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7482发布日期:2022-12-24 01:2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已知有如下连接器装置,通过将安装在同轴电缆的末端部分的插头连接器与安装在配线基板的插座连接器嵌合,而将同轴电缆与配线基板的电路电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3.[背景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6955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
此处,在如上所述的连接器装置中,如果连接器内部的信号(signal)传输到连接器装置的周围,那么担心对周围的外部产品造成影响。因此,在如上所述的连接器装置中,关键在于不使连接器内部的信号传输到周围(提高耐噪音性)。
[0008]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耐噪音性的电连接器。
[0009]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0]
本发明的一态样的电连接器具备:第1信号接触部件,连接到第1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并且连接到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对方连接器的第1信号接触部;第2信号接触部件,连接到第2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并且连接到对方连接器的第2信号接触部;接地接触部件,被施加接地电位,具有嵌合连接到对方连接器的接地接触部的环状嵌合部、及从该环状嵌合部可弯曲地延伸而与第1同轴电缆及第2同轴电缆的外侧导体连接的外壳部;以及导电部件,具有连接到接地接触部件的第1接地连接部、及连接到对方连接器的接地接触部的第2接地连接部;导电部件的第2接地连接部从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方向观察时,与由第1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及第1信号接触部件构成的第1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第2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及第2信号接触部件构成的第2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0011]
在本发明的一态样的电连接器中,具备连接到第1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第1信号接触部件、连接到第2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的第2信号接触部件、被施加接地电位的接地接触部件、以及导电部件,导电部件的第1接地连接部连接到所述接地接触部件,第2接地连接部连接到对方连接器的接地接触部。并且,在本电连接器中,第2接地连接部从嵌合方向观察时,与由第1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及第1信号接触部件构成的第1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第2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及第2信号接触部件构成的第2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通过第2接地连接部与第1及第2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来抑制第1及第2信号线的信号传输到外部(由电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装置的周围)。由此,可抑制第1及第2信
号线的信号成为噪音而影响到周围的外部产品,从而提高电连接器的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特性,提高耐噪音性。
[0012]
接地接触部件的外壳部可具有以紧固方式保持第1同轴电缆及第2同轴电缆的筒部,导电部件连接到筒部。通过像这样使保持构成信号线的同轴电缆的筒部与导电部件连接(接触),可使接触部位确实地成为接地电位,并且恰好地形成信号线与导电部件(详细来说是第2接地连接部)重叠的部分。
[0013]
对方连接器的接地接触部可具有嵌合连接到接地接触部件的环状嵌合部的第1部分,第2接地连接部具有连接到第1部分的一对第1连接部,一对第1连接部中的一个从嵌合方向观察时与第1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一对第1连接部中的另一个从嵌合方向观察时与第2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通过像这样将第2接地连接部的一对第1连接部连接到对方连接器的接地接触部中与嵌合相关的部分(第1部分),可在已嵌合于对方连接器的状态下,使接触部位确实地成为接地电位。并且,通过一对第1连接部中的一个与第1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一对第1连接部中的另一个与第2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可确实地抑制第1及第2信号线的信号传输到外部(由电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装置的周围)。
[0014]
接地接触部件的外壳部可具有以紧固方式保持第1同轴电缆及第2同轴电缆的筒部,一对第1连接部从嵌合方向观察时,在第1信号接触部件及第2信号接触部件的排列方向上与筒部重叠。通过像这样使一对第1连接部与保持同轴电缆的筒部重叠,可恰好地形成一对第1连接部与信号线(详细来说是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重叠的部分。由此,可恰当地抑制第1及第2信号线的信号传输到外部(由电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装置的周围)。
[0015]
可在接地接触部件的环状嵌合部形成开口部,一对第1连接部配置在开口部。通过像这样在例如制造上所形成的开口部设置作为导电部件的一对第1连接部,可利用一对第1连接部来局部堵塞开口部,从而有效地抑制信号线的信号(高频信号)从开口部向外部泄漏。
[0016]
对方连接器的接地接触部可具有配置在第1信号接触部与第2信号接触部之间的第2部分,第2接地连接部具有连接到第2部分的第2连接部。通过将第2连接部连接到配置在第1信号接触部与第2信号接触部之间的、对方连接器的接地接触部的第2部分,来抑制信号在不同的信号接触间相互传输。由此,可提高隔离特性,提高耐噪音性。
[0017]
接地接触部件的外壳部可具有保持第1同轴电缆及第2同轴电缆的筒部,导电部件连接到筒部。通过像这样将保持构成信号线的同轴电缆的筒部与导电部件连接(接触),可使接触部位确实地成为接地电位,并且恰好地形成信号线与导电部件(详细来说是第2接地连接部)重叠的部分。
[0018]
对方连接器的接地接触部可具有嵌合连接到接地接触部件的环状嵌合部的第1部分,第2接地连接部具有连接到第1部分的第1连接部,第1连接部在第1信号接触部件及第2信号接触部件的排列方向上连续形成,从嵌合方向观察时,与第1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及第2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通过像这样将第2接地连接部的第1连接部连接到对方连接器的接地接触部中与嵌合相关的部分(第1部分),可在已嵌合于对方连接器的状态下,使接触部位确实地成为接地电位。并且,通过使在未形成切口、间隙等的情况下连续形成的第1连接部与第1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及第2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可更恰当地抑制第1及第2信号线的信号传输到外部(由电连接器及对方连接器构成的连接器装置的周围)。
[0019]
可在接地接触部件的环状嵌合部形成开口部,第1连接部配置在开口部。通过像这样在例如制造上所形成的开口部设置作为导电部件的第1连接部,可利用第1连接部来有效地堵塞开口部,从而有效地抑制信号线的信号(高频信号)从开口部向外部泄漏。
[0020]
第2连接部可以遮蔽第1信号接触部件与第2信号接触部件之间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在第1信号接触部件与第2信号接触部件之间。通过像这样将第2连接部以遮蔽信号接触部件间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在信号接触部件之间,可更有效地抑制信号在信号接触部件之间相互传输。由此,可进一步提高隔离特性。
[0021]
第2连接部可沿着第1信号接触部件及第2信号接触部件的延伸方向延伸。通过像这样使第2连接部沿着第1信号接触部件及所述第2信号接触部件的延伸方向延伸,可利用第2连接部有效地遮蔽信号接触部件之间的区域,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隔离特性。
[0022]
第2连接部可以遮蔽第1信号接触部件与第2信号接触部件之间的整个区域的方式配置在第1信号接触部件与第2信号接触部件之间。通过像这样利用第2连接部完全遮蔽信号接触部件之间的区域,可进一步提高所述隔离特性。
[0023]
从第1信号接触部件及第2信号接触部件的排列方向观察的第2连接部的面积可大于从排列方向观察的第1信号接触部件及第2信号接触部件的面积。通过像这样使信号接触部件之间的第2连接部的面积较大,可更有效地利用第2连接部来抑制信号在信号接触部件之间相互传输。由此,可进一步提高隔离特性。
[0024]
第2连接部可由与第2接地连接部中的其它区域不同的部件构成。由此,第2连接部的形状、原材料及配置的自由度增大,利用适当设定了形状、原材料及配置的第2连接部,更有效地抑制信号在信号接触部件之间相互传输。由此,可进一步提高隔离特性。
[0025]
第2连接部可与电连接到第1同轴电缆及第2同轴电缆的外侧导体的接地棒连接。由此,与隔着外侧导体相互邻接的第1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及第2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同样地,第1信号接触部件及第2信号接触部件隔着经由接地棒电连接到外侧导体的第2连接部而相互邻接,因此,与相互邻接的同轴电缆同样地,可有效地抑制信号在信号接触部件之间相互传输。
[0026]
[发明的效果]
[0027]
根据本发明的一态样,能够提高耐噪音性。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0029]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30]
图3是从上方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导电部件所得的立体图。
[0031]
图4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安装到同轴电缆的一端部的过程的立体图。
[0032]
图5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已安装到同轴电缆的一端部的状态的、从上方侧观察所得的立体图。
[0033]
图6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已安装到同轴电缆的一端部的状态的仰视图。
[0034]
图7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连结的对方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0035]
图8是表示在将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安装到同轴电缆的一端部之后,机械且电连结于对方连接器装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0036]
图9是表示图8中的ix-ix线截面的剖视图。
[0037]
图10是表示图8中的x-x线截面的剖视图。
[0038]
图11(a)~(d)是对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39]
图12(a)~(c)是对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的图,且是表示继图11(d)之后的步骤的图。
[0040]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态样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从上方侧观察所得的分解立体图。
[0041]
图14是表示图13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从下方侧观察所得的分解立体图。
[0042]
图15(a)是表示将图13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已安装到同轴电缆的一端部的状态的、从下方侧观察所得的立体图,且是表示外壳部保持电缆固定部之前的状态的图,图15(b)是表示将图13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已安装到同轴电缆的一端部的状态的、从下方侧观察所得的立体图,且是表示外壳部保持着电缆固定部的状态的图。
[0043]
图16是表示与图13的同轴连接器装置连结的对方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0044]
图17是表示图16的对方连接器装置的、从上方侧观察所得的分解立体图。
[0045]
图18(a)是表示在将图13的同轴连接器装置安装到同轴电缆的一端部之后,机械且电连结于对方连接器装置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8(b)是沿着图18(a)的(b)-(b)线的剖视图,图18(c)是沿着图18(a)的(c)-(c)线的剖视图,图18(d)是沿着图18(a)的(d)-(d)线的剖视图。
[0046]
图19(a)~(d)是对图13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47]
图20(a)(b)是对图13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的图,且是表示继图19(d)之后的步骤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是安装在2个同轴电缆的一端部而使用。一端部安装着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同轴电缆在下文所述的图4中被示为同轴电缆12a,12b。同轴电缆12a,12b分别具有中心导体13、密接包围中心导体13的内部绝缘体14、密接包围内部绝缘体14的外侧导体15、以及密接包围外侧导体15的表皮绝缘体16。该同轴电缆12a,12b中供同轴连接器装置11安装的一端部处于表皮绝缘体16被局部切除而外侧导体15露出,并且该外侧导体15及内部绝缘体14分别被局部切除而中心导体13露出的状态。
[0049]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及图2所示,同轴连接器装置11具备2个信号接触部件20a,20b(第1信号接触部件、第2信号接触部件)、接地接触部件30、及导电部件50(参照图2)作为主要构成要素。另外,同轴连接器装置11也可以具备绝缘壳体部件40。
[0050]
绝缘壳体部件40是由合成树脂材料等绝缘材料形成。绝缘壳体部件40将信号接触部件20a,20b与接地接触部件30以相互绝缘的状态支撑。绝缘壳体部件40具有用来支撑信号接触部件20a的第1支撑部41、用来支撑信号接触部件20b的第2支撑部42、以及设置在第1
支撑部41与第2支撑部42之间(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间)的基底部43。
[0051]
第1支撑部41具有筒状部44(参照图2)、中心导体支撑部45(参照图2)、及平板部46。筒状部44保持信号接触部件20a。中心导体支撑部45从筒状部44延伸,支撑连接到信号接触部件20a的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平板部46沿着接地接触部件30的外壳部34的底板34a(下述)的内表面延伸。平板部46在外壳部34处于弯曲位置的状态(图5及图6的状态)下与信号接触部件20a的第1部分20x(下述)接触而按压第1部分20x,使第1部分20x弯曲。第2支撑部42的构成与第1支撑部41的构成相同(将信号接触部件20a、同轴电缆12a替换为信号接触部件20b、同轴电缆12b,具有筒状部44、中心导体支撑部45、平板部46这方面一样)。
[0052]
接地接触部件30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材料形成。接地接触部件30被施加接地电位,电连接到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接地接触部件30具有环状嵌合部31、用来支撑同轴电缆12a的第1电缆支撑部32、用来支撑同轴电缆12b的第2电缆支撑部33、及外壳部34。
[0053]
环状嵌合部31是局部包围绝缘壳体部件40的一部分(详细来说是包含第1支撑部41及第2支撑部42的筒状部44的部分),且嵌合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100(参照图7)的接地接触部101的环状嵌合部102的部分。在环状嵌合部31中形成有被此处的一对对向的端部31a,31a夹着的开口部op1(参照图6)。
[0054]
第1电缆支撑部32具有臂部35、载置部36、及壁部37。臂部35从环状嵌合部31的一对端部31a中的一个端部31a沿着绝缘壳体部件40的中心导体支撑部45延伸。载置部36以与臂部35的下端连续并且载置中心导体支撑部45及同轴电缆12a的方式在水平方向(详细来说是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壁部37设为与载置部36连续并且与臂部35对向。在载置部36中的同轴电缆12a的载置面设置着凸部36a。凸部36a是与同轴电缆12a的外侧导体15接触的突起状部分(参照图10)。同轴电缆12a通过被固定(支撑)在由臂部35、载置部36、及壁部37划分的区域而定位。第2电缆支撑部33的构成与第1电缆支撑部32的构成相同(将一个端部31a、同轴电缆12a替换为另一个端部31a、同轴电缆12b,具有臂部35、载置部36、凸部36a、壁部37这方面一样)。
[0055]
外壳部34是从环状嵌合部31的一端可弯曲地延伸,且弯折时与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连接的部分。外壳部34选择性地处于相对于环状嵌合部31不弯折的直立位置及相对于环状嵌合部31弯折的弯曲位置。外壳部34在图1、图2及图4中处于直立位置,在下文所述的图5及图6中处于弯曲位置。在对外壳部34的说明中,除了参照图1及图2以外还参照图5及图6。
[0056]
外壳部34具有覆盖环状嵌合部31的上表面的底板34a、用来固定同轴电缆12a的第1固定部38、及用来固定同轴电缆12b的第2固定部39。如图5所示,底板34a从与环状嵌合部31的连接部位延伸到以同轴电缆12a,12b的外表面为边界的区域。第1固定部38具有紧固部34b,34c,34d,所述紧固部34b,34c,34d是在弯曲位置(参照图5及图6)相对于底板34a立起的部分。紧固部34b,34c,34d构成为能够弯折,是以紧固方式保持同轴电缆12a的筒部。
[0057]
紧固部34b通过以覆盖载置部36的方式弯折,而将载置部36、导电部件50、中心导体支撑部45、及同轴电缆12a夹在该紧固部34b与底板34a之间,从而固定这些构成的相互位置。具体来说,紧固部34b是以载置部36的凸部36a与同轴电缆12a的外侧导体15接触的方式将同轴电缆12a固定在载置部36。由此,可使接地接触部件30与外侧导体15确实地接触而电
连接。紧固部34c通过在比紧固部34b更靠同轴电缆12a的后端以覆盖外侧导体15露出的同轴电缆12a的方式弯折,而将同轴电缆12a夹在所述紧固部34c与底板34a之间,以固定同轴电缆12a的位置。紧固部34d通过在比紧固部34c更靠同轴电缆12a的后端以覆盖表皮绝缘体16的方式弯折,而将同轴电缆12a夹在所述紧固部34d与底板34a之间,以固定同轴电缆12a的位置。通过利用紧固部34c将外侧导体15露出的同轴电缆12a紧固,可使接地接触部件30与外侧导体15确实地接触而电连接。第2固定部39的构成与第1固定部38的构成相同(将同轴电缆12a替换为同轴电缆12b,具有紧固部34b,34c,34d这方面一样)。
[0058]
信号接触部件20a,20b由具有弹性的导电性材料形成。信号接触部件20a连接到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并且连接到安装在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对方连接器装置100(对方连接器)的信号接触部104(参照图7)。信号接触部件20b连接到同轴电缆12b的中心导体13,并且连接到安装在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对方连接器装置100(对方连接器)的信号接触部105(参照图7)。
[0059]
如图2及图10等所示,信号接触部件20a具有第1部分20x、第2部分20y、第3部分20z、及卡止部20w。信号接触部件20a配置在筒状部44(参照图10)。第2部分20y是沿着同轴电缆12a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且是在其上表面与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接触的部分。第1部分20x是从第2部分20y的前端(离开同轴电缆12a一侧的端部)可弯曲地延伸的部分。第1部分20x在外壳部34处于弯曲位置的状态(图10的状态)下被向平板部46按压,以将中心导体13夹在该第1部分20x与第2部分20y之间的方式弯曲。第3部分20z是以如下方式形成为u字状的部分,即,以从第2部分20y的后端(与第1部分20x连续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折返的方式向第2部分20y的前端方向且下方延伸,进而向下方延伸并在下端折返后向上方延伸。第3部分20z在形成为u字状的部分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信号接触部104连接(参照图10)。卡止部20w是通过与绝缘壳体部件40的卡止部分(未图示)卡合而固定于绝缘壳体部件40的部分。卡止部20w从第2部分20y的两侧面向下方延伸。信号接触部件20b的构成与信号接触部件20a的构成相同(将同轴电缆12a替换为同轴电缆12b,具有第1部分20x、第2部分20y、第3部分20z、卡止部20w这方面一样)。
[0060]
图3是从上方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导电部件50所得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导电部件50具有第1区域51、第2区域52、中间区域53、隔离特性改善部54(第2接地连接部、第2连接部)、及连接部59。
[0061]
第1区域51具有后方接地连接部55(第1接地连接部)、及连接到该后方接地连接部55的前方接地连接部56(第2接地连接部、第1连接部)。后方接地连接部55是与接地接触部件30、详细来说是第1电缆支撑部32的载置部36连接(接触)的平板状部分(参照图10)。
[0062]
前方接地连接部56是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接地接触部101的环状嵌合部102连接(接触)的平板状部分(参照图10)。前方接地连接部56从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嵌合方向观察时,如图6及图10所示,与由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及信号接触部件20a构成的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详细来说是中心导体13的一部分)重叠。前方接地连接部56在从所述嵌合方向观察时,如图6所示,在信号接触部件20a,20b的排列方向(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宽度方向)上与作为筒部的紧固部34b重叠。另外,如图6所示,前方接地连接部56配置于夹在环状嵌合部31的端部31a,31a之间的开口部op1。
[0063]
第2区域52的构成与第1区域51的构成相同(将同轴电缆12a替换为同轴电缆12b,
具有后方接地连接部55及前方接地连接部56这方面一样)。也就是说,导电部件50具有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环状嵌合部102的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56,其中一个前方接地连接部56(第1区域51的前方接地连接部56)从嵌合方向观察时与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的一部分重叠,另一个前方接地连接部56(第2区域52的前方接地连接部56)从嵌合方向观察时与同轴电缆12b的中心导体13的一部分重叠。
[0064]
中间区域53是以将第1区域51及第2区域52连接的方式在信号接触部件20a,20b的排列方向(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部分。连接部59是以分别与第1区域51及第2区域52连续的方式设置,且向上方延伸的部分。连接部59是插入到绝缘壳体部件40的部分。通过将连接部59插入到绝缘壳体部件40的插入口49(参照图11(a)),而将导电部件50固定于绝缘壳体部件40。
[0065]
如图3及图9所示,隔离特性改善部54具有从中间区域53沿着同轴电缆12a,12b的延伸方向(同轴电缆12a,12b的前端方向)延伸的延伸部57、及以从延伸部57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并在下端折返后向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为u字状的接触部58。如图9所示,接触部58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配置在信号接触部104,105之间的接地接触部101的接触部103连接(接触)。此外,导电部件50的一部分经由载置部36而连接到作为筒部的紧固部34b,但也可以直接连接到作为筒部的紧固部34b,所述筒部以紧固方式保持同轴电缆12a,12b。
[0066]
图4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安装到同轴电缆12a,12b的一端部的过程的立体图。在将同轴连接器装置11安装到同轴电缆12a,12b的一端部时,首先,如图2所示,将同轴电缆12a,12b的中心导体13载置在信号接触部件20a,20b的第2部分20y。所要载置的同轴电缆12a,12b具有的一端部处于表皮绝缘体16被局部切除而外侧导体15露出并且该外侧导体15及内部绝缘体14分别被局部切除而中心导体13露出的状态。
[0067]
然后,处于直立位置的接地接触部件30的外壳部34相对于接地接触部件30的环状嵌合部31弯折而处于弯曲位置。由此,外壳部34经由绝缘壳体部件40的平板部46使第1部分20x弯曲,由第1部分20x与第2部分20y夹着中心导体13。由此,同轴电缆12a,12b的中心导体13与信号接触部件20a,20b连接。另外,外壳部34抵接于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
[0068]
再然后,在成为弯曲位置的外壳部34,通过将一对紧固部34b,34b分别弯折,而以从载置部36的外侧包围的方式相对于载置部36紧固,并相对于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紧固。另外,通过将一对紧固部34c,34c及一对紧固部34d,34d分别弯折,而相对于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表皮绝缘体16紧固。由此,接地接触部件30的外壳部34连接到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而固定。
[0069]
其结果,如图5及图6所示,能牢固地维持在同轴电缆12a,12b的一端部安装着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状态。图5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已安装到同轴电缆12a,12b的一端部的状态的、从上方观察所得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已安装到同轴电缆12a,12b的一端部的状态的仰视图。
[0070]
图7是表示与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连结的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立体图。对方连接器装置100固定在电路基板中供搭载零件等的搭载面(未图示)上。
[0071]
对方连接器装置100具备信号接触部104,105(第1信号接触部、第2信号接触部)、及接地接触部101。信号接触部104,105是由导电材料形成,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基板的搭载面的信号端子(未图示)。接地接触部101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基板的搭载面的接地电位
部(未图示)。接地接触部101形成为以包围信号接触部104,105的方式构成环状体的部件。接地接触部101具有环状嵌合部102(第1部分)、及接触部103(第2部分)。环状嵌合部102嵌合连接到接地接触部件30的环状嵌合部31。接触部103配置在信号接触部104,105之间且与隔离特性改善部54的接触部58接触(连接)。
[0072]
图8是表示在将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安装到同轴电缆12a,12b的一端部之后,机械且电连结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状态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图8中的ix-ix线截面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图8中的x-x线截面的剖视图。如图9及图10所示,在将同轴连接器装置11连结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状态下,同轴连接器装置11中的接地接触部件30的环状嵌合部31嵌合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接地接触部101的环状嵌合部102。
[0073]
在已嵌合连接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连接到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的信号接触部件20a的第3部分20z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信号接触部104接触(连接)。同样,连接到同轴电缆12b的中心导体13的信号接触部件20b的第3部分20z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信号接触部105接触(连接)。由此,同轴电缆12a,12b的中心导体13经由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信号接触部件20a,20b及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信号接触部104,105而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基板的搭载面的信号端子(未图示)。
[0074]
另外,在已嵌合连接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导电部件50在第1区域51的后方接地连接部55与载置部36接触,该载置部36之凸部36a与同轴电缆12a的外侧导体15接触,在第1区域51的前方接地连接部56,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接地接触部101的环状嵌合部102接触。同样,导电部件50在第2区域52的后方接地连接部55与载置部36接触,该载置部36之凸部36a与同轴电缆12b的外侧导体15接触,在第2区域52的前方接地连接部56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接地接触部101的环状嵌合部102接触。由此,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经由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接地接触部件30及导电部件50、以及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接地接触部101,而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基板的接地电位部(未图示)。
[0075]
进而,在已嵌合连接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导电部件50的隔离特性改善部54的接触部58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配置在信号接触部104,105之间的接地接触部101的接触部103接触。由此,在与同轴电缆12a,12b相关的信号线之间,设置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基板的接地电位部(未图示)的隔离特性改善部54。
[0076]
接下来,参照图11及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图11及图12係对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的图,按照图11(a)、图11(b)、图11(c)、图11(d)、图12(a)、图12(b)、图12(c)的顺序示出组装步骤。
[0077]
在最初的步骤中,如图11(a)所示,准备导电部件50及绝缘壳体部件40,通过将导电部件50的连接部59插入到绝缘壳体部件40的插入口49中,而如图11(b)所示,使得导电部件50及绝缘壳体部件40一体化。
[0078]
接着,如图11(c)所示,将一体形成有导电部件50的绝缘壳体部件40组装到接地接触部件30。具体来说,以绝缘壳体部件40的筒状部44被接地接触部件30的环状嵌合部31包围,并且将绝缘壳体部件40的中心导体支撑部45载置于接地接触部件30的载置部36的方式将绝缘壳体部件40组装到接地接触部件30。
[0079]
接着,如图11(d)所示,在已组装到接地接触部件30的绝缘壳体部件40的筒状部44配置信号接触部件20a,20b。通过到此为止的组装步骤,而准备图12(a)所示的、接地接触部
件30处于直立位置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
[0080]
接着,如图12(b)所示,将同轴连接器装置11安装到同轴电缆12a,12b的一端部。具体来说,将同轴电缆12a,12b的中心导体13载置于信号接触部件20a,20b的第2部分20y(参照图4)。
[0081]
然后,使处于直立位置的接地接触部件30的外壳部34变为弯曲位置,进而将紧固部34b,34c,34d弯折,以此将同轴电缆12a,12b的中心导体13连接到信号接触部件20a,20b。另外,将接地接触部件30的外壳部34连接固定于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其结果为,如图12(c)所示,牢固地维持在同轴电缆12a,12b的一端部安装着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状态。
[0082]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83]
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具备:信号接触部件20a,连接到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并且连接到安装在电路基板的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信号接触部104;信号接触部件20b,连接到同轴电缆12b的中心导体13,并且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信号接触部105;接地接触部件30,被施加接地电位,具有嵌合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的接地接触部101的环状嵌合部102的环状嵌合部31、及从该环状嵌合部31可弯曲地延伸并连接到同轴电缆12a及同轴电缆12b的外侧导体15的外壳部34;以及导电部件50,具有连接到接地接触部件30的后方接地连接部55、及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接地接触部101的前方接地连接部56;导电部件50的前方接地连接部56在从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嵌合方向观察时,与由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及信号接触部件20a构成的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详细来说是中心导体13的一部分)、以及由同轴电缆12b的中心导体13及信号接触部件20b构成的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详细来说是中心导体13的一部分)重叠。
[0084]
在本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中,具备连接到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的信号接触部件20a、连接到同轴电缆12b的中心导体13的信号接触部件20b、被施加接地电位的接地接触部件30、及导电部件50,导电部件50的后方接地连接部55连接到所述接地接触部件30,前方接地连接部56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接地接触部101。并且,在本同轴连接器装置11中,前方接地连接部56从嵌合方向观察时,与由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及信号接触部件20a构成的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以及由同轴电缆12b的中心导体13及信号接触部件20b构成的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通过使前方接地连接部56与这些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来抑制这些信号线的信号传输到外部(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周围)。由此,可抑制信号线的信号成为噪音而影响到周围的外部产品,提高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emi特性,提高耐噪音性。
[0085]
接地接触部件30的外壳部34可具有保持同轴电缆12a及同轴电缆12b以将其紧固的紧固部34b(筒部),导电部件50连接到紧固部34b。通过像这样将保持着构成信号线的同轴电缆12a,12b的紧固部34b与导电部件50连接(接触),可使接触部位确实地成为接地电位,并且恰好地形成信号线与导电部件50(详细来说是前方接地连接部56)重叠的部分。
[0086]
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接地接触部101可具有嵌合连接到接地接触部件30的环状嵌合部31的环状嵌合部102,导电部件50具有连接到环状嵌合部102的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中的一个从嵌合方向观察时可与一个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中的另一个从嵌合方向观察时可与另一个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
重叠。通过像这样将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接地接触部101中与嵌合相关的部分(环状嵌合部102),可在已嵌合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状态下,使接触部位确实地成为接地电位。并且,通过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中的一个与一个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中的另一个与另一个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可确实地抑制两个信号线的信号传输到外部(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周围)。
[0087]
接地接触部件30的外壳部34具有保持同轴电缆12a及同轴电缆12b以将其紧固的紧固部34b,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从嵌合方向观察时可于信号接触部件20a,20b的排列方向上与紧固部34b重叠。通过像这样使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与保持同轴电缆12a,12b的紧固部34b重叠,可恰好地形成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与信号线(详细来说是同轴电缆12a,12b的中心导体13)重叠的部分。由此,可适当地抑制两个信号线的信号传输到外部(同轴连接器装置11的周围)。
[0088]
也可以在接地接触部件30的环状嵌合部31形成开口部op1,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配置在开口部op1。通过像这样在例如制造上所形成的开口部op1设置作为导电部件50的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可利用一对前方接地连接部56来局部堵塞开口部op1,从而有效地抑制信号线的信号(高频信号)从开口部op1向外部泄漏。
[0089]
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接地接触部101可具有配置在信号接触部104与信号接触部105之间的接触部103,导电部件50可具有连接到接触部103的隔离特性改善部54。通过将隔离特性改善部54连接到配置在信号接触部104与信号接触部105之间的、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接地接触部101的接触部103,来抑制信号在不同的信号接触部件20a,20b之间相互传输。由此,可提高隔离特性,提高耐噪音性。
[0090]
本发明的态样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图13及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态样的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表示将同轴连接器装置511已安装到同轴电缆的一端部的状态的、从下方侧观察所得的立体图。以下,主要对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的构成中与所述实施方式的同轴连接器装置11不同的构成进行说明,有时省略与同轴连接器装置11共通(或对应)的构成的说明。
[0091]
如图13~图15所示,同轴连接器装置511具备2个信号接触部件520a,520b(第1信号接触部件、第2信号接触部件)、接地接触部件530、及导电部件550作为主要构成要素。另外,同轴连接器装置511也可以具备绝缘壳体540。
[0092]
绝缘壳体540将信号接触部件520a,520b与接地接触部件530以相互绝缘的状态支撑。绝缘壳体540具有用来支撑信号接触部件520a的第1支撑部541(参照图19(c))、用来支撑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第2支撑部542(参照图19(c))、及基底部543。第1支撑部541及第2支撑部542在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的宽度方向上相邻配置。
[0093]
在第1支撑部541及第2支撑部542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面,设置着向所述宽度方向的外方突出的突出部591。突出部591是在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组装时,嵌合于接地接触部件530的臂部535的凹部535x(详情将在下文叙述),以此来固定绝缘壳体540相对于接地接触部件530的位置的部分(参照图19(c)(d))。
[0094]
如图14所示,在第1支撑部541及第2支撑部542的下表面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形成着作为凹部的插入口549。插入口549是供导电部件550的连接部559(详情将在下文叙述)插入的部分。通过将连接部559插入到插入口549中,而固定导电部件550相对于绝缘
壳体540的位置。
[0095]
如图13所示,基底部543是在同轴电缆12a,12b的延伸方向上与第1支撑部541及第2支撑部542连续的部分,且是位于比第1支撑部541及第2支撑部542更靠同轴电缆12a,12b的前端方向(前方向)的部分。在基底部543的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形成着用来固定下述隔离特性改善部570的凹部546。凹部546从被第1支撑部541及第2支撑部542夹着的部分起沿着同轴电缆12a,12b的延伸方向形成到基底部543的前端部分。
[0096]
如图14所示,在基底部543的下表面的前端部分,形成着向下方延伸的接触固定部547,548。接触固定部547是供以贯通基底部543的内部的方式延伸的信号接触部件520a的第3部分520z(详情将在下文叙述)卷绕,并固定该第3部分520z的部分。接触固定部548是供以贯通基底部543的内部的方式延伸的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第3部分520z(详情将在下文叙述)卷绕,并固定该第3部分520z的部分(参照图18(c))。
[0097]
接地接触部件530被施加接地电位,且经由接地棒581(详情将在下文叙述)而电连接到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参照图18(c))。接地接触部件530具有环状嵌合部531、一对臂部535,535、及外壳部534。
[0098]
环状嵌合部531是局部包围绝缘壳体540的一部分(详细来说是基底部543),且嵌合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600(参照图16)的作为接地接触部的环状嵌合部630的部分。环状嵌合部531形成为大致圆筒状,但其后端部分不连续而形成有开口部595(参照图15)。
[0099]
一对臂部535,535是与环状嵌合部531连续,并且在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的宽度方向上相互对向地沿着同轴电缆12a,12b的延伸方向延伸的部分。一个臂部535沿着第1支撑部541的外侧面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延伸。另一个臂部535沿着第2支撑部542的外侧面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延伸。一对臂部535,535中分别形成着与绝缘壳体540的突出部591嵌合的凹部535x。
[0100]
外壳部534具有覆盖环状嵌合部531的上表面的底板534a、用来固定同轴电缆12a的第1固定部538(筒部)、及用来固定同轴电缆12b的第2固定部539(筒部)。底板534a与环状嵌合部531的前端连续,并且在弯曲位置向后方延伸到覆盖电缆固定部580(详情将在下文叙述)的上部的接地棒581(详情将在下文叙述)的位置。
[0101]
第1固定部538保持同轴电缆12a。第1固定部538是与底板534a的后端部分(底板534a中比覆盖环状嵌合部531的上表面的部分更靠后方的部分)的宽度方向的外缘部连续地延伸的部分。第1固定部538构成为可弯折,在弯曲位置具有从宽度方向的外方覆盖臂部535的紧固部534b、及从下方覆盖电缆固定部580(详情在下文叙述的下部的接地棒581)的紧固部534c。紧固部534b通过在与底板534a连续的部位弯折来覆盖臂部535。紧固部534c通过在与紧固部534b连续的部位弯折来覆盖下部的接地棒581。由此,第1固定部538并非直接紧固同轴电缆12a,而是通过以覆盖电缆固定部580的方式进行保持,来保持被电缆固定部580固定的同轴电缆12a。第2固定部539的构成与第1固定部538的构成相同(将同轴电缆12a替换为同轴电缆12,具有紧固部534b,534c这方面一样)。也就是说,第2固定部539并非直接紧固同轴电缆12b,而是通过以覆盖电缆固定部580的方式进行保持,来保持被电缆固定部580固定的同轴电缆12b。
[0102]
电缆固定部580是固定同轴电缆12a,12b的构成。电缆固定部580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对向的板状接地棒581,581、及填充在接地棒581,581与同轴电缆12a,12b之间以固
定同轴电缆12a,12b的焊料部582。焊料部582以覆盖外侧导体15的方式填充,接地棒581,581覆盖焊料部58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由此,接地棒581,581与外侧导体15相互电连接。
[0103]
上部的接地棒581是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分的前端部分向下方向弯折,经过焊料部582的内部并连接到隔离特性改善部570(详情将在下文叙述)(参照图18(b))。通过像这样使一个接地棒581与隔离特性改善部570接触,隔离特性改善部570经由接地棒581而电连接到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
[0104]
信号接触部件520a是连接到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并且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信号接触部604(参照图16)的导电性部件。信号接触部件520b连接到同轴电缆12b的中心导体13,并且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信号接触部605(参照图16)。
[0105]
信号接触部件520a具有第1部分520x、第2部分520y、及第3部分520z。信号接触部件520a由第1支撑部541支撑。第2部分520y是在同轴电缆12a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且是在上表面与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接触的部分。第1部分520x是与第2部分520y的前端连续并且向前方延伸的部分。第1部分520x具有与第2部分520y的前端连续并且向上方向倾斜延伸的部分、及与该倾斜延伸的部分连续并且水平延伸的部分。第3部分520z是以与第1部分520x的前端连续并且向下方延伸,进而在向下方延伸的部分的下端折返后向上方延伸的方式形成为u字状的部分。第3部分520z在形成为u字状的部分与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信号接触部604(参照图16)连接。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构成与信号接触部件520a的构成相同(将同轴电缆12a替换为同轴电缆12b,具有第1部分520x、第2部分520y、第3部分520z这方面一样)。
[0106]
导电部件550具有后方接地连接部555(第1接地连接部)、与该后方接地连接部555连续的倾斜部556、及与该倾斜部556连续的前方接地连接部557(第2接地连接部、第1连接部)。
[0107]
后方接地连接部555是与接地接触部件530、详细来说是第1固定部538及第2固定部539的紧固部534c连接(接触)的平板状部分(参照图18(c))。在后方接地连接部555的后端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形成着切口558。通过在该切口558中填充焊料,而将下部的接地棒581与导电部件550电连接。由此,确保通过确实地接触来提高遮蔽性,以及通过牢固的连接实现机械连接。此外,如图18(b)所示,通过在底板534a的贯通部536填充焊料,而将上部的接地棒581与接地接触部件530电连接。进行这种焊接的时点是在将作为筒部的第1固定部538(筒部)及第2固定部539压紧之后。在后方接地连接部555的前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设置着朝向上方突出的连接部559。通过将连接部559插入到绝缘壳体540的插入口549,而固定后方接地连接部555相对于绝缘壳体540的位置。倾斜部556是与后方接地连接部555的前端连续并且倾斜着向前方延伸的部分,且形成为与绝缘壳体540下表面的倾斜形状相对应的向斜上方倾斜的形状。
[0108]
前方接地连接部557是与对方连接器装置100的作为接地接触部的环状嵌合部630(第1部分)连接(接触)的平板状部分(参照图18(c))。前方接地连接部557是与倾斜部556的前端连续并且向下方倾斜着朝前方延伸的部分。前方接地连接部557的前端部分配置在环状嵌合部531的开口部595(参照图15),且在其前端部分与环状嵌合部630连接(参照图18(c))。前方接地连接部557在信号接触部件520a及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排列方向也就是宽度方向上连续形成。这里所说的连续形成,是指在不形成切口、间隙等的情况下形成。并且,
前方接地连接部557从嵌合方向观察时与2个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本实施方式中为双方)重叠。
[0109]
导电部件550还具有隔离特性改善部570(第2接地连接部、第2连接部),所述隔离特性改善部570是以与上文所述的由后方接地连接部555、倾斜部556、及前方接地连接部557组成的板状部件不同的部件构成。这样一来,隔离特性改善部570由与第2接地连接部中的其它区域(前方接地连接部557)等不同的部件构成。
[0110]
隔离特性改善部570构成为,在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沿着信号接触部件520a及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延伸方向延伸,以防止信号在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传输。隔离特性改善部570是具有与信号接触部件520a,520b分别对向的面的壁状部件。隔离特性改善部570以遮蔽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在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
[0111]
如图18(b)所示,隔离特性改善部570也可以遮蔽信号接触部件520a及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的整个区域的方式配置在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如图18(b)及图18(c)所示,从宽度方向观察的隔离特性改善部570的面积比从宽度方向观察的信号接触部件520a及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面积大。
[0112]
如图18(b)所示,隔离特性改善部570具有第1部分570x、第2部分570y、第3部分570z、及第4部分570v。第2部分570y是沿着信号接触部件520a,520b的第2部分520y延伸的部分,且在其上表面与电连接到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的接地棒581连接。第1部分570x是沿着信号接触部件520a,520b的第1部分520x延伸的部分。第1部分570x的上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与外壳部534的底板534a接触(参照图18(b))。第3部分570z是沿着信号接触部件520a,520b的第3部分520z向下方延伸的部分。第3部分570z与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接地接触部的接触部603连接(接触)。第4部分570v是与第1部分570x连续且向下方延伸的部分,且是要被压入绝缘壳体540的部分。
[0113]
图16是表示与同轴连接器装置511连结的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图16的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从上方侧观察所得的分解立体图。
[0114]
如图16及图17所示,对方连接器装置600具备信号接触部604,605(第1信号接触部、第2信号接触部)、作为接地接触部的环状嵌合部630及接触部603、以及绝缘壳体640。
[0115]
绝缘壳体640将信号接触部604,605与作为接地接触部的环状嵌合部630及接触部603以相互绝缘的状态支撑。信号接触部604具有一对接触部分604a,604b。接触部分604a,604b以其间夹着信号接触部件520a的第3部分520z的方式与第3部分520z接触(连接)。信号接触部605具有一对接触部分605a,605b。接触部分605a,605b以其间夹着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第3部分520z的方式与第3部分520z接触(连接)。
[0116]
接触部603具有一对接触部分603a,603b。接触部分603a,603b以其间夹着隔离特性改善部570的第3部分570z的方式与第3部分570z接触(连接)。环状嵌合部630嵌合连接到接地接触部件530的环状嵌合部531。
[0117]
图18(a)是表示在将同轴连接器装置511安装到同轴电缆12a,12b的一端部之后,机械且电连结于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8(b)是沿着图18(a)的(b)-(b)线的剖视图。图18(c)是沿着图18(a)的(c)-(c)线的剖视图。图18(d)是沿着图18(a)的(d)-(d)线的剖视图。
[0118]
如图18(b)及图18(c)所示,在将同轴连接器装置511连结于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状态下,同轴连接器装置511中的接地接触部件530的环状嵌合部531嵌合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接地接触部的环状嵌合部630。
[0119]
在已嵌合连接的状态下,如图18(c)所示,将第2部分520y与同轴电缆12b的中心导体13连接的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第3部分520z与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信号接触部604的一对接触部分604a,604b接触(关于信号接触部件520a,是与信号接触部605的一对接触部分605a,605b接触)。由此,同轴电缆12a,12b的中心导体13经由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的信号接触部件520a,520b及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信号接触部604,605而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基板的搭载面的信号端子(未图示)。
[0120]
另外,在已嵌合连接的状态下,如图18(c)所示,导电部件550的后方接地连接部555与接地接触部件530的紧固部534c及电缆固定部580的接地棒581接触,另外,前方接地连接部557与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作为接地接触部的环状嵌合部630接触。接地棒581电连接到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由此,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经由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的接地接触部件530及导电部件550、以及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环状嵌合部630而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基板的接地电位部(未图示)。
[0121]
进而,在已嵌合连接的状态下,如图18(b)所示,连接到接地棒581的隔离特性改善部570在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沿着信号接触部件520a及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延伸方向延伸,且配置在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并且,隔离特性改善部570的第3部分570z与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接地接触部的接触部603中的一对接触部分603a,603b接触。由此,在信号线之间,设置隔离特性改善部570来防止信号在信号线相互间传输。此外,隔离特性改善部570电连接到设置在电路基板的接地电位部(未图示)。
[0122]
接下来,参照图19及图20对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图19(a)~(d)是对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的图。图20(a)(b)是对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的图,且是表示继图19(d)之后的步骤的图。
[0123]
在最初的步骤中,如图19(a)所示,准备导电部件550、信号接触部件520a,520b一体成型而成的绝缘壳体540、及隔离特性改善部570,通过将导电部件550的连接部559插入到绝缘壳体540的插入口549,并且将隔离特性改善部570固定于绝缘壳体540的凹部546(参照图13),而如图19(b)所示,使得导电部件550等与绝缘壳体540一体化。
[0124]
接着,如图19(c)所示,将一体形成有导电部件550等的绝缘壳体540组装到接地接触部件530。具体来说,将绝缘壳体540以绝缘壳体540的突出部591嵌合到一对臂部535,535的凹部535x的方式组装到接地接触部件530(参照图19(d))。
[0125]
接着,如图20(a)所示,将同轴连接器装置511安装到同轴电缆12a,12b的一端部。在进行安装时,将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连接,将信号接触部件520b与同轴电缆12b的中心导体13连接。另外,在进行安装时,将上部的接地棒581与隔离特性改善部570连接。然后,使处于直立位置的接地接触部件530的外壳部534变为弯曲位置,进而将紧固部534b,534c弯折,由此,如图20(b)所示,牢固地维持在同轴电缆12a,12b的一端部安装着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的状态。在将紧固部534b,534c弯折之后,在切口558及贯通部536等中填充焊料。
[0126]
接下来,对同轴连接器装置51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127]
在同轴连接器装置511中,接地接触部件530的外壳部534具有作为保持同轴电缆12a及同轴电缆12b的筒部的第1固定部538及第2固定部539,导电部件550可连接到第1固定部538及第2固定部539。如上所述,第1固定部538及第2固定部539并非直接紧固同轴电缆12a及同轴电缆12b,通过以覆盖电缆固定部580的方式进行保持,也可以恰好地形成信号线与导电部件550重叠的部分。
[0128]
导电部件550的前方接地连接部557连接到环状嵌合部630,且在信号接触部件520a及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排列方向也就是宽度方向上连续形成,从嵌合方向观察时,可与2个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通过像这样将前方接地连接部557连接到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接地接触部中与嵌合相关的部分(环状嵌合部630),可在已嵌合于对方连接器装置600的状态下,使接触部位确实地成为接地电位。并且,通过使在不形成切口、间隙等的情况下连续形成的前方接地连接部557与2个信号线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可更适当地抑制2个信号线的信号向外部传输。
[0129]
也可以在环状嵌合部630形成开口部595,前方接地连接部557配置在开口部595。通过像这样在例如制造上所形成的开口部595设置作为导电部件的前方接地连接部557,可利用未形成切口、间隙等的前方接地连接部557来有效地堵塞开口部595,从而有效地抑制信号线的信号(高频信号)从开口部595向外部泄漏。
[0130]
隔离特性改善部570也可以遮蔽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在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通过像这样以遮蔽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的区域的方式配置隔离特性改善部570,会更有效地抑制信号在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相互传输。由此,可进一步提高隔离特性。
[0131]
隔离特性改善部570也可以沿着信号接触部件520a及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延伸方向延伸。由此,可利用隔离特性改善部570有效地遮蔽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的区域,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所述隔离特性。
[0132]
隔离特性改善部570也可以遮蔽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的整个区域的方式配置在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通过像这样利用隔离特性改善部570完全遮蔽信号接触部件之间的区域,可进一步提高所述隔离特性。
[0133]
从信号接触部件520a及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排列方向也就是宽度方向观察的隔离特性改善部570的面积可比从排列方向观察的信号接触部件520a及信号接触部件520b的面积大。通过像这样使隔离特性改善部570的面积较大,可利用隔离特性改善部570更有效地抑制信号在信号接触部件之间相互传输。由此,可进一步提高隔离特性。
[0134]
隔离特性改善部570也可以由与第2接地连接部中的其它区域不同的部件构成。由此,隔离特性改善部570的形状、原材料及配置的自由度增大,通过适当设定了形状、原材料及配置的隔离特性改善部570,更有效地抑制信号在信号接触部件之间相互传输。由此,可进一步提高隔离特性。
[0135]
隔离特性改善部570也可以与电连接到同轴电缆12a,12b的外侧导体15的接地棒581连接。由此,与隔着外侧导体15相互邻接的同轴电缆12a的中心导体13及同轴电缆12b的中心导体13同样地,信号接触部件520a及信号接触部件520b隔着经由接地棒581电连接到
外侧导体15的隔离特性改善部570而相互邻接,因此,与相互邻接的同轴电缆12a,12b同样地,可有效地抑制信号在信号接触部件520a与信号接触部件520b之间相互传输。
[0136]
[符号的说明]
[0137]
11,511:同轴连接器装置
[0138]
12a:同轴电缆(第1同轴电缆)
[0139]
12b:同轴电缆(第2同轴电缆)
[0140]
13:中心导体
[0141]
15:外侧导体
[0142]
20a,520a:信号接触部件(第1信号接触部件)
[0143]
20b,520b:信号接触部件(第2信号接触部件)
[0144]
30,530:接地接触部件
[0145]
31,531:环状嵌合部
[0146]
34,534:外壳部
[0147]
34b,34c,34d,534b,534c:紧固部(筒部)
[0148]
50,550:导电部件
[0149]
54,570:隔离特性改善部(第2接地连接部、第2连接部)
[0150]
55,555:后方接地连接部(第1接地连接部)
[0151]
56,557:前方接地连接部(第2接地连接部、第1连接部)
[0152]
100,600:对方连接器装置(对方连接器)
[0153]
101:接地接触部
[0154]
102,630:环状嵌合部(第1部分)
[0155]
103,603:接触部(第2部分)
[0156]
104,604:信号接触部(第1信号接触部)
[0157]
105,605:信号接触部(第2信号接触部)
[0158]
581:接地棒
[0159]
op1,595:开口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