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应用场景无线供电插座

文档序号:29151536发布日期:2022-03-05 09:31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应用场景无线供电插座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应用场景无线供电插座。


背景技术:

2.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是指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以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按照用途分为民用插座、工业用插座、防水插座、音频插座、移动插座等,不同场所应用的插座大多也具备不同的功能,第三产业服务行业和居民用电快速增长,用电场合不断增多,用电需求不断加大,现有的带线的插座居家中多应用于多水环境,如浴室、洗手间等,现有的插座基本都是带线设置,还需要在墙上打孔固定,影响墙体的美观,并且比较繁琐,而在办公室应用的插座比较多,每一条插座带有一条线会造成线多杂乱,影响工作人员的用电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应用场景无线供电插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多应用场景无线供电插座,包括插座底座和通过磁力连接的集成插座主体,所述插座底座内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连接有三个电压电流表,所述电压电流表连接有发射主控装置,所述集成插座主体内设置有无线接收装置,所述无线接收装置连接有逆变器模块,所述逆变器模块连接有插排板,所述电源连接有设置于插座底座外部的供电插头。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发射主控装置包括与电压电流表对应连接的三个无线发射电路板,所述无线发射电路板对应连接有三个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设置于插座底座内的安装板一上,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包括与无线发射线圈对齐设置的三个无线接收线圈,所述无线接收线圈设置于安装板二上,所述无线接收线圈对应连接有三个无线接收电路板,三个所述无线接收电路板共同连接有逆变器模块。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无线发射电路板对应安装有散热器一,所述无线接收电路板对应连接有散热器二。用于无线发射电路板和无线接收电路板的散热。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无线接收电路板与逆变器模块之间连接有散热扇。用于整体插座底座的散热。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无线接收电路板与逆变器模块之间连接有usb充电模块,所述usb充电模块与设置于插排板上的usb充电口连接。usb充电接口可以直接对一些usb连接的设备进行供电。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上安装有用于插座底座和集成插座主体固定的磁铁。用于将插座底座和集成插座主体磁吸。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逆变器模块搭载有蜂鸣器,所述逆变器模块连接有逆变器工作状态指示灯,所述逆变器工作状态指示灯安装于插排板上。蜂鸣器会在
输出过载时报警并关闭输出,逆变器工作状态指示灯表示逆变器模块正常或者非正常输出。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插排板设置有220v插孔,所述220v插孔连接逆变器模块。220v插孔输出220v的交流电。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逆变器模块与220v插孔之间设置有开关电路板,所述开关电路板连接有用于控制220v插孔通断电的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安装与插排板上。开关按钮和开关电路板控制220v插孔的通断电。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保障了用电安全,适应性更强,降低了对用电地点的局限,更能适应负载变化快,负载用电量多变的场合,并且无线设置,杜绝了导线老化,进水漏电的危险,适用情景多,可用于厨房、浴室等易有水汽的地方,安全性等到了保障的同时风格更加简约大方,保持了美观性,便于公共场合的统一管理,打破了负载只能在固定插座、固定电路上使用的情况。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示意图;
16.图3为线圈布置示意图;
17.图4为线圈对应设置示意图。
18.图中:1-插座底座、2-集成插座主体、3-电源、4-电压电流表、5-发射主控装置、51-无线发射电路板、52-无线发射线圈、53-安装板一、54-散热器一、6-无线接收装置、61-无线接收线圈、62-安装板二、63-无线接收电路板、64-散热器二、7-逆变器模块、8-插排板、9-供电插头、10-散热扇、11-usb充电模块、12-usb充电口、13-磁铁、14-蜂鸣器、15-逆变器工作状态指示灯、16-220v插孔、17-开关电路板、18-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19.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者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20.参照附图1和图2,一种多应用场景无线供电插座,包括插座底座1和通过磁铁13连接的集成插座主体2,插座底座1内设置有电源3,电源3将220v市电转化为24v直流电给其余模块供电,电源3连接有三个电压电流表4,三个电压电流表4分别对应发射主控装置5的发射端,用来指示无线模块工作状态和消耗功率,正常情况下中间表的电流大于两边,如果三个表的电流变成中间小两边大,此时中间的发射主控装置5未成功启动,需要调整后使用,电压电流表4连接有发射主控装置5,发射主控装置5包括与电压电流表4对应连接的三个无线发射电路板51,无线充电的发射电路板,无线发射电路板51对应安装有散热器一54,三个散热器一54不能接触,否则会有短路,无线发射电路板51对应连接有三个无线发射线圈52,三个线圈之间的间隔会影响功率,可以尝试缩小线圈间隔,看对功率的影响是否可以接受,无线发射线圈52设置于插座底座1内的安装板一53上,安装板一53安装在插座底座1内部,集成插座主体2内设置有无线接收装置6,如图3所示,无线接收装置6包括与无线发射线圈52对齐设置的三个无线接收线圈61,安装时,需要与三个无线发射线圈52对其,并且间隔需
要大于等于7mm,收发线圈垂直上下,离金属越远越好,线圈之间不能有导体,无线接收线圈61设置于安装板二62上,安装板二62安装在集成插座主体2内部,无线接收线圈61对应连接有三个无线接收电路板63,中间电路板的发热会明显高于两边的,无线接收电路板63对应连接有散热器二64,这三个散热器二64可以触碰,已经做好了绝缘,三个无线接收电路板63共同连接有逆变器模块7,无线接收电路板63与逆变器模块7之间连接有散热扇10,通电后就会工作,将集成插座主体2中整体产生的热量散出去,无线接收装置6连接有逆变器模块7,将无线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220v的交流电,逆变器模块7上也添加了散热片,无线接收电路板63与逆变器模块7之间连接有usb充电模块11,usb充电模块11与设置于插排板8上的usb充电口12连接,不经过逆变器模块7,输出直流电,usb充电口12支持多种快充协议,逆变器模块7连接插排板8上的220v插孔16,输出220v的交流电,电源3连接有设置于插座底座1外部的供电插头9,逆变器模块7搭载有蜂鸣器14,过载会报警并关断输出,逆变器模块7连接有逆变器工作状态指示灯15,逆变器工作状态指示灯15安装于插排板8上,绿灯亮为正常输出,红灯亮为过载并关断输出,逆变器模块7与插排板8之间设置有开关电路板17,开关电路板17与设置于插排板8上的开关按钮18连接,开关按钮18控制220v插孔16的通断电。
21.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安装板一53和安装板二6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插座底座1和集成插座主体2的磁铁13,安装板一53上的磁铁13和安装板二62上的磁铁13的异名设置,保证两个磁铁13之间产生吸力,通过磁力将插座底座1和集成插座主体2固定住,并且磁铁13与线圈之间做好绝缘,防止磁铁13影响线圈的正常使用。
22.当集成插座主体2为不带孔型的接收层时,可以提供用户无线充电技术支持,传输距离为50mm左右,可感应灯泡。达到了一器多用的效果,且传输效率通过补充电容来提高,拉近了和有线充电方式的效率之差。
23.工作原理:发射主控装置5的无线发射线圈52配合无线发射电路板51的供电将电源3传递的24v电能转化为中继能量去传输电能,再利用谐振加强磁场提高电流幅值,保证传输功率,将转化为中级能量的电能传输至集成插座主体2内,传递给无线接收装置6的无线接收线圈61配合无线接收电路板63将中继能量转化为直流电,再经过逆变器模块7将直流电转化为220v的交流电,利用整流稳压电路使电流和电压稳定发,避免对用电器造成损坏,供插排板8的普通插孔使用;将各个部件连接好之后,进行测试,将供电插头9连接插到供电设备上,此时三个电压电流表4都会有读数,判断是否中间的电压电流表4大于两侧的电压电流表4的读数,逆变器工作状态指示灯15的绿灯点亮,一切正常即可将用电器插到插排板8上,先从小功率的设备开始试用,极限功率控制在220w以内,测试时间从短变长,测试结束断开电源3的供电,然后隔一小会去触摸各模块是否发热,但要注意不要同时触摸两个点。
2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为准。
25.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6.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