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用跨接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07975发布日期:2022-07-01 22:5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用跨接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用跨接电缆。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得到迅猛发展,而作为车厢间电气连接的重要配套产品,也对跨接电缆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市场上的轨道交通车辆用跨接电缆多由含有卤素的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外径较大,质量很重,并且阻燃性能很差,尤其易在发生火灾时对周围人员造成二次伤害并污染环境;同时现有的跨接电缆抗拉强度和抗扭转性能等也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机械性能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用跨接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跨接电缆外径大、质量重、强度不够、且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用跨接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中心芳纶加强单元、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护套层,所述中心芳纶加强单元由若干芳纶加强芯组成,所述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外侧分别包覆有加强轻型低烟无卤阻燃带,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由多个绝缘线芯环形阵列成缆而成,所述绝缘线芯由中心设置的导体和挤包在导体外侧的绝缘层组成,其中,所述绝缘层和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之间还设置有内护层,所述内护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硅橡胶。
6.进一步地,包覆在所述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外侧的加强轻型低烟无卤阻燃带的外侧设置有棉线编织加强层,包覆在所述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外侧的加强轻型低烟无卤阻燃带的外侧设置有芳纶编织加强层。
7.进一步地,所述导体为由多根镀锡铜丝非紧压绞合而成的铜导体。
8.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成缆方向与所述导体的绞合方向相同。
9.进一步地,所述芳纶加强芯由中心设置的芳纶丝和挤包在芳纶丝外侧的低烟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橡胶组成。
10.进一步地,所述芳纶加强芯为7根,以其中1根芳纶加强芯为中心其余6根芳纶加强芯环形阵列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内护层之间的间隙采用芳纶填充进行加强。
12.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绝缘线芯的外侧还依次包覆有隔离层和屏蔽层。
13.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为聚脂薄膜。
14.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层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用跨接电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跨接电缆为无卤电缆,其绝缘层和护套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使得跨接电缆外径更小、质量更轻,且其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外侧还设置有内护层,该内护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硅橡胶,不仅使得跨接电缆的结构更加稳固,还大幅度改善了跨接电缆的阻燃性能,同时在发生火灾时还避免了有害气体的产生,减少了对人员生命的伤害以及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极大地提高了跨接电缆的安全环保性能。同时本跨接电缆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中心芳纶加强单元,保证了跨接电缆的抗拉强度,而且通过在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设置编织加强层,进一步提高了跨接电缆的抗扭曲性能,还加强了各层位置结构的稳固性,以上极大地改善了跨接电缆的机械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跨接电缆的导体为由多根镀锡铜丝非紧压绞合而成的铜导体,且其各个信号单元的成缆方向与导体的绞合方向相同,使得跨接电缆的抗拉、抗扭曲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跨接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跨接电缆的绝缘线芯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0019]1ꢀꢀꢀꢀꢀꢀꢀꢀꢀꢀꢀꢀꢀꢀꢀꢀꢀ
芳纶加强芯
[0020]2ꢀꢀꢀꢀꢀꢀꢀꢀꢀꢀꢀꢀꢀꢀꢀꢀꢀ
导体
[0021]3ꢀꢀꢀꢀꢀꢀꢀꢀꢀꢀꢀꢀꢀꢀꢀꢀꢀ
绝缘层
[0022]4ꢀꢀꢀꢀꢀꢀꢀꢀꢀꢀꢀꢀꢀꢀꢀꢀꢀ
隔离层
[0023]5ꢀꢀꢀꢀꢀꢀꢀꢀꢀꢀꢀꢀꢀꢀꢀꢀꢀ
屏蔽层
[0024]6ꢀꢀꢀꢀꢀꢀꢀꢀꢀꢀꢀꢀꢀꢀꢀꢀꢀ
内护层
[0025]7ꢀꢀꢀꢀꢀꢀꢀꢀꢀꢀꢀꢀꢀꢀꢀꢀꢀ
棉线编织加强层
[0026]8ꢀꢀꢀꢀꢀꢀꢀꢀꢀꢀꢀꢀꢀꢀꢀꢀꢀ
加强轻型低烟无卤阻燃带
[0027]9ꢀꢀꢀꢀꢀꢀꢀꢀꢀꢀꢀꢀꢀꢀꢀꢀꢀ
芳纶编织加强层
[0028]
10
ꢀꢀꢀꢀꢀꢀꢀꢀꢀꢀꢀꢀꢀꢀꢀꢀ
护套层
[0029]
11
ꢀꢀꢀꢀꢀꢀꢀꢀꢀꢀꢀꢀꢀꢀꢀꢀ
芳纶填充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地说明,显然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车辆用跨接电缆,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中心芳纶加强单元、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护套层10,所述中心芳纶加强单元由若干芳纶加强芯1组成,用于保证跨接电缆的抗拉强度,所述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外侧分别包覆有加强轻型低烟无卤阻燃带8进行阻燃防护,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由多个绝缘线芯环形阵列成缆而成,所述绝缘线芯由中心
设置的导体2和挤包在导体2外侧的绝缘层3组成,其中,所述绝缘层3和护套层10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之间还设置有内护层6,所述内护层6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硅橡胶。
[003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跨接电缆为无卤电缆,其绝缘层3和护套层10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在保证对跨接电缆进行防护的同时,使得跨接电缆外径更小、质量更轻,且其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外侧还设置有内护层6,该内护层6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硅橡胶,不仅使得跨接电缆的结构更加稳固,还大幅度改善了跨接电缆的阻燃性能,以上在发生火灾时还避免了有害气体的产生,减少了对人员生命的伤害以及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极大地提高了跨接电缆的安全环保性能。具体地,跨接电缆通电后导体2会发热,而挤包在导体2外侧的绝缘层3采用的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导热性能,耐温等级达到125℃,体积电阻率可达5
×
10
15
ω
·
m,与传统的聚乙烯相比大大提高了耐热性和机械性能,同时减少了收缩性,受热后不再融化,并保持优良的电气性能;护套层10包覆在所述跨接电缆的最外层,主要起到对跨接电缆的保护作用,用于提供机械缓冲、减少摩擦,使缆圆整,稳固结构,在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进行包覆时,采用轮式牵引装置,避免传统的履带式牵引使成缆线芯压扁变形,机头处采用挤压式模具,且调整适当增大内外模具的距离,增加挤出压力,使护套材料紧密地包覆于跨接电缆表面;包覆在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外侧的内护层6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硅橡胶,利用连续硫化这种交联方式进行制造,因为绝缘层3采用耐温等级为125℃的低烟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因此在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硅橡胶进行内护层6的包覆过程中经过连续硫化管道时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若温度过高,绝缘层3会因高温高压而严重变形,而温度过低又达不到硅橡胶的硫化温度,故而需要确定一种相对合理的连续硫化工艺参数,在利用连续硫化机组挤包硅橡胶在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外侧包覆内护层6时控制好蒸汽压力保持在0.3-0.4mpa,控制好适当的牵引速度,确保线芯在整个连续硫化管道内停留的时间不要超过3min。
[003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跨接电缆的中心位置处设置中心芳纶加强单元保证抗拉强度的同时,包覆在所述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外侧的加强轻型低烟无卤阻燃带8的外侧还设置有棉线编织加强层7,包覆在所述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外侧的加强轻型低烟无卤阻燃带8的外侧设置有芳纶编织加强层8,以进一步提高跨接电缆的抗扭曲性能,同时还加强了各层位置结构的稳固性,可选地,棉线编织加强层7的编织密度≥60,芳纶编织加强层9的编织密度≥80。此外,组成所述中心芳纶加强单元的芳纶加强芯1由中心设置的芳纶丝和挤包在芳纶丝外侧的低烟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酯橡胶组成,在提高跨接电缆的抗拉强度的同时也加强了跨接电缆的阻燃性能,其中芳纶丝为直径是0.40mm的dtex:6440型进口芳纶丝,挤包厚度约为0.80mm。如图1所示,优选地,芳纶加强芯1为7根,以其中1根芳纶加强芯1为中心其余6根芳纶加强芯1环形阵列设置,由此组成所述中心芳纶加强单元,有助于够提高成缆过程中跨接电缆的圆整度。并且可选地,在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内护层6之间的间隙采用芳纶填充11进行加强,以进一步提高跨接电缆的抗拉强度。
[0034]
进一步地,为了加强跨接电缆的抗拉强度和抗扭曲性能,本实用新型所述跨接电缆采用的导体2为由多根镀锡铜丝非紧压绞合而成的铜导体,优选为第5类镀锡铜丝。具体
地,所述铜导体由49根镀锡铜丝绞合而成,先以1+6的正规绞合方式将7根镀锡铜丝非紧压绞合成股线,然后将7股非紧压绞合而成的股线复绞,股线绞合与股线复绞的绞合方向同向,由此非紧压绞合而成导体2,结构稳定,抗拉、抗扭曲能力显著增强。优选地,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成缆方向与导体2的绞合方向相同,以进一步加强跨接电缆的抗扭曲性能。
[0035]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跨接电缆为多层设置,包括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和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由多个绝缘线芯环形阵列成缆而成,所述绝缘线芯由中心设置的导体2和挤包在导体2外侧的绝缘层3组成。如图1所示,优选地,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由7根绝缘线芯环形阵列成缆而成,所述中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由20根绝缘线芯环形阵列成缆而成,所述外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由25根绝缘线芯环形阵列成缆而成。并且可选地,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绝缘线芯的外侧还依次包覆有隔离层4和屏蔽层5,如图2所示,隔离层4设置于所述绝缘线芯和屏蔽层5之间,对所述绝缘线芯起到隔离防护的作用,优选采用聚脂薄膜;而屏蔽层5则保证了所述内层环形阵列信号单元的抗电磁干扰性能,优选为由镀锡铜丝编织而成,同时因其良好的弯曲性能也加强了跨接电缆的抗拉、抗扭曲能力,具体地,用于编织屏蔽层5的镀锡铜丝采用第6类镀锡铜丝,编织密度≥90%。
[003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应当指出,举凡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修改或等效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