圈套401的内部,四个限位杆405的外侧壁上均活动连接有弹簧406。
3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双向丝杆304,双向丝杆304带动两个连接块308转动,由于底板307与连接块308固定连接,支撑条305对底板307进行限制,导致连接块308无法发生自转,从而使得两个u形夹块306向着相背离的方向移动,两个u形夹块306之间的间距扩大,将并联电容器本体1的底部放入两个u形夹块306之间,反向转动双向丝杆304,两个u形夹块306向着相向方向移动,两个u形夹块306之间间距缩小,对并联电容器本体1进行夹持固定,完成快速安装固定,方便快捷。
37.下压活动套圈403,活动套圈403下压弹簧406,弹簧406收缩,活动套圈403逐渐收缩进入固定圈套401的内部,此时,出线陶瓷套2的顶部露出于活动套圈403,工作人员可对出线陶瓷套2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松开活动套圈403,弹簧406通过其弹力回弹将活动套圈403重置向上弹起,从而使得活动套圈403复位,活动套圈403再次遮挡出线陶瓷套2,对出线陶瓷套2整体进行保护,两个弹性保护机构4对两个出线陶瓷套2进行分别保护,能够有效防止两者发生静电纠缠,并能对出线陶瓷套2进行防磕碰保护,降低危险。
38.具体的,两个u形夹块306的开口端对称设置,两个u形夹块306与两个支撑条305之间相互搭接。
3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两个u形夹块306将并联电容器本体1夹持在中间,避免螺栓固定,使得并联电容器本体1安装拆卸更加便捷。
40.具体的,两个底板307的内部均开设有若干个底透气孔309,支撑座30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侧透气孔311。
4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301将并联电容器本体1架起,底透气孔309和侧透气孔311能够使得空气围绕在并联电容器本体1的底部进行流通,区别以往并联电容器本体1底部被挡住,散热较困难,提高并联电容器本体1的散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并联电容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
42.具体的,两个u形夹块306的内侧壁与并联电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相适配,两个u形夹块306的内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柔性垫片310。
4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柔性垫片310与并联电容器本体1的外侧壁进行接触,避免并联电容器本体1与u形夹块306的内侧壁直接接触,降低对并联电容器本体1外侧壁防锈蚀漆面的磨损,提高并联电容器本体1的使用寿命。
44.具体的,双向丝杆304的一端依次贯穿架板303、支撑座301的侧壁并延伸于支撑座301的外部,双向丝杆304上位于支撑座30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312,支撑座30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片313,四个固定片313的内部均开设有固定孔314。
4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旋钮312能够使得双向丝杆304转动更加省力,将支撑座301通过固定片313固定在配电柜内后,即可在快拆式防护机构3快速拆装并联电容器本体1。
46.具体的,底角圈404位于固定圈套401的内部,限位杆405贯穿底角圈404并与底角圈404之间滑动连接,弹簧406位于底角圈404的底部与并联电容器本体1的顶部之间。
47.具体的,活动套圈403的顶部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压圈407,固定圈套401的外侧壁
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外接块408,外接块408上远离固定圈套401的一端铰接有l形压条409,l形压条409的内侧壁与压圈407相适配。
4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圈407方便工人下压活动套圈403,当压圈407下移接触到固定圈套401的顶部时,将l形压条409向上转动,使得l形压条409扣住压圈407的顶部,从而防止活动套圈403自动回弹,方便工人腾出双手对出线陶瓷套2进行操作,更加方便工人施工。
49.在使用时,转动双向丝杆304,双向丝杆304带动两个连接块308转动,由于底板307与连接块308固定连接,支撑条305对底板307进行限制,导致连接块308无法发生自转,从而使得两个u形夹块306向着相背离的方向移动,两个u形夹块306之间的间距扩大,将并联电容器本体1的底部放入两个u形夹块306之间,反向转动双向丝杆304,两个u形夹块306向着相向方向移动,两个u形夹块306之间间距缩小,对并联电容器本体1进行夹持固定,完成快速安装固定,方便快捷。
50.下压活动套圈403,活动套圈403下压弹簧406,弹簧406收缩,活动套圈403逐渐收缩进入固定圈套401的内部,此时,出线陶瓷套2的顶部露出于活动套圈403,工作人员可对出线陶瓷套2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后,松开活动套圈403,弹簧406通过其弹力回弹将活动套圈403重置向上弹起,从而使得活动套圈403复位,活动套圈403再次遮挡出线陶瓷套2,对出线陶瓷套2整体进行保护,两个弹性保护机构4对两个出线陶瓷套2进行分别保护,能够有效防止两者发生静电纠缠,并能对出线陶瓷套2进行防磕碰保护,降低危险。
5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