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05737发布日期:2022-06-25 00:22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信息量越来越大,在其传输与接收过程中要求高速与低延时,连接器是日常常用的传输和接收信号电气元件,连接器也要满足信息传输过程中高速与低延时需求。
3.然而,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为了实现排线和连接器的连接更稳固,市面出现掀盖式连接器,掀盖式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和旋转组件,端子和旋转组件均设置于绝缘本体,通过旋转组件的转动,实现端子按压插入绝缘本体的排线,或者,松开排线,而为了实现旋转组件同步驱动端子,掀盖式连接器均是一套端子,各个端子的结构均相同,即每个端子均包括接触部、支撑部、延伸部和焊接部,旋转组件通过驱动延伸部以支撑部为支撑起翘起或者下降,从而实现驱动接触部按压排线或者松开排线的功能,信号端子需要设置延伸部和支撑部,造成信号端子的分支过多,由此造成连接器高频性能较差,不能满足高速信号传输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能够实现连接器较好的高频性能,满足高速信号传送要求。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传输端子、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和旋压组件,所述绝缘本体一端设有带有开口的收容腔,所述绝缘本体还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自收容腔的腔底向绝缘本体的另一端延伸,所述传输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于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一焊接部的一端和第一接触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焊接部的另一端伸出绝缘本体外,所述传输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沿着绝缘本体长度方向,所述信号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支撑部、第二焊接部和延伸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设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延伸部是自第二接触部的另一端延伸得到的,所述延伸部从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延伸部连接,所述支撑部另一端与第二焊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焊接部部分伸出所述绝缘本体外,其中,所述延伸部可相对于第一通孔活动,沿着绝缘本体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交错设置,所述旋压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当所述旋压组件位于预设第一位置时,所述旋压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接触部压紧插入所述收容腔的排线,当所述旋压组件位于预设第二位置时,所述旋压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接触部松开插入所述收容腔的排线。
6.可选的,所述传输端子还包括第一接触齿及第二接触齿,所述第一接触齿连接于第一接触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接触齿连接于第一焊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焊接部的另一端弯折延伸,所述第一焊接部和第一接触部共同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卡接于所
述绝缘本体,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所述收容腔的第一壁面,所述第二接触齿卡接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外表面。
7.可选的,所述收容腔的第一壁面设置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绝缘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接触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焊接部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并且所述第二接触齿卡接于第二收容槽的槽底。
8.可选的,所述绝缘本体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自收容腔的腔底向绝缘本体的另一端延伸,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还包括第三接触部,所述第三接触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三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接触齿与第二接触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接触齿用于压紧插入所述收容腔的线排。
9.可选的,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于所述收容腔的第二壁面,所述第三接触部设置于所述收容腔的第一壁面。
10.可选的,沿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往另一端的方向,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三接触部之间间隔预定距离。
11.可选的,所述旋压组件与所述绝缘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旋压组件设置有多个转动槽,所述旋压组件朝各所述转动槽延伸有凸轮,一所述接地端子的延伸部自所述转动槽的槽口插入所述转动槽,并且所述延伸部搭接于所述凸轮上,当所述旋压组件相对于所述绝缘本体转动时,所述凸轮驱动所述延伸部运动,当所述旋压组件转动至预设第一位置时,所述凸轮驱动所述延伸部翘起,以使所述第二接触部下压,从而压紧插入所述收容腔的排线,当所述旋压组件转动至预设第二位置时,所述凸轮松开所述延伸部,以松开插入所述收容腔的排线。
12.可选的,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一端设置有勾部,一所述信号端子的延伸部的勾部插入一所述转动槽并且卡接于一所述凸轮。
13.可选的,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均焊接于所述电路板。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连接器。
1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多个传输端子、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和旋压组件,所述绝缘本体一端设有带有开口的收容腔,所述绝缘本体还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自收容腔的腔底向绝缘本体的另一端延伸,所述传输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于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一焊接部的一端和第一接触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焊接部的另一端伸出绝缘本体外,所述传输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沿着绝缘本体长度方向,所述信号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交错设置,所述第二接地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支撑部、第二焊接部和延伸部,所述第二接触部设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延伸部是自第二接触部的另一端延伸得到的,所述延伸部从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延伸部连接,所述支撑部另一端与第二焊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焊接部部分伸出所述绝缘本体外,其中,所述延伸部可相对于第一通孔活动,沿着绝缘本体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交错设置,所述旋压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当所述旋压组件位于预设第一位置时,所述旋压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接触部压紧插入所述收容腔的排线,当所述旋压组件位于预设第二位置时,所述旋压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接触部松开插入所述收容腔的排线,由于信号端子只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一焊接部,
分支少,信号端子由此拥有较好的高频性能,满足高速信号传送要求。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爆照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2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的绝缘本体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21.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的传输端子放大的立体图
22.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一个放大的剖面图;
23.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的第二接地端子放大的立体图;
24.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的另一个放大的剖面图;
25.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的旋压组件放大的立体图;
26.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中的旋压组件放大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8.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请参阅图1和图2,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多个传输端子20、多个第二接地端子30、旋压组件40和电路板50。多个传输端子20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30均设置于绝缘本体10,旋压组件40设置于绝缘本体10,电路板50与传输端子20和第二接地端子30焊接。当排线插入绝缘本体10,排线与多个传输端子20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30接触时,可以通过调节旋压组件40,可以驱动第二接地端子30压紧插入的排线,以使排线固定于绝缘本体内,或者,驱动第二接地端子30松开插入的排线,以方便用户将排线从绝缘本体10拉出。
30.对于上述绝缘本体10,请参阅图3和图4,还包括第一绝缘侧板101、第二绝缘侧板103、绝缘盖板105、绝缘底板102和绝缘连接板104。第一绝缘侧板101分别连接于绝缘底板102的一端和绝缘盖板105的一端,第二绝缘板103分别连接于绝缘底板102的另一端和绝缘盖板105的另一端,绝缘连接板104一端连接于绝缘盖板105,另一端连接于绝缘底板102,绝缘底板102与绝缘连接板104、绝缘盖板105、第一绝缘侧板101、第二绝缘侧板103合围形成
有开口的收容腔106。其中,
31.收容腔106具有第一壁面1062和第二壁面1061,第一壁面1062位于绝缘底板102上,第二壁面1061位于绝缘盖板105上,第一壁面1062设置有与收容腔106连通的第一收容槽10621,第一收容槽10621收纳传输端子20,第二壁面1061设置有与收容腔106连通的第三收容槽10611,第三收容槽10611用于收纳接地端子30,第一壁面1062和第二壁面1061相对设置。
32.绝缘底板102外表面设置有第二收容槽1021,绝缘连接板104设置有第一通孔1041和第二通孔1042,第一通孔1041贯穿绝缘连接板104,并且第一通孔1041与收容腔106连通,相对于绝缘本体10而言,第一通孔1041形成自收容腔106的腔底向绝缘本体10的另一端延伸的效果,同样的,第二通孔1042贯穿绝缘连接板104,第二通孔1042与收容腔106连通,相对于绝缘本体10而言,第二通孔1042形成自收容腔106的腔底向绝缘本体10的另一端延伸的效果,此外,第一通孔1041和第二通孔1042均与收容腔106的开口相对。绝缘底板102设置有第四收容槽1022,第四收容槽1022连通于第二通孔1042,第一绝缘侧板101背离绝缘盖板105一端设置有第五收容槽1011,第二绝缘侧板103背离绝缘盖板105一端设置有第六收容槽1031。
33.对于上述传输端子20,请参阅图5和图6,传输端子20包括第一接触部202、第一焊接部205、第一接触齿203和第二接触齿204。第一焊接部205的一端和第一接触部202的一端连接,第一焊接部200的另一端弯折延伸,第一焊接部和第一接触部共同形成第一卡槽201。第一接触齿203连接于第一接触部202另一端,第二接触齿204连接于第一焊接部205另一端。第一接触部202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0621,第一接触齿203凸出于第一收容槽10621,第一焊接部205的另一端伸出绝缘本体10外,第一卡槽201卡接于绝缘底板102,从而将传输端子20固定于绝缘本体10,第一焊接部205还收容于第二收容槽1021,第二接触齿204卡接于第二收容槽1021的槽底,从而增加传输端子20固定于绝缘本体10的牢固性。
34.其中,传输端子包括信号端子(未标示)和第一接地端子(未标示),沿着绝缘本体长度方向h,所述信号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交错设置。
35.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底板102外表面也可以不设置有第二收容槽1021,第二接触齿204直接卡接于绝缘底板102的外表面,或者,也可以不设置第一接触齿203和第一收容槽10621,直接将第一接触部202设置于所述收容腔106内。
36.对于上述第二接地端子30,请参阅图7和图8,第二接地端子30包括第二接触部302、支撑部303、第二焊接部306、延伸部304、第三接触部307、第三接触齿301和第四接触齿308。延伸部304是自第二接触部302的另一端延伸得到的,支撑部303的一端与延伸部304连接,支撑部303另一端与第二焊接部306连接,第三接触部307与支撑部303连接,第三接触部307和第二接触部302相对设置。第二接触部302设于收容腔106,并且第二接触部302部分收容于第三收容槽10611内,部分凸出第三收容槽10611。延伸部304从第一通孔1041伸出绝缘本体10的另一端,延伸部304可相对于第一通孔1041活动。第二焊接部306收容于第四收容槽1022,并且部分伸出绝缘本体10外。第三接触部307自第二通孔1042插入收容腔106内,第三接触部307和第二接触部302相对设置,第四接触齿308连接于第三接触部307另一端,第四接触齿308卡接于第二通孔1042内壁,第三接触齿301连接于第二接触部302另一端。
37.沿着绝缘本体10的一端往另一端的方向之间,第一接触部202与第三接触部307之
间间隔预定距离,有利于高速信号传输;
38.在一些实施案例,延伸部304远离第一接触部一端设置有勾部303,勾部303用来勾住旋压组件40。
3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202与第二接触302部分两排设置于收容腔106,沿着绝缘本体10长度方向,第一接触部202与第二接触部302交错设置。
40.对于上述的旋压组件40,请参阅图9和图10,旋压组件40包括旋压体402、第一转轴404、第二转轴401和多个凸轮405。第一转轴404收容于第五收容槽1011,另一端连接于旋压体402,第二转轴401一端转动连接于第六收容槽1031,另一端连接于旋压体402,以使旋压体402可相对于绝缘本体10转动,实现旋压组件40活动设置于绝缘本体10。旋压体402设置有多个转动槽403,凸轮405是自旋压体402朝各转动槽402延伸得到的,一转动槽403具有一凸轮403。一第二接地端子30延伸部304自转动槽403的槽口插入转动槽403,并且延伸部304搭接于凸轮405上,并且延伸部304的勾部303卡接于凸轮405,当在外界作用力下拨动旋压体402,旋压体402转动带着凸轮405转动,凸轮405的转动,带动延伸部304的翘起或者下降,从而带动第二接触部302的下降或者翘起,而第二接触部302的下降时,可以压紧排线,当第二接触部302的翘起时,可以松开排线,例如:当旋压组件40转动至于预设第一位置时,凸轮405顶起延伸部304,实现延伸部304翘起,延伸部304带动第二接触部302下压,第四接触齿308压紧排线,当旋压组件40位于预设第二位置时,旋压组件40用于驱动接地端子30松开插入收容腔106的排线。
41.对于上述的电路板50,第一焊接部205和第二焊接部306焊接于电路板50,电路板50与信号端子30和接地端子40电连接,实现信号传输和接地。
42.需要说明的是:在延伸部304的勾部303卡接于凸轮405时,勾部303不会影响凸轮405的转动,而是为了让凸轮405在转动时,保持凸轮405和延伸部304的接触,此外,勾部303勾住凸轮405,有利于降低旋压组件40与绝缘本体10分离的风险。
43.可以理解的是:旋压组件40也不限于上述的结构,只要旋压组件40能够驱动第二接触部302下压,以卡住插入的排线,以及,松开第二接触部302,以使第二接触部302弹起,以松开插入的排线即可,例如:旋压组件40呈板状,旋压组件40直接按压第二接触部302,当旋压组件40在预设第一位置时,旋压组件40带动第二接触部302下压,第四接触齿308压紧排线,当旋压组件40位于预设第二位置时,旋压组件40松开第二接触部302,从而松开插入的排线。
4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0、多个传输端子20、多个第二接地端子30和旋压组件40,绝缘本体10一端设有带有开口的收容腔106,绝缘本体10还设置有第一通孔1041,第一通孔1041自收容腔106的腔底向绝缘本体10的另一端延伸,传输端子20包括第一接触部202和第一焊接部205,第一接触部202设置于收容腔106,第一焊接部205的一端和第一接触部202的一端连接,第一焊接部205的另一端伸出绝缘本体10外,所述传输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沿着绝缘本体长度方向,所述信号端子和第一接地端子交错设置,第二接地端子30包括第二接触部302、支撑部303、第二焊接部306和延伸部304,第二接触部302设于收容腔106,延伸部304是自第二接触部302的另一端延伸得到的,延伸部304从第一通孔1041伸出绝缘本体10的另一端,支撑部303的一端与延伸部304连接,支撑部303另一端与第二焊接部306连接,第二焊接部306部分伸出绝缘本体10外,其中,延伸部304
可相对于第一通孔1041活动,旋压组件10活动设置于绝缘本体10,当旋压组件40位于预设第一位置时,旋压组件40用于驱动第二接触部302压紧插入收容腔106的排线,当旋压组件40位于预设第二位置时,旋压组件40用于驱动第二接触部302松开插入收容腔106的排线,由于传输端子20只有第一接触部202和第一焊接部205,分支少,传输端子20由此拥有较好的高频性能,满足高速信号传送要求。
45.本发明还提供电子设备实施例,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连接器1,对于连接器1的结构和功能可参阅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46.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