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卸接地线连接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9361发布日期:2022-05-31 11:0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卸接地线连接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拆卸接地线连接端。


背景技术:

2.接地指电力系统和电气装置的中性点、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和装置外导电部分经由导体与大地相连。工作接地就是由电力系统运行需要而设置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就会有电流长期流过接地电极,但是只是几安培到几十安培的不平衡电流。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会有上千安培的工作电流流过接地电极,然而该电流会被继电保护装置在0.05~0.1s内切除,即使是后备保护,动作一般也在1s以内。
3.由于输电线路网架结构的逐步完善,每年都有大量的线路新建,以保证线路供电可靠性的提升,随之而来的线路升高改造,杆塔更换以及线路停电检修作业,已经常态化开展。而在停电检修作业过程中,挂设接地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是停电检修作业前的必备条件,其作用是保护停电作业人员,在停电线路检修工作范围内工作时避免外来电压和感应电压对工作人员造成的电击伤害。然而在平时工作中,常规接地线存在很多问题,一般的拆除搭设时,由于夹扣部位设计原因,难以快速取出,造成接地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拆卸接地线连接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接电线搭设拆卸效率低的问题,本装置通过设置方便搭设接线单元和接地单元,实现快速搭设拆卸的目的。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6.一种方便拆卸接地线连接端,包括相互配合的接地单元和接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单元包括底座2,分别安装在底座2两端的螺旋杆1和安装杆组,在安装杆组上安装有过渡塞盘6,所述接线单元包括相互固定安装的底筒7 和顶筒10,在底筒7上安装有弹性卡组,在顶筒10上安装有接线端口组,通过弹性卡组与过渡塞盘6以及安装杆组的配合,实现接地单元和接线单元的搭设拆卸,通过安装杆组和接线端口组的配合,实现接地线路连通。
7.所述安装杆组包括主杆3、导杆4和限位盘5,主杆3安装在底座2上,主杆3上安装有导杆4,在导杆4上安装有限位盘5。
8.所述导杆4上安装有可活动的过渡塞盘6。
9.所述弹性卡组由第一弹簧8和斜向卡9组成,斜向卡9通过与限位盘5和过渡塞盘6的配合,实现接地单元和接线单元的搭设拆卸。
10.所述过渡塞盘6上下表面均为倾斜表面,且过渡塞盘6上表面可完全嵌入限位盘5的下表面。
11.所述斜向卡的远离第一弹簧8的一端为倾斜面。
12.所述接线端口组包括接触盘11、第二弹簧12、连接电线13和连接杆14、连接环15,
接触盘11通过第二弹簧12安装于顶筒10内,接触盘11通过连接电线13与连接杆14和连接环15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进行接地线搭设时,本装置通过斜向卡与限位盘的组合,实现接线单元与接地单元的稳定连接。在进行接地线拆卸时,通过下压接线单元,使得斜向卡划过从过渡塞盘,再提升接线单元,使得过渡塞盘与限位盘重合,继续提升的过程中实现接线单元与接地单元的拆卸。本装置操作简单,搭设时接线稳定,拆卸时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接地单元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接线单元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接线单元单元剖视图;
18.图中所示:螺旋杆1、底座2、主杆3、导杆4、限位盘5、过渡塞盘6、底筒7、第一弹簧8、斜向卡9、顶筒10、接触盘11、第二弹簧12、连接电线13、连接杆14、连接环15。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0.实施例1
21.如图1-4所示,一种方便拆卸接地线连接端,旨在提供一种在电力施工接地过程中搭设拆卸方便,操作简单快捷的接线端,包括接线单元和接地单元两部分,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22.接地单元包括螺旋杆1、底座2、主杆3、导杆4、限位盘5和过渡塞盘6。如图1和图2所示,螺旋杆1固定安装于底座2的下表面。螺旋杆1的作用是用于固定于地下,螺旋结构旋入地下方便,旋入后更加稳定。底座2上固定安装有主杆3,主杆3上固定安装有导杆4。导杆4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盘5。
23.导杆4的作用是用于安装过渡塞盘6,过渡塞盘6能沿着导杆4上下活动。同时过渡塞盘6上下表面呈倾斜结构,方便拆卸。同时过渡塞盘6的上表面能完全嵌入限位盘5内,形成一个无间隙整体。
24.接线单元包括底筒7、第一弹簧8、斜向卡9、顶筒10、接触盘11、第二弹簧12、连接电线13、连接杆14和连接环15。相互固定的底筒7和顶筒10内孔径相同。
25.如图3和图4所示,在底筒7开有侧孔,在侧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8,通过第一弹簧8可活动安装有斜向卡9。斜向卡9整体为圆柱结构,朝向底筒7内侧的一端为倾斜结构。
26.顶筒10内部用于安装接电线路,为保证接线的稳定,在顶筒10内部安装有接触盘11。接触盘11的下表面与限位盘5的上表面形状相同。接触盘11通过固定安装于顶筒10上的第二弹簧12安装,实现接触盘11的可活动性。同时,接触盘11通过连接电线13与安装于顶筒10上的连接杆14和连接环15连接。连接环15的作用是用于外部接地线路连接。
27.具体操作原理如下所述:
28.首先需将接地单元旋入地面。
29.在接地线路搭设过程中,现将需接地的电路固定于连接环15上。人工将接线单元
与接地单元相互套接。套接过程中,通过限位盘5挤压斜向卡9,使得第一弹簧8压缩。当限位盘5深入到顶筒10后,限位盘5与斜向卡9形成稳定的卡接结构,使得接线单元和接地单元保持稳定。同时限位盘5上表面与接触盘 11相互接触,形成通路,完成接地过程。
30.在接地线路拆除过程中,人工下压接线单元,在下压过程中,斜向卡9会与过渡塞盘6的上表面相互接触,由于均为倾斜结构,过渡塞盘6会挤压斜向卡9,当过渡塞盘6置于顶筒10后,斜向卡9在第一弹簧8的作用下复位。然后提升接线单元,斜向卡9会与过渡塞盘6的下表面相互接触,首先会将过渡塞盘6提成至与限位盘5相互啮合。由于过渡塞盘6的下表面也为倾斜结构,不会产生过大的阻力,在过渡塞盘6上表面与限位盘5啮合后,斜向卡9沿着过渡塞盘6下表面移动,挤压第一弹簧8。由于此时过渡塞盘6与限位盘5为整体,使得斜向卡9能顺利的过渡至限位盘5的上表面,形成脱离,从而完成接地线路拆除。
3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