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的锁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3492发布日期:2022-05-18 19:1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连接器的锁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连接器的锁紧结构。


背景技术:

2.现在电连接的插头与插座插接通电时,一般都会采用锁紧机构将其进行锁定,现有的锁紧机构采用在插头壳体上滑动设置一个滑动锁块,采用滑动锁块将座插进行卡紧,实现上锁。但采用这种锁紧结构,滑动锁块与插头壳体滑动过程中,出现卡死或偏移等现象,导致锁紧机构失效。另外,现有的插头与插座插接结构中,一般采用线缆的颜色来区别正、负极,在插接时,稍有不注意,可能会导致正极插头插入了负极的插座,导致用电不安全,存在用电安全的隐患。基于上述不足,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锁紧结构,其可以避免锁块卡死或偏移,并且具有防止正、负极误差的防呆结构,从而使得锁定和解锁可靠,用电安全。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锁紧结构,包括插座和插头,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及设置于插头壳体的锁紧机构;所述插座壳体设置有插座筒,所述插座筒端部的外表面圆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块;所述插头壳体设置有用于插装插座筒的插装腔,所述插装腔设置有插头筒,所述插装腔的内壁设置有多个与凸块配合的凸块槽;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用于挡住凸块的锁块,所述锁块的一端与插头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锁块另一端抵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将所述锁块抵入插装腔内。
6.其中,所述锁块设有连接部、与连接部连接的锁扣部及与锁扣部连接的按钮部,所述锁扣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设置有弹簧轴;所述连接部采用转轴与插头壳体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于弹簧槽且套接于弹簧轴,所述按钮部显露出插头壳体。
7.其中,所述按钮部上设置有锁槽,所述插头壳体上对应锁槽设置有锁件,当对锁块进行锁止时,所述锁件的一端插入锁槽。
8.其中,所述插头壳体包括壳体座及与壳体座对合连接的壳体盖,所述插装腔、插头筒和凸块槽设置于壳体座,所述锁紧机构安装于壳体座。
9.其中,所述壳体座包括安装壳体及与安装壳体连接的第一轴半壳;
10.所述壳体盖包括与安装壳体扣接的壳盖及与壳盖连接的第二轴半壳,所述第一轴半壳和第二轴半壳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电连接器的锁紧结构还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轴半壳和第二轴半壳采用连接套螺接。
11.其中,所述壳体座与壳体盖的对合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连接套的端部与壳体座及壳体盖对合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12.其中,所述第一轴半壳的端部和第二轴半壳的端部均设置有多个卡线瓣,多个卡线瓣位于连接套内。
13.其中,所述壳盖连接有用于防误触端子的胶轴。
14.其中,所述壳体座设置有与插装腔连通的锁腔,所述锁块和弹簧均安装于锁腔内。
15.其中,所述插座壳体内安装有插座端子,所述插头壳体内设置有插头端子。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锁紧结构,在插座筒上设置多个凸块和在插装腔的内壁设置有多个与凸块配合的凸块槽,采用凸块和凸块槽配合插入,可以通过调整凸块和凸块槽配合的不同角度和/或配合数量设置,使得该用途的插座与插头一一对应,其起到防呆的作用。在插座筒上设置多个凸块,其中一个凸块与锁块配合,即可以实现锁定,插头可以从多个角度插入,无需找准对齐,使得使用便捷。所述锁块一端与插头壳体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弹簧抵接,锁块围绕与插头壳体的转动连接点摆动,不管是锁定时还是解锁时,其始终与插头壳体连接,使得锁块不会卡死或偏移,其锁定和解锁可靠。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座和插头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座和插头未连接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座和锁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座和锁紧机构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插座和插头连接时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24.参考图1至图6所示,一种电连接器的锁紧结构,包括插座10 和插头20,所述插座10包括插座壳体1;所述插头20包括插头壳体2及设置于插头壳体2的锁紧机构3;所述插座壳体1设置有插座筒 11,所述插座筒11端部的外表面圆周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块12;所述插头壳体2设置有用于插装插座筒11的插装腔21,所述插装腔21 设置有插头筒22,所述插装腔2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与凸块12配合的凸块槽23;所述锁紧机构3包括用于挡住凸块12的锁块31,所述锁块31的一端与插头壳体2可转动连接,所述锁块31另一端抵接有弹簧32,所述弹簧32用于将所述锁块31抵入插装腔21内。
25.实际应用时,将插头20与插座10连接,所述插座壳体1的插座筒11插入插装腔21,插接时,插座筒11的多个凸块12对准凸块槽 23插入,所述凸块12推动锁块31摆动使凸块12通过锁块31。此时,弹簧32因凸块12摆动而被压缩,当凸块12通过锁块31后,凸块 12对锁块31的抵接推动力消失,弹簧32被释放并推动锁块31复位将凸块12挡住,从而实现上锁。
26.本电连接器的锁紧结构在插座筒11上设置多个凸块12和在插装腔2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与凸块12配合的凸块槽23,采用凸块12和凸块槽23配合插入,可以通过调整凸块12
和凸块槽23配合的不同角度和/或配合数量设置,使得该用途的插座10与插头20一一对应,其起到防呆的作用。例如:该插座10为负极插座,则与之对应的插头20为负极插头,当用一个其他正极插头插入该插座10,因为有凸块12和凸块槽23配合的防呆结构设计,以使其他正极插头无法插入,从而保障用电的安全。在插座筒11上设置多个凸块12,其中一个凸块12与锁块31配合,即可以实现锁定,插头20可以从多个角度插入,无需找准对齐,使得使用便捷。所述锁块31一端与插头壳体2 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弹簧32抵接,锁块31围绕与插头壳体2的转动连接点摆动,不管是锁定时还是解锁时,其始终与插头壳体2连接,使得锁块31不会卡死或偏移,其锁定和解锁可靠。
27.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块31设有连接部311、与连接部311连接的锁扣部312及与锁扣部312连接的按钮部313,所述锁扣部3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弹簧32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设置有弹簧轴314;所述连接部311采用转轴315与插头壳体2连接,所述弹簧32的一端设置于弹簧槽且套接于弹簧轴314,所述按钮部313显露出插头壳体2。所述按钮部313上设置有锁槽316,所述插头壳体2上对应锁槽316设置有锁件317,当对锁块31进行锁止时,所述锁件317的一端插入锁槽316。
28.当插座筒11插入插装腔21时,所述凸块12推动锁块31使锁块 31以转轴315为中心摆动一定角度,当凸块12通过锁块31后,在弹簧32的推动下,所述锁扣部312挡住凸块12以阻止凸块12退出,从而实现一次锁定。为了更加安全,推动锁件317移动,使锁件317 的一端插入锁槽316中,从而实现二次锁定。当需要解锁时,退出锁件317,拔动锁扣部312使锁块31再次转动一定角度,即可将插座筒11从插装腔21拔出。本锁紧机构3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实现双重锁定,使用安全可靠,锁块31始终采用转轴315壳体连接,不易卡死或偏移,其锁定和解锁可靠。
29.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壳体2包括壳体座24及与壳体座24对合连接的壳体盖25,所述插装腔21、插头筒22和凸块槽23设置于壳体座24,所述锁紧机构3安装于壳体座24。插头壳体2采用壳体座 24和壳体座24对合结构,其加工方便,降低加工成本,同时便于锁紧机构3等其他零部件的安装。
30.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座24包括安装壳体241及与安装壳体241 连接的第一轴半壳242;所述壳体盖25包括与安装壳体241扣接的壳盖251及与壳盖251连接的第二轴半壳252,所述第一轴半壳242 和第二轴半壳252均设置有螺纹;所述电连接器的锁紧结构还包括连接套30,所述连接套30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轴半壳242和第二轴半壳252采用连接套30螺接。壳体座24与壳体盖25安装时,所述壳体座24的一端和壳体盖25的一端采用安装壳体241与壳盖 251扣接,所述所述壳体座24的另一端和壳体盖25的另一端采用连接套30螺接,从而实现对壳体座24和壳体盖25对合安装和固定,其安装方便,固定可靠。
31.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座24与壳体盖25的对合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件40,所述连接套30的端部与壳体座24及壳体盖25对合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0,从而使插头壳体2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半壳242的端部和第二轴半壳252的端部均设置有多个卡线瓣2421,多个卡线瓣2421位于连接套30内。连接套30套接在多个卡线瓣2421外,对卡线瓣2421进行挤压,使卡线瓣2421对穿过其中的线缆进行卡紧固定。
33.本实施例中,所述壳盖251连接有用于防误触端子的胶轴80。所述壳体座24设置有
与插装腔21连通的锁腔,所述锁块31和弹簧 32均安装于锁腔内。所述插座壳体1内安装有插座端子60,所述插头壳体2内设置有插头端子70。具体的,所述胶轴80伸入插头端子 70起到防误触的作用。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