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78564发布日期:2022-08-03 00:0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接线端子、测试装置和测试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具有壳体和至少一个设置在壳体中的弹簧力夹紧连接件,以用于借助于弹簧力夹紧电导线,其中壳体的至少一个部分区域由光学透明的材料形成。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测试这种接线端子的功能作用的测试装置以及一种用于测试所述功能作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开始提及的类型的接线端子是已知的,例如通过申请人的221系列。这种接线端子部分地提供有透明的壳体,以便能够由用户目视检查电导线的正确插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改进的测试可能性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尤其也能够实现测试接线端子的功能作用。
4.在开始提及的类型的接线端子的情况下,所述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接线端子在壳体内具有至少一个光导元件,通过所述光导元件能够将从外部通过壳体的光学透明的部分区域入射到壳体中的光引导到壳体中的预定的位置和/或沿预定的发射方向在壳体中偏转,所述发射方向与光的入射方向不同。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接线端子能够通过光学测试装置实现改进的并且尤其也是简化的自动测试。这通过设置在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光导元件促进,这能够实现从外部通过壳体的光学透明的部分区域将光入射到壳体中,并且通过光学测试在壳体中的另一位置处或在壳体外检查:在该处是否能够识别到入射的光中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光导元件同样能够由光学透明的材料形成,例如由与壳体的光学透明的部分区域相同的材料或另一相应的材料形成。壳体也能够整体上由光学透明的材料构成。
5.在本技术的上下文中,将光学透明理解为尤其是以下材料或元件,所述材料或元件对于在由人类可感知的波长范围(380-750nm)中的光是可穿透的。光学透明的材料尤其能够构成为无色透明的(透明的)。
6.接线端子尤其能够构成为不具有自身的光源的。因此,至少一个光导元件不用于将光从壳体向外引导,而是用于传递入射到壳体中的光。接线端子整体上能够构成为无源构件,例如构成为不具有电子组件的机电构件。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至少一个光导元件构成为设置在壳体内的壳体壁。这具有以下优点:例如总归设置在壳体中的壳体壁能够用作为光导元件。与此相应地,用于光导元件的附加的构件不一定是必要的。光导元件尤其能够与壳体一体地(一件式地)成形。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至少一个光导元件垂直地从壳体的外壁起延伸到壳体的内部中。这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外壁借助于光源以简单的方式,即沿与外壁垂直的方向发出要入射到壳体中的光。以这种方式尤其能够借助于测试装置自动执行对接
线端子的功能作用的简单测试。至少一个光导元件能够从壳体的外壁起延伸直至壳体的相对置的外壁,或者在相对置的外壁之前就已经终止并且与此相应地构成为短柱状的壳体壁。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至少一个光导元件形成导线止挡件,以用于限制要夹紧在弹簧力夹紧连接件上的电导线的插入深度。这具有以下优点:除了引导光之外,光导元件还能够承担其它功能。因此,接线端子能够紧凑地设计,因为用于限制电导线的插入深度的另外的构件不是必要的。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接线端子具有至少一个导线引入开口,要夹紧在弹簧力夹紧连接件上的电导线能够通过所述导线引入开口沿导线引入方向引入壳体中,其中至少一个光导元件设立为用于将通过壳体的光学透明的部分区域入射到壳体中的光朝向导线引入开口偏转。这具有以下优点:因此能够通过导线引入开口对入射到壳体中的光进行光学测试。例如,光以与导线引入方向垂直的方向入射到壳体中,并且仍然能够通过导线引入开口进行测试。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至少一个光导元件设立为用于将通过壳体的光学透明的部分区域入射到壳体中的光以60度至120度,尤其是90度的角度偏转。这具有以下优点:用于借助于入射的光自动测试接线端子的测试装置能够简单地设计并且快速的自动测试是可行的。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至少一个光导元件构成为光学透明的塑料部件,所述塑料部件具有用于将通过壳体的光学透明的部分区域入射到壳体中的光发射到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光发射面,其中至少一个光发射面具有亚光表面。这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借助简单的机构将入射的光偏转,所述机构尤其在接线端子的情况下在制造技术方面能够容易地实现。因此,光导元件例如能够在制造壳体时直接在塑料注塑工艺中一体地一并产生。由于光发射面仅是亚光的,因此在将具有光导元件的壳体脱模时也不产生问题。亚光的表面例如能够如下实现:在注塑模具中在期望的部位处产生相应粗化的表面,所述粗化的表面例如具有侵蚀结构,然后在注塑工艺中成形。亚光的表面例如能够具有ra0.4至ra18的表面粗糙度。例如能够根据vdi 3400实现12至45,尤其是21至24的表面等级。
13.替选地或除了亚光的表面之外,光发射面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结构化,例如借助微棱镜将其结构化。光导元件例如能够构成为具有彼此平行的侧壁的基本上长方体状的塑料构件。光导元件例如也能够构成为朝向自由端部渐缩的塑料构件,例如构成有锥形横截面。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至少一个光发射面与导线引入方向倾斜地或成直角地设置。以这种方式,以相当大的角度明显地偏转光是可行的,这又简化了接线端子的自动测试。如果光发射面与导线引入方向倾斜地设置,那么在导线引入方向与光发射面之间的角度例如能够位于70至110度的范围内。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接线端子构成为具有至少两个相互电流连接的弹簧力夹紧连接件的连接端子,电导线能够分别借助于弹簧力夹紧在所述弹簧力夹紧连接件上,其中每个弹簧力夹紧连接件配设有壳体中的一个导线引入开口,其中导线引入开口设置在壳体的相互背离的侧上。这种连接端子特别好地适用于连接从相反的方向朝向彼此延伸的电导线,或者适用于修理中断的电导线。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至少一个光导元件设置在相互电流连接的至少两个弹簧力夹紧连接件之间。光导元件例如能够关于接线端子的纵向方向居中地设置在其中。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至少两个相互电流连接的弹簧力夹紧连接件通过连续的汇流排相互连接。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一个弹簧力夹紧连接件或两个相互电流连接的弹簧力夹紧连接件分别具有夹紧弹簧和与夹紧弹簧连接的汇流排件,其中夹紧弹簧具有至少一个夹紧腿,所述夹紧腿的自由端部朝向汇流排定向。夹紧腿能够在自由端部上具有夹紧棱边。在夹紧腿的自由端部和汇流排件之间形成有用于夹紧电导线的夹紧部位。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夹紧腿能够置于配设给它的汇流排件上,其中当所述夹紧腿贴靠在配设给它的汇流排件上时,夹紧腿设置在从至少一个光导元件到导线引入开口的光路中。这具有以下优点:当夹紧部位闭合时,入射光的通过导线引入开口可见的部分能够被夹紧腿中断或至少减少。在夹紧部位打开时,夹紧腿能够使光通过,使得能够借助于光学测试以简单的方式测试操作夹紧腿的功能及其在汇流排件上的贴靠。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接线端子具有至少一个操作元件,以用于操作至少一个弹簧力夹紧连接件,其中通过手动操作打开形成在弹簧力夹紧连接件上的用于夹紧电导线的夹紧部位。操作元件例如能够构成为可枢转的操作杆。尤其,这种操作杆能够具有u形横截面,其中操作杆能够分别具有在手动操作部段的左侧和右侧突出的侧颊板。然后在侧颊板之间形成中间空间,电导线能够通过该中间空间引导至夹紧部位。因此,操作杆通过其侧颊板跨越所夹紧的电导线。
21.开始提及的目的还通过一种用于测试之前阐述类型的接线端子的功能作用的测试装置来实现,其中所述测试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指向壳体的光学透明的部分区域的光源和指向壳体的另一光学透明的部分区域或指向导线引入开口的摄像机。这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借助简单的机构测试接线端子的功能作用,尤其是在自动测试中测试。测试能够用可见光进行。
22.以有利的方式在此能够执行用于检查接线端子的功能作用的以下方法:
23.a)将接线端子设置在之前阐述类型的测试装置上,
24.b)借助于光源将光通过壳体的光学透明的部分区域入射到接线端子的壳体中,
25.c)当接线端子的夹紧部位打开时,用摄像机记录至少一个第一图像,
26.d)当接线端子的夹紧部位闭合时,用摄像机记录至少一个第二图像,
27.e)测试:在至少一个第一图像中是否基本上完全能够识别由光导元件发射的光,
28.f)测试:在至少一个第二图像中是否基本上不可识别由光导元件发射的光,
29.g)如果在特征e)和f)中的两项测试均示出正的结果,则确定:接线端子是可正常工作的,
30.h)否则确定:接线端子是不可正常工作的。
31.在本发明的意义上,不应将不定冠词“一”理解为数字。例如如果提及一个构件,那么这应在“至少一个构件”的意义上来解释。如果角度说明以度为单位,则这指的是360度(360
°
)的圆尺寸。
附图说明
32.根据实施例使用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
33.附图示出:
34.图1示出具有测试装置的接线端子的侧剖视图,
35.图2至5示出光导元件的不同的实施形式,
36.图6示出接线端子的其它细节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图1高度示意性地示出呈连接端子形式的接线端子1。接线端子1具有壳体2,所述壳体在相互背离的壳体侧上分别具有导线引入开口20,以用于引入电导线。在壳体2中存在接触插入件,所述接触插入件具有汇流排3和夹紧弹簧4。在左侧示出的夹紧弹簧4配设给左侧的导线引入开口20并且与汇流排3的部段形成夹紧部位。右侧的夹紧弹簧4分配给右侧的导线引入开口20并且与汇流排3的另一部段形成电导线的夹紧部位。如果分别将电导线夹紧在两个夹紧部位上,那么所述电导线通过汇流排3相互电流连接。
38.夹紧弹簧4能够通过接线端子1的操作元件偏转,使得夹紧弹簧4的相应的夹紧腿43从汇流排3向前移动,以便能够打开夹紧部位。如果夹紧部位闭合,则夹紧腿43要么在没有插入电导线的情况下贴靠在汇流排3上,要么贴靠在电导线上。在图1中示出在闭合状态下的左侧的弹簧力夹紧连接件和在打开状态下的右侧的弹簧力夹紧连接件。
39.在壳体2中在弹簧力夹紧连接件或夹紧弹簧4之间的位置处存在光导元件6。光导元件6被设计为基本上垂直于壳体2的下外壁21突出的壁部段。
40.图1还示出用于测试接线端子的功能作用的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具有光源7和放置在导线引入开口20上游的相应的摄像机9。在测试过程中,光源7发出光8,所述光通过壳体2的透明的部分区域入射并且通过光导元件6传递,并且尤其朝向光发射方向转向,所述光发射方向基本上与光的入射方向8垂直。在图1中能够识别出,光作为光束10从光导元件6朝向右侧的导线引入开口20以及左侧的导线引入开口20发射。向右发射的光10由于打开夹紧部位而到达摄像机9。向左发射的光10由于夹紧部位关闭而被夹紧腿43中断或者至少显著减少。通过评估摄像机9的图像,能够检查:夹紧部位是如期望的那样打开还是闭合的。基于此,能够推断出操作机构的功能作用以及夹紧弹簧的正确布置。以这种方式,能够自动地测试接线端子1的功能作用。
41.图2至5示出光导元件6的不同的有利的实施形式。在所有实施形式中,光导元件6示出为,沿两个方向发射入射光8,即从右侧的光发射面60和左侧的光发射面61发射入射光。光导元件6必须、但不一定沿两个方向发射光。光导元件6也能够构成为,仅沿一个方向发射光,意即例如仅存在一个光发射面60或另一光发射面61。
42.在图2的实施形式中,为了将入射光8沿光发射方向10在光导元件6的材料体积中或者在光发射面60、61的外表面上转向,光导元件6具有相对应的结构化部62,例如呈微棱镜的形式。
43.图3示出一个实施形式,其中通过光发射面60、61的亚光表面63实现沿光发射方向10偏转所述光8。
44.图4示出一个实施形式,其中通过在光导元件6的材料中成形的棱镜64实现光转
向。
45.图5示出光导元件6的一个实施形式,其中光导元件6从下部的根部区域向上划分为向左弯曲和向右弯曲的导光臂65。在导光臂65的自由端部上构成相应的光发射面60、61。
46.图6示出接线端子1的其它细节。能够识别出,壳体2至少两件式地构成有下部的壳体部分22和上部的壳体部分23。上部的壳体部分23与下部的壳体部分22连接,例如通过闭锁连接。在下部的壳体部分22上存在已经提及的外壁21,光导元件6以下部的壳体部分22的内壳体壁的形式从所述外壁延伸到壳体2的内部中。
47.在壳体2中存在接触插入件,所述接触插入件又具有汇流排3和两个夹紧弹簧4。汇流排3具有朝向左侧的夹紧弹簧4的汇流排部段31和朝向右侧的夹紧弹簧4的汇流排部段32。汇流排3经由相对于汇流排部段31、32成角度的后部的部段33向上延伸至汇流排3的上部部段34,该上部部段用于固定夹紧弹簧4。在后部的部段33中存在留空部30,光导元件6至少部分地延伸到所述留空部中。
48.夹紧弹簧4分别具有支承腿41、邻接于支承腿41的弹簧弓42和邻接于弹簧弓42的夹紧腿43。在夹紧腿43和相应的汇流排部段31、32之间形成夹紧部位。夹紧弹簧经由其支承腿41借助于末端侧的弯曲的保持元件40固定在汇流排3的上部区域34上,例如悬挂在该上部区域34的相应的留空部中。
49.为了操作夹紧弹簧4,每个弹簧力夹紧连接件具有呈可枢转的操作杆的形式的操作元件5。操作元件5具有从壳体2突出的手动握持区域50。从手动握持区域50,操作元件5的侧颊板51分别沿着夹紧弹簧4旁边侧向延伸,所述侧颊板具有部分圆形的轮廓进而在枢转操作元件5时以凸轮的方式使夹紧腿43偏转,并且与此相应地能够从相关联的汇流排件31、32向前移动。
50.用户能够通过相应的操作元件5随意地打开或闭合夹紧部位。这也能够在借助于根据图1的测试装置进行的测试过程中用于自动测试接线端子。在自动测试接线端子时,操作元件5例如能够通过测试机构,例如机械调节件,自动地枢转到不同的位置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