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有辅助触点的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7785发布日期:2022-05-26 12:2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有辅助触点的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接触器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装有辅助触点的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2.当前,市场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触点为敞开式,触点接触部位为非密封状态,因此该接触器触点部分易氧化且接触电阻较大,从而导致产品温升较高;例如:公开号为cn204614681u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一种三组桥式触点水平转换结构,包括推动块和动簧片,所述推动块上设有六个方形通孔,所述动簧片经方形通孔与推动块连接,动簧片上设有触点;该接触器四组触点由电木连接,零件尺寸公差较大,四组触点开距相差较大,从而导致四组触点同步性较差;该接触器外壳为金属件,由于触点高压部分与导磁罩部分相连接,触点导磁罩离金属外壳很近,触点对外壳容易短路;其中最为突出问题是无法从外部直观得知动簧片与触点充分接触与否,导致无法有效地判断和监测接触器是否处于断开或闭合的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装有辅助触点的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设有用于监控静触点断开或闭合状态的辅助触点。
4.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一种装有辅助触点的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包括设置于接触器壳体内的静触点组件、推动杆组件、动铁芯、轭铁板、u形轭铁、框片以及静铁芯,静铁芯与轭铁板相铆接,u形轭铁、动铁芯、静铁芯以及轭铁板能够形成导磁回路,在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处于接通状态下,所述动铁芯朝向静铁芯移动并驱动推动杆组件上的动簧片与静触点组件的静触点接通,所述静触点组件包括密封罩、多个焊接于密封罩的静触点、用于监控静触点断开或闭合状态的辅助开关组,所述辅助开关组包括多个设置于密封罩顶部的辅助触点以及用于触发辅助触点的微动开关,所述推动杆组件横向的端部位于微动开关的下方并用于触发微动开关,所述端部与微动开关的间距至少等于动簧片与所述静触点的间距。
5.在一些实例中,所述辅助开关组包括三个辅助触点,所述辅助触点包括蛇形簧片以及与蛇形簧片连接有一铜柱,蛇形簧片焊接在电路板,所述微动开关的三组触点和蛇形簧片焊接在一起;通过监控缠绕于铜柱的线路常开或常闭来判断静触点的断开或闭合状态。
6.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推动杆组件包括推动杆、钢板以及多个u形支架,所述钢板横向连接于所述推动杆的顶部,所述u形支架的两个自由段通过一体注塑并依次排布于钢板上,所述动簧片设置于u形支架的腔体内,所述动簧片的接触部露出于u形支架。
7.在一些实例中,所述u形支架与钢板注塑形成注塑件,所述注塑件的一端延伸形成一个位于微动开关的下方并触发微动开关的拨块,所述拨块为所述端部。
8.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接触器壳体内设有一金属壳,静铁芯和动铁芯均活动设置于所述金属壳的腔体内;所述在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接通状态下,所述动铁芯能够沿着金属壳的轴向移动。
9.在一些实例中,所述接触器壳体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可拆卸式连接于下外壳。
10.在一些实例中,所述下外壳的腔口覆盖设有一轭铁板,所述框片连接于轭铁板上,所述金属壳的顶部连接于所述轭铁板的底面。
1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通过监测辅助开关组件的闭合情况来判断主触点开断状态,更加直观且高效。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实施例的陶瓷罩、静触点以及辅助触点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图2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图1实施例的推动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图4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6是图1实施例的微动开关以及蛇形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动铁芯1、静铁芯2、金属壳3、推动杆4、线圈骨架5、u形轭铁6、轭铁板7、静触点8、陶瓷罩9、钢板10、注塑件11、下外壳12、上外壳13、微动开关14、辅助触点 15、铜柱151、蛇形簧片152、拨块16、框片17、动簧片18、连接部181、接触部182、u形支架19、弹簧20。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2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22.实施例一:
23.参考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的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包括设置于接触器壳体内的静触点组件、推动杆组件、动铁芯1以及静铁芯2,推动杆组件包括杆体件以及多个与杆体件顶部相接的动簧片18,所述静铁芯2套接于杆体件的杆身上,所述杆体件的底端设置于所述动铁芯1上,动铁芯1和静铁芯2之间的杆体
件上套设一弹性件,在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接通状态下,所述动铁芯1朝向静铁芯2移动,并带动杆体件相对静铁芯2移动,所述动簧片18在杆体件的移动下一起上移而与对应的静触点8 接触,进而形成导磁回路;这部分结构具体不再赘述,可参考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主要创新点一方面是所述静触点组件包括陶瓷罩9、用于辅助判断静触点8开断状态的辅助开关组以及焊接于陶瓷罩9顶部的静触点8,所述陶瓷罩9的底部与设置在接触器壳体内的框片17 相焊接,并形成一可填充惰性气体的密闭空间,形成密闭空间能使惰性气体较长时间存留,所述动簧片18位于所述密闭空间内,而惰性气体能够有效地防止触点氧化,起到保护触点和延长触点使用寿命的效果,并且能够加速灭弧防止烧伤触点触头;另一方面是在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处于接通状态下,多个动簧片18通过杆体件的轴向位移分别与对应的静触点8同时接触,杆体件的端部与辅助开关组接触,通过监测辅助开关组件的常闭常开来判断静触点8 的断开或闭合状态,能够更加直观知晓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是否处于接通状态;另外所述接触器壳体包括上外壳13和下外壳12,所述上外壳13可拆卸式连接于下外壳12,所述下外壳 12的腔口覆盖设有一轭铁板7,所述框片17连接于轭铁板7上。
24.具体而言,所述辅助开关组包括多个设置于陶瓷罩9顶部的辅助触点15以及用于触发辅助触点15的微动开关14,所述推动杆组件的横向一端与微动开关14的间距至少等于动簧片 18与所述静触点8的间距,该技术方案下,包括两种实施方式,其一是所述推动杆组件的横向一端与微动开关14的间距等于动簧片18与所述静触点8的间距,此时,动簧片18在静触点8接触同时,杆体件的端部也触发微动开关14,通过辅助触点15状态来判断静触点8断开或闭合;或者其二是所述推动杆组件的横向一端与微动开关14的间距大于动簧片18与所述静触点8的间距,此时,动簧片18先与静触点8接触,然后杆体件的端部再与微动开关 14触发,一旦发现辅助触点15常开或常闭,则更能推导出动簧片18已经与静触点8接触,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处于接通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开关组包括三个辅助触点15,所述辅助触点15包括蛇形簧片152以及与蛇形簧片152连接有一铜柱151,蛇形簧片152焊接在电路板,所述微动开关14的三组触点和蛇形簧片152焊接在一起,所述铜柱151设置于陶瓷罩9中;通过监控缠绕于辅助触点15的线路常开或常闭来判断静触点8的断开或闭合状态。
25.上述提及在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接通状态下,所述动铁芯1朝向静铁芯2移动;而在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不接通状态下,动铁芯1与静铁芯2之间存在一第一避让间隙,所述动簧片18与所述静触点8之间存在第二避让间隙,所述第一避让间隙的距离至少等于第二避让间隙的距离;该结构特点与上述微动开关14和静触点8触碰的原理一致,为了确保动簧片18 能够与静触点8完全的触碰,有效地形成导磁回路。
2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杆体件还包括推动杆4、钢板10以及多个u形支架19,所述钢板 10横向连接于所述推动杆4的顶部,所述u形支架19的两个自由段通过一体注塑并依次排布于钢板10上,所述动簧片18设置于u形支架19的腔体内,所述动簧片18的接触部182 露出于u形支架19,其中,动簧片18活动设置于u形支架19的腔体内,并不是固定于u形支架19的腔体内;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陶瓷罩9上两行四列焊接有八个所述静触点8;所述动簧片18包括连接部181以及两个分别与连接部181一体且对称布置的接触部182,两个接触部182分别对应同一列上的两个静触点8,u形支架19与钢板10注塑形成注塑件11,所述注塑件11的一端延伸形成一个位于微动开关14的下方并触发微动开关14的拨块16,u 形支架19的腔体内设有一弹簧20,所述连接部181通过弹簧20挤压设置于u形支架19的腔体内;所述弹簧
20的底端相抵于所述注塑件11上,所述动簧片18通过弹簧20的顶部相抵定位于所述u形支架19的内顶腔中;通过弹簧20将动簧片18安装在u形支架19的腔体内,其好处在于,在确保动簧片18能够与静触点8完全的触碰的基础上,允许动簧片18具有一定调节性和变形,调节性体现在能够确保接触部182位于静触点8下方,变形体现于当动簧片18随杆体件上移与静触点8完全接触时,静触点8与动簧片18之间有一定相互挤压力,通过弹簧20压缩实现变形。此外,杆体件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保证动簧片18的独立性,并能够设置多个u形支架19以及动簧片18,且高度一致。
27.所述接触器壳体内设有一金属壳3,金属壳3静铁芯2和动铁芯1均活动设置于所述金属壳3的腔体内;所述在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接通状态下,所述动铁芯1能够沿着金属壳3 的轴向移动;设置金属壳3体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具有导向动铁芯1活动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内部导磁回路受干扰而导致短路,所述金属壳3的顶部连接于所述轭铁板7的底面,金属壳3外部套设有用于缠绕线圈的线圈骨架5,这部分结构可参考现有技术。
28.所述下外壳12内设置有一u形轭铁;u形轭铁6、动铁芯1、静铁芯2、轭铁板7形成导磁回路。
29.该设备的具体原理如下:
30.陶瓷罩9和静触点8钎焊牢靠,且陶瓷罩9下方和框片17钎焊在一起,框片17又与轭铁板7焊接牢靠,使整个陶瓷腔体内形成一个密封空间,该密封空间内可填充惰性气体。静铁芯2和轭铁板7固定在一起,推动杆组件和动铁芯1焊接牢固,返回弹簧20置于动静铁芯 2之间,金属壳置于动静铁芯2外并与轭铁板7焊接在一起,轭铁板7和u形轭铁6紧密接触。u形轭铁6、动铁芯1、静铁芯2、轭铁板7形成导磁回路。线圈通电,产品磁场,动静铁芯2被磁化,动铁芯1在磁力作用下带动推动杆组件向上运动,推动杆组件上动簧片18与静触点8闭合,实现开关功能。同时,推动杆组件向上运动的时候带动辅助触点15组件上的微动开关14闭合,实现通过监测辅助开关的闭合情况来判断主触点开断状态。
31.当然,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装有辅助触点15的三相四线交流接触器,该方案的特点主要以微动开关14触发辅助触点15来监测常闭常开来判断静触点8的断开或闭合状态,至于静触点8以及动簧片18的结构如何不作限定,但需要限定的是所述端部与微动开关14的间距至少等于动簧片18与所述静触点8的间距,以保证能够起到监测效果。
32.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3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