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阀、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2424发布日期:2022-04-09 08:5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阀、电池及用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化学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爆阀、电池及用电装置。


背景技术:

2.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3.相关技术中,为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在电池的外壳上设置防爆阀。防爆阀能够在电池内部压力较大时对电池进行泄压,以降低电池内外部的压差,从而降低电池发生热失效的概率。而相关技术中的防爆阀的泄压能力不太高,从而导致电池的安全性能不够好。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爆阀、电池及用电装置,以提高防爆阀的泄压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防爆阀,防爆阀包括主体、前盖、导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其中,前盖与主体连接;导杆与主体连接且置于主体内;第一连接件设置于前盖靠近主体的一侧;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件设置于导杆靠近前盖的一侧,且第二连接件可沿导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使第一连接件及前盖沿导杆的轴线方向移动,且当第二连接件的沿朝向前盖方向上的移动行程大于预设行程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断开连接。
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防爆阀可以安装于电池的壳体上,且防爆阀的内部与电池的内部连通。当电池内部气压大于电池外部气压时,前盖在电池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向外移动打开,带动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沿导杆的轴线方向移动,由此,前盖打开将电池内部的气压释放出去,降低电池的内外压差。电池的内外压差降低后,第二连接件带动前盖后移以使前盖重新与主体连接,使电池内部重新处于密封状态。而当电池的内外压差过大时,较大的压差会使第二连接件的移动行程较大,当第二连接件的移动行程大于预设行程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断开连接,前盖不再通过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与主体连接,此时电池内外连通,使得电池的内外压差接近于零,由此,防爆阀的泄压性能较强,可以降低电池出现热失效的概率,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包括卡爪,第二连接件包括与卡爪相匹配的卡扣,卡爪与卡扣卡接;或第一连接件包括卡扣,第二连接件包括卡爪,卡扣与卡爪卡接。由此,当卡扣的移动行程大于预设行程时,卡爪与卡扣断开连接,前盖不再通过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与主体连接,此时电池内外连通,降低电池的内外压差。
8.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杆包括第一部段和与第一部段连接的第二部段,第一部段可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连接件设置于第一部段的远离第二部段的一侧。当电池内部气压大于电池外部气压时,前盖在电池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向外移动打开,带动第一连接件
及第二连接件沿导杆的轴线方向移动,由此,前盖打开将电池内部的气压释放出去,降低电池的内外压差。电池的内外压差降低后,第二连接件带动前盖后移以使前盖重新与主体连接,使电池内部重新处于密封状态。
9.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爆阀还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与第一部段及第二部段连接,且弹性元件套接于第一部段的外侧。弹性元件的回弹力可以带动前盖朝向主体移动以使前盖重新与主体连接。此外前盖在弹性元件的拉力作用下与主体紧密接触,保证防爆阀的密封性。
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和前盖铰接连接。主体和前盖铰接连接,可以使前盖相对于主体转动一定角度,控制前盖打开的角度和方向,避免电池内气体排出影响防爆阀内其他电器件的功能,使防爆阀可以更好的泄压。
11.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包括与前盖铰接的第一侧壁,以及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导杆相对于第一侧壁更加靠近第二侧壁设置。由此,减小前盖位于导杆上方的部分与主体间的夹角角度,使得电池内的气体更多的由前盖的位于导杆下方的开口排出,从而使得电池内的高压气体更多的向下排放,进一步降低由防爆阀排出的高压气体对电池内其他电器件的影响。
12.在一些实施例中,防爆阀还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位于前盖与主体之间;第二密封件位于主体的远离前盖的一侧,第二密封件的远离主体的一侧用于与电池壳体连接。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可以增加防爆阀的气密性,防止电池内的气体泄露或外部气体进入电池内部,降低电池失效的概率。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及第二密封件为橡胶件或塑料件。
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防爆阀,防爆阀设置于电池的壳体上。
15.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电池用于向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防爆阀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防爆阀前盖的打开示意图;
23.图6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防爆阀前盖的关闭示意图;
24.图7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防爆阀的剖视图。
25.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26.1车辆,2马达,3电池,4控制器;
27.31电池单体,32壳体,321第一壳体部,322第二壳体部;
28.5防爆阀,51主体,52前盖,53导杆,54弹性元件,55第一密封件,56第二密封件,511第一侧壁,512第二侧壁,521第一连接件,5211卡爪,522第一侧,523第二侧,531第二连接件,5311卡扣,532第一部段,533第二部段。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3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36.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37.目前,从市场形势的发展来看,动力电池的应用越加广泛。动力电池不仅被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等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军事装备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动力电池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市场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扩增,而锂电池的安全性能十分重要、是限制锂电池发展的一大因素。
38.相关技术中,锂电池主要采用刻痕、焊防爆膜等方式作为锂电池的防爆装置,当电池升温电池内部气体膨胀、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刻痕或者防爆膜脱焊、破裂,放气泄压,从而避免电池爆炸,从而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而锂电池防爆装置结构上要做到充分的一致性较为困难,并且这种防爆装置放气泄压的启动压力值大,这样在电池发生异常情况下不能立即放气泄压,导致锂电池发生爆炸。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电池的外壳上设置防爆阀,以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能。
39.汽车锂离子电池防爆阀是一种可以透气、防水、防爆的汽车零部件配件,目前在新能源电动汽车上应用比较多。汽车锂离子电池防爆阀将防水透气膜与防爆阀功能集为一体,不但具有传统防爆阀的防爆、降低爆破损害功能,同时还具备防水透气功能。
40.动力锂离子电池盖板具有耐高温性、高绝缘性、高密封性和良好的安全性能,由于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高温高压气体,假如不能将高温高压气体排出锂离子电池外部就可能发生爆炸起火,引发严重安全事故,所以电池盖板厂家在设计时特在盖板上设有防爆装置,在电芯内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防爆装置会自动打开泄压,以防止出现爆炸的现象。
41.相关技术中,一般防爆阀是靠重力使防爆门封盖于出气口或者在出气口设置防爆片。当电池的内外压差到达一定数值,即电池内压力达到防爆阀的最大承受压力时,电池内压力使防爆阀中的封盖或防爆片打开从而使内部压力及气体排出,降低内外压差。但相关技术中的防爆阀在泄压后,防爆阀内外仍存在一定压力差,这使得防爆阀泄压能力不够高,无法满足对内外压差要求较高的工艺项目的进行,如喷淋等工艺项目,从而导致电池的安全性能不够好。
4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防爆阀,即本技术中的防爆阀,可以提高防爆阀的泄压性能,降低电池出现热失效的概率,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4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可以是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例如,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
44.以下实施例为了方便说明,以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用电装置为车辆1为例进行说明。
45.本技术实施例描述的电池3不仅仅局限适用于上述所描述的用电装置,还可以适用于所有使用电池3的装置,但为描述简洁,下述实施例均以电动汽车为例进行说明。
46.例如,请参照图1,车辆1可以为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车辆1的内部可以设置电池3、控制器4以
及马达2,控制器4用来控制电池3为马达2的供电。例如,在车辆1的底部或车头或车尾可以设置电池3。电池3可以用于车辆1的供电,例如,电池3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用于车辆1的电路系统,例如,用于车辆1的启动、导航和运行时的工作用电需求。
47.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电池3不仅仅可以作为车辆1的操作电源,还可以作为车辆1的驱动电源,替代或部分地替代燃油或天然气为车辆1提供驱动动力。
48.请参照图2和图3,电池3包括电池单体31和电池壳体32,电池单体31容纳于电池壳体32内。其中,电池壳体32用于为电池单体31提供容纳空间,电池壳体32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壳体32可以包括第一壳体部321和第二壳体部322,第一壳体部321与第二壳体部322相互盖合,第一壳体部321和第二壳体部322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单体31的容纳空间。第二壳体部322可以为一端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壳体部321可以为板状结构,第一壳体部321盖合于第二壳体部322的开口侧,以使第一壳体部321与第二壳体部322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第一壳体部321和第二壳体部322也可以是均为一侧开口的空心结构,第一壳体部321的开口侧盖合于第二壳体部322的开口侧。当然,第一壳体部321和第二壳体部322形成的电池壳体32可以是多种形状,比如,圆柱体、长方体等。
49.请参照图3,在电池3中,电池单体31可以是多个,多个电池单体31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31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多个电池单体31之间可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单体31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电池壳体32内;当然,电池3也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31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块形式,多个电池模块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电池壳体32内。电池3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例如,该电池3还可以包括汇流部件,用于实现多个电池单体31之间的电连接。例如实现多个电池单体31间的并联或串联或混联。具体地,汇流部件可通过连接电池单体31的电极端子实现电池单体31之间的电连接。进一步地,汇流部件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电池单体31的电极端子固定连接。可选的,汇流部件可以包括导电机构,多个电池单体31所产生的电能可以进一步通过导电机构穿过电池单体31而引出。
50.其中,每个电池单体31可以为二次电池或一次电池;还可以是锂硫电池、钠离子电池或镁离子电池,但不局限于此。电池单体31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
5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4-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爆阀5。防爆阀5包括主体51、前盖52、导杆53、第一连接件521和第二连接件531。其中,前盖52与主体51连接;导杆53与主体51连接且置于主体51内;第一连接件521设置于前盖52靠近主体51的一侧;第一连接件521与第二连接件531连接,第二连接件531设置于导杆53靠近前盖52的一侧,且第二连接件531可沿导杆53的轴线方向移动,且当第二连接件531的沿朝向前盖52方向上的移动行程大于预设行程时,第一连接件521与第二连接件531断开连接。
52.本技术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主体51为防爆阀5的主要组成结构,主体51可以为中空结构,导杆53与主体51连接并置于主体51内部,主体51用以为导杆53提供容纳空间。主体51设置于电池壳体32上并电池壳体32固定连接,且主体51与电池3内部连通,由此主体51能够为电池3内的气体提供释放通道。主体51可以大致呈长方体状或圆柱体状等。主体51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或塑料等,其中主体51的材料及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53.本技术实施例中,前盖52与主体51连接,且位于主体51远离电池壳体32的一侧。前
盖52可以用于对主体51形成的气体通道的一端起密封作用,防止电池3在正常工作时电池3内部与外部连通。前盖52的形状可以与主体51的开口形状相适配,例如当主体51呈长方体状时,前盖52可以为长方形;当主体51呈圆柱体状时,前盖52可以为圆形。
54.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31为分别设置于前盖52及导杆53上,以连接前盖52与导杆53的结构件。第一连接件521能够与第二连接件531适配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件521设置于前盖52上,第二连接件531设置于导杆53上。前盖52受到电池3内部一定的气体压力时,前盖52打开,即前盖52沿远离主体51的方向移动,前盖52带动第一连接件521移动。由于第一连接件521与第二连接件531连接,第一连接件521能够带动第二连接件531移动,且由于第二连接件531设置于导杆53上,第二连接件531能够带动导杆53移动。此外,由于第二连接件531可沿导杆53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连接件531可以沿背离前盖52的方向移动,当电池3内的压力释放后,第二连接件531可通过第一连接件521带动前盖52关闭,即带动前盖52重新与主体51连接。
55.本技术实施例中,预设行程与电池3内外的压力差相关,也就是与电池3内部在发生热失控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安全压力相关,因此可根据电池3所能承受的最大安全压力设定预设行程,本技术对预设行程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定。
56.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防爆阀5可以安装于电池3的电池壳体32上,且防爆阀5的内部与电池3的内部连通。当电池3内部气压大于电池3外部气压时,前盖52在电池3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向外移动打开,带动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31沿导杆53的轴线方向移动,由此,前盖52打开将电池3内部的气压释放出去,降低电池3的内外压差。电池3的内外压差降低后,第二连接件531带动前盖52后移以使前盖52重新与主体51连接,使电池3内部重新处于密封状态。而当电池3的内外压差过大时,较大的压差会使第二连接件531的移动行程较大,当第二连接件531的移动行程大于预设行程时,第一连接件521与第二连接件531断开连接,前盖52不再通过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31与主体51连接,如图6所示,此时电池3内外连通,使得电池3的内外压差接近于零,由此,防爆阀5的泄压性能较强,可以降低电池3出现热失效的概率,从而提高电池3的安全性能。
5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第一连接件521包括卡爪5211,第二连接件531包括与卡爪5211相匹配的卡扣5311,卡爪5211与卡扣5311卡接;或第一连接件521包括卡扣,第二连接件531包括卡爪,卡扣与卡爪卡接。
58.本技术实施例中,请参照图5和图6,前盖52及导杆53通过卡爪和卡扣卡接以实现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31可以包括卡爪或卡扣,以第一连接件521包括卡爪5211,第二连接件531包括与卡爪5211相匹配的卡扣5311为例,当电池3内外压差较小时,在内外压差作用下前盖52位移行程较短且设置于前盖52上的卡爪5211受到的冲击力较小,卡爪5211带动卡扣5311与导杆53移动,防爆阀5的前盖52开启。当内外压差减小后,卡扣5311与卡爪5211仍连接,卡爪5211带动卡扣5311及前盖52朝向主体51移动,使得前盖52重新与主体51连接,实现前盖52的关闭。
59.本技术实施例中,当电池3内外压差较大时,在内外压差作用下前盖52位移行程较长且设置于前盖52上的卡爪5211受到的冲击力较大,使得卡爪5211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移动较大距离,即卡爪5211的移动行程大于预设行程时,卡爪5211与卡扣5311断开连接,即前盖52脱扣,前盖52不再通过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31与主体51连接。导杆53无法拉紧
前盖52进行密封,前盖52打开,电池3内部与外部连通,电池3的内外压差接近于零。
60.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卡爪5211和卡扣5311的卡接,可以使前盖52与导杆53之间实现卡接,当卡扣5311的移动行程大于预设行程时,即电池3内部压力大于防爆阀5的最大承受压力时,卡爪5211与卡扣5311断开连接,前盖52不再通过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31与主体51连接,此时电池3内外连通,可以满足一些需要电池3的内外压差接近于零的项目需求,比如喷淋等项目。
61.本技术实施例中,前盖52及导杆53可以粘接或者磁吸连接等方式实现连接。
62.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31还可以为连接为一体的塑胶条,当电池3内外压差较大时,内外压差所形成的冲击力对塑胶条的冲击较大,使得塑胶条断开,前盖52不再通过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31与主体51连接,实现电池3内外连通。
6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4,导杆53包括第一部段532和与第一部段532连接的第二部段533,第一部段532可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连接件531设置于第一部段532的远离第二部段533的一侧。
64.本技术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和图7,导杆53呈阶梯轴状,且导杆53包括呈圆柱段状的第一部段532及第二部段533。第一部段532可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部段533与主体5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531设置于第一部段532的远离第二部段533的一侧。具体的,如图7所示,第二部段533呈中空状,第一部段532在沿自身轴线移动时,第一部段532的部分结构置于第二部段533内,且第一部段532的部分结构可在第二部段533沿轴线方向移动。
6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当电池3内部气压大于电池3外部气压时,前盖52在电池3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向外移动打开,带动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31沿导杆53的轴线方向移动,由此,前盖52打开将电池3内部的气压释放出去,降低电池3的内外压差。电池3的内外压差降低后,第二连接件531带动前盖52后移以使前盖52重新与主体51连接,使电池3内部重新处于密封状态。
6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4和图7,防爆阀5还包括弹性元件54,弹性元件54与第一部段532及第二部段533连接,且弹性元件54套接于第一部段532的外侧。
67.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元件54可以为弹簧等具有弹性的结构件,弹簧包括圆柱形弹簧或塔形弹簧。弹性元件54的一端与第二部段53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部段532上靠近第二连接件531的一侧连接,弹性元件54可通过自身的弹力及回弹力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部段532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
68.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当前盖52受到电池3内部压力形成的冲击力时,前盖52带动第二连接件531及第一部段532沿导杆53的轴线方向移动,弹性元件54处于拉伸状态,此时前盖52打开且电池3内部的高压气体由前盖52排出。当电池3完成泄压后,弹性元件54回弹,弹性元件54的回弹力带动第二连接件531朝向主体51移动,从而带动前盖52朝向主体51移动以使前盖52重新与主体51连接。此外,当前盖52与主体51连接时,前盖52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与主体51紧密接触,保证防爆阀5的密封性。此外,弹性元件54还用于在第一部段532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起缓冲作用。
6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5,主体51和前盖52铰接连接。
70.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主体51和前盖52铰接连接,可以使前盖52相对于主
体51转动一定角度。如图5所示,前盖52包括与主体51上方连接的第一侧522及与第一侧522相对的第二侧523,当电池3内压力高于外部压力时,内外压差使前盖52以铰接件的中心线为轴线相对于主体51转动,即前盖52的第一侧522仍与主体51连接且第二侧523朝向远离主体51的方向移动。由此,内外压差使得前盖52在第二侧523处形成开口,且开口方向远离第一侧522。
71.本技术实施例中,当防爆阀5安装于电池壳体32的侧壁上时,可使前盖52的第一侧522靠近壳体32底壁设置,由此当前盖52开启时,前盖52的开口朝下,从而实现对前盖52打开的角度和方向的控制,使得电池3内的高压气体向下排放,降低由防爆阀5排出的高压气体对电池3内其他电器件的影响,使防爆阀5可以更好的泄压。
72.本技术实施例中,当电池3内外压差较大时,较大的压差使第二连接件531的移动行程大于预设行程,此时第一连接件521与第二连接件531断开连接,前盖52与主体51不再通过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31连接,而前盖52的第一侧522仍与主体51铰接,使得前盖52不与主体51完全脱离的同时电池3的内外连通,从而使得电池3内外压差接近于零。
7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4和图7,主体51包括与前盖52铰接的第一侧壁511,以及与第一侧壁51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512,导杆53相对于第一侧壁511更加靠近第二侧壁512设置。
74.本技术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和图7,第一侧壁511和第二侧壁512设置于主体51上,因导杆53相对于第一侧壁511更加靠近第二侧壁512设置,所以与导杆53上的第二连接件531卡接的第一连接件521也相对于第一侧壁511更加靠近第二侧壁512设置。
7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导杆53中第一部段532在自身轴线方向上的移动行程不变时,导杆53在主体51内的位置影响前盖52上侧的开启角度。具体的,当导杆53由中间位置朝向第二侧壁512移动过程中,导杆53的第一部段532的移动距离稳定时,前盖52的位于导杆53上侧的部分与主体51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由此,将导杆53设置于更加靠近第二侧壁512的位置,可减小前盖52位于导杆53上方的部分与主体51间的夹角角度,使得电池3内的气体更多的由前盖52的位于导杆53下方的开口排出,从而使得电池3内的高压气体更多的向下排放,进一步降低由防爆阀5排出的高压气体对电池3内其他电器件的影响。
7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请参照图4和图7,防爆阀5还包括第一密封件55和第二密封件56;第一密封件55位于前盖52与主体51之间;第二密封件56位于主体51的远离前盖52的一侧,第二密封件56的远离主体51的一侧用于与电池壳体32连接。
77.本技术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和图7,第一密封件55位于前盖52与主体51之间,第二连接件531位于主体51和电池壳体32之间。第一密封件55和第二密封件56可以为同种结构和/或材料的密封件。例如,第一密封件55和第二密封件56可以为密封胶条,且密封胶条可以分别围绕主体51与前盖52和电池壳体32连接的两侧表面的边缘设置。第一密封件55和第二密封件56也可以为密封框,且密封框的形状和尺寸与主体51的形状和尺寸相对应。
78.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密封件55和第二密封件56可以增加防爆阀5的气密性,防止电池3内的气体泄露或外部气体进入电池3内部,降低电池3失效的概率。
7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密封件55及第二密封件56为橡胶件或塑料件。
80.本技术实施例中,当第一密封件55及第二密封件56为橡胶件时,可以提高防爆阀5内部的密闭性,且密封件不易老化,使用寿命较长。当第一密封件55及第二密封件56为塑料
件时,第一密封件55及第二密封件56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主体51形状和尺寸变化,且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8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池3,电池3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防爆阀5,防爆阀5设置于电池3的电池单体31上。
82.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提出的一种电池3,电池3包括上述任一所述中的防爆阀5,故电池3也具有上述防爆阀5的所有优点。
8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3,电池3用于向用电装置提供电能。
8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提出的一种用电装置,用电装置包括上述电池3,故用电装置具有上述电池3的所有优点。用电装置可以是前述任一应用电池3的设备或系统。
8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用电装置中,电池3可以为用电装置供电,电池3的壳体32上设置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防爆阀5,防爆阀5的内部与电池3的内部连通。当电池3内部气压大于电池3外部气压时,前盖52在电池3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向外移动打开,带动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31沿导杆53的轴线方向移动,由此,前盖52打开将电池3内部的气压释放出去,降低电池3的内外压差。电池3的内外压差降低后,第二连接件531带动前盖52后移以使前盖52重新与主体51连接,使电池3内部重新处于密封状态。而当电池3的内外压差过大时,较大的压差会使第二连接件531的移动行程较大,当第二连接件531的移动行程大于预设行程时,第一连接件521与第二连接件531断开连接,前盖52不再通过第一连接件521及第二连接件531与主体51连接,此时电池3内外连通,使得电池3的内外压差接近于零,由此,防爆阀5的泄压性能较强,可以降低电池3出现热失效的概率,从而提高电池3的安全性能。
8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申请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