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摇杆电位器的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2102发布日期:2022-04-09 08:4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摇杆电位器的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位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摇杆电位器的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摇杆电位器是一种适用于游戏机、无人机等的摇杆控制手柄的可变电位器,通过摇动摇杆电位器的摇杆,再通过电位器的电刷机构调节电阻值,实现对游戏机、无人机等的内部相关部件状态变化的控制,摇杆电位器的结构参照专利申请201510596483.0。
3.在现有技术中,摇杆电位器包括摇柄和下摇臂,摇柄的下端设有塑胶底座,下摇臂的中部设有摇柄槽,塑胶底座活动穿设于摇柄槽中。摇柄和下摇臂连接结构主要有两种:
4.第一种结构是在摇柄的塑胶底座中开设一塑胶底座轴孔,在下摇臂的摇柄槽两侧侧壁分别开设一下摇臂轴孔,然后将一销轴活动穿过下摇臂轴孔和塑胶底座轴孔,并将销轴端部铆压出轴帽,防止销轴松脱。这种摇柄和下摇臂连接结构能使摇柄以销轴为转轴,在下摇臂之上往返摇动。然而,这种连接结构具有如下缺陷:其一、需要一个五金销轴,并且还需要铆压工序,其工序繁杂,成本较高;其二、牢固性较差,铆压过程容易破坏摇柄和下摇臂;其三、摇柄的塑胶底座的注塑模具需要设置一个穿插于塑胶底座的细长工件,以成型塑胶底座轴孔,但这种细长工件容易破坏,降低注塑模具的寿命。
5.第二种结构是在摇柄的塑胶底座的两侧侧壁分别伸出一塑胶轴杆,在下摇臂的摇柄槽的两侧槽壁分别开设一轴孔,再将塑胶轴杆扣入轴孔中,这种摇柄和下摇臂连接结构能使摇柄以塑胶轴杆为转轴,在下摇臂之上往返摇动。然而,这种连接结构具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下摇臂的摇柄槽必须做得比较宽,才能将摇柄的塑胶轴杆扣入下摇臂的轴孔中。经测量,在塑胶底座宽度不变的前提下,下摇臂的摇柄槽宽度要提高50%以上,这样使得下摇臂的摇柄槽两侧槽壁体积过大,不符合摇杆电位器对内部零件的体积小型化尺寸要求,因此,第二种结构往往难以在摇杆电位器中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摇杆电位器的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该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无需五金销轴和铆压销轴;该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牢固性好、加工过程不易破坏摇柄与下摇臂,使用寿命长;摇柄的塑胶底座注塑模具无需设置一个穿插于塑胶底座的细长工件,提高了注塑模具的寿命;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的体积小,符合摇杆电位器对内部零件的体积小型化尺寸要求,适用性强。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摇杆电位器的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包括摇柄和下摇臂,所述摇柄的下端设有塑胶底座;所述下摇臂的中部设有摇柄槽,塑胶底座活动穿设于摇柄槽中;所述塑胶底座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一凹孔,所述摇柄槽的两侧槽壁分别设有一凸起,凸起活动扣于对应的凹孔中,使摇柄能以下摇臂的摇柄槽凸起为支轴往返摇动。
8.优选地,所述凹孔为圆形凹孔,所述凸起为圆形凸起。
9.优选地,所述塑胶底座的两个圆形凹孔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摇柄槽的两个圆形凸起的轴线也在同一直线上。
10.优选地,圆形凸起的下半部外侧设有斜面,使圆形凸起能沿着斜面扣入圆形凹孔中。
11.优选地,所述摇柄的塑胶底座包括连接部和设于连接部下端的圆盘部,所述凹孔设置于连接部的两侧侧壁。
12.优选地,所述下摇臂的摇柄槽的两侧槽壁下端分别往下突出一弧形突出块,所述凸起位于弧形突出块的内侧。
13.优选地,圆盘部的上侧设有圆弧形沉坑,圆弧形沉坑与所述弧形突出块相滑动配合。
14.本实用新型在摇柄的塑胶底座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一凹孔,在下摇臂的摇柄槽的两侧槽壁分别设有一凸起,凸起活动扣于对应的凹孔中,使摇柄能以下摇臂的摇柄槽凸起为支轴往返摇动,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其一、无需设置五金销轴,也无需铆压五金销轴,其工序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其二、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牢固性好、加工过程不易破坏摇柄与下摇臂,使用寿命长;其三、摇柄的塑胶底座注塑模具无需设置一个穿插于塑胶底座的细长工件,提高了注塑模具的寿命;其四、下摇臂的摇柄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设凸起即可,无需改变摇柄槽的宽度,与此同时,摇柄的塑胶底座在原来的基础上开设凹孔即可,也无需改变塑胶底座的宽度,这样使得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的体积小,符合摇杆电位器对内部零件的体积小型化尺寸要求,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散结构图之一。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散结构图之二。
18.图4为安装有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的摇杆电位器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如图4所述,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的摇杆电位器,该摇杆电位器包括下壳体3、上壳体4、滑盘5、第一电刷组件6、第二电刷组件7、摇柄1、下摇臂2和上摇臂8;所述下壳体3与上壳体4相互连接,下壳体3具有一腔体31,所述滑盘5安装于腔体31之内,摇柄1与下摇臂2安装于滑盘5之上,上摇臂8安装于下摇臂2之上,上摇臂8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刷组件6,下摇臂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刷组件7。当摇动摇柄1时,摇动下摇臂2和上摇臂8旋转,进而使第一电刷组件6和第二电刷组件7输出电信号。
21.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摇杆电位器的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包括摇柄1和下摇臂2,所述摇柄1的下端设有塑胶底座11;所述下摇臂2的中部设有摇柄槽21,塑胶底座11活动穿设于摇柄槽21中;所述塑胶底座11的两侧侧壁分别设有一凹孔12,所述摇柄槽21的两侧槽壁分别设有一凸起22,凸起22活动扣于对应的凹孔12中,使摇柄1能以下摇臂
2的摇柄槽凸起22为支轴往返摇动。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无需设置五金销轴,也无需铆压五金销轴,其工序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牢固性好、加工过程不易破坏摇柄与下摇臂,使用寿命长;摇柄的塑胶底座注塑模具无需设置一个穿插于塑胶底座的细长工件,提高了注塑模具的寿命;下摇臂的摇柄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设凸起即可,无需改变摇柄槽的宽度,与此同时,摇柄的塑胶底座在原来的基础上开设凹孔即可,也无需改变塑胶底座的宽度,这样使得摇柄与下摇臂连接结构的体积小,符合摇杆电位器对内部零件的体积小型化尺寸要求,适用性强。
22.如图1-图3所示,所述凹孔12为圆形凹孔12,所述凸起22为圆形凸起22。所述塑胶底座11的两个圆形凹孔12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摇柄槽21的两个圆形凸起22的轴线也在同一直线上。这样使摇柄1能更好地以下摇臂2的摇柄槽凸起22为支轴往返摇动。
23.如图1-图3所示,所述圆形凸起22的下半部外侧设有斜面221,使圆形凸起22能沿着斜面221扣入圆形凹孔12中。
24.如图1-图3所示,所述摇柄1的塑胶底座11包括连接部111和设于连接部111下端的圆盘部112,所述凹孔12设置于连接部111的两侧侧壁。所述下摇臂2的摇柄槽21的两侧槽壁下端分别往下突出一弧形突出块23,所述凸起22位于弧形突出块23的内侧。所述圆盘部112的上侧设有圆弧形沉坑113,圆弧形沉坑113与所述弧形突出块23相滑动配合。这样使得摇柄1摇动起来,手感特别好,更灵活。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