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柔性的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4375发布日期:2022-04-27 13:3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高柔性的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高柔性的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2.控制电缆是电缆的一个重要分支,起到传递安装在大型产业园区及商业用途建筑物的设施设备之间信号的作用,例如使用缘材料覆盖导体上的pvc及xlpe,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同时具备高屏蔽、阻燃、耐火及环保特性,使得在传递控制信号时,预防产生的干涉及外部噪音特性。一般来说,控制电缆采用单芯多股或者多芯设计,在外部挤包绝缘层后再绕包屏蔽、阻燃防火绝缘材料之后制作成圆整的电缆形状,例如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四层结构的同轴型号传输控制电缆,即中心铜导体、塑料绝缘体、网状导电层和电线外皮,中心铜线和网状导电层形成电流回路,如果电缆某一段发生比较大的挤压或者扭曲变形,那么中心电线和网状导电层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内部的无线电波会被反射回信号发送源,这种效应减低了可接收的信号功率。
3.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尝试在中心电线和网状导电层之间被加入一层塑料绝缘体来保证它们之间的距离,这也造成了这种电缆比较僵直而不容易弯曲的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柔性控制电缆,包括:缆芯,包括单股实心导线或多股导绞合线并用于传输信号或电力;绝缘层,绕包在所述缆芯的外侧;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绝缘层外部的屏蔽箔、屏蔽网和外护套;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一体成型的绕带和翅片,所述绕带绕包在所述缆芯的外侧,所述翅片呈间隔地细密设置于所述绕带上靠近缆芯的一侧,且所述翅片沿所述绕带的宽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翅片之间具有收缩槽,用以提供电缆弯曲时的收缩空间。
5.进一步地,所述绕带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呈中心对称可相互叠压定位的限位条。
6.进一步地,所述绕带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容纳所述限位条的阶梯槽。其中,优选地,所述限位条设置在所述阶梯槽上。
7.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条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条和限位细齿。其中,优选地,所述支撑条沿厚度方向贴合固定在所述阶梯槽,所述限位细齿沿宽度方向贴合在所述阶梯槽上。
8.进一步地,所述绕带、翅片为发泡塑料件,所述限位条为硬质塑料件。
9.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的绕包角度为15~30
°

10.进一步地,所述收缩槽高度为所述绝缘层厚度的4/5~3/5。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控制电缆具有带环形槽的发泡绝缘层,即在缆芯的外部绕包一体成型的绕带和翅片,翅片之间具有收缩槽,使电缆在弯曲状态下,翅片间相互靠近挤压,从而令电缆更容易弯曲,具有更高的柔性,并能够在电缆径向上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使中心电线和网状导电层之间的距离始终如一。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电缆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截面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侧剖面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层局部的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19.本实用新型旨在保证中心电线和网状导电层之间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电缆整体更加柔软,使得电缆具有更小的弯曲半径,能够在空间较小的环境下弯曲安装。藉由此目的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柔性控制电缆,通过设置带环形槽的发泡绝缘层,尤其是本实用新型配置的绝缘层2,通过在缆芯1的外部绕包一体成型的绕带21和翅片22,翅片22之间具有收缩槽201,使电缆在弯曲状态下,翅片22间相互靠近,从而令电缆更容易弯曲,具有更高的柔韧性。
20.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柔性控制电缆,包括缆芯1、绝缘层2、屏蔽箔3、屏蔽网4和外护套5。
21.其中,缆芯1包括单股实心导线或多股导绞合线并用于传输信号或电力,绝缘层2绕包在缆芯1的外侧。
22.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缆芯1可采用单股的实心铜导线或多股细铜丝绞合的导线,绝缘层2绕包在缆芯1的外侧,绕包角度为15~30
°

23.结合图3和图4所示,绝缘层2包括一体成型的绕带21和翅片22,绕带21绕包在缆芯1的外侧,翅片22隔开并且细密地设置于绕带21上靠近缆芯1的一侧。
24.如图所示,翅片22沿绕带21的宽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翅片22之间具有收缩槽201,用以提供电缆弯曲时的收缩空间。
25.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绕带21、翅片22采用发泡pe材料,填充在缆芯1和网状导电层之间,限位条23采用硬质pvc或pp塑料材料。
26.如此,硬质的限位条23可提供供绝缘层2径向上的支撑强度,以保证缆芯1与屏蔽层之间的间距一定。缆芯1发射出来的无线电被网状导电层(即屏蔽箔3和屏蔽网4)所隔离,网状导电层可以通过接地的方式来控制发射出来的无线电,保证信号功率稳定,软质的发泡pe材料之间还有螺旋状绕在缆芯1外部的收缩槽201,使绝缘层2更容易弯曲形变,适合在小空间的环境下安装布设。
27.进一步的,绕带21的左右两侧固定设置有呈中心对称可相互叠压定位的限位条23,绕带2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容纳限位条23的阶梯槽202,限位条23设置在阶梯槽202上。
28.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绕带21为成卷的长条,绕带21的中间位置设置间隔有收缩槽201的翅片22,绕带2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为限位条23,左右两侧的限位条23位置交错相对,绕包时两侧的限位条23相互叠压,在缆芯1外部螺旋绕包形成绝缘层2,令绝缘层2更紧实,不会松散。
29.具体的,限位条23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条231和限位细齿232,支撑条231沿厚度方向贴合固定在阶梯槽202,限位细齿232沿宽度方向贴合在阶梯槽202上。
30.如此,支撑条231可以提供绝缘层2径向上的支撑强度,以保证缆芯1与屏蔽层之间的间距一定,限位细齿232主要作用为包绕时相互卡合固定,使整个绝缘层2缠绕后更紧实不会松散。
31.具体的,收缩槽201高度为绝缘层2厚度的4/5~3/5,这样使绝缘层2在径向上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又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弯曲的收缩空间,令电缆整体更加易弯曲。
32.结合图1-图3所示,屏蔽箔3绕包在绝缘层2的外侧,屏蔽网4编织包覆在屏蔽箔3的外侧,外护套5挤包在屏蔽网4的外侧。
33.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屏蔽箔3可采用铜箔或铝箔,能够消除电磁干扰和起到导线作用,屏蔽网4可采用镀锡铜丝或紫铜丝编织网,编织覆盖率为80%,外护套5可采用黑色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材料。
34.结合以上实施例,通过设置带环形槽的发泡绝缘层,即在缆芯的外部绕包一体成型的绕带和翅片,翅片之间具有收缩槽,使电缆在弯曲状态下,翅片间相互靠近挤压,从而令电缆更容易弯曲,具有更高的柔性,并能够在电缆径向上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使中心电线和网状导电层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一致。
35.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