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05157发布日期:2022-04-06 18:2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2.隔离开关是一种不带负载进行操作的开关,为线路提供可见断口,提高设备操作性和维修安全性。如果在有负载的情况下操作隔离开关,由于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装置,将会给操作人员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也会损坏隔离开关;在检修或维护设备时,操作人员需要确认隔离开关是否有负载才能操作,并且需要用绝缘钩棒进行操作;农村偏远地区隔离开关大多安装在山区,农村和偏远郊区道路环境相比于城市要恶劣许多,给维护和检修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不仅耗费人工物力,而且耗时较长,同时也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而且也不符合智能化电网的发展要求,所以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能够监测开关在线状态,并且方便人员随时掌握开关的工作状态,进而保证安全的状态下对开关进行操作,符合智能化电网的发展要求,同时,被驱动的扁平螺栓和刀板可拆卸,方便人员维修。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包括底座、v型的绝缘子、一对刀板和带有扁平栓头的扁平螺栓,所述绝缘子固定安装于底座上表面,绝缘子两个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固定板,绝缘子两个上端面的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板和第二接线板,所述第一接线板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一对刀板对应圆形通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与扁平栓头相配合的扁平孔,一对刀板的扁平孔一端设置在第一接线板两侧并通过扁平螺栓的扁平栓头插入扁平孔和圆形通孔与第一接线板转动连接,一对刀板的另一端可与第二接线板抵接,且刀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绝缘的闸刀拉环;所述扁平螺栓的扁平栓头的一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板一端的固定板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接线盒内。
5.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机、减速器、编码器和电源系统,所述电机安装于控制盒内,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减速器,减速器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输出轴贯穿控制盒侧壁,所述输出轴与扁平栓头可拆卸连接;所述编码器设置于控制盒内,用于监控输出轴转动角度;所述电源系统用于给电机和编码器提供工作电源。
6.优选的,所述扁平栓头与输出轴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输出轴端面开设有扁平槽,扁平栓头插入扁平槽内,在输出轴对应插入后第一通孔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输出轴与扁平栓头通过螺栓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方式连接。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第一接线板和安装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闸刀拉环与刀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
8.优选的,所述控制盒通过螺钉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控制盒侧壁设置有太阳能板,用于给电源系统中的电源进行充电。
10.优选的,所述控制盒一端侧壁设置有互感器导接盒,互感器导接盒内安装有电流互感器,所述互感器导接盒上开设有插孔,互感器导接盒通过插孔套在第一接线板上,实现电流互感器对隔离开关的负载状态的监测。
11.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和扁平螺栓上均套设有碟簧。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 本实用新型能够监测开关在线状态,并且方便人员随时掌握开关的工作状态,进而保证安全的状态下对开关进行操作,符合智能化电网的发展要求,同时,被驱动的扁平螺栓和刀板可拆卸,方便人员维修;
14.2.本实用新型互感器导接盒和插孔套在第一接线板一端,实现互感器导接盒内的电流互感器对隔离开关的负载状态的监测;太阳能电池板为电池提供能源,绿色环保,智能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的分解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控制箱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合闸状态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分闸状态的后视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扁平螺栓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控制盒内的示意图。
21.图中:1、底座;2、绝缘子;21、固定板;22、固定螺栓;23、碟簧; 31、第一接线板;32、第二接线板;33、圆形通孔;4、刀板;41、扁平孔;5、安装板;51、螺钉;6、输出轴;61、扁平槽;62、第二通孔;7、控制盒;8、互感器导接盒;9、插孔;10、太阳能板;11、编码器;12、扁平螺栓;121、扁平栓头;122、第一通孔;13、闸刀拉环;14、减速器;15、电机;16、电源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6所示,智能化电动操作隔离开关,包括底座1、v型的绝缘子2、一对刀板4和带有扁平栓头121的扁平螺栓12,所述绝缘子2固定安装于底座1上表面,绝缘子2两个上端面分别设置有固定板21,绝缘子2两个上端面的固定板21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接线板31和第二接线板32,所述第一接线板31的一端开设有圆形通孔33,一对刀板4对应圆形通孔33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与扁平栓头121相配合的扁平孔41,一对刀板4的扁平孔41一端设置在第一接线板31两侧并通过扁平螺栓12的扁平栓头121插入扁平孔41和圆形通孔33与第一接线板31转动连接,一对刀板4的另一端可与第二接线板32抵接,且刀板4的另一端设置有绝缘的闸刀拉环13;所述扁平螺栓12的扁平栓头121的一端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接线板31一端的固定板21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固定连接有控制盒7,所述控制单元设置在
接线盒内;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机15、减速器14、编码器11和电源系统16,所述电机15安装于控制盒7内,电机15输出端设置有减速器14,减速器14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6,输出轴6贯穿控制盒7侧壁,所述输出轴6与扁平栓头121可拆卸连接;所述编码器11设置于控制盒7内,用于监控输出轴6转动角度;所述电源系统16用于给电机15和编码器11提供工作电源;所述扁平栓头121与输出轴6连接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22,所述输出轴6端面开设有扁平槽61,扁平栓头121插入扁平槽61内,在输出轴6对应插入后第一通孔122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62,所述输出轴6与扁平栓头121通过螺栓贯穿第一通孔122和第二通孔62方式连接;所述固定板21、第一接线板31和安装板5通过固定螺栓22固定,闸刀拉环13与刀板4之间通过固定螺栓22固定;所述控制盒7通过螺钉51与安装板5固定连接;所述控制盒7侧壁设置有太阳能板10,用于给电源系统16中的电源进行充电;所述控制盒7一端侧壁设置有互感器导接盒8,互感器导接盒8内安装有电流互感器,所述互感器导接盒8上开设有插孔9,互感器导接盒8通过插孔9套在第一接线板31上,实现电流互感器对隔离开关的负载状态的监测;所述固定螺栓22和扁平螺栓12上均套设有碟簧23。
24.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如下:
25.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系统16为现有技术,不仅可用于给电机15和编码器11供电,而且还可通过远程控制使电机15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将编码器11监测到的输出轴6转动角度的信号发出至远程接收器,方便人员掌握隔离开关分闸或合闸状态;本实用新型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可用于给电源系统16中的电源充电,保证电机15和编码器11工作需要的动力。
26.根据说明书附图说明图1-6可知,本实用新型隔离开关工作如下:以图3合闸为初始状态,若想要分闸,人员可远程控制,使电机15输出端转动,由于有减速器14,将输出端的转速转换成较低的速度,减速器14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出轴6转动,由于输出轴6端面可拆卸地与贯穿刀板4和第一接线板31的扁平螺栓12的扁平栓头121连接,因此扁平螺栓12及其扁平栓头121转动,由于固定在绝缘子2固定板21上的第一接线板31设置的圆形通孔33与扁平栓头121可转动连接,且刀板4开设的扁平孔41与扁平栓头121的相互配合,转动时形成卡接,使刀板4只能跟随扁平栓头121转动,因此刀板4的另一端与第二接线板32脱离,形成分闸的状态,如图4所示;同理,合闸时控制电机15反向转动,使刀板4与第二接线板32接触,形成合闸状态。
27.输出轴6端面开设有扁平槽61,扁平栓头121插入扁平槽61通过螺栓贯穿第一通孔122和第二通孔62对扁平栓头121和输出轴6进行可拆卸连接,方便人员维修时的拆卸和安装。
28.其中,安装板5、第一接线板31和固定板21通过固定螺栓22进行固定,闸刀拉环13与刀板4之间通过固定螺栓22固定,且通过碟簧23加强与物件之间的连接,碟簧23的作用是刀板4对第一接线板31以及刀板4和闸刀拉环13有一定的夹紧力,保持接触良好同时绝缘开关可以正常工作;安装板5通过螺钉51固定安装板5,均是使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稳定。
29.本实用新型通过互感器导接盒8插孔9套在第一接线板31的一端,使第一接线板31、互感器导接盒8与电流互感器连接,实现互感器导接盒内8的电流互感器对隔离开关的负载状态的监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人员手动搬动绝缘的闸刀拉环13实现隔离开关分闸或合闸。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