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信终端的天线防震动收容装置

文档序号:32051989发布日期:2022-11-04 17:58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通信终端的天线防震动收容装置

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震动收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信终端的天线防震动收容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通信终端中安装使用的天线由作为无源元件的电感器、电容器及介电质构成,目前针对于路由器的天线进行收容过程中,需要对路由器进行收容,即可将天线进行收容。
3.现有收容装置,包括有箱体、盖板、把手、放置板、第一导向柱、安装筒和第一复位弹簧,箱体上部滑动式连接有盖板,盖板顶部后侧通过螺栓设有把手,箱体内底壁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焊接有安装筒,安装筒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柱,第一导向柱顶部之间设有放置板,第一导向柱底部和相邻的安装筒顶部之间均设有第一复位弹簧。
4.将通信终端路由器以及自带的天线放置在放置板上,然后随着重力,使得放置板向下移动,第一复位弹簧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可以对通信终端路由器以及自带的天线进行防震,在运输箱体过程中,通信终端路由器以及自带的天线容易出现摇晃偏移状况,如果通信终端路由器以及自带的天线和箱体内壁撞击的话,会破坏通信终端路由器以及自带的天线,因此现在研发一种能够实现对通信终端路由器以及自带的天线进行夹紧限位,同时可以对线缆进行收容的用于通信终端的天线防震动收容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使用现有收容装置时,存在通信终端路由器以及自带的天线容易出现偏移,导致通信终端路由器以及自带的天线受到破坏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通信终端路由器以及自带的天线进行夹紧限位,同时可以对线缆进行收容的用于通信终端的天线防震动收容装置。
6.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通信终端的天线防震动收容装置,包括有箱体、盖板、把手、放置板、第一导向柱、安装筒、第一复位弹簧、底部适配机构、顶部限位机构和线缆限位机构,箱体上部滑动式连接有盖板,盖板顶部后侧设置有把手,箱体内底壁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置有安装筒,安装筒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柱,第一导向柱顶部之间设置有放置板,第一导向柱底部和相邻的安装筒顶部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放置板底部设置有底部适配机构,箱体和放置板之间设置有顶部限位机构,箱体后部设置有线缆限位机构。
7.进一步,底部适配机构包括有第一限位板、安装板、限位柱和第二复位弹簧,放置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第一限位板,放置板底部设置有安装板,第一限位板顶部均匀滑动式连接有21个限位柱,限位柱穿过盖板,限位柱底部和第一限位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
8.进一步,顶部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架、接触柱、转轴、第二限位板和安装块,箱体内底壁前侧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上部内侧设置有接触柱,放置板顶部
前部中间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和放置板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开有螺纹槽,转轴顶部均设置有第二限位板。
9.进一步,线缆限位机构包括有导向板、支撑架、第九复位弹簧和第四限位板,箱体后部上部设置有导向板,箱体后部上侧设置有6个支撑架,3个支撑架为一组,其中一组支撑架位于导向板上方,另一组支撑架位于导向板下方,每组支撑架和导向板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四限位板,第四限位板和支撑架之间均设置有第九复位弹簧。
10.进一步,还包括有两侧限位机构,两侧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架、楔形杆、安装柱、第三复位弹簧、第一连接板、接触杆、第四复位弹簧和第三限位板,箱体内底壁设置有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楔形杆,放置板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柱,安装柱和放置板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安装柱之间均设置有第三复位弹簧,第一连接板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外侧和相邻的第一连接板之间均设置有第四复位弹簧,第一连接板底部均设置有接触杆。
11.进一步,还包括有卡位机构,卡位机构包括有连接架、导向轮、钢索、第二连接板、滑块、第二导向柱、第五复位弹簧、导向支架、第一凸轮、扭力弹簧、第二凸轮、卡位柱和第八复位弹簧,箱体内前壁的左右两侧均上下对称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导向轮,盖板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前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钢索,钢索分别绕过导向轮,箱体内底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柱,第二导向柱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分别和钢索另一端连接,滑块前侧和相邻的第二导向柱前部之间均设置有第五复位弹簧,箱体内底壁中间设置有导向支架,导向支架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卡位柱,第一导向柱和安装筒上均开有通孔,导向支架中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凸轮,第一凸轮底部和导向支架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第一凸轮上部设置有第二凸轮,两个卡位柱之间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八复位弹簧。
12.进一步,还包括有散热机构,放置板上设置有散热机构。
13.进一步,散热机构包括有温度传感器、风扇和蜂鸣器,放置板顶部后侧中间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箱体上部右后侧转动式连接有风扇,箱体顶部右侧设置有蜂鸣器。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在第一限位板的作用下,能够对铜线终端路由器进行限位,而且限位柱能够对路由器底部进行适配,在路由器的重力作用下,可以带动放置板向下移动,进而使得转轴向下移动,在螺纹槽的作用下,使得转轴和第二限位板进行旋转,第二限位板能够对路由器顶部进行夹紧限位,在箱体运输过程中,能够对路由器天线进行减震;而且在第九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第四限位板能够对线缆进行夹紧限位,便于人们收容。
15.2、本发明采用接触杆向下移动和楔形杆之间的配合,能够将接触杆和第一连接板向内侧移动,进而带动第四复位弹簧和第三限位板向内侧移动,第三限位板向内侧移动对路由器的左右两侧进行夹紧限位,提高路由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底部适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发明底部适配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发明顶部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本发明顶部限位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本发明两侧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发明两侧限位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本发明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12为本发明卡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3为本发明卡位机构的第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14为本发明卡位机构的第二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15为本发明散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6为本发明线缆限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7为本发明的c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34.1:箱体,2:盖板,21:把手,3:放置板,4:第一导向柱,5:安装筒,6:第一复位弹簧,7:底部适配机构,71:第一限位板,72:安装板,73:限位柱,74:第二复位弹簧,8:顶部限位机构,81:第一安装架,82:接触柱,83:转轴,84:第二限位板,85:安装块,9:两侧限位机构,91:第二安装架,92:楔形杆,93:安装柱,94:第三复位弹簧,95:第一连接板,96:接触杆,97:第四复位弹簧,98:第三限位板,10:卡位机构,101:连接架,102:导向轮,103:钢索,104:第二连接板,105:滑块,106:第二导向柱,107:第五复位弹簧,1013:导向支架,1014:第一凸轮,1015:扭力弹簧,1016:第二凸轮,1017:卡位柱,1018:第八复位弹簧,11:散热机构,111:温度传感器,112:风扇,113:蜂鸣器,12:线缆限位机构,121:导向板,122:支撑架,123:第九复位弹簧,124:第四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36.实施例1
37.一种用于通信终端的天线防震动收容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箱体1、盖板2、把手21、放置板3、第一导向柱4、安装筒5、第一复位弹簧6、底部适配机构7、顶部限位机构8和线缆限位机构12,箱体1上部滑动式连接有盖板2,盖板2用于对箱体1进行遮盖,起到防尘的作用,盖板2顶部后侧通过螺栓设有把手21,通过把手21能够带动盖板2进行前后移动,箱体1内底壁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焊接有安装筒5,安装筒5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导向柱4,安装筒5用于对第一导向柱4进行导向,第一导向柱4顶部之间设有放置板3,放置板3用于放置路由器,第一导向柱4底部和相邻的安装筒5顶部之间均设有第一复位弹簧6,放置板3底部设有底部适配机构7,能够对路由器底部进行适配,箱体1和放置板3之间设有顶部限位机构
8,能够对路由器进行限位,箱体1后部设有线缆限位机构12,能够对线缆进行限位。
38.如图5和图6所示,底部适配机构7包括有第一限位板71、安装板72、限位柱73和第二复位弹簧74,放置板3顶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第一限位板71,第一限位板71能够对路由器进行限位,放置板3底部通过螺栓设有安装板72,第一限位板71顶部均匀滑动式连接有21个限位柱73,限位柱73穿过盖板2,限位柱73对路由器进行适配,限位柱73底部和第一限位板71之间均设有第二复位弹簧74,第二复位弹簧74的作用下,能够使得限位柱73向上顶。
39.如图7和图8所示,顶部限位机构8包括有第一安装架81、接触柱82、转轴83、第二限位板84和安装块85,箱体1内底壁前侧的中部焊接有第一安装架81,第一安装架81上部内侧焊接有接触柱82,放置板3顶部前部中间焊接有安装块85,安装块85和放置板3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转轴83,转轴83上开有螺纹槽,接触柱82能够在螺纹槽上进行滑动,从而带动转轴83进行转动,转轴83顶部均设有第二限位板84。
40.如图16和图17所示,线缆限位机构12包括有导向板121、支撑架122、第九复位弹簧123和第四限位板124,箱体1后部上部通过螺栓设有导向板121,箱体1后部上侧设有6个支撑架122,3个支撑架122为一组,其中一组支撑架122位于导向板121上方,另一组支撑架122位于导向板121下方,每组支撑架122和导向板121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四限位板124,第四限位板124能够对线缆进行夹紧限位,第四限位板124和支撑架122之间均设有第九复位弹簧123。
41.通信终端一般为路由器、交换机等通讯设备,目前针对路由器的天线进行收容,可以先通过把手21将盖板2向后打开,然后将路由器放置在放置板3上方,且天线也随之收容子啊箱体1内,在路由器重力作用下,会使得路由器底部的限位柱73向下移动,第二复位弹簧74被压缩,其余在路由器周边的限位柱73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同时第一限位板71会对路由器进行限位,然后将路由器的线缆穿过箱体1后侧位置,线缆可以通过导向板121向后穿出,在第九复位弹簧123的作用下,使得第四限位板124能够对线缆进行夹紧限位,便于人们收容,而且在路由器放置好后,放置板3也随之向下移动,带动第一导向柱4向下移动,第一复位弹簧6被压缩,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放置板3向下移动时带动安装块85、转轴83和第二限位板84向下移动,在螺纹槽的作用下,使得转轴83进行转动,带动第二限位板84转动,使得第二限位板84能够对路由器顶部进行限位,随后可以通过把手21将盖板2向前移动复位,使得箱体1上方被遮盖,可以起到防尘的效果,如此在移动本箱体1过程中,能够对路由器天线起到防震的效果;需要取出路由器时,可以将通过把手21带动盖板2向后移动打开,然后将路由器向上拉动,第二限位板84随着路由器向上移动,带动安装块85和转轴83向上移动,在螺纹槽和接触柱82之间的配合下,能够使得转轴83反转复位,同时带动第二限位板84转动复位,此时第二限位板84能够释放路由器,人们即可取出路由器,在第一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带动第一导向柱4和放置板3向上移动复位,在第二复位弹簧74的作用下,带动限位柱73向上移动复位。
42.实施例2
43.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2、图9、图10和图11所示,还包括有两侧限位机构9,两侧限位机构9包括有第二安装架91、楔形杆92、安装柱93、第三复位弹簧94、第一连接板95、接触杆96、第四复位弹簧97和第三限位板98,箱体1内底壁通过螺栓设有第二安装架91,第二安装架91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楔形杆92,放置板3底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安装柱93,安装
柱93和放置板3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板95,安装柱93能够对第一连接板95进行导向,第一连接板95和安装柱93之间均设有第三复位弹簧94,在第三复位弹簧94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板95移动复位,第一连接板95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限位板98,第三限位板98对路由器左右两侧进行夹紧限位,第三限位板98外侧和相邻的第一连接板95之间均设有第四复位弹簧97,第一连接板95底部均设有接触杆96,楔形杆92能够带动接触杆96向内侧移动。
44.放置板3向下移动带动安装柱93向下移动,安装柱93向下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板95和接触杆96向下移动,第一连接板95向下移动带动第四复位弹簧97和第三限位板98向下移动,接触杆96向下移动和楔形杆92接触时,带动接触杆96向内侧移动,接触杆96向内侧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板95向内侧移动,第一连接板95向内侧移动带动第四复位弹簧97和第三限位板98向内侧移动,第三复位弹簧94被压缩,第三限位板98向内侧移动和放置路由器接触时,在第四复位弹簧97的作用下,使得第三限位板98对放置路由器进行夹紧限位,如此能够对放置路由器左右两侧进行限位,同时可以对放置路由器的天线进行收容;当放置板3向上移动带动安装柱93向上移动,安装柱93向上移动带动第一连接板95和接触杆96向上移动,第一连接板95向上移动带动第四复位弹簧97和第三限位板98向上移动,接触杆96和楔形杆92分离时,在第三复位弹簧94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连接板95、接触杆96、第四复位弹簧97和第三限位板98向外侧移动复位,如此能够松开路由器。
45.如图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还包括有卡位机构10,卡位机构10包括有连接架101、导向轮102、钢索103、第二连接板104、滑块105、第二导向柱106、第五复位弹簧107、导向支架1013、第一凸轮1014、扭力弹簧1015、第二凸轮1016、卡位柱1017和第八复位弹簧1018,箱体1内前壁的左右两侧均上下对称设有连接架101,连接架101上均转动式连接有导向轮102,盖板2底部焊接有第二连接板104,第二连接板104前部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钢索103,钢索103分别绕过导向轮102,箱体1内底壁左右两侧均焊接有第二导向柱106,第二导向柱106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105,第二导向柱106能够对滑块105进行导向,滑块105分别和钢索103另一端连接,滑块105前侧和相邻的第二导向柱106前部之间均设有第五复位弹簧107,在第五复位弹簧107的作用下,能够带动滑块105向后移动,箱体1内底壁中间通过螺栓设有导向支架1013,导向支架1013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卡位柱1017,第一导向柱4和安装筒5上均开有通孔,卡位柱1017能够穿过通孔,从而对第一导向柱4进行卡住,导向支架1013中部转动式连接有第一凸轮1014,第一凸轮1014底部和导向支架1013之间设有扭力弹簧1015,第一凸轮1014上部设有第二凸轮1016,第二凸轮1016转动能够将卡位柱1017向外侧挤压,两个卡位柱1017之间左右两侧均设有第八复位弹簧1018,第八复位弹簧1018能够带动两个卡位柱1017向内侧移动复位。
46.初始时,第五复位弹簧107属于被压缩的状态;当人们将路由器放置好后,第一导向柱4和安装筒5上的通孔分别处于重合状态,将盖板2向前拉动带动第二连接板104向前移动,钢索103被松开,在第五复位弹簧107的作用下,带动滑块105向后移动,滑块105向后移动和第一凸轮1014接触时,能够带动第一凸轮1014向后摆动,第一凸轮1014向后摆动带动第二凸轮1016进行转动,扭力弹簧1015被扭转,第二凸轮1016转动能够带动卡位柱1017向外侧移动,第八复位弹簧1018被拉伸,卡位柱1017向外侧移动能够穿过通孔,使得第一导向柱4的位置被限定,同时使得路由器的位置被固定,如此能够提高路由器的稳定性;当人们
将盖板2向后移动打开时能够带动第二连接板104向后移动,使得钢索103被拉动,带动滑块105向前移动,第五复位弹簧107被压缩,滑块105向前移动和第一凸轮1014分离后,在扭力弹簧1015的作用下,带动第二凸轮1016和第一凸轮1014转动复位,同时在第八复位弹簧1018的作用下,带动卡位柱1017向内侧移动松开第一导向柱4,如此便于人们取出路由器。
47.如图1、图2和图15所示,还包括有散热机构11,能够对路由器进行散热,散热机构11包括有温度传感器111、风扇112和蜂鸣器113,放置板3顶部后侧中间设有温度传感器111,箱体1上部右后侧转动式连接有风扇112,用于散热,箱体1顶部右侧设有蜂鸣器113,蜂鸣器113用于发出警报。
48.如果箱体1内部的温度达到温度传感器111的预设值时,蜂鸣器113会发出警报,提醒人们箱体1内部温度过高,同时风扇112会进行工作,进行散热,当箱体1内部的温度小于温度传感器111的预设值时,蜂鸣器113和风扇112停止工作。
4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