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35362发布日期:2023-11-22 21:2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


背景技术:

1、燃料电池具备: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mea),其具有电解质膜、在电解质膜的两面各自层叠的一对电极;以及在mea的各电极面设置的一对隔件(双极性板)。将多个该燃料电池层叠,由此组装成燃料电池堆。在燃料电池堆(或者燃料电池)的制造中,在组装后,为了发挥燃料电池的发电性能而进行陈化。

2、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陈化:将所制造的燃料电池堆收容于用于陈化的箱,使用陈化装置(发电装置)来进行发电。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575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在这种陈化中,在发电时供给被加湿了的氢气,使从氢电离出电子而成的质子透过电解质膜,由此对电解质膜内进行加湿。但是,氢气的供给与加湿为折衷的关系,当将伴随着氢气的水增加时,在电极产生液态水膜而导致气体扩散性降低,质子的产生量减少。相反地,当将伴随着氢气的水减少时,电解质膜的加湿不充分。

3、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促进电解质膜的加湿由此能够实现陈化的高效化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所述燃料电池具有电解质膜、在所述电解质膜的两面设置的一对电极,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中,进行超微气泡陈化,在所述超微气泡陈化中,将具有能够分离出质子的氢作为超微气泡(ultrafine bubble)的氢超微气泡水供给到所述燃料电池的一方的电极,使所述质子从所述一方的电极通过所述电解质膜移动到另一方的电极。

6、发明的效果

7、上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能够进一步促进对电解质膜的加湿,由此能够实现陈化的高效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所述燃料电池(10)具有电解质膜(22)、在所述电解质膜的两面设置的一对电极(24、26),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4、7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的陈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燃料电池(10)具有电解质膜(22)、在电解质膜(22)的两面设置的阳极电极(24)以及阴极电极(26)。燃料电池(10)的陈化方法将具有能够分离出质子(H<supgt;+</supgt;)的氢(H<subgt;2</subgt;)作为超微气泡的氢超微气泡水(H<subgt;2</subgt;UFB水)供给到燃料电池(10)的一方的电极。由此,燃料电池(10)的陈化方法进行超微气泡陈化,在所述超微气泡陈化中,使质子(H<supgt;+</supgt;)从一方的电极通过电解质膜(22)移动到另一方的电极。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浩一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