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型太阳能背板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33739发布日期:2023-02-03 16:5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绝缘型太阳能背板及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型太阳能背板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2.目前主流的光伏组件产品可耐受1000v的系统电压,随着光伏组件材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有少量可耐受更高系统电压的背板材料和光伏组件产品出现。光伏组件系统电压的提高可增加在电站端使用时串接的光伏组件数量,减少逆变器的直流线缆、汇流箱逆变器的用量,同时可降低线缆较多导致的较大线损,从而有效降低度电成本。
3.在高系统电压的工作环境下,光伏组件在生产、运输和安装使用过程中可能的局部损伤和裂纹等会使主要绝缘层局部失去防护从而加速老化进程,绝缘失效增加发生安全隐患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型太阳能背板及光伏组件,以解决光伏组件在高系统电压的工作环境下绝缘失效发生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型太阳能背板,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朝向电池片的一表面设置有阻燃复合层;所述阻燃复合层的另一表面且对应于电池片的间隙处布设有绝缘条,以在电池片的铺设位置形成绝缘保护区。
6.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复合层包括:依次贴敷于所述基材层表面的水汽阻隔层、发泡阻燃层和阻燃纤维层。
7.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条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电池片布设间隙的宽度。
8.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另一表面贴覆有耐候层。
9.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另一表面设置有耐磨保护层。
10.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前板、胶膜、电池片、胶膜和太阳能背板;其中所述太阳能背板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朝向电池片的一表面设置有阻燃复合层;所述阻燃复合层的另一表面且对应于电池片的间隙处布设有绝缘条,以在电池片的铺设位置形成绝缘保护区。
11.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复合层包括:依次贴敷于所述基材层表面的水汽阻隔层、发泡阻燃层和阻燃纤维层。
12.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条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电池片布设间隙的宽度。
13.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层的另一表面贴覆有耐候层。
14.进一步的,所述耐候层的另一表面设置有耐磨保护层。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型太阳能背板及光伏组件,其中,在所述太阳能背板朝向电池片的一侧且对应于电池片的间隙处布设置绝缘条,以防止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片发生移位,使相邻电池片接触,造成短路,影响光伏组
件的安全性;同时,在基材层与绝缘条之间设置阻燃复合层,以提高光伏组件的阻燃性,防止电池片发生短路时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16.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型太阳能背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型太阳能背板的绝缘条与电池片的布设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型太阳能背板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
25.基材层1;水汽阻隔层2;发泡阻燃层3;阻燃纤维层4;绝缘条5;电池片6;耐候层7;耐磨保护层8;前板9。
具体实施方式
2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
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绝缘型太阳能背板,包括:基材层1;所述基材层1朝向电池片6的一表面设置有阻燃复合层;所述阻燃复合层的另一表面且对应于电池片的间隙处布设有绝缘条5,以在电池片6的铺设位置形成绝缘保护区。
28.具体的,在所述太阳能背板朝向电池片6的一侧且对应于电池片的间隙处布设置绝缘条5,以防止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片6发生移位,使相邻电池片接触,造成短路,影响光伏组件的安全性;同时,在基材层1与绝缘条5之间设置阻燃复合层,以提高光伏组件的阻燃性,防止电池片发生短路时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29.其中,可选的,所述阻燃复合层包括:依次贴敷于所述基材层表面的水汽阻隔层2、发泡阻燃层3和阻燃纤维层4。
30.其中,所述水汽阻隔层2可以但不限于为pvdc膜;所述发泡阻燃层3可以但不限于为聚氨酯发泡层;所述阻燃纤维层4可以但不限于为玻璃纤维、岩棉、矿渣棉或陶瓷纤维;所述阻燃复合层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耐火性,能够很好的阻止火情的发生以及火势的蔓延。
31.其中,优选的,所述绝缘条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电池片布设间隙的宽度,以进一步防止电池片发生移位、错位。
32.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基材层的另一表面贴覆有耐候层7。
33.其中,可选的,所述耐候层7可以但不限于为微孔发泡氟材料层;其中,所述微孔发泡氟材料层中微泡可以但不限于为闭孔球形微泡,泡径可以但不限于为0.1μm-10μm。
34.具体的,由于微孔发泡氟材料具有较高的韧性和热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背板的阻燃和抗冲击性能。
35.可选的,所述耐候层的另一表面设置有耐磨保护层8。
36.其中,所述耐磨层8可以但不限于为有机-无机杂化的耐磨涂层,显著提高了太阳能背板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保证了背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避免太阳能背板被划伤、磨损。
37.又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前板、胶膜、电池片、胶膜和如前所述的太阳能背板。
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型太阳能背板及光伏组件,其中,在所述太阳能背板朝向电池片6的一侧且对应于电池片的间隙处布设置绝缘条5,以防止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片6发生移位,使相邻电池片接触,造成短路,影响光伏组件的安全性;同时,在基材层1与绝缘条5之间设置阻燃复合层,以提高光伏组件的阻燃性,防止电池片发生短路时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39.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绝缘型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朝向电池片的一表面设置有阻燃复合层;所述阻燃复合层的另一表面且对应于电池片的间隙处布设有绝缘条,以在电池片的铺设位置形成绝缘保护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复合层包括:依次贴敷于所述基材层表面的水汽阻隔层、发泡阻燃层和阻燃纤维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条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电池片布设间隙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另一表面贴覆有耐候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层的另一表面设置有耐磨保护层。6.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前板、胶膜、电池片、胶膜和太阳能背板;其中所述太阳能背板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朝向电池片的一表面设置有阻燃复合层;所述阻燃复合层的另一表面且对应于电池片的间隙处布设有绝缘条,以在电池片的铺设位置形成绝缘保护区。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复合层包括:依次贴敷于所述基材层表面的水汽阻隔层、发泡阻燃层和阻燃纤维层。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条的宽度略小于所述电池片布设间隙的宽度。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的另一表面贴覆有耐候层。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层的另一表面设置有耐磨保护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型太阳能背板及光伏组件。其中,所述绝缘型太阳能背板,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朝向电池片的一表面设置有阻燃复合层;所述阻燃复合层的另一表面且对应于电池片的间隙处布设有绝缘条,以在电池片的铺设位置形成绝缘保护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型太阳能背板及光伏组件,其中,在所述太阳能背板朝向电池片的一侧且对应于电池片的间隙处布设置绝缘条,以防止光伏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电池片发生移位,使相邻电池片接触,造成短路,影响光伏组件的安全性;同时,在基材层与绝缘条之间设置阻燃复合层,以提高光伏组件的阻燃性,防止电池片发生短路时引起燃烧,甚至爆炸。甚至爆炸。甚至爆炸。


技术研发人员:潘俊 胡玉婷 居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易昇光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3
技术公布日:2023/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