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的电芯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5745发布日期:2022-03-23 14:2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的电芯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的电芯及电池。


背景技术:

2.电池包括一端具有开口且内部中空的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卷绕芯体和盖设于开口上的顶盖。其中,卷绕芯体由负极极片、隔膜和正极极片依次卷绕形成,其中,负极极片一侧延伸出多个层叠设置的负极极耳,多层负极极耳形成负极极耳群,正极极片的一侧延伸出多个层叠设置的正极极耳,多层正极极耳形成正极极耳群,电池的正极转接片设于正极极耳群的上表面,并与正极极耳群焊接固定,电池的负极转接片设于负极极耳群的上表面,并与负极极耳群焊接固定。
3.目前,组成电池的卷绕芯体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卷绕芯体包括两个时,需通过转接片将两个卷绕芯体的极耳群连接(正极转接片分别与两个卷绕芯体的正极极耳群连接,负极转接片分别与两个卷绕芯体的负极极耳群连接),通常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转接片与极耳群固定。
4.现有技术中,由于极耳群中多个极耳相互错位,导致多个极耳的重叠面积很小,从而使极耳群上的过流面积较小,进而影响电池的能量效力,同时影响了极耳群与转接片之间的焊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的电芯及电池,既能保证极耳群与转接片之间的焊接质量,还能保证电池的能量效力。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的电芯,包括:卷绕芯体,卷绕芯体的一侧具有极耳侧端面,极耳侧端面延伸设有多个极耳,多个极耳层叠设置并形成极耳群,极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相对,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相对,且第四侧边与极耳侧端面固定连接,极耳群中至少一个极耳的第一侧边相对于位于极耳群最顶部的极耳的第一侧边沿第一方向错开,第一方向与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平行;
7.极耳群具有焊印区域,焊印区域为极耳群用于与转接片焊接时,焊印覆盖极耳群的区域;
8.在垂直极耳的表面的方向上,极耳群中多个极耳具有重叠区域,且焊印区域位于重叠区域内。
9.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极耳群中至少一个极耳的第一侧边相对于位于极耳群最顶部的极耳的第一侧边沿第一方向错开,相较于极耳群中的多个极耳的第一侧边对齐设置,降低了形成卷绕芯体的工艺难度。另外,由于焊印区域位于重叠区域内,因此,极耳群中多个极耳的重叠面积大于极耳群的焊印区域,保证了极耳群的过流面积,提高了电池的能量效力,此外,当转接片焊接于极耳群上时,转接片可焊接于多个极耳的重叠区域内,保证了转
接片的焊接质量。
10.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极耳群的有效焊接区域与重叠区域的面积比小于或等于0.5。
11.极耳群的有效焊接区域与重叠区域的面积比越小,极耳群中多个极耳的重叠区域的面积越大,即说明,多个极耳的第一侧边相对位于最顶部的极耳的第一侧边错开的距离较小,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极耳群与转接片的焊接质量,以及极耳群上的过流面积。
12.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形成极耳群的每个极耳的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之间的间距相等,形成极耳群的每个极耳的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之间的间距相等。
13.由此,通过形成极耳群的多个极耳的大小、形状均完全相同,一方面,在对集流体进行模切形成极耳时,提高了极耳模切的便利性,同时,无需对模切设备进行多次参数调整,降低了极耳的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在形成极耳群时,多个极耳的第一侧边沿第一方向的错开范围较小,增大了极耳群中多个极耳的重叠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极耳群与转接片的焊接面积,保证了电池的能量效力。
14.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极耳群中至少一个极耳的第一侧边相对于位于极耳群最顶部的极耳的第一侧边重合。
15.由此,当极耳群中的部分极耳的第一侧边相对于位于最顶部的极耳的第一侧边重合时,有效的增大了极耳群中多个极耳的重叠面积,也即是说,减小了极耳群的有效焊接区域与重叠区域的面积的比值,保证了极耳群与转接片的焊接质量。
16.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极耳群中相邻两个极耳的第一侧边沿第一方向错开。
17.由此,在对集流体进行模切形成极耳时,使得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间距的误差较大,提高了集流体模切的良率。
18.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极耳的第一侧边沿第一方向依次错开。
19.由此,在对集流体进行模切形成极耳时,可使模切形成的相邻两个极耳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无需对模切设备的参数进行复杂化处理,降低了模切设备的加工工艺。
20.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极耳群中偶数层的多个极耳的第一侧边沿第一方向依次错开,极耳群中奇数层的多个极耳的第三侧边沿第二方向依次错开,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21.由此,通过偶数层的多个极耳的第一侧边沿第一方向依次错开,奇数层的多个极耳的第三侧边沿第二方向依次错开,能够缩小极耳群中最底层的极耳的第一侧边相对于最顶层的极耳的第一侧边沿第一方向错开的距离,进一步保证了极耳群中多个极耳的重叠区域。
22.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侧边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分别与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平行的中心线,中心线与第二侧边的第一交点和中心线与第四侧边的第二交点之间的距离为s,沿第一方向错开的极耳的第一侧边与位于极耳群最顶部的极耳的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19s,沿第二方向错开的极耳的第三侧边与位于极耳群最顶部的极耳的第三侧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19s。
23.由此,沿第一方向错开的极耳的第一侧边与位于极耳群最顶部的极耳的第一侧边之间的距离越小,且沿第二方向错开的极耳的第三侧边与位于极耳群最顶部的极耳的第三
侧边之间的距离越小,极耳群中多个极耳的重叠面积越大,那么极耳群与转接片之间的焊接质量越好,极耳群的过流面积越大,电池的能量效力越高。
24.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转接片和第一方面的电池的电芯,转接片焊接固定于极耳群的焊印区域上。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由于采用了第一方面的电池的电芯,因此,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的能量效力。
26.在第二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极耳群与转接片焊接时,极耳群中多个极片的第二侧边沿第三方向依次错开,且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群与转接片焊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的端面示意图;
3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位于壳体内的状态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39.10-电池;
40.100-电池的电芯;110-卷绕芯体;111-极耳侧端面;112-负极极片;113-正极极片;114-隔膜;12a-重叠区域;12b-焊印区域;12c-有效焊接区域;120-极耳群;120a-正极极耳群;120b-负极极耳群;121-极耳;121a-第一侧边;121b-第二侧边;121c-第三侧边;121d-第四侧边;121e-中心线;1211-正极极耳;1212-负极极耳;
41.200-顶盖;201-转接片;
42.300-壳体;310-开口;320-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45.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48.目前,组成电池的卷绕芯体包括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卷绕芯体包括两个时,需通过转接片将两个卷绕芯体的极耳群连接(正极转接片分别与两个卷绕芯体的正极极耳群连接,负极转接片分别与两个卷绕芯体的负极极耳群连接),通常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将转接片与极耳群固定。
49.现有技术中,由于极耳群中多个极耳相互错位,导致多个极耳的重叠面积很小,从而使极耳群上的过流面积较小,进而影响电池的能量效力,同时影响了极耳群与转接片之间的焊接质量。
50.鉴于此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的电芯及电池,既能保证极耳群与转接片之间的焊接质量,还能保证电池的能量效力。
5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该电池的电芯及电池进行详细说明:
52.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电芯,首先说明一下电池的电芯的结构,电池的电芯包括电极单元和极耳,其中,电极单元包括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
53.具体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负极极片、隔膜与正极极片三者依次层叠并卷绕,形成电池的电芯的电极单元,即该电极单元为卷绕式结构,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负极极片、隔膜与正极极片三者顺序堆叠,形成电池的电芯的电极单元,该电极单元为叠片式结构。另外,电极单元形成后具有缝隙,电解液能够通过缝隙进入电极单元中,浸润负极极片与正极极片。
54.其中,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例如铜箔)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例如碳或硅),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例如铝箔)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例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或钴酸锂)。负极极耳与负极极片相连,并从电极单元中伸出,且负极极耳可直接由负极集流体裁切而成;正极极耳与正极极片相连,并从电极单元中伸出,且正极极耳可直接由正极集流体裁切形成。
55.以下以电极单元为卷绕式结构的电池的电芯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5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的电芯,如图1、图2所示,该电池的电芯包括卷绕芯体110,卷绕芯体110的一侧具有极耳侧端面111,极耳侧端面111延伸设有多个极耳121,多个极耳121层叠设置并形成极耳群120,结合参照图2,极耳1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
侧边121a、第二侧边121b、第三侧边121c和第四侧边121d,第一侧边121a与第三侧边121c相对,第二侧边121b与第四侧边121d相对,且第四侧边121d与极耳侧端面111固定连接,极耳群120中至少一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相对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错开,第一方向与第二侧边121b的延伸方向平行,另外,结合参照图3、图4,极耳群120具有焊印区域12b,焊印区域12b为极耳群120用于与转接片焊接时,焊印覆盖极耳群120的区域;在垂直极耳121的表面的方向上,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具有重叠区域12a,且焊印区域12b位于重叠区域12a内。
57.以下所说的第一方向是指图1中a箭头表示的方向。
5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极耳侧端面111的平面方向与卷绕芯体110的卷绕方向垂直,极耳侧端面111是指卷绕芯体110设有极耳121的端面。上述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是指靠近卷绕芯体110最里侧的极耳121,也即是说,靠近极耳侧端面111中心处的极耳121。
59.另外,上述第一侧边121a、第二侧边121b、第三侧边121c和第四侧边121d依次连接形成极耳121的四周边缘,例如,极耳121为梯形,那么第二侧边121b和第四侧边121d分别是梯形的上底边和下底边,第二侧边121b和第四侧边121d分别为梯形的两个腰部。
60.极耳群120中至少一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相对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错开,应理解,极耳群120中的多个极耳121均相对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错开,或者,极耳群120中部分极耳121相对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错开,部分极耳121相对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沿第二方向错开,且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又或者,极耳群120中相邻的两个极耳121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错开,等等。
6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极耳群120中至少一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相对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错开,相较于极耳群120中的多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对齐设置,降低了形成卷绕芯体110的工艺难度。另外,由于焊印区域12b位于重叠区域12a内,因此,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的重叠面积大于极耳群120的焊印区域12b,保证了极耳群120的过流面积,提高了电池的能量效力,此外,当转接片焊接于极耳群120上时,转接片可焊接于多个极耳121的重叠区域12a内,保证了转接片的焊接质量。
6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极耳群120的有效焊接区域12c与重叠区域12a的面积比小于或等于0.5。
63.极耳群120的有效焊接区域12c与重叠区域12a的面积比越小,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的重叠区域12a的面积越大,即说明,多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相对位于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错开的距离较小,从而有效的保证了极耳群120与转接片201的焊接质量,以及极耳群120上的过流面积。
64.当极耳群120的有效焊接区域12c与重叠区域12a的面积比大于0.5时,此时,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的重叠面积较小,一方面影响了极耳群120与转接片201的焊接质量,另一方面,减小了极耳群120上的过流面积,从而影响了电池的能量效力,因此,本实施例选择极耳群120的有效焊接区域12c与重叠区域12a的面积比小于或等于0.5时为宜。
65.需要说明的是,极耳群120的有效焊接区域12c是指极耳群120与转接片201焊接时,极耳群120与转接片201固定连接的面积。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极耳群120的每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与第三侧边121c之间的间距相等,形成极耳群120的每个极耳121的第二侧边121b与第四侧边之间的间距相等。
67.通过形成极耳群120的多个极耳121的大小、形状均完全相同,一方面,在对集流体进行模切形成极耳121时,提高了极耳121模切的便利性,同时,无需对模切设备进行多次参数调整,降低了极耳121的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在形成极耳群120时,多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的错开范围较小,增大了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的重叠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极耳群120与转接片201的焊接面积,保证了电池的能量效力。
6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极耳群120中至少一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相对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重合。
69.也即是说,极耳群120中的部分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与位于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重合,极耳群120中的另一部分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与位于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错开。由于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因此,当极耳群120中的部分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与位于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重合时,该部分极耳121与位于最顶部的极耳121完全重合且对应的重合面积即为极耳121的表面的面积,另外,当极耳群120中的另一部分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与位于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错开时,另一部分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与位于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沿第一方向错开,即,当另一部分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伸出位于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时,另一部分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沿第一方向伸入位于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
70.由此,当极耳群120中的部分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相对于位于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重合时,有效的增大了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的重叠面积,也即是说,减小了极耳群120的有效焊接区域12c与重叠区域12a的面积的比值,保证了极耳群120与转接片201的焊接质量。
71.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极耳群120中相邻两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错开。
72.由此,在对集流体进行模切形成极耳121时,使得相邻两个极耳121之间的间距的误差较大,提高了集流体模切的良率。
73.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多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依次错开。
74.由此,在对集流体进行模切形成极耳121时,可使模切形成的相邻两个极耳121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无需对模切设备的参数进行复杂化处理,降低了模切设备的加工工艺。
75.可选的,多个极耳121中每相邻两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的错开距离均相等。
76.具体地,在模切极耳121时,只需设定模切设备的模切参数,以使模切出来的极耳121在极片卷绕之后能够使每相邻两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的错开距离均相等。由此,能够便于得到多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的总错位距离,从而便于计算极耳群120的有效焊接区域12c。
77.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极耳群120中偶数层的多个极耳121的第一
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依次错开,极耳群120中奇数层的多个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沿第二方向依次错开,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7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偶数层是指自极耳群120的上表面向其下表面的方向开始计数得到的,或者是指自极耳群120的下表面向其上表面的方向开始计数得到,如第二层、第四层、第六层等。上述的奇数层是指自极耳群120的上表面向其下表面的方向开始计数得到的,或者是指自极耳群120的下表面向其上表面的方向开始计数得到的,例如第一层、第三层、第五层等。
79.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方向是指与第二侧边121b的延伸方向平行且与第一方向的朝向相反,即图7中的箭头b表示的方向。
80.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偶数层的多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依次错开,奇数层的多个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沿第二方向依次错开,能够缩小极耳群120中最底层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相对于最顶层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错开的距离,进一步保证了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的重叠区域12a。
81.可选的,极耳群120中偶数层的多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的错开距离相等,极耳群120中奇数层的多个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沿第二方向的错开距离相等。由此,能够便于获得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的总错开距离,从而便于获得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的重叠区域12a的面积。
82.上述只是列举了几种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错位设置的结构,但是并不限于此,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8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边121b与第四侧边之间具有分别与第二侧边121b和第四侧边平行的中心线121e,中心线121e与第二侧边121b的第一交点和中心线121e与第四侧边的第二交点之间的距离为s,沿第一方向错开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19s,沿第二方向错开的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19s。
84.示例地,第一交点与第二交点之间的距离s在73mm~81mm之间,那么沿第一方向错开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之间的距离小于3.8mm~4.3mm,沿第二方向错开的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之间的距离小于3.8mm~4.3mm,由此,通过限定沿第一方向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的错开距离以及沿第二方向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的错开距离来保证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的重叠面积。
85.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错开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之间的距离越小,且沿第二方向错开的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之间的距离越小,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的重叠面积越大,那么极耳群120与转接片201之间的焊接质量越好,极耳群120的过流面积越大,电池的能量效力越高。
86.当沿第一方向错开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与位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之间的距离大于1/19s,且沿第二方向错开的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与位
于极耳群120最顶部的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之间的距离大于1/19s,极耳群120重叠区域12a的面积较小,使得极耳群120的过流面积较小,从而影响电池的能量效力。
8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8所示,卷绕芯体110包括负极极片112、隔膜114和正极极片113,隔膜114间隔于相邻的负极极片112和正极极片113之间,极耳群120包括负极极耳群120b和正极极耳群120a,负极极耳群120b中的极耳121与负极极片112连接,正极极耳群120a中的极耳121与正极极片113连接。
88.在此将负极极耳群120b中的极耳121称之为负极极耳1212,将正极极耳群120a中的极耳121称之为正极极耳1211。
89.由于负极极片112上具有多个负极极耳1212,多个负极极耳1212沿极片的延伸方向按预设距离间隔分布,如此,在形成卷绕芯体110时,负极极片112上的负极极耳1212能够在极耳侧端面111层叠设置,以形成负极极耳群120b,并且能够使得多个负极极耳1212的第一侧边121a错位设置,或者,能够使极耳群120的偶数层的多个极耳121的第一侧边121a沿第一方向依次错开,同时使极耳群120的奇数层的多个极耳121的第三侧边121c沿第二方向一次错开。同理,正极极片113上的正极极耳1211能够在极耳侧端面111层叠设置,以形成正极极耳群120a,并且能够使得多个正极极耳1211的第一侧边121a错位设置。
90.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极耳群120a中的极耳121的材质为铝,负极极耳群120b中的极耳121的材质为铜。
91.在焊接中相同材质的零部件焊接时的可靠性较高,而用于与正极极耳群120a焊接的正极转接片的材质为铝,用于与负极极耳群120b焊接的负极转接片的材质为铜,因此,为了提高正极极耳群120a与正极转接片之间焊接的可靠性,因此,将正极极耳群120a中的极耳121的材质设置为铝,为了提高负极极耳群120b与负极转接片之间焊接的可靠性,负极极耳群120b中的极耳121的材质设置为铜。
92.如图9、图10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10,该电池10包括转接片201和上述的电池的电芯100,其中,转接片201焊接固定于极耳群120的焊印区域12b上。
93.本实施例中的电池10采用了上述的电池的电芯,而电池的电芯能够提高极耳群120的焊接质量,保证极耳群120的过流面积,由此,本实施例提供能够提高电池10的能量效力。
9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10还包括容置电池的电芯的壳体300和盖合于壳体300上的顶盖200。
95.具体地,壳体300内部形成容纳腔320,用于容纳电池的电芯和电解液,壳体300的一端具有开口310,使得电池的电芯可通过该开口310放置于壳体300的容纳腔320中,容纳腔320内可设置有多个电池的电芯,多个电池的电芯相互堆叠且电连接,顶盖200密封设置于壳体300的开口310处,以阻止电解液渗出。
9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壳体300可为六面体形,也可为其他形状。壳体30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材料,例如铝或铝合金等,也可是绝缘材料,例如塑胶等。
97.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池10是指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10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10。
98.由于在壳体300的容纳腔320内可堆叠设置多个电池的电芯,且每相邻两个电池的电芯之间电连接,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图10所示,每相邻两个电池的电芯之间通过将转
接片201焊接固定于极耳群120上以实现相邻两个电池的电芯之间电连接的目的。在将转接片201焊接于极耳群120上时,会将极耳群120沿其厚度方向挤压,使得多个极耳121的重叠区域12a相互贴合,以便于将极耳群120与转接片201焊接。
99.当沿其厚度方向将极耳群120挤压并使得多个极耳121的重叠区域12a相互贴合时,对极耳群120与转接片进行焊接,此时,极耳群120中多个极耳121的第二侧边121b沿第三方向依次错开,且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10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方向为图7中c箭头所指的方向。
10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